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赵炳南-- 经验方及常用方
   经验方及常用方
    
一、内服药方
    汤剂

    汤剂也就是煎剂。汤者荡也,有荡涤病邪、速收疗效的含意。一般均用净水煎煮药味两次(如剂量太的,也可煎煮三次、早晚各服一次。如果病情需要也可以每日服用三至四次。
    (一)经验方
    解毒清热汤

    公英一两 野菊花一两 大青叶两 紫花地丁五钱 蚤休五钱 花粉五钱 赤芍三钱
    功用清热解毒。
    主治疔、疖、痈、急性丹毒初期及一切体表感染初起。
    [按语] 本方爲赵老医生解毒清热的首选经验方。力专解毒清热。方中公英解毒长子消痈;紫花地丁解毒长子治疔毒;大青叶解毒清热凉血,常用于治疗瘟疫斑疹、丹毒等症;蚤沐能解肝胆之郁热,熄上扰之火毒,善治上焦痈肿疮毒。佐以赤芍凉血活血散瘀;花粉清热生津护阴。药少力专,各尽其用。既能协同解毒清热,且各有专长,故适用于疔、疖、痈肿、急性丹毒等一切体表感染的初期。
    解毒清营汤
    金银花五钱~一两 连翘五钱~一两 公英五钱~一两 乾生地五钱~一两 白茅根五钱~一两 生玳瑁三钱~五钱 丹皮三钱~五钱 赤芍三钱~五钱 川连一钱~三钱 绿豆衣五钱~一两 菌草根三钱~五钱 生栀子二钱~四钱
    功用 清营解毒,凉血护心。
    主治 疔、疖、痈肿毒热炽盛,气营两燔及一切化脓性感染所引起的毒血症早期。
    [按语] 本方适用于皮、外科一般感染,毒热入于气营,毒气攻心,症见高烧、烦渴,甚或出现神志方面症状,相当于败血症的初期症象。金银花、连翘、公英清热解毒;栀子清三焦热,配合川连重在清心热;丹皮、赤芍、茜草根清热凉血活血;乾生地、白茅根养阴凉血护心;生玳瑁清热解毒镇心平肝;莲子心、绿豆衣能清心中之邪热。诸药相辅相成,清解之中又能养阴扶正,养阴之中又能凉血活血。若见髙烧显着者,可重用生玳瑁,另加犀角粉一~二分水煎兑服或冲服。大便乾燥数日未解,可加大黄。
    解毒凉血汤
    犀角镑二~四分 生地炭五钱~一两 双花炭五钱~一两 莲子心三~五钱 白茅根五钱~一两 花粉五钱~一两 紫花地丁三~五钱 生栀仁二~四钱 蚤休五钱~一两 生甘草二钱 川黄连三钱 生石膏二~四两,煎水煮羣药
    功用 清营,凉血,解毒。
    主治本方适用于皮、外科感染性疾病,毒热入于营血,相当于败血症阶段。方中犀角镑清热凉血,解毒定惊;生地炭、双花炭能入血分清血分之毒热,又能养阴护心,根据赵老医生经验两药同伍可有犀角之功能;地丁、蚤休清热解毒;花粉、白茅根、莲子心养阴凉血清心;栀子、黄连清三焦毒热而重点在于清心热;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煎煮方法用生石膏先煮水後,去渣煮羣药,以增强清热之功.
    解毒养阴汤
    西洋参一~三钱(另煎兑服)南北沙参五钱~一两 耳环石斛五钱~一两 黑元参五钱~一两 佛手参五钱~一两 生黄耆三~五钱 乾生地五钱~一两 紫丹参三~五钱 汉花五钱~一两 公英五钱~一两 二冬三~六钱 玉竹三~五钱
    功用 益气养阴,清热解毒。
    主治本方适用乾皮、外科感染性疾病,毒热伤气伤阴,正气已伤而毒热未尽阶段。相当于败血症的後期。方中以西洋参、南北沙参、石斛、元参、佛手参、二冬、玉竹大剂养阴清热爲主;生耆、丹参补气血又能活血;银花、公英解余毒。热病後期气阴大伤,正气不能鼓邪外出,虽见毒邪未尽,若再过用苦寒清解之剂中伤脾胃,正气则更衰,至使毒邪滞留膏肓,不能逆转。所以以益气养阴爲主,重点在于扶正佐以清热,使之正复邪去,扶正以祛邪。
    消痈汤
    金银花五钱~一两 连翘三~五钱 公英五钱~一两 赤与三~五钱 花粉三~五钱 白2二~三钱 川贝母三~五钱 陈皮三~五钱 蚤休三~五钱 龙葵三~五钱 鲜生地五钱~一两
    功用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活血止痛。主治蜂窝组织炎,痈症初起,深部脓肿等化脓感染。
    [按语] 本方适用于痈症、蜂窝组织炎等一切深部感染。属于毒热壅阻经络,气血阻隔诸症。方中大剂金银花、连翘、公英、龙葵、蚤休清热解毒;花粉、赤芍、鲜生地凉血活血护阴;川贝、白芷、陈皮理气活血透脓。诸药协同脓未成则促其内消,脓已成则促其溃破。
    回阳软坚汤
    上肉桂一~三钱 白芥子三~五钱 炮姜二~四钱 熟地五钱~一两 白僵蚕二~四钱 橘红三~五钱 三棱三~五钱 麻黄一~二钱 莪术三~五钱 全丝瓜二~五钱
    功用 回阳软坚,温化痰湿。
    主治 腋窝淋巴结核,胸壁结核,胸前疽、腋疽及一切表面皮肤不变肿硬聚结的阴疽症。
    [按语] 本方爲治疗阴疽的主方,适用于一切表皮不变肿硬聚结的阴症,属于肺外结核类的疾息。方中麻黄、肉桂、白芥子、炮姜回阳软坚通络散结;三棱、莪术化瘀软坚散结;熟地养血和阴;橘红、白僵蚕理气化痰散结;全丝瓜通经活络,健脾祛湿化痰。
    荆防方
    荆芥穗二钱 防凤二钱 僵蚕二钱 金银花四钱 牛蒡子三钱 丹皮三钱 紫背浮萍二钱 乾生地三钱 薄荷一钱半 黄芩三钱 蝉衣一钱半 生甘草二钱
    功用 疏风解表,清热止痒。
    主治 急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按语] 本方是赵老医生治疗急性荨麻疹的常用经验方。以荆芥、防风、薄荷、蝉衣爲主要药。荆芥辛苦而温,芳香而散,气味轻扬入气分,驱散风邪;防风其气不轻扬,能散入于骨肉之风,故宣在表之风邪,用防风必用荆芥;薄荷清轻凉散,善解风热之邪,又能疏表透疹解毒;蝉衣凉散风热,开宣肺窍,其气清虚,善于透发。以上四味主药,清热疏风,表散的作用较强,因而赵老医生视爲本方的第一线辛散解表清热药组;而牛蒡子、浮萍、僵蚕爲第二线药组,作用稍缓。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透疹;浮萍轻浮升散,善开主窍;僵蚕祛风散结,单用也可治风疮瘾疹。协助上述四味主要药以透达表热之邪。金银花、黄芩解毒清肺热以泄皮毛之邪;丹皮、乾生地理血和血;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
    本方适用于急性荨麻疹偏于风热的,爲病程在一个月以内的专用方。若见恶寒重,发热轻,风团皮损偏白者属于风寒,本方去薄荷,重用荆芥,另加乾姜皮也可使用。若服用一、二剂後皮损逐渐消退,可以减去第一线药组,以免辛散太过大汗伤气。若兼见髙热不必另加其他药物,但可增加服药的次数,每日服药四次。若兼见吐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时,可加服周氏回生丹,每次7~10粒,效果较好。
    麻黄方
    麻黄一钱 杏仁一钱半 乾姜皮一钱 浮萍一钱 白藓皮五钱 陈皮三钱 丹皮三钱 白僵蚕三钱 丹参五钱
    功用 开腠理,和血止痒。主治慢性荨麻疹。
    [按语] 本方是赵老医生对慢性荨麻疹的常用经验方之一。从其治疗特点来看,爲血虚又外受寒湿之邪传经入里而致的瘩痕。方中以麻黄、杏仁、乾姜皮爲主要药,取其辛温宣肺以开腠理,推邪外出。佐以浮萍、白藓皮走表扬散寒湿;丹参、丹皮、白僵蚕(或用白僵蚕代替)养血润肤和血止痒。陈皮、乾姜皮同伍,能理气开胃,醒脾化湿,以期内外兼治。乾姜皮与麻黄相配,又能缓和麻黄辛温透发之性,以免大汗伤正。所以本方对于年老因寒湿而引起的急性荨麻疹也可以应用。
    全虫方
    全虫(打)二钱 皂刺四钱 猪牙皂角二钱 刺蒺藜五钱~一两 炒槐花五钱~一两 威灵仙四钱~一两 苦参二钱 白藓皮五钱 黄柏五钱
    功用 熄风止痒,除湿解毒。
    主治 慢性湿疹,慢性阴囊湿疹,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痒疹等慢性顽固搔痒性皮肤病。
    [按语] 本方是以大败毒汤(五虎下西川)爲借监而化裁的经验方。功在熄风止痒,除湿解毒。主要是用于治疗蕴湿日久,风毒凝聚所引起的慢性顽固性以搔痒爲主症的皮肤疾患。从其药味组成来看,是以全虫、皂刺、猪牙皂角爲主要药。其中全虫性辛平入肝经,走而不守,能熄内外表里之风;皂刺辛散温通,功能消肿托毒,治风杀虫;猪牙皂角能通肺及大肠气,涤清胃肠湿滞,消风止痒散毒。盖“热”性散、“毒”性聚,若欲祛其湿毒,非攻发内托辛扬不得消散,而全虫、皂刺、猪牙皂角三者同伍,既能熄风止痒,又能托毒攻伐,对于顽固蕴久深在之湿毒作痒,用之最爲相宜。白藓皮气寒善行,味苦性燥,清热散风,燥湿止痒,协同苦参以助全虫祛除表浅外风蕴湿而止痒;刺蒺藜辛苦温,祛风“治诸风病疡”、“身体风痒”,有较好的止痒作用。刺蒺藜协同驱风除湿通络的威灵仙,能够辅助全虫祛除深在之风毒蕴湿而治顽固性的搔痒。另外脾胃气滞则蕴湿,湿蕴日久则生毒,顽湿聚毒客于皮肤则搔痒无度,故方中佐以炒枳壳、黄柏、炒槐花,旨在行气清胃肠之结热,以期调理胃肠,清除湿热藐积之根源,标本兼顾,寓意较深。赵老医生称本方主要是针对病程日久的顽固性湿毒聚结,风盛搔痒诸症,如限局性或泛发的慢性湿疹、阴囊湿疹、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痒疹等,如用之不应,可加乌梢蛇。如搔痒甚烈,皮损肥厚,明显色素沉着或伴有大便乾燥者,可加川军三钱 至五钱。按川军一般都惧其通下太过,岂不知川军能活血破瘀,少用则泻下,多用反而厚肠胃,与诸药相配合不但止痒功效增强,而且可以促进肥厚皮损的消退。
    本方对慢性顽固的搔痒性皮肤疾病偏于实证者最爲相宜。而对于血虚受风而引起的隐疹(如皮肤搔痒症)不宜用,除非患者素来体质健康,外受风邪,复因搔抓,皮肤苔癣样变,搔痒无度者,尚可加减使用。
    服此方时禁食荤腥海味、辛辣动风的食物,孕妇慎用,儿童与老年人酌情减量。
    多皮饮
    地骨皮三钱 五加皮三钱 桑白皮五钱 乾姜皮二钱 大腹皮三钱 白藓皮五钱 粉丹皮三钱 赤苓皮五钱 冬瓜皮五钱 扁豆皮五钱 川槿皮三钱
    功用 健脾除湿,疏风和血。
    主治 亚急性、慢性荨麻疹。
