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紧张症——加味甘麦大枣汤(金寿山)

 紧张症——加味甘麦大枣汤(金寿山方)

    (组成)炙甘草4.5~6g,淮小麦30g,大枣5~7枚,白石英(或紫石英)(先煎)12~15g,炒白芍10~30g。

    (用法)水煎服。

    (功效主治)安神缓急,柔润滋养。主治有二:一为心神不安,精神紧张忧虑,情绪急躁,或见失眠心悸;二为肝苦急,即病人有局部抽搐或全身阵发痉挛等肌肉紧张症状。

    (方解)方中淮小麦伍大枣养心安神;石英有白、紫二种,白者入气分,紫者入血分,能潜纳浮阳,以定惊悸,安心神;白芍配甘草酸甘化阴,柔润缓急;甘草、大枣健脾补中。

    (加减)失眠为主,常加酸枣仁、茯神、炙远志、柏子仁、丹参、首乌藤等;心悸怔忡,或见筋惕、惊厥者,常加龙骨、牡蛎、磁石之类重镇安神药;拘挛、动、抽搐,重用白芍与甘草,并加阿胶、枸杞子、女贞子、丹参、鸡血藤、桑寄生、钩藤之类,以增强缓肝之力;治疗癫与梅核气等症,常配伍化痰开窍药。如枳壳、陈皮、半夏、茯苓、远志、石菖蒲、指迷茯苓丸、白金丸之类;若见苔黄口苦,可酌加竹茹、黄连等清热之品。

    (验案)郭某,女,57岁。1978年5月9日初诊。右腿阵发抽搐,面部肌肉抽动,全身阵发触电样感觉,反复发作已10年。发时心情焦急,大便偏干。脉弦细,舌淡中剥。此属血虚生风,筋脉失养。治以滋阴润燥,养血柔肝。炙甘草4.5g,淮小麦30g,炒白芍15g,紫石英(先煎)12g,枸杞子9g,石决明(先煎)15g,钩藤(后下)12g,桑寄生15g,鸡血藤15g,枳壳4.5g,童子益母草15g,大枣5枚。7剂。药后焦急感消除,右下肢抽掣尚作,胸闷,时有泛恶,口渴欲饮,大便干结,脉弦细,舌淡中剥。原方去枸杞子、石决明、童子益母草,加火麻仁(研)9g,丹参9g,女贞子9g,龙骨(先煎)15g,牡蛎(先煎)30g,炒白芍加至30g。14剂后诸症较减,脉细,舌红中剥,宗原法出入,加夏枯草9g,阿胶(烊冲)9g,去桑寄生、枳壳、龙骨、女贞子。至6月13日抽搐已止,舌红中剥已减,脉细。

    (方源)《上海历代名医方技集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离欲上人遗方
戴裕光
背凉腰酸兼烘热 桂枝加附地百合
妇女更年期综合症
桂枝加附子汤、四逆散治疗10年手脚冰凉案
【新提醒】更年期广络原野方之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