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眼前“飞蚊”增多、有闪光感、视力下降、视物变形 快去查查视网膜
眼前“飞蚊”增多、有闪光感、视力下降、视物变形

快去查查视网膜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底外科主任医师 梁小玲

  

  近日热播电影《盲探》,刘德华饰演的探员庄士敦在执行任务时发现眼前飘黑影,却因任务延误就医,结果导致视网膜完全脱落,成为“盲探”。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底外科的主任医师、家庭医生在线眼科频道顾问梁小玲教授提醒,眼前“飞蚊”增多、有闪光感、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视野缺损等,都是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常见症状,应尽快到眼科检查。

  

  高度近视,更易发生视网膜脱离

  梁小玲介绍说,视网膜脱离可分为三种: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如血管瘤渗出引起的视网膜脱离)、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牵拉引起的视网膜脱离)和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如果将眼球比作“鸡蛋”,角膜、巩膜和里层的脉络膜就组成最外层的“鸡蛋壳”,视网膜就是“鸡蛋衣”,玻璃体则是“鸡蛋清”。随着年龄的增大,类似鸡蛋清的玻璃体一部分还是胶体状的,另外部分液化,还出现沉渣。形态改变后的玻璃体体积也发生了压缩,对视网膜产生牵拉,造成视网膜的撕裂。时间久了,液化的玻璃体会从撕裂的孔洞“钻到”视网膜下面,造成“鸡蛋衣”离开“鸡蛋壳”,这就是“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梁小玲指出,高度近视者的视网膜相对更薄更脆弱,出现视网膜脱离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建议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者定期做眼科体检,及早发现眼部健康隐患。

  

  眼前“飞蚊”增多要警惕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有“眼中飞蚊”的体验。“飞蚊症”就是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先兆吗?梁小玲表示,飞蚊症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会由凝胶状逐步凝缩和液化,因此会产生一些半透明状的玻璃体纤维,这些纤维在眼内飘动时就是我们看到的“飞蚊”。

  生理性飞蚊症是中老年人和近视者常有的症状,他们在注视白色物体(如墙壁)或蓝天时,可发现眼前有一两个飘动的小点或细丝浮游物,这种情况无需治疗。但如果眼前突然出现较多的“飞蚊”,则可能是视网膜脱离早期出现的病理性飞蚊症,要赶快到眼科检查和治疗。

  

  黄斑脱离时间太长,有失明危险

  梁小玲说,“除了出现较多‘飞蚊’外,眼前有闪光感、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视野缺损等,都是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常见症状,要尽快治疗。”

  对于裂孔性网脱,如果能早期发现,可用激光、冷凝等方法封闭裂孔,或用外加压、内填充的方法使视网膜重新贴附上去。然而,一旦发生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视网膜脱离预后好不好,取决于视网膜上的黄斑有没有脱离。术后视力好不好,关键是黄斑脱离了多长时间。视网膜上的黄斑是视力最敏锐的部位,一旦发生脱离,视力会急剧下降。如果黄斑脱离超过三天,感光细胞就出现不可逆的凋亡,视力会每况愈下,下降程度则因个人体质决定。因此,当发现视网膜脱离相关症状后,应立刻就医,以免黄斑脱离时间过长,最终导致失明。

胡菁、陈清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眼中飞蚊增加 警惕视网膜脱落
中医如何治疗视网膜脱落
当你的眼睛出现“飞蚊症”,切忌做这些事
“花里胡哨”的OCT报告该怎么看?这2方面要点,先来了解下!
视网膜脱落了,手术之后还能恢复到以前的状态吗?
“飞蚊症”,到底要不要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