    [按语] 本方是根据《六科准绳》中五皮饮化裁而来(五皮汤原方爲桑白皮、地骨皮、生姜皮、大腹皮、五加皮)。多皮饮主要是针对顽固性慢性荨麻疹,经常复发,而发作时以皮疹爲主,而且湿重于热,用过麻黄方不效的患者爲宜。对于亚急性的患者也可选用。从其功用来看,是以健脾除湿治本爲主,佐以和血疏风而止痒。方中赤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大腹皮健脾利湿,涤清胃肠的积滞,原方五皮汤中的生姜皮改爲乾姜皮,取其辛温和胃,面表守而不走;白藓皮、川槿皮驱风止痒;丹皮凉血和血化斑;地骨皮、桑白皮泄肺而清皮毛。本方可以常服。若患者遇冷而复发则重用乾姜皮,遇热而发作则去乾姜皮,另加乾生地五钱 至一两效果较好。
    除湿解毒汤
    白藓皮五钱 大豆黄卷四钱 生苡米四钱 土茯苓四钱 山栀子二钱 丹皮三钱 金银花五钱 连翘四钱 地丁三钱 木通二钱 滑石块五钱 生甘草二钱
    功用 除湿利水,清热解毒。
    主治 急性女阴溃疡,急性自家过敏性皮炎,急性接触性皮炎,下肢溃疡合并感染。
    [按语] 本方治疗由于湿毒所引起的皮肤病。赵老医生开始仅用于治疗急性女阴溃疡,後来通过临床扩大应用于急性接触性皮炎等,总的适应于湿毒而以湿盛于毒者爲佳。方中白藓皮、生苡米、大豆黄卷、木通、滑石块、生甘草清热除湿散风止痒,共中大豆黄卷又名清水豆卷,是由黑豆泡水出芽取其分利湿热之功;土茯苓、山栀子、金银花、连翘、地丁、丹皮解毒清热凉血。本方利中有清,利清相辅相成。
    健脾除湿汤
    生薏米五钱~一两 生扁豆五钱~一两 山药五钱~一两 芡实三~五钱 枳壳三~五钱 萆薢三~五钱 黄柏三~五钱 白术三~玉钱 夜茶三~五钱 大豆黄卷三~五钱
    功用 健脾除湿利水。
    主治 慢性湿疹渗出较多,慢性下肢溃疡(湿臁疮),慢性足癣(脚蚓)渗出液较多者,下肢浮肿,盘状湿疹(瘟疮)。
    [按语] 本方适用于脾虚湿盛的慢性渗出性皮外科疾病。方中生薏米、生扁豆、山药、芡实、白术、茯苓健脾利湿;黄柏、萆藓清热利湿;大豆黄卷健脾除湿。脾被湿困则湿盛,脾健湿运则病自去,旨在治本扶正以祛邪。
    疏风除湿汤
    介穗二~四钱 防风二~四钱 蝉衣一~三钱 生薏米五钱~一两 生枳壳三~五钱 生白术三~五钱 生黄柏三钱~五钱 车前子五钱 车前子一两 菊花三~五钱
    功用 散风消肿,清热除湿。
    主治 血管神经性水肿(唇风),顔面部过敏性皮炎,顔面风肿,过敏性阴囊水肿初期(阴囊风肿)。
    [按语] 本方适用于风湿侵犯上焦头面风肿,属于过敏性疾患者。方中芥穗、防风、蝉衣散风消肿;薏米、枳壳、白术健脾利湿消肿;车前子及草、黄柏清热利湿消肿;菊花清热扬散载药上行,热盛者可用野菊花。若见阴囊水肿去菊花,倍用薏米,另加防己以祛湿消肿。
    捜风除湿汤
    全虫二~四钱 蜈蚣三~五条 海风藤三~五钱 川槿皮三~五钱 炒黄柏三~五钱 炒白术三~五钱 炒薏米五钱~一两 炒积壳三~五钱 白藓皮五钱~一两 威灵仙五钱~一两
    功用 搜内外风,除湿止痒。
    主治 慢性湿疹,慢性顽固性神经性皮炎(顽癣),年久而致色素暗淡沉着及皮肤粗糙而显着搔痒感的皮肤搔痒症(隐疹),皮肤淀粉样变(松皮癣)有明显痒感者,结节性痒疹(顽湿聚结)。
    [按语] 本方适用于风湿之邪深入肌腠的慢性搔痒类皮肤病。方中全虫、蜈蚣搜剔深入之内外风邪而止痒;白藓皮、川槿皮、海风藤、威灵仙祛风通络止痒;炒枳壳、炒黄柏、炒白术、炒薏米健脾燥湿止痒。疏风除湿汤中各药均爲生用,适用于病情轻浅者;本方各药均爲炒用,适用于病情深在者。
    温经通络汤
    鸡血藤五钱~一两 海风藤三~五钱 全丝瓜五钱~一两 鬼见愁二~西钱 鬼箭羽五钱~一两 路路通三~五钱 桂枝三~五钱 蕲艾三~五钱 全当归三~五钱 赤白芍五钱~一两
    功用 温经通络,活血止痛。
    主治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初斯(脱疽、雷诺氏病初期,静脉曲张(炸筋腿),象皮腿,关节痛(痹症)。
    [按语] 本方爲温经通络的常用方。方中桂枝、蕲艾温经暖血通络;全当归、路路通、鸡血藤、海风藤活血通络;赤白芍、鬼见愁补血理血养肾阴;全丝瓜通经活络,祛湿化痰。固定关节固定性痛者加透骨草;游走性痛者加橘络、伸筋草。
    凉血五花汤
    红花三~五钱 鸡冠花三~五钱 淩霄花三~五钱 玫瑰花三~五钱 野菊花三~五钱
    功用 凉血活血,疏风解毒。
    主治 盘状红斑性狼疮初期,玫瑰糠疹(风癣),多形性红斑(血风疮)及一切红斑性皮肤病初期。偏于上半身或全身散在分布者。
    [按语] 方中淩霄花凉血活血泻热爲主;玫瑰花、红花理气活血化瘀;鸡冠花疏风活血;野菊花清热解毒。本方适用于血热发斑、热毒阻络所引起的皮肤病。因爲药味取花,花性轻扬,所以本方以治疗病变在上半身或全身散发者爲宜。
    凉血五根汤
    白茅根一两~二两 瓜蒌根五钱~一两 菌草根三钱~五钱 紫草根三~五钱 板蓝根三~五钱
    功用 凉血活血,解毒化斑。
    主治 多形性红斑(血风疮),丹毒初起,紫瘢,结节性红斑(瓜藤缠)及一切红斑类皮肤病的初期,偏于下肢者。
    [按语] 本方以紫草祓、茜草根、白茅根凉血活血爲主,倥以瓜蒌根养阴生津,板蓝根清热解毒。适用于血热发斑,热毒阻络所引起的皮肤病。因爲根性下沉,故所以本方以治疗病变在下肢者爲宜。
    活血散瘀汤
    苏木三~五钱 赤白芍三~五钱 草红花三~五钱 桃仁三~五钱 鬼箭羽五钱~一两 三棱三~五钱 莪术三~五钱 木香一~三钱  陈皮三~五钱
    功用 活血散瘀定痛。
    主治 浅层静脉炎,皮下瘀血(隔血症)及跌扑损伤,瘀血胀痛。
    [按语] 本方适用于气隔血聚初期,爲活血汤方的轻剂。方中苏木、红花、桃仁、赤白芍、鬼箭羽活血化瘀;三棱、莪术化瘀软坚;木香、陈皮理气、气行则血行。由于外伤所引起者加刘寄奴、徐长卿;有热象者加大黄。
    活血逐瘀汤
    丹参五钱~一两 乌药二~四钱 白僵蚕二~四钱 三棱三~五钱 获术三~五钱 白芥子三~五钱 厚朴二~四钱 橘红三~五钱 土贝母三~五钱 沉香五分~一钱
    功用 活血逐瘀,软坚内消。
    主治 腹部包块(症瘕),乳房纤维瘤(乳气疽),体表小肿物或寒性脓肿,关节肿胀(鹤膝风)等。
    [按语] 本方适用于气滞血凝有形肿块,爲活血汤方的中剂。方中丹参、三棱、莪术、土贝母活血化瘀;白芥子、乌药温化凝滞;厚朴、橘红、沉香理气化痰散结。属于阴寒症者加炮姜、附子;肿块触之发凉者加小茴香、吴茱萸。
    逐血破瘀汤
    水蛭二~四钱 虻虫二~四钱 地龙三~五钱 蟅虫二~四钱 黑丑三~五钱 路路通五钱~一两 透骨草三~五钱 水红花子三~五钱 盘龙参三~五钱 紫草三~五钱
    寒凉重者加紫油肉桂一至二钱。
    功用 活血破瘀,通经活络。
    主治 深部栓塞性静脉炎(血痹),腹腔瘀血(血痕),腹腔肿物(症瘕)。
    [按语] 本方爲活血汤方的重剂。方中水蛭、虻虫、地龙、蟅虫虫破血逐瘀;紫草、水红花子软坚理气化痰;黑丑峻下可以清除陈旧的瘀滞;路路通、透骨草活血通络化瘀;盘龙参益气滋阴而扶正。本方祛邪扶正兼顾,但以祛邪爲主。
    土槐饮
    土茯苓一两 生槐花一两 生甘草三钱
    功用 除湿清热解毒。
    主治 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植物日光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牛皮癣。
    [按语] 本方是一除湿清热解毒方,可以煎煮服用,可以泡水代茶饮。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方剂加减同伍。本方单用多适用于大病已去善後续治或预防复发。本方药少力专,土茯苓性甘淡平,清热解毒除湿,长于祛湿,多用于湿热疮毒,又爲治梅毒之专药,能入络搜剔湿热之蕴毒;生槐花泻热凉血解毒,其凉血之功独在大肠,大肠与肺相表里,所以能疏皮肤风热;又槐花生用清热解毒力强,尤以槐花蕊效力更强,临床试用可代替银花;炒用力虽缓,但易于保存。佐以生甘草,解毒和中。临床应用:复发性疖病(如发际疮、坐板疮),可用于治疗或防止复发;慢性湿疹多用于皮损消退後预防复发;牛皮癣进行期、植物日光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均可用于治疗。
    祛湿健发汤
    炒白术五钱 泽泻三钱 猪苓五钱 萆藓五钱 车前子三钱 川芎三钱 赤石脂四钱 白藓皮五钱 桑椹三钱 乾生地四钱 熟地四线首乌藤五钱
    功用 健脾祛湿,滋阴固肾,乌须健发。
    主治 脂溢性脱发。
    [按语] 本方是赵老医生用于治疗脂溢性脱发的经验方。赵老医生称脂溢性脱发“发蛀脱发”。所谓“发蛀”是形容毛囊根部如同被虫蛀之後而引起的脱发。发爲血之余,血爲阴精所化生,肾藏精而固阴,肾阴虚则发焦黄而松动。所以阴虚湿盛爲本病之根源,法宜健脾祛湿,滋阴固肾以治其本。方中炒白术、泽泻、猪苓、茯苓块、萆藓、车前子健脾祛湿利水而不伤其阴;赵老医生认爲车前子不但能利水,而且还有养阴的作用;生熟二地、桑椹、首乌藤补肾养血,以助生发;川芎活血,且能引药上行;白藓皮除湿散风止痒,以治其标;赤石脂能收敛,旨在减少油脂的分泌,可以选用(赵老医生认爲赤石脂研末外用治疮痈久不敛合,能生肌收口。其收敛之力虽比枯矾缓和,但它一方面能敛,另方面又能解余毒。而枯巩则无解毒之功,所以当余毒未尽时,用後收敛虽然迅速,但聚毒又可以生市;而赤石脂并无此弊。所以在内服赤石脂不但能收涩肌肤皮毛,减少油脂分泌,而且能解湿久之蕴毒)。诸药协同,使之湿从下走,阴血上充,皮毛腠理密面,标本兼顾。
    苣胜子方
    苣胜子三钱 黑芝麻三:钱 桑椹三钱 川芎三钱 菟丝子四钱 首乌四钱 酒当归三钱 炒白术五钱 木瓜二钱 白芍四钱 甘草三钱
    功用 养阴补血,乌须生发。
    主治 斑秃,股发。
    [按语] 本方以苣胜子、黑芝麻爲主要药。苣胜子味甘平,能养肝血益肾补阴;黑芝麻养血补肝肾,面精生须黑发;桑椹、菟丝子、何首乌、木瓜补肝肾,乌须黑发。另取八珍汤中的川芎、炒白术、当归、白芍、甘草益气补血。本方以补虚扶正爲主,故适应于肝肾阴血虚亏而引起的脱发。
    清眩止痛汤
    茺蔚子三~五钱 制香附三~五钱 钩藤三~五钱 川芎一~三钱 桂枝二~四钱 菊花三~五钱 生―牙草三钱
    功用 调气和营,消风止痛。
    主治 由于外科、皮科某些严重疾患而引起的头痛、眩晕等。
    [按语] 方中茺蔚子活血止痛;香附理气止痛;菊花、钩藤平肝熄风止痛;桂枝、川芎和营,调和气血而止痛。
    (二)常用成方
    加减龙胆泻肝汤

