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一次印巴战争

前言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国力衰退,加上非殖民化运动兴起,英国为恢复国内经济,采取战略收缩政策,放弃海外殖民统治。

印度自1947年正式独立后,分裂成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斯里兰卡等4个国家,原为英领印度土邦的克什米尔,地扼中亚与印度半岛,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印、巴分治后,其领土与产权归属,两国有争议,克什米尔主权遂成印度与巴基斯坦争执的焦点。1947 年,印度与巴基斯坦军队先后进入该地并引发直接冲突,第一次印巴战争就此展开。以下针对第一次印巴战争战前情势、作战构想、作战经过与检讨评析,分述如下:

战前情势

1946年3月5日,英国首相邱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开启冷战序幕。随着西方对苏联势力不断壮大的担忧,以英美等国为首的资本主义竭力遏止苏联的扩张。

1947年6月3日,英国发布《蒙巴顿方案》的“印度独立方案”,按宗教信仰把南亚次大陆,划分为信仰印度教的印度自治领,及信仰回教的巴基斯坦自治领。

《蒙巴顿方案》公布后,当时克什米尔占多数的回教居民想并入巴基斯坦,而信仰印度教的克什米尔土邦王公则想并入印度。但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尚未决定时,即爆发了起义,一些地区自行宣布并入巴基斯坦。克什米尔随即处于分裂状态,穆斯林和印度教徒间摩擦不断。

1947年8月14、15日,英国在巴基斯坦及印度成立自治领,分别由真纳(巴基斯坦自治领)及蒙巴顿(印度自治领)任总督,结束长达190年的印度殖民统治。印巴两国边界后续则由英国律师西里尔雷德克里夫划分,此分割线(分离独立后即是两国国境)被称为雷德克里夫线。

或许是英国人有意为之,也或许是由于2个多月时间过于仓促,造成数十万穆斯林被划分在印度境内,加上划分地区内有极为复杂的历史文化现实,导致印巴两国建国后局势混乱。

作战构想

印军以确保印巴战争地区主权为目的,先期在空军支援下,以空中运输快速投射军队至斯利那加与查谟,并以两地为前进基地,趁巴基斯坦正规部队尚未投入战斗之际,迅速向巴基斯坦武装分子发动全面进攻,歼灭克什米尔境内武装分子及军队,确保克什米尔统治权。

作战经过概要

1947年10月22日,为支持克什米尔境内的穆斯林加入巴基斯坦,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份的阿福利德、瓦洛尔和马赫苏德部落,约数万人的武装力量进入克什米尔。

10月24日夜间,巴基斯坦趁帕坦人攻击克什米尔时发动攻击,企图夺取该地,克什米尔土邦王公辛格宣布与印度合并。

10月26日,克什米尔土邦王公辛格和政府官员逃往查谟。

10月27日,印度用飞机将印度军队由德里运往斯利那加,并开始进攻部落军队。由于巴基斯坦正规军也进入克什米尔,战事形成持久战。

11月2日,克什米尔临时政府向联合国控诉印度侵略,蒙巴顿坚决主张克什米尔分治,或将问题提交安理会解决。

11月初,印度为夺回克什米尔主动权,派出两个伞兵旅、一个步兵旅和一个装甲旅进入克什米尔参战,随即印军向巴基斯坦武装分子全面进攻,并将巴基斯坦武装分子击退至沙拉登地区。

12月31日,印度联邦将克什米尔问题提交安理会审理,安理会决定成立3人调查团,其中1人由印度遴选(印度建议由捷克斯洛伐克担任),1人由巴基斯坦遴选(巴基斯坦建议由阿根廷担任) ,第3人则由调查团第1、第2两团员商定。其后,哥伦比亚、比利时和美国的代表,都加入了调查团。

1948年1月8日夜间,印度代号“查拉力量”的装甲机动分队,向阿斯尔一克答拉补给基地发动进攻。

3月18日晨,印军以第7装甲旅任掩护部队,占领查谟西南方重镇唐格尔,解除巴基斯坦武装分子对查谟的直接威胁。

4月8日夜,印军发动夺取班瓦里大桥战斗。

4月12日,印军自班瓦里大桥轻取拉乔里,获得克什米尔西南及西部的胜利后,对巴基斯坦形成直接威胁。

4月14日晨,印军对乍吉山口的巴基斯坦武装分子,发起第2次进攻。印军综合两次进攻的失败经验,决心以装甲部队投入战斗,突破乍吉山口。

1948年8月,联合国安理会印巴委员会提出分3阶段(停火、非军事化、公民投票)解决争端的建议,印巴双方均表示接受,并分别命令各自部队于1949年1月1日停火。

11月1日上午,印军以7辆坦克组成的装甲攻击队,克服天气、山道及雪滑等恶劣条件,迅速夺占具战略价值的乍吉山口,打通克什米尔东西联系。

1949年初,印巴两国在联合国调停下签订《卡拉奇协定》正式停火,并于克什米尔划定停火线为两国界线,并同意由联合国驻印度和巴基斯坦军事观察组(简称印巴观察组) ,监督两国是否确实遵守停火协议。此外,两国也允诺联合国先前提出在克什米尔举行公投的要求。

检讨与评析

掌握战场主动权,反败为胜

战争初期,印军果断投入优势正规兵力,以空运方式,迅速在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与西部重镇查谟部署重兵,短时间内即遏止巴基斯坦武装分子的攻击。印军转败为胜的主因,即在战争初期果断投入优势正规军,掌握战场主动权。

反之,巴基斯坦在战争初期只动用穆斯林部落武装,直到1948年印军进逼国境时,才投入正规军。然巴军已丧失战争初期的良好战机,导致停火时所控制的地区和人口都远少于印度。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印军在攻占乍吉山口时,第7装甲旅对战车进行严密伪装,同时将坦克底盘和炮塔分别由拖车和卡车载运。此种隐匿部队的行动作法,不仅达到反情报效果,同时也降低通过桥梁时的重量。印军在乍吉山口充分发挥装甲部队优势,以出其不意的方式攻击巴军,致巴军措手不及,成功占领战略要地。

周密整备,胜兵先胜

印军为夺占乍吉山口,步兵和战车在待机地区反覆进行协同训练。期间虽因天气不佳因素,延迟印军计划中的3次进攻。然而,印军第7装甲旅终在充分训练下发动攻势,在恶劣的天气,以战车为前导的步战协同方式,攻下乍吉山口。

停火协议签订

结语

第一次印巴战争自1947年的10月至1949年1月,历时近15个月,双方在联合国调解下宣布停火,并划分停火线。印度在其控制区成立查谟─克什米尔政府,巴基斯坦在其控制区成立自由克什米尔政府。然而,战后印巴两国军队在克什米尔停火线仍严阵以待,克什米尔的烟硝味并未就此消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印巴战争种子深埋已久 克什米尔成“失火的天堂”
印巴克什米尔再交火!印军击毙1名巴国武装分子
第一次印巴战争-一对生死冤家的互博
第一次印巴战争,目标克什米尔
野心的开端:第一次印巴战争
印度分裂东巴基斯坦成立孟加拉国的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