    龙胆草三钱 青连翘五钱 乾生地五钱 车前子四钱 淡黄芩三钱 生栀子三钱 粉丹皮三钱 泽泻二钱 苦木通三钱 生甘草三钱
    功用 泄肝胆火,清利湿热。
    主治 急性湿疹,带状疱疹(缠腰火丹),亚急性湿疹,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
    处方来源《医宗金监“外科心法要诀)。
    [按语] 方中胆草、黄芩泻肝胆火;连翘、栀子清热解毒;生地、丹皮、凉血解毒;泽泻、木通、车前子、生甘草清热通利、除湿。因此对一些热盛型的急性渗出性的皮肤疾病效果较好。临床遇有热盛型急性湿疹而具有热盛有湿的特征,即可应用本方,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加减:热盛者,若伴有髙烧,可加生玳瑁二至四钱 或加羚羊、犀角一至二分。或用生石膏二至三两煎水,煮羣药效果亦佳。皮肤潮红明显者,加大黄一至三钱,取其清热破瘀之功。痒明显者,加白藓皮一两。若内有湿滞、食滞者,加枳壳二钱,以行气消导,使之湿潘从内解。
    【验案1】张×红,男,34岁,工人,初诊1971年7月5日。
    主诉:双侧耳壳及面颊部糜烂流水两个多月。
    现病史:自本年5月开始双侧耳壳及面颊部糜烂流水未加注意,自己涂抹紫药水,逐渐加重,糜烂范围越来越大,余外用桃花散稍见好,十几天後又复发,会在某医院治疗诊爲急性湿疹,涂过多种外用药(可的松、强的松软膏、复方鱼肝油软膏、黑豆溜油软膏)及打针吃中药均未见效。6月20日又引起左侧耳朵往外流肱,疼痛难忍,某医院诊爲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曾注射“青霉素”,内服“四环素”,效果不明显。7月5日来门诊治疗。
    体检:双侧耳壳、外耳道及面颊部红肿、糜烂,有明显渗液及较厚的痂皮,触之疼痛,周围皮肤红色浸润,左侧外耳道有脓样分泌物。
    脉象:弦滑,舌苔薄白。
    西医诊断:急性湿疹继发感染,合并左侧中耳炎
    中医辨证:湿热内蕴,毒热炽盛。
    立法:清热解毒,佐以利湿。
    龙胆草四钱 生地一两 白茅根一两 瓜蒌根五钱 车前草一两 川连二钱 金银花五钱 栀子四钱 黄芩三钱 生石膏一两
    绿雪六钱,每次一钱,冲服,日二次。
    外用龙胆草四两 分三次煎水湿敷。如意金黄散三袋,化毒散三瓶混匀外用。
    7月8日服上方三剂後痛止,痒感感轻,渗出液停止,外耳红润未退,有时仍作痒。继以清热、除湿、止痒爲法,处方如下:
    龙胆草四钱 生地一两 苦参五钱 白茅根一两 金银花一两 生槐花一两 黄芩三钱 生苡米一两 白藓皮一两 六一散(包)一两 车前草五钱
    外用药同前。
    服上方三剂後,8月20日复诊,外耳皮损恢复正常,左耳流脓已止,疼痛也消失,未再复发。
    对于热盛型带状疱疹,如见局部起水疱、痛、红,痒突出明显主症,即可加减应用本方。
    【验案2】李×京,女,25岁,初诊日期1971年9月7
    主诉:左侧胸背部起水疱,皮肤发红,针刺样疼痛剧烈一周余。
    现病史:一周前左侧胸背皮肤间有些发红,继而发现散在的丘疹,一堆一堆的呈条状,疼痛难忍,曾经治疗但水疱未退而且疼痛未减,影响睡眠,遂来我院门诊。
    检查:左侧胸背部皮肤潮红,有集簇性水疱,排列呈带状,水疱中央稍塌陷,周围皮肤红色浸润。
    脉象:细滑稍数,舌苔薄白。
    西医诊断:带状疱疹。
    中医辨证:肝胆湿热。
    立法:清利肝胆湿热,佐以活血止痛。胆草三钱 黄芩三钱 黄连一钱半 连翘三钱 金银花五钱 花粉五钱 大青叶五钱 乳没各三钱 野菊花三钱 乾生地五钱 赤芍三钱 丹皮三钱 外用黑色拔膏棍二两。
    上方服三剂,9月13日疼痛减轻,已能入睡,触痛已消失,疱疹也见消退,热象渐退,按上方小其剂加白术以助气,加杜仲以引经。处方如下:
    胆草三钱 黄芩三钱 黄连一钱半 丹参四钱 乾生地五钱 赤芍五钱 地丁四钱 元胡三钱 白术三钱 杜仲三钱
    上方服三剂,9月16日症状基本消失,方用调理气血佐以清热之剂以收功。再进三剂後治癒。
    对于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日光後皮炎(植物日光性皮炎)等急性渗出性的皮肤病疾患属于热盛型的,只要抓住其热盛的基本特点,均可以用此方加减。
    【验案3】马××,女,24岁,初诊日期1971年10月25日。
    主诉:息者原有牛皮癣,外用“寒水软膏”治疗,第二天即出现顔面红肿,双眼睑水肿,封闭不能睁眼,涂药的部位肿胀最明显,明显灼热感,并向四周浸润。
    脉象:滑数,舌质微红。
    中医辨证:湿热炽盛。
    治法:清热除湿。
    胆草三钱 连翘五钱 乾生地五钱 黄芩三钱 丹皮三钱 栀子三钱 木通三钱 泽泻三钱 菊花三钱 生苡米一两 生甘草三钱   绿雪六钱,每次一钱,日二次。
    外用  胆草一两,稀荼草一两,川椒粉五钱,湿敷。另去湿药粉二两,化毒散一瓶,用甘草油调外用。
    10月28日复诊时,服药後肿已消,灼热感已退,继服前方五付,後继以除湿止痒收功。
    加减除湿胃苓汤
    苍术二钱 厚朴二钱 陈皮三钱 滑石块四钱 炒白术四钱 猪苓四钱 炒黄柏四钱 炒枳壳三钱 泽泻三钱 赤苓四钱 炙甘草三钱
    功用 健脾燥湿,和中利水。
    主治 带状疱疹(湿盛型缠腰火丹),湿疹(湿疡),牛皮癣(湿寒性白疕)。
    处方来源《医宗金监·外科心法要诀》。
    [按语] 从本方的组成来看,是胃苓汤的加味,而胃苓汤又源于五苓散和平胃散。方中厚朴、陈皮、苍术、甘草、燥湿和中;泽泻、猪苓、茯苓、白术健脾利水湿;赤苓、黄柏、滑石清热利湿;枳壳行气以助水湿之运化。临床治疗湿盛型湿疹,如有湿盛无热的特征,即可应用本方。
    痒感明显者,加白藓皮。若湿滞、食滞重者,加焦槟榔或伏龙肝。
    【验案】赵×华,女,36岁,初诊日期1971年9月1日。
    主诉:双侧手背皮肤粗糙、变硬奇痒,有时流水,已一年余。
    现病史:一年前两侧手背开始发红,有痒感,经常搔抓後起红疹,有时有渗出液,结痂,经某医院诊断爲湿疹,用药後渗出液减少,惟皮肤逐渐变厚,粗糙变硬,皮肤顔色也变暗,痒感明显,有时感到全身也作痒,影响工作,曾多方治疗,未效,来门诊治疗。
    检査:两侧手背、手指背侧面及手腕部皮肤粗糙,角化变厚,融合成片,有明显抓痕及少量渗液。
    脉象沉弦,舌苔薄白稍腻。
    西医诊断:亚急性湿疹。
    中医辨证:湿疡,湿重于热。
    立法:除湿清热止痒。
    厚朴二钱 陈皮三钱 滑石块四钱 赤苓四钱 猪苓四钱 炒黄柏四钱 炒枳壳三钱 白藓皮一两 姜黄三钱 地肤子一两
    外用胆草一两,稀签草一两,苦参一两,水煮外洗。祛湿药油外敷。
    上方服七剂。9月13日复诊时,皮损面渗出液已止,皮面乾燥,但仍搔痒不止。继用前法佐以祛风止痒,外用稀释新拔膏。继服药十剂後,皮损已基本痊癒,痒止,皮肤光滑,除湿润肤。内服八珍丸、秦艽丸巩固疗效。对于湿盛型带状疱疹,缠绵日久,热象已不明显,疱疹多是暗红色,疼痛较轻,多发生在急性症状消失後而遗留下来的湿象。如带状疱疹湿重于热的,即用除湿胃苓汤加减收功。
    养血润肤饮
    生地三钱 熟地三钱 当归三钱 黄耆三钱 天冬二钱 麦冬二钱 桃仁二钱 红花二钱 花粉三钱 黄芩二钱 升麻一钱
    功用 养血润肤,滋阴生津。
    主治 牛皮癣静止期(血燥型白疕风),慢性搔痒性皮肤病,角化性皮肤病。
    注意事项药後禁食腥荤、鱼、虾、螃蟹或酸、辣椒、姜等刺激性饮食。
    处方来源《外科证治》
    化斑解毒汤
    黑元参五钱 肥知母二钱 生石膏五钱 川黄连二钱 青连翘三钱 乾生地四钱 淩霄花三钱 生甘草二钱
    功用 清热解毒,活血化斑。
    主治 丹毒,漆性皮炎(漆疮),紫癜。
    处方来源《医宗金监·外科心法要诀》。
    清脾除湿饮加减
    赤苓皮五钱 生白术三钱 苍术二钱 淡黄芩三钱 乾生地四钱 麦冬三钱 生栀仁二钱 泽泻二钱 生枳壳三钱 灯心草一钱 淡竹叶二钱 绵茵陈二钱 生甘草三钱
    功用 清热利湿,健脾。
    主治 疱疹样皮炎(火赤疮),亚急性湿疹(湿毒疡),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肤疱疮(黄水疮)。
    处方来源《医宗金监·外科心法要诀》。
    地黄饮子加减
    生地五钱 熟地三钱 何首鸟四钱 黑元参三钱 当归三钱 刺蒺藜四钱 粉丹皮三钱 红花一钱 白僵蚕三钱 生甘草二钱
    功用 养血润肤,消风止痒。
    主治 牛皮癣(血燥性白疕×皮肤搔痒症(瘾疹),慢性湿疹(顽湿),阴囊湿疹(肾囊风)。
    处方来源《医宗金监·外科心法要诀》。
    丸丹剂
    丸剂是按处方将中药压成细面,用水、蜂蜜或米糊等赋形剂制成。形状如黍米、绿豆、梧桐子或一钱 、三钱等大小不等的丸剂。
    丸药剂型不易腐败变质,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常用于慢性疾患较长时期服用,或与汤药交替服用,或用以巩固疗效。
    丸剂的用量一般成人量每次二钱 至三钱,每日一至二次。儿童1~5岁可服一分至五分,5~15岁可服五分至一钱五分。
    保存丸药宜密闭贮存,防止受潮,最好馆于瓷罐中,以防霉烂变质。
    
(一)经验方
    除湿丸

    威灵仙一两 猪苓一两 据仁一两 黄芩一两 黄连一两 连翘一两 归尾一两 泽泻一两 紫草一两五钱 茜草根一两五钱 赤苓皮一两五钱 白藓皮二两 粉丹皮一两 乾生地二两
    制法共研细末,水泛爲丸如绿豆大。
    功用 清热凉血,除湿利水,祛风止痒。
    主治 急性湿疹(风湿疡),牛皮癣(白疕风),婴儿湿疹(胎碹),单纯糠疹(面游风),多形红斑(血风疮)等。
    用法 每次一至二钱,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
    抗毒丸(片)
    金银花六两 青连翘六两 地丁草六两 天花粉六两 乾生地五两 苦桔梗五两 大青叶三两 龙胆草二两 板蓝根三两 公英二两 没药一两 黄连五钱 梅片一钱五分牛黄一线五分朱砂一两 寒水石一两五钱 青黛一两
    制法 共爲细末,水泛爲丸如绿豆大(或制片)。
    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止疼。
    主治 痈、疔、疖等体表化脓性感染。
    用法每次服二钱,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
    痞瘙丸(片)
    防风三钱 川军三钱 元明粉三钱 荆芥穗四钱 麻黄一钱 赤芍五钱 焦栀子五钱 连翘一两 粉草五钱 苦桔梗三钱 滑石块五钱 川芎三钱 归尾三钱 生石膏五钱 薄荷三钱 黄芩五钱 白术四钱 苦参五钱 苍耳子五钱
    制法 共爲细末,水泛爲丸(或制成片)。,功用 清热除湿,散风止痒,涤清肠胃。
    主治 急性荨麻疹(瘩瘩),皮肤搔痒症(瘫疹)等。
    用法 每次服一至三钱,日服二至三次,温开水送下。
    润肤丸
    桃仁一两 红花一两 熟地一两  独活一两 防风一两 防己一两  粉丹皮一两五钱 川芎一两五钱 全归一两五钱 羌活二两  生地二两 白藓皮二两
    制法 共爲细末,水泛爲丸如绿豆大。
    功用 活血润肤,散风止痒。
    主治 牛皮癣(白庀风),鱼鳞癣(蛇皮癣),皮肤淀粉样变(松皮癣),毛发红糠疹,脂溢性湿疹,皲裂性湿疹(鹅掌风)。
    用法 每次服一至二钱,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
    五灵脂丸
    五灵脂五十两
    制法 研细末,炼蜜爲丸,每丸一钱重。
    功用 活血破瘀,软坚化滞。
    主治 瘢痕疙瘩(锯痕症)。
    用法 每次半丸至一丸半,日二次,温开水送下。
    注意事项 体虚及胃肠功能障碍者感量或慎服。
    白疕丸
    苍术二两 白附子二两 桂枝二两 当归二两 西泰艽二两 草乌二两 追地风二两 千年健二两 威灵仙二两 川芎二两 钩藤二两 菟丝子二两 川牛膝二两 何首乌二两 川乌二两 知母二两 栀子二两 红花二两 白花蛇一两 苦参四两 刺蒺藜四两 防风四两 小胡麻四两 苍耳子四两 黄柏四两 桃仁四两 紫草四两 全虫四两 丹皮四两 荆芥六两 白藓皮六两
    制法 共爲细末,水泛爲丸如绿豆大。
    功用 驱风攻毒,除湿止痒。
    主治 牛皮癣(白疕风),神经性皮炎(顽癣),慢性湿疹(顽湿疡)。
    用法 每次一至二钱,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
    斩痒丹
    人参八两 白蒺藜二两 苦参一斤(以酒浆、姜汁各浸泡一日,晾乾) 白僵蚕一两五钱 石南枝二两 没药二两 乳香(去油)二两 红花二两 玳瑁四两 甘草五钱
    制法 上药共研细末,炼蜜爲丸如绿豆大。
    功用 益气活血,除湿止痒。
    主治 皮肤搔痒症,慢性湿疹(顽湿)。
    用法 每次三十粒至六十粒,日服一或二次,黄酒或温开水送下。
    注意事项 孕妇慎服。
    灭毒丹
    白花蛇四寸(酥) 金头蜈蚣二条(煅) 全虫四个(酒浸炙後去头足) 露蜂房一个 龟板一两(醋炙) 雄黄一钱 飞黄丹一钱 辰砂五分 槐花米五分 雨前细茶五分 麝香三分 孩儿茶五分
    制法 上药共爲细末,以黄米饭爲丸如绿豆大,朱砂爲衣。
    功用 散风止痒,清血解毒。
    主治 寻常狼疮(流皮漏),慢性湿疹(顽湿),慢性溃疡(顽疮)。
    用法 成人体壮者每次五至十粒,日服两次,白水送下,体弱者酌减。
    注意事项 孕妇禁服,胃弱者慎用。
    (二)常用成方
    紫云风丸

    何首乌四两 五加皮一两五钱 僵蚕一两五钱 苦参一两五钱 当归一两五钱 全蠍一两五钱 牛蒡子一两 羌活一两 独活一两 白芷一两 细辛一两 生地黄一两 汉防己一两 黄连一两 白芍一两 蝉退一两 防风一两 荆芥一两 苍术一两
    制法 共爲细末,炼蜜爲丸,如捂桐子大。
    功用 琉风止痒,祛湿润燥。
    主治 神经性皮炎(顽癣),慢性湿疹(顽湿疡),牛皮癣(白疕风),皮肤搔痒症(瘾疹)。
    用法 每次二至三钱,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注意事项 体弱者慎用,孕妇忌服。
    处方来源《疡科选粹》。
    浮萍丸
    紫背浮萍(洗净)一斤
    制法 研爲细末,炼蜜爲丸如梧桐子大。
    功用 散风祛湿,清热解毒,调和气血。
    主治 圆型脱发(油风脱发),皮肤搔痒病(痛疹),白瘢风,荨麻疹(瘩瘙)。
    用法 每次二至三钱,日服二次。
    处方来源《医宗金监·外科心法要诀》。
    秦艽丸
    秦艽一两 苦参一两 大黄(酒蒸)一两 黄耆二两 防风一两五钱 漏芳一两五钱 黄连一两五钱 乌蛇肉五钱(酒浸焙乾)制法 共爲细末,炼蜜爲丸如捂桐子大。
    功用 散风止痒,清血解毒。
    主治 慢性湿疹(顽湿疡),神经性皮炎(顽癣),皮肤搔痒症(症疹),寻常性狼疮(流皮漏),盘状红斑性狼疮。注意事项 体弱者慎用,孕妇忌服。
    处方来源《医宗金监“外科心法要诀)。
    大黄蟅虫丸
    大黄二两五钱 蟅虫一两 甘草三两 赤芍四两 乾漆一两(煅) 生地十两 黄芩二两 桃仁去皮二两 杏仁二两 虻虫二两 水蛭二两 跻螬二两
    制法 共爲细末,炼蜜爲丸,每丸一钱。
    功用 破血通经,软坚化瘀。
    主治 结节性红斑(瓜藤链),瘢痕疙瘩(锯痕症),栓塞性脉管炎。
    用法 每日二次,每次一丸,温水送下。注意事项 孕妇忌服。
    处方来源《金匮要略》。
    膏剂
    内服膏剂是将药物用水煎汁,浓缩成粘稠状半面体(即流浸膏)
    膏剂的用量,成人一般剂量每次二钱 至五钱,日服两次,开水冲服,小儿酌减。
    
经验方
    白术膏

    白术十斤
    制法 将净水一百斤煮白术十斤,煎煮6~7小时,过滤浓缩成膏五十两,加蜂蜜五十两 备用。
    功用 健脾祛湿。
    主治 慢性湿疹(顽湿),下肢慢性溃疡(臁疮),手足汗疱疹。
    用法 每次服二钱,日服二次。
    苍术膏
    苍术十斤
    制法 将净水一百斤煮苍术十斤,煎煮6~7小时成汁。过滤再煎煮浓缩成膏五十两,加蜂蜜等量备用。
    功用 健脾燥湿和中。
    主治 慢性湿疹(顽湿疡),下肢慢性溃疡(臁疮),手足汗疱疹(田螺疮)。
    用法 每次服二钱,日服二次。
    蓼花膏
    鲜白蓼花纯花(洗净)十斤
    制法 选鲜白蓼花十斤加净水八十斤,煎煮3小时後,过滤取汁,再煎煮浓缩至五十两 成膏;加入等量蜂蜜,贮存备用。
    功用 祛风活血,退白斑。
    主治 白癜风(白驳风),女阴白斑。
    用法 每次服二钱,日服二次。
    蓼花又名水红花。爲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败酱草膏
    鲜败酱草(洗净)十斤
    制法 将净水八十斤煮败酱草十斤,煎至3小时後过滤,再煎煮浓缩成膏五十两,加蜜等量贮存备用。
    功用 解毒清热,除湿消肿。
    主治 毛囊炎、疖等化脓性皮肤病。
    用法 每次服二钱,日服二次。
    黄耆膏
    黄耆十斤
    制法 黄耆十斤加净水一百斤,煎煮6~7小时後,过滤取汁,再煎煮浓缩成膏五十两,加入等量烽蜜,混匀贮存备用。
    功用 补中益气,托里生肌。
    主治 疮面久不癒合,阴疮肢毒未尽,下肢顽固性溃疡,鱼鳞癣(蛇皮症)。
    用法 每次服二钱,日服二次。
    
二、外用药类
    散剂

    散剂是外用药的基本剂型之一,由植物药、矿物药及动物药单方或复方组成。经过研碾、水飞、炼、煅、炙、烧等方法成粉後,再过细箩(根据临床要求做成细面或极细粉。方中如有麝香、朱砂、冰片等细料,另研细末,後兑入),贮于瓷皿或玻璃瓶内防潮。散剂除有乾燥收敛作用外,一般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腐生肌、止痛、除湿止痒等功能。
    使用的方法:
    1.可以直接撒扑在皮损或疮面上。
    2.可以用鲜姜片、鲜芦荟、茄蒂、黄瓜尾等蘸药粉外搽,或用鲜马齿苋、鲜豆芽茱捣合药粉如糊状外敷。
    3.或用烽蜜水、红糖水、鸡蛋清、鸡蛋黄、乳汁或清水、米醋调药外用。
    4.此外,尚可用植物油或芝麻酱调拌成糊膏,或用白醋、凡士林调成软膏等外用。
 
   (一)经验方
    祛湿药粉(祛湿散)

    川黄连八钱 川黄柏八两 黄芩四两八钱 槟榔三两二钱
    功用 清热解毒,除湿止痒。
    主治 急性湿疹(风湿疡),接触性皮炎(湿毒疡),脓疱疮(水疱湿疡),婴儿湿疹(胎疲)。
    用法 直接撒扑,或用植物油调敷或配制软膏用。一般丘疹样或有少量渗出液的皮损,可以直接撒扑或用鲜芦荟蘸药外搽,流水多或脓汁多者可用油调外用,暗红乾燥脱皮者可用药粉配成软膏。
    注意事项 阴疮禁用。
    新三妙散
    黄柏面十两 寒水石面五两 青黛面一两
    功用 除湿清热,解毒止痒。
    主治 急性湿疹(风湿疡),婴儿湿疹(胎廒),过敏性皮炎(湿毒疡),脓疱病(黄水疮)。
    用法 直接撒布,或用鲜芦荟蘸搽,或用植物油调成糊状外用。
    青黛散
    青黛粉五钱 黄柏面五钱 滑石粉二两
    功用 收乾止痒,清热定痛。
    主治 脓疱疮(黄水疮),急性湿疹(风湿疡),接触性皮炎(湿毒疡)或脂溢性皮炎(白屑风)、痱子。
    用法 直接撒扑外用。
    新青黛散
    青黛六钱 象牙硝六钱 朱砂六钱 黄连三钱 黄柏三钱 生玳瑁六分 雄黄三分 牛黄三分冰片一分 硼砂三分
    功用 清热解毒,收敛定痛。
    主治 口腔溃疡(鹅口疮、扁平苔癣(口蕈)。
    用法 直接外用口腔疮面上。
    止痒药粉
    老松香一两 官粉一两 枯矾一两 乳香二两 轻粉五钱 冰片二钱 密陀僧五钱 炉甘石一两
    功用 去湿收敛,杀虫止痒。
    主治 湿疹(湿疡),神经性皮炎(湿癣),皮肤搔痒症(瘾疹)。
    用法 装入布袋外扑皮损或用油调外敷,也可配成5~20%软膏外用。
    注意事项 本药有一定刺激性,对于急性炎症性皮肤病、粘膜病损慎用。对汞过敏者禁用。
    紫色消肿粉
    紫草五钱 赤芍一两 当归二两 贯仲二钱 升麻一两 白芷二两 荆芥穗五钱 紫荆皮五钱 草红花五钱 儿茶五钱 红曲五钱 羌活五钱 防风五钱
    功用 散风活血,化瘀消肿。
    主治 慢性丹毒肿胀(无名肿毒),红斑性结节性疾患(瓜藤缠)。
    用法 单独或与其他药粉混合应用。常用蜂蜜调或荷叶煎水调合外用。
    注意事项 疖、痈、疽初起毒热盛者勿用。
    龙骨散
    龙骨三两 牡蛎三两 海螵蛸三两 黄柏十六两 雄黄三两 滑石粉两
    功用 解毒收敛。
    主治 湿疹(湿疡),接触性皮炎(湿毒疡),脂溢性皮炎,趾间足癣(臭田螺)。
    用法 直接扑上或油调外用。
    注意事项 对化脓性的陈久肉芽疮面禁用。
    平胬散
    乌梅三钱 煅石膏一钱 轻粉一钱 月石二钱
    功用 祛湿收敛,平胬肉。
    主治 各种疮面水肿肉芽增生。
    用法 直接撒布水肿胬肉的疮面上,纱布压紮。
    注意事项 新鲜疮面脓毒未净者勿用。对汞过敏者禁用。
    粉色乾燥药粉
    樟丹六两 五倍子八两 枯矾四两 上官粉四两 轻粉四两
    功用 祛湿收敛,固皮止痒。
    主治 慢性湿疹(顽湿疡),神经性皮炎,头癣(秃疮)。
    用法 与其他药粉合用撒扑或油调成糊剂用,常用量爲5~20%。
    注意事项 本药粉有一定刺激性,凡现发湿热性(急性皮炎)皮肤病,溃烂疮面多粘膜报害慎用。对汞过敏者禁用。
    收乾生肌药粉
    乳香面一两 没药面一两 琥珀面二钱 血竭面四钱 儿茶面五钱 水飞甘石面七钱
    功用 收敛止痛,固皮生肌。
    主治 烫灼伤,女阴溃疡(阴蚀),下腿慢性溃疡(臁疮),疮面脓毒已尽者均可用。
    用法 薄敷于疮面或制成药捻用。
    注意事项 痈、疖疮面脓毒未净者慎用。
    生肌散
    象皮一钱 乳香—钱 没药一钱 血竭一钱 龙骨钱 儿茶一钱 冰片三分赤石脂一钱
    功用 生肌长肉,止痛收敛,
    主治 慢性顽固性溃疡(顽疮),下肢溃疡(臁疮),放射性溃疡。
    用法 直接撒布疮面,或配制成软膏外用。
    注意事项 疔、痈溃後脓毒未净的疮面勿用。
    回阳生肌散
    人参五钱 鹿茸五钱 雄黄五分 乳香一两 琥珀二钱五分 京红粉一钱
    功用 回阳生肌,止痛收敛。
    主治 结核性溃疡(鼠疮),慢性顽面性溃疡及属于阴疮久不收口者。
    用法 薄撒于疮面上,或制药捻用。
    注意事项 火毒疮疖,属于阳症脓毒未净者及汞过敏者禁用。
    搽黄药粉
    栀子一两 雄黄四钱 朱砂四钱 轻粉四钱
    功用 驱风止痒,剥脱上皮。
    主治 神经性皮炎(乾癣),慢性湿疹(顽湿疡)。
    用法 用黄瓜把、茄子皮或生姜片蘸药外用,或配成10%软膏外用。
    注意事项 溃疡疮面勿用。
    搽绿药粉
    硼砂三两 自然铜一两
    功用 杀虫止痒。
    主治 神经性皮炎(乾癣)及角化过度类皮损。
    用法 同搽黄药粉。
    注意事项 溃疡疮面勿用。
    二白散
    白石脂一两 白蔹一两 苦杏仁一两
    功用 祛湿散风化瘀。
    主治 痤疮(肺风粉刺),酒皶鼻。
    用法 用鸡蛋清调药外用。
    注意事项 慎勿入目。
    三黄粉
    雄黄二钱 硫黄二钱 雌黄五分白附子五钱 密陀僧二钱 白芨三钱 麝香三分冰片三分朱砂二钱
    功用 和营血,生毛发,消斑痣。
    主治 及用法 治疗白癜风(白驳风)用茄蒂或茄皮蘸药外用,圆形脱发(油风脱发)用生姜蘸药外用,面部色素沉着(黧黑鼾黯)用牛奶或蜂蜜水调药外用。
    注意事项肉芽溃疡疮面及汞过敏者禁用,此药慎勿入口。
    腋臭散
    密陀僧八两 枯矾二两
    功用 敛汗,除臭。
    主治 腋臭,手脚多汗。
    用法 治疗胶臭用药粉乾扑两 腋下,每日一次;或用热马铃薯块、甘薯块去皮後蘸药挟于腋下,变凉爲度,此法每周两次。手脚多汗以药粉槎搽。
    注意事项 此药切勿入口。对汞过敏者禁用。
    痱子粉
    冰片一钱 薄荷冰一钱 甘石粉五钱 滑石粉一两 黄柏二钱
    功用 清热敛汗,解毒止痒。
    主治 痱子、尿布皮炎(湮尻疮)。
    用法 直接扑撒。
    
(二)常用方
    雄黄解毒散

    雄黄一两 寒水石一两 生白巩四两
    功用 清热解毒,杀虫止痒。
    主治 慢性湿疹(顽湿疡),多发性毛囊炎(发际疮),脂溢性湿疹(湿毒疡)及蚊虫咬伤。
    用法 可单独撒布或与他药混匀植物油调上。亦可加入酒剂中或其他软膏中外用,一般爲5%至20%。
    注意事项 凡疖、痈破後新鲜疮面勿用。
    处方来源《证治准绳》。
    二妙散
    苍术一斤 黄柏一斤
    功用 清热燥湿。
    主治 急性湿疹(风湿疡),接触性皮炎,脂溢性湿疹,脓疱疮(黄水疮),丘疹样荨麻疹(水疱湿疡)。
    用法 直接乾撒或植物油调上。
    注意事项 对湿热性皮肤病薄敷。
    处方来源《丹溪心法》。
    三妙散
    苍术一斤 黄柏一斤 槟榔一斤
    功用 清热除湿,解毒止痒。
    主治 急性湿疹(风湿疡),接触性皮炎,脂溢性湿疹,脓疱疮(黄水疮、丘疹性荨麻疹(水疱湿疡)。
    用法 直接乾撒,鲜芦荟蘸药或用植物油调上。
    注意事项 对湿热渗出性皮损宜薄敷。
    处方来源《医宗金监·外科心法要决》。
    京红粉(红升丹)
    朱砂五钱 雄黄五钱 水银一两 火硝四两 白巩一两 皂矾六钱
    制法 先将二矾研碎,炖化研面,加水银、朱砂、雄黄研细,再入火硝置阳城罐内,泥纸固封,炭火烧炼成丹,研细。
    功用 杀虫止痒,软坚脱皮,化腐提毒,去瘀生肌。
    主治 牛皮癣静止期(血燥型白疕),神经性皮炎(顽癣),扁平疣(疣赘),痈症溃後腐肉未净者、胼胝。
    用法 外撒或捻成药捻,或配成软膏。
    注意事项 对汞过敏者禁用。
    处方来源《医宗金监·外科心法要诀》。
    白降丹
    朱砂二钱 雄黄二钱 水银一两 硼砂五钱 火硝一两五钱 食盐一两五钱 白矾一两五钱 皂矾两五钱
    制法 先将朱砂、硼砂、雄黄研细,入食盐、白矾、火硝、皂矾、水银研匀。用阳城罐一个置炭穴中,徐徐将药粉人罐,化尽,用微火焙乾。再用一阳城罐合上,外加盐泥纸封画,炭火烧炼,括下研细。
    功用 腐蚀坚皮,化腐提毒,提拔瘻管。
    主治 鸡眼,黑痣,寻常疣(木刺瘊),疖痈成脓未破,陈旧性皮肤窦道。
    用法 水调少许涂点脓头,致破溃引流。或加入红升丹内,或单独研细制成药线外用。
    注意事项 外用时刺激疼痛较重,故应少用薄涂。汞过敏者禁用。
    处方来源《医宗金监·外科心法要诀》。
    银粉散
    黑锡一两 二钱 水银二两 淀粉二两 朱砂四钱 轻粉一两 冰片每两药粉加四分
    制法 先将锡熔化後,加入朱砂四钱,搅拌炒至枯,去砂留锡再熔化,投入水银二两,待匀倾出,加入淀粉共研细末;再另以草纸卷药,点燃一端,使药与灰皆滴入一器皿内,去灰;再于药内加入轻粉、冰片共研成极细末。
    功用 去瘀收乾,固皮生肌。
    主治 将癒合的表浅疮面,有水肿及增生不良的肉芽疮面。
    用法 直接外用或配成膏剂,或制成药线外用。
    注意事项 阴疮慎用,汞过敏者禁用。
    处方来源 明·胡公弼方。
    柏叶散
    侧柏叶五钱 蚯蚓粪五钱 黄柏五钱 赤小豆二钱 净轻粉三钱 大黄五钱
    功用 清热解毒,收敛止痛。
    主治 带状疱疹(缠腰火丹、蛇串疮)。
    用法 植物油或凉开水调药外用。
    注意事项 疖、痛疮面勿用。汞过敏者禁用。
    处方来源《医宗金监·外科心法要诀》
    颠倒散
    大黄四两 硫磺四两
    功用 破瘀活血,清除油垢。
    主治 痤疮(肺风粉刺),脂溢性皮炎(面游风),酒皶鼻。
    用法 用凉开水或鲜萝卜汁调搽,也可用鲜芦荟汁萨药外
    用。
    注意事项 慎勿入口与目。
    处方来源《医宗金监·外科心法要诀》。
    粉霜神丹
    白粉霜一钱 人参一钱 甘草一钱 轻粉一钱 丹砂一钱 槐米一钱 煅石膏二钱 冰片三分功用 收敛解毒,止痒定痛。
    主治 慢性湿疹(顽湿疡),神经性皮炎(顽癣),结节性痒疹(顽湿聚结),慢性溃疡(顽疮)。
    用法 多兑入其他药粉或药膏中外用,或用在酒剂中,亦可用猪胆汁调上。
    注意事项 很少单独使用,对肉芽疮面及汞过敏者禁用。
    处方来源《疮疡经验全书》。
    珠香散
    煅研珍珠一钱五分 当门子五分 琥珀粉五钱 滴乳香一两
    功用 养血润肤,生肌固皮。
    主治 一切清洁疮面及烧、烫伤,上皮生长迟缓。
    用法 薄撒患处。
    注意事项 撒布疮面後,往往很快结痂,切勿清除其痂皮,以防影响上皮生长。
    羊蹄根散
    羊蹄根(土大黄)四两 枯矾一两
    功用 杀虫,收敛,止痒。
    主治 趾间足癣(臭田螺),体癣(刀癣),股癣,汗疱足癣(田螺疱)。
    用法 直接外撒或用植物油调上。
    处方来源 《医宗金监·外科心法要诀》。
    抑阴散
    草乌二斤 南星斤 狼毒二斤 白芷一斤 独活一斤
    功用 回阳抑阴,温化寒湿。
    主治 寒性脓疡(阴疽、流注)。
    用法 葱白水或烽蜜调药外用。
    注意事项 慎勿入口。
    处方来源《外科全生集》。
    密陀僧散
    雄黄二钱 硫黄二钱 密陀僧一钱 蛇床子二钱 轻粉五分石硫黄一钱
    功用 散风,杀虫。
    主治 汗斑(紫白癜风),白癜风(白驳风)。
    用法 蜜水调搽。
    注意事项 对肉芽疮面上及汞过敏者禁用。慎勿入口。
    处方来源《医宗金监·外科心法要诀》。
  
  软膏剂
    软膏是一种半固体的制剂,由药物和基质两部分组成。中药外用软膏的基质多用植物油、动物油、蜂蜡、蜂蜜、米醋或凡士林等;药物多是中草药或矿物药的极细粉末。此外,有的软膏是草药经植物油浸泡,熬煎後去渣,加入蜂蜡而成。蜡膏和凡士林配制的软膏,皆有滑润和保护皮肤的作用,但不利于水分蒸发。油蜡配制的软膏,涂在皮肤上作用持久。蜂蜜所制成的软膏,吸水性及附着性较强。加醋熬制的软膏,除渗透性强外,尚有软坚作用。
    用法:
    1.软膏直接涂于皮肤上,多用在结痂、乾燥、落历、皲裂等皮损上,药量宜少,搽涂均匀。
    2.先将软膏涂在纱布上,再敷盖在皮损表面,用胶布固定敷料。慢性皮肤病或痈疽疮面,敷药後须包紮固定。
    3.若欲使药力渗透,促使硬结软化和肿块吸收,涂药膏後在皮损上加盖油纸和纱布,再包紮固定,此法多用于牛皮癣、神经性皮炎等病。换药前,须将旧药垢用植物油或玉树油、汽油等轻轻搽净。
    
(一)经验方
    黄连软膏

    黄连面两 祛湿药膏(或凡士林)九两 制法 上药混匀成膏。
    功用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 脓疱疮(黄水疮),丘疹样荨麻疹(水庖湿疡),单纯性疱疹(火燎疮),带状疱疹(缠腰火丹),多发性毛囊炎(发际疮)、疖、痈、丹毒等及皮肤烫烧伤。
    用法 外敷疮面,
    注意事项 凡阴疮瘻管禁用。
    普连软膏
    黄柏面一两 黄芩面一两 凡士林八两
    功用 清热除湿,消肿止疼。
    主治 脓疱疮(黄水疮),急性亚急性湿疹(风湿疡),烫烧伤,单纯疱疹(火燎疱),牛皮癣红皮症。
    用法 直接涂于皮损上。或用软膏摊在纱布上,敷于患处。或加入其他药粉作爲软膏基质。
    化毒散软膏
    化毒散二两 祛湿药膏(或凡士林)八两
    制法 上药混匀成膏。
    功用 清热解毒,消肿止疼。
    主治 脓疱疮(黄水疮八多发性毛囊炎(发际疮),疖、痈、丹毒等及体表感染初起。
    用法 涂敷患处。
    普榆膏
    生地榆面一两 普连膏九两
    制法 混匀。
    功用 解毒止痒,除湿消炎,软化浸润。
    主治 1°烧、烫伤,亚急性湿疹,皮炎,带状疱疹,神经性皮炎,阴囊湿疹等。
    用法 涂敷患处。
    黑布化毒散膏
    黑布药膏、化毒散软膏各等分制法 混合均匀。
    功用 清热聚毒,化腐提脓。
    主治 疖、痈初起,多发性毛襄炎或已溃脓肿周围皮肤浸润明显者。
    用法 外敷患处。
    注意事项 凡疮面周围渗出液较多者慎用。
    雄黄膏
    雄黄一斤如意金黄散十两 蟾酥二钱 生白矾十两 冰片二钱 凡士林十二斤制法 各药研细面,调匀成膏。
    功用 消肿止痛。
    主治 带状疱疹(缠腰火丹),急性淋巴管炎(红丝疔、用法 外敷患处。
    注意事项 急性渗出性皮损慎用。
    祛湿药膏
    苦参四两 薄荷三两 白芷三两 防风二两 苏穗四两 连翘四两 苍术三两 大黄三两 鹤虱草三两 威灵仙四两 白藓皮五两 五倍子五两 大枫子十两 青黛面六钱 白蜡一百二十两 香油(或豆油)二十斤
    制法 先把羣药碾碎,放入油内浸泡一昼夜,後用文火炸至焦黄,过滤去渣,离火(青黛除外)称其重量,趁热兑入白蜡。春秋季节每斤药油兑蜡四两,冬季兑蜡三两,夏季兑蜡五两。青黛後下,每斤药油兑五分,搅拌均匀冷却成膏。
    功用 清热除湿,润肤去痂。
    主治 单纯糠疹(风癣、鱼鳞癣(蛇皮癣)以及皮肤乾燥股屑皮损。
    用法 常用做皮肤科外用药膏基质。
    止痒药膏
    止痒药粉一两 祛湿药膏(或凡士林)九两
    制法 上药混匀成膏。
    功用 除湿收敛,杀虫止痒。
    主治 慢性湿疹(顽湿疡),神经性皮炎(乾癣),皮肤瘙痒症(瘾疹),痒疹(粟疮)等瘙痒性皮肤病。
    用法 外敷患处。
    注意事项 此药有一定刺激作用,对于急性炎症性皮肤病禁
    京红粉软膏
    京红粉两五钱 利马锥五钱 凡士林八两
    功用 杀虫止痒,软坚脱皮,化腐生肌。
    主治 牛皮癣静止期(血燥型白疕),胼胝,神经性皮炎(顽癣),痈疽溃後腐肉未脱之疮面。
    用法 外敷患处。
    注意事项 对汞过敏者禁用。
    黑红软膏
    黑豆油二钱 京红粉二钱 利马锥二钱 羊毛脂一两 四钱 凡士林八两
    功用 软坚杀虫,润肤脱厚皮,收敛止痒。
    主治 淀粉样变(松皮癣),牛皮癣(白疕),神经性皮炎(顽癣)等慢性肥厚性皮肤病。
    用法 外用薄敷。
    注意事项 急性皮肤病、对汞过敏者不宜用。因含汞剂不宜大面积使用,全身性用药时可分区交替外用,或间日外用。
    紫色疽疮膏
    轻粉三钱 红粉三钱 琥珀粉三钱 乳香粉三钱 血竭三钱 冰片三分 蜂蜡一两 香油四两 煅珍珠粉三分
    制法 锅内盛油在火上数开後离火,将前五种药粉入油内溶匀再入蜂蜡使其完全熔化,将冷却时兑入冰片、珍珠面搅匀成膏。
    功用 化腐生肌,煨脓长肉。
    主治 淋巴结核(鼠疮),下腿溃疡(臁疮),慢性溃疡(顽疮),扁平疣(疣症),手足胼胝等。
    用法 贴敷患处。
    注意事项 急性炎症性皮损、新鲜肉芽勿用。此药膏具有一定的毒性,若大面积皮损面使用时,应注意汞剂吸收中毒。对汞过敏者禁用。
    黑色疽疮膏
    羣药:

    白芷三钱 当归五钱 元参五钱 黄耆五钱 防风五钱 甘草三钱 生地五钱 蛇蜕二钱 血余三钱 蜂房五钱 穿山甲三钱 杏仁五钱
    药面:
    樟丹三钱 乳香五钱 轻粉三钱 红粉二钱 冰片二钱 米珠一钱 麝香一钱 没药五钱 血竭二钱 儿茶五钱 龙骨三钱
    其他:
    松香三两五钱 黄蜡二两 香油一斤
    制法 将羣药放在香油内浸泡约一周後,置文火煎熬滚开,至羣药炸成焦黄色,过滤去渣,加入松香、黄蜡,待溶匀後离火,稍冷却後入药面,搅拌均匀,冷凝即成。
    功用 回阳生肌,化腐提毒。
    主治 慢性溃疡,结核性溃疡。
    用法 贴敷患处。
    注意事项 阳证疮面慎用,对汞过敏者禁用。
    紫色溃疡膏
    轻粉三钱 红粉三钱 琥珀三钱 血竭三钱 乳香一两五钱 青黛三钱 黄连一两 蜂蜡三两 香油一斤 煅珍珠面一分
    制法 以上药物前八味共研极细末待用,将香油置于火上见数开後,加入蜂蜡搅匀,离火冷却再加药粉,搅匀成膏。
    功用 化腐生肌,煨脓长肉。
    主治 淋巴腺结核(鼠疮),下肢溃疡(臁疮),女阴溃疡(阴蚀)。
    用法 直接涂抹在疮面部位。
    注意事项 对汞过敏者禁用。
    紫色消肿膏
    紫草五钱 升麻一两 贯仲二钱 赤芍一两 紫荆皮五钱 当归二两 防风五钱 白芷二两 草红花五钱 羌活五钱 芥穗五钱 荆芥五钱 儿茶五钱 神曲五钱
    制法 共研细面过重罗,每四两药面加血竭花面一钱、山奈面二钱、乳没四钱,凡士林四两,调匀备用。
    功用 活血化瘀,软坚消肿,止痛。
    主治 慢性丹毒,流注,结节性红班(瓜藤缠),新生儿头皮血肿(头宣)。
    用法 外敷患处。
    注意事项 毒热性肿胀勿用。
    清凉膏
    当归一两 紫草二钱 大黄面一钱五分 香油一斤 黄蜡四两(或六两 )
    制法 以香油浸泡当归、紫草三日後,用微火熬至焦黄,离火将油滤净去渣,再入黄蜡加火熔匀,待冷後加太黄面(每斤油膏加大黄一钱五分),搅匀成膏。
    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止痛。
    主治 烫烧伤、冻伤等清洁疮面,多型红斑(血风疮),牛皮癣(白疕)等炎症性乾燥脱屑皮损。
    用法 外敷患处。
    注意事项 阴疮、阴疽慎用。
    豆青膏
    白降丹一钱 巴豆油一钱半 青黛面适量 羊毛脂一两 凡士林四两
    制法 搅匀成膏。
    功用 软坚角化,润肤止痒。
    主治 慢性肥厚性皮肤病,牛皮癣静止期(白疕),神经性皮炎(顽癣),皮肤淀粉改变(松皮癣)等。
    用法 外用薄敷。
    注意事项 对汞过敏者及急性皮肤病不宜用。
    白蔹膏
    白蔹面二两 祛湿药膏(或凡士林)八两 制法 调匀成膏。
    功用 收敛除湿,解毒止痒。
    主治 一切渗出性皮肤病。
    用法 外敷患处。
    苦参膏
    苦参面二两 祛湿药膏(或凡士林)八两 制法 调匀成膏。
    功用 祛湿,杀虫,止痒。
    主治 亚急性湿疹(湿疡),牛皮癣静止期(白疕),皮肤搔痒症(瘾疹),股癣(瘙癣),阴囊湿疹(绣球风),女阴瘙痒症(阴湿)。
    用法 外敷患处。
    烫伤膏
    生地榆面六钱 乳香粉四钱 凡士林四两
    制法 调匀成膏。
    功用 解毒止疼,润肤收敛。
    主治Ⅰ°、Ⅱ°烫伤。
    用法 涂纱布上外贴,或制成油纱条外用。
    阴蚀黄连膏
    乳香粉一两 青黛面一两 黄连膏八两
    制法 上药调匀成膏。
    功用 清热解毒,生肌止痛。
    主治 女阴溃疡(阴蚀),过敏性阴茎部溃疡。
    用法 外数患处。
    收乾生肌膏
    收乾生肌药粉四两 祛湿药膏(或凡士林)六两
    制法 上药混匀成膏。
    功用 活血止痛,收敛生肌。
    主治 疖、痈破溃後、水火烫伤、女阴溃疡(阴蚀)、下肢滑疡(臁疮)等的清洁肉芽疮面。
    用法 外敷患处。
    注意事项 疮面毒未净者勿用。
    白芨膏
    白芨面一两 煅石膏面一两 凡士林八两
    制法 以上药物调匀成膏。
    功用 收敛生肌。
    主治 烧、烫伤、下肢溃疡(赚疮)的清洁疮面。
    用法 外敷患处。
    广丹白芨膏
    广丹一钱 白芨面二钱 凡士林一两
    制法 调匀成膏。
    功用 化腐生肌。
    主治 慢性溃疡,下肢溃疡(臁疮)。
    用法 外数患处。
    黄连甘乳膏
    黄连粉一两 乳香粉一两 炉甘石粉二两 去湿药膏(或凡士林)七两
    制法 调匀成膏。
    功用 解毒收敛,止疼生肌。
    主治 下肢溃疡(臁疮)、女阴溃疡(阴蚀)、脓疱疮(黄水疮)等後期。
    用法 外敷患处。
    注意事项 用药前後勿用水洗患处。
    湿疡雄甘膏
    雄黄解毒散一两 甘石粉二两 清凉膏七两
    制法 上药调匀成膏。
    功用 除湿收敛,润肤止痒。
    主治 慢性湿疹(顽湿疡),下肢溃疡(臁疮)。
    用法 外敷患处。
    注意事项 急性湿疹慎用。
    注:雄黄解毒散:雄黄一两,寒水石一两,白矾四两,爲细粉。
    湿疡雄冰膏
    雄黄解毒散一两 冰片粉三钱 清凉膏八两 七钱
    制法 以上药物调匀成膏。
    功用 清热解毒,止痒定痛。
    主治 急性湿疹(风湿疡),匍行疹(火燎疮),脂溢性皮炎(面热风毒)。
    用法 外敷患处。
    银粉散软膏
    银粉散两 水飞甘石粉一两 祛湿药膏八两 制法 上药调匀成膏。
    功用 去瘀收敛,生肌固皮。
    主治 肉芽水肿或肉芽组织生长不良者。
    用法 外敷患处。
    注意事项 大面积使用时注意防止汞中毒。汞过敏者禁用。
    硫痒膏
    硫黄粉一两 止痒药膏九两 制法 上药调匀。
    功用 止痒杀虫,润肌收敛。
    主治 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顽湿疡),阴囊湿疹(肾囊风)。
    用法 外敷患处。
    注意事项 急性皮疹及新鲜肉芽疮面勿用。
    子油熏药油膏
    方同子油熏药方。
    制法 同癣症熏药油膏。
    功用 润肤,杀虫,止痒。
    主治 牛皮癣(白疕),手癣(鹅掌风),脚癣(脚蚓症),鱼鳞癣(蛇皮症)。
    用法 外敷患处。
    注意事项 急性炎症皮损勿用。
    疮症熏药油膏
    方同癣症熏药方。
    制法 上药经减压後乾溜成焦油物质,用凡士林或祛湿药膏制成5~10%油膏。
    功用 软坚止痒。
    主治 神经性皮炎(乾癣),慢性湿疹(顽湿疡),皮肤淀粉样变(松皮癣)。
    用法 外敷患处。
    注意事项 急性炎症皮损勿用。
    
(二)常用成方
    芙蓉膏
    黄柏半斤 黄芩半斤 黄连半斤 芙蓉叶半斤 泽兰叶半斤 大黄半斤
    制法 以上共研细面,过重罗,用凡士林调成20%软膏。
    功用 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主治 丹毒(火丹),蜂窝织炎,疖、痈、乳腺炎初起等。
    用法 外敷患处。
    处方来源本院经验方。
    铁箍散膏
    生南星两 生半夏一两 生川乌一两 生草乌一两 肥白芨一两 南白蔹一两 香白芷一两 土贝母一两 南薄荷两 川黄柏两 川大黄一两 广姜黄一两 枯黄芩一两 猪牙皂一两 荆芥穗一两 蜂蜜三十两 制法 将市售铁箍散,每一两 药粉加入蜂蜜二两,调匀成膏,密封储存备用。
    功用 破瘀消肿,活血软坚。
    主治 痈、乳腺炎化脓期,蜂窝组织炎将溃脓期,或使之消散或促进其成脓加速溃破。
    用法 外敷患处。
    朗毒膏
    狼毒三钱 川椒三钱 槟榔三钱 五倍子三钱 蛇床子三钱 大枫子三钱 枯矾三钱 硫黄三钱 祛湿药膏(或凡士林)八两
    制法 将前八味药研成极细粉面,加入去湿药膏搅拌均匀。
    功用 杀虫止痒,收敛脱屑。
    主治 阴囊湿疹(肾囊风),股癣(瘙癣),神经性皮炎,慢性湿疹(顽湿疡)。
    用法 涂敷患处。
    注意事项 急性炎症皮损勿用。
    处方来源《医宗金监·外科心法要诀》。
    凤仙花膏
    凤仙花末(白色者最佳)五两 烽蜜五两
    制法 上药调匀成膏。
    功用 杀虫止痒。
    主治 甲癣。
    用法 堆敷病指甲上,厚度约3分,外用油纸盖,纱布包紮,每日换药一次。
    注意事项 只宜外用,慎勿入口。
    处方来源《外科证治全生集》。
    灰米膏(水晶膏)
    生石灰五钱 糯米五十粒浓硷水适量
    制法 石灰浓硷水浸襦米1~2日泡後,取出糯米捣成糊状备用(或用20%~40%氢氧化钾(KOH)溶和糯米适量浸成)。
    功用 蚀皮去痣。
    主治 黑痣、鸡眼、疣赘、胼胝。
    用法 取膏少量点敷皮损处。
    注意事项 此膏勿涂于正常皮肤上。
    处方来源《医宗金监·外科心法要诀》。
    
药    油
    药油系用植物油(芝麻油或花生油)将药物浸泡数日後煎熬,过滤去渣入器皿,再用冷水浸泡五天去火毒而成。多用作赋形剂、润肤剂或清洁剂。药油不宜存放日久,以免酸化变质。以下药油除冰片鸡蛋油爲羣众中流传方外,均系赵老医生的经验方。
    祛湿药油
    苦参四两 薄荷三两 白芷三两 防风二两 芥穗四两 连翘四两 岛藓皮五两 鹤虱草三两 大黄三两 苍术三两 威灵仙四两 大枫子(碎)十两 五倍子(碎)五两 香油二十斤
    制法 将羣药放香油内一昼夜後,文火炸黄焦,过滤,每斤油加青黛面五分。
    功用 除湿润肤。
    主治 急性湿疹(风湿疡),接触性皮炎。
    用法 调药粉外敷,或涂油後外撒药粉,也可做清洁剂。
    注意事项 慎勿入目、入口。
    花椒油
    红点花椒三钱 芝麻油一斤
    制法 将油放于铜锅内,数开後离火,将花椒放入锅内,待油凉後,将花椒取出,贮瓶备用。
    功用 解毒,润肤。
    主治 清洁消毒疮面,急性湿疹(风湿疡)等。
    用法 涂敷患处。
    甘草油
    甘草一两 香油十两
    制法 甘草浸入油内一昼夜,文火将药炸至焦黄,去渣备用。
    功用 解毒,润肤。
    主治 清洁疮面,或做赋形剂用。
    用法 涂敷患处。
    紫草茸油
    紫草茸一斤芝麻油五斤
    制法 将药置铜锅内,油浸一昼夜,文火熬至焦枯,离火过滤去渣,取油贮磁皿内备用。
    功用 活血,散瘀,软坚。
    主治 下肢红斑结节类疾患(瓜藤缠),耳下腺炎及颔下淋巴腺炎早期,皮肤紫红斑块。
    用法 涂敷患处。
    冰片鸡蛋油(蛋黄油)
    鸡蛋黄油 冰片
    制法 取鸡蛋十个(或更多),煮熟去蛋白,用蛋黄乾炸炼油,每鸡蛋黄油一两 加入冰片五分~一钱,密闭储存备用。
    功用 消肿止痛,固皮生肌。
    主治 慢性溃疡,烫伤疮面,各部位之瘻管。
    用法 外搽皮损疮面或滴入瘻管内。注意事项化脓性疮面及有腐败组织之疮面勿用。
    化坚油
    透骨草钱 伸筋草二钱五分茜草二钱 木通二钱五分松节一钱五分紫草根二钱五分地榆二钱 昆布二钱 刘寄奴一钱 香油十二两
    制法 油浸羣药二昼夜,用文火将药炸成焦黄色,去渣备用。
    功用 活血化瘀,通络软坚。
    主治 烫烧伤後大面积增生性瘢痕,红斑落屑角化性皮肤病。
    用法 用时微加温,直接涂于皮损。
    
酒浸、水浸、醋浸剂
    此类浸剂系将单方或复方中药碾碎後,用高粱酒(或75%酒精)水煎浓缩;或用米醋浸泡或煮熬後过滤後备用。这类浸剂,一般具有清热、杀虫、止痒、散瘀消肿的功能。下面介绍各方,除百部酒外,均系赵老医生的经验方。
    百部酒
    百部六两 酒精十二两
    制法 将百部碾碎置酒精内,浸泡七昼夜,过滤去渣备用。
    功用 解毒杀虫,疏风止痒。
    主治 荨麻疹(瘩疠),神经性皮炎(乾癣)等搔痒性皮肤病。
    用法 用棉棒或毛刷蘸涂。
    处方来源《医宗金监·外科心法要诀》。
    补骨脂酊
    补骨脂六两 75%酒精十二两
    制法 将补骨脂碾碎置酒精内,浸泡七昼夜,过滤去渣备用。
    功用 调和气血,活血通络。
    主治 白癜风(白驳风),扁平疣(疣症)。
    用法 用棉球蘸药涂于患处,并摩擦5~15分锺。
    羊蹄根酒
    羊蹄根六两 75%酒精十二两
    制法 将羊蹄根碾碎置酒精内,浸泡七昼夜,过滤去渣备用。
    功用 杀虫止痒。
    主治 手癣(鹅掌风),甲癣(鹅爪风厂落屑性脚癣(脚蚓症),体癣(钱 癣),神经性皮炎(乾癣)。
    用法 用棉棒或毛刷蘸药水涂于患部。
    注意事项 慎勿入目。
    龙胆草擦剂(龙胆浸剂)
    胆草十斤
    制法 水煎:第一次加水20000毫升,开锅後煮1小时。第二次加水10000毫升,开锅後煮40分锺。两次药液合并过滤浓缩爲9600毫升,装瓶。
    功用 清热解毒,止痒止痛。
    主治 急性亚急性湿疹,过敏性皮炎,日光性皮炎,小儿痱子,丘疹性荨麻疹,急性荨麻疹,毛囊炎等。
    用法 涂于患处。
    冬虫夏草酒
    冬虫夏草二两 白酒八两
    制法 冬虫夏草浸酒内七昼夜备用。
    功用 补气血,助生发,乌须黑发。
    主治 圆形脱发,脂溢性脱发,神经性脱发,小儿头发生长迟缓。
    用法 外用。用牙刷拈酒外戳1~3分锺,早晚各一次。
    红花酊
    藏红花一两 75%酒精十两
    制法 红花浸酒内七昼夜,去渣备用,功用 活血去瘀,消肿止痛。
    主治 扭伤血肿,大面积灼伤,瘢痕。
    用法 外涂或用纱布蘸药罨包。
    斑蝥醋漫剂
    全虫十六个 斑蝥十二个 皮硝四钱 乌梅肉一两 米醋一斤
    制法 将上药入醋内,浸泡七昼夜,过滤备用。
    功用 杀虫止痒。
    主治 神经性皮炎(顽癣),皮肤瘙痒症(瘾疹)。
    用法 涂于患处。
    注意事项 皮肤有损伤者勿用。
    
洗剂
    祖国医学很早就有用药物煎汤溻洗的治疗方法。赵老医生继承和推广了古代的方药,而且有所发挥,摸索了一些有效方药。全身洗溻每次可用药一斤、水十斤煎煮後洗浴,局部洗疗或湿敷可以酌减,每日一至三次,每次5~30分锺。下面介绍的各方,除蛇床子洗方、芫花洗方外,均系赵老医生的经验方。
    百部洗方
    百部四两 苦参四两 蛇床子二两 雄黄五钱 狼毒二两五钱
    制法 共碾粗末,装纱布袋内,用水五至六斤煮沸30分锺。
    功用 疏风止痒,祛湿杀虫。
    主治 皮肤瘙痒症(症疹),神经性皮炎,阴囊湿疹(绣球风),荨麻疹(痞瘪)等。
    用法 用软毛巾溻洗,或溻洗後再加热水浸浴。
    注意事项 有抓破疮面慎用。
    蛇床子洗方
    威灵仙五钱 蛇床子五钱 当归尾五钱 缩砂壳三钱 土大黄五钱 老葱头七个 苦参五钱
    制法 将上药碾碎装纱布袋内,用桑枝架在水锅上蒸後用,或煮水浸泡用。
    功用 散风祛湿,杀虫止痒。
    主治 阴囊湿疹,阴囊搔痒症(肾囊风),女阴泄疡(阴蚀、会阴部湿疹搔痒症等。
    用法 蒸後热溻或浸泡坐浴。
    注意事项 有抓破出津水者慎用。
    处方来源《医宗金监·外科心法要诀》。
    芫花洗方
    芫花五钱 川椒五钱 黄柏一两
    制法 共碾粗末,装纱布袋内,加水五至六斤,煮沸30分锺。
    功用 清热解毒,杀虫止痒。
    主治 多发性疖肿。
    用法 用软毛巾蘸汤塌洗,或溻洗後加热水浸浴。
    注意事项 芫花有毒勿入口、目。
    处方来源《医宗金监·外科心法要诀》。
    复方马齿苋洗方
    马齿苋四两 蒲公英四两 如意草四两 白矾四钱
    制法 共碾粗末,装纱布袋内,加水五至六斤,煮沸30分锺。
    功用 清热解毒,除湿止痒。
    主治 多发性疖肿,脓疱疮。
    用法 同上。
    柏叶洗方
    侧柏叶四两 苏叶四两 蒺藜秧八两
    制法 共碾粗末,装纱布袋内,用水五至六斤煮沸30分锺。
    功用 清热,润肤,止痒。
    主治 牛皮癣(白疕风),鱼鳞癣(蛇皮癣)及其他皮肤乾燥脱屑类皮肤病。
    用法 同上。
    乾葛洗方
    乾葛四两 明吼五钱
    制法 加水二至三斤,煮沸15~20分锺。
    功用 去湿收敛止汗。
    主治 手足多汗症及腋部多汗症。
    用法 待温後浸泡手足。
    紫草洗方
    紫草一两 茜草五钱 白芷五钱 赤芍五钱 苏木五钱 南红花五钱 次厚朴五钱 丝瓜络五钱 木通五钱 制法 加水四至五斤,煮沸15~20分锺。
    功用 行气活血,化瘀消斑。
    主治 肝斑(黧黑轩黯),中毒性黑皮病及面部继发性色素沉着,下腿结节性红斑、硬结性红斑(瓜藤缠),下肢静脉曲张(炸筋腿)。
    用法 溻洗湿敷。
    马齿苋洗方
    马齿苋二两 (鲜马齿苋半斤)
    制法 净水洗净後,用水四斤煎煮20分锺,过滤去渣(鲜药煮10分锺)。
    功用 清热解毒,除湿止痒。
    主治 急性湿疹,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湿毒疡),丹毒,脓疱病(黄水疮)。
    用法 用净纱布六、七层沾药水湿敷患处。每天二至三次,每次20~40分锺。
    伸筋草洗方
    伸筋草一两 透骨草五钱 祁艾一两 刘寄奴五钱 桑枝一两 官桂五钱 苏木三钱 穿山甲五钱 草红花三钱 制法 将上药碾碎,装纱布袋内,用桑枝架水锅上蒸後用,或煮水浸泡後用。
    功用 活血通络,温经软坚。
    主治 硬皮病(皮痹疽、下肢静脉曲张(炸筋腿),象皮肿等。
    用法 蒸後热溻或浸泡,隔日一次。
    注意事项 急性炎症及破溃成疮者勿用。
    透骨草方
    透骨草四两 侧柏叶四两 皂角二两 白矾三钱
    制法 用水适量,煎煮後待温用9功用 除湿止痒。
    主治 脂溢性脱发。
    用法 洗头。
  
  药捻
    药捻又称药线,是中医皮、外科常用的一种外治法之一。多用于窦道、瘻管、痈疖溃後。
    药捻由于所用材料和做法不同常可分爲:棉纸药捻——用软棉纸剪裁成各种长短宽窄不同纸条,撒上药粉,搓成线状;也有用棉纸直接搓成线状,用时另蘸药粉。
    棉花药捻一将洁净棉花搓成条状,蘸药粉用。丝线药埝——将粗细不等的丝线,用糯米汤调药粉後涂于丝线上,放置阴乾备用。
    药粉药捻一用药粉与赋形剂(常用面糊)调成糊状,搓成细条,阴乾备用。
    赵老医生临床惯用棉纸药捻,这里只重点介绍棉纸药埝的制法 :选用质软韧性强的棉纸(常用河南棉纸),按纸纹长轴剪成1.5~3.0厘米宽、10~15厘米长的纸条,将药粉撒匀纸条上,然後对折,左手平持,右手持另一端,折成25度角,接同一方向捻成捻状,要求药埝平直硬紧。使用肘,顺着窦道方向插入,插到窦道底部後再稍抽出少许,外留0.5厘米。每日或隔日更换一次。若窦道清洁,肉芽生长良好,即应停止使用,以免影响癒合。下面介绍的各方,均系赵老医生的经验方。
    京红粉药捻
    京红粉一两
    功用 化腐提毒。
    主治 阳症窦道、瘻管,脓疡脓毒未净。
    注意事项 脓腐已尽及对汞剂过敏者勿用。
    白降丹药捻
    白降丹适量功用 化腐软坚。
    主治 瘻管、窦道日久厚壁者。
    注意事项 对汞过敏及肉芽新鲜者禁用。
    红血药捻
    京红粉五钱 利马锥五钱 轻粉五钱 血竭一钱五分乳香二钱 蟾酥适量功用 解毒化腐,活血定痛。
    主治 阳症或半阴半阳症,疖痈已溃脓腐未净引流不畅者。
    注意事项 肉芽新鲜及对汞剂过敏者禁用。
    红肉药捻
    京红粉五钱 上肉桂面五钱 雄精一钱 煅珍珠一钱
    功用 回阳生肌,活血提脓。
    主治 阴症窦道、瘻管、脓疡、瘰疬、鼠疮以及附骨阴疽,久溃不钦者。
    注意事项 阳症寮道及对汞剂过敏者禁用。
    回阳生肌药捻
    人参五钱 鹿茸五钱 雄精五分乳香一钱 琥珀二钱五分
    京红粉一钱 二分五厘
    功用 回阳生肌,补血定痛。
    主治 阴症窦道、瘻管、脓疡久不收口者。
    注意事项 对汞剂过敏者禁用。
    银粉散药捻
    银粉散适量
    功用 收敛消瘀,解毒止痛。
    主治 阳症痈疖及脓疡窦道、瘻管肉芽水肿不鲜者。
    注意事项 阳症初起,脓水淋漓,虽近癒合,但嫩肉鲜红者勿用。对汞过敏者禁用。
    收乾药捻
    银粉散一两 甘石粉两 雄精一钱
    功用 收敛解毒,生肌长肉。
    主治 阴症及阳症窦道、瘻管,疮口清洁趋于癒合,肉芽组织健康或有轻度水肿者。
    注意事项 阴阳痈疽初期者不宜用。对汞过敏者禁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炳南临床经验方及常用方
【中医中药】二妙散(丸)原方引经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经验方及常用方二、内服药方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经验方及常用方 -软膏剂】6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经验方及常用方四、外用药类
湿疹的外治验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