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口 臭----处方集
口臭: 
芦根(鲜、干均可)一两,煎汤一碗,加冰糖适量内服,一日一次,早晨空服,连服一 
星期。清火解毒,治内热胃火。 

口臭偏方

杨柏献方葛根30 克、木香、陈皮、藿香、白芷各12克、丁香5克,用水煎,但不要煎太久。每次喝时,先含在嘴内5
分钟,然后吐出。按此方法,含吐5次。最后,喝此药一口。有口腔溃疡患者,禁止使用此方。

1.粉葛根治口臭 
[配 方] 粉葛根30克,藿香、白芷各12 克,木香10克,公丁香6克。 
[制用法] 加水煎汤,时间不宜久煎,分多次含漱。每日1剂。口腔溃疡者不宜采用。 
2.芥穗治口臭 
[配 方] 芥穗、薄荷、薏苡仁、滑石、石膏各9克,桔梗、枳壳、生地黄、僵蚕、黄柏各6克,防风、前胡、猪苓、泽泻各4.5克,黄连、

竹叶各3克,青黛1.5克。 

[制用法] 水煎服,日1剂。 
[功 效] 治口腔干燥及口臭。
3.大黄治口臭 
[配 方] 大黄、冰片各适量。 
[制用法] 大黄炒炭为末,每天晨起用大黄炭末适量酌加少许冰片,刷牙漱口。 
4.雄黄治口臭 
[配 方] 雄黄、青黛、甘草、冰片各6克,牛黄、黄柏、龙胆草各3克。 
[制用法] 将各药研极细,取10克,加入白开水100毫升,漱口,日4次。 
5.石膏煅治口臭 
[配 方] 石膏煅、硼砂各1.5克,黄柏、甘草各0.9克,青黛 0.6克,牛黄、冰片各0.3克。 
[制用法] 共研极细末。先以板蓝根、金银花各10克浸水漱口,再含药末少许,日3-6次。 
[功 效] 治慢性口腔干燥及口臭。

1、治口臭方:肉蔻、良姜各10克,加3小碗水,煎药20分钟,剩余汤汁一日分2次在两餐之间服下,(为一付),连服5付可除口臭,再加两付可根除。
2、治口臭偏方:将泡好的花茶1两,放在嘴里嚼烂吸汁,然后吐出。每天1—3次,一般一个星期就不会口臭了。
4、治口臭偏方:
A、葛根30克,木香、陈皮、藿香、白芷各12克,丁香5克。将上药用水煎,但不要煎得太久。每次喝时,先含在嘴内5分钟,然后吐出。按此方法含吐5次,最后,喝此药一口。有口腔溃疡的患者,禁止用此方。
  桂花茶
  【配方】桂花3克,红茶5克。
  【制法】先将桂花水煎煮,以煮沸水冲泡红茶,即可。
  【功效】解毒除臭、芳香化浊。
  【应用】适用于口臭、胃呆、牙痛者。
  【用法】每日1剂,多次少量,频频含饮。
  桂菊茶
  【配方】 桂花6~9克,菊花6~9克。
  【制法】将上述2味,入杯用开水冲泡,待温。
  【功效】芳香清胃。
  【应用】适用于胃热口臭者。
  【用法】 每日1剂,分2~3次冲泡,代茶饮用。
  单味茶
  【配方】绿茶25克。
  【制法】将绿茶沸水冲泡成浓茶,备用。
  【功效】清除胃热。
  【应用】适用于胃热口臭者。
  【用法】饮用茶水并口嚼茶叶。
  茉莉薄荷茶
  【配方】茉莉花3~6克,薄荷3~6克。
  【制法】将上述2味,入杯用开水冲泡即可。
  【功效】芳香除臭。
  【应用】适用于口臭患者。
  【用法】每日1剂,分1~2次冲泡,代茶饮服。
  石榴茶
  【配方】石榴1~2只。
  【制法】剥取石榴籽,榨汁,兑入等量凉开水即成。
  【功效】清热、除臭。
  【应用】适用于口臭伴有咽喉肿痛者。
  【用法】每日1剂。分次代茶饮用。
  【用法】每日1剂,分次代茶饮用。
  荸荠茶
  【配方】鲜荸荠250克。
  【制法】将荸荠洗净,捣碎,用适量清水煎煮至荸荠熟,即成(亦可将鲜荸荠洗净,削皮后榨汁)。
  【功效】清热、消积、除口臭。
  【应用】适用于口臭伴有目赤溲黄者。
  【用法】每日1剂,分次代茶饮用。
  丝瓜茶
  【配方】老丝瓜2条。
  【制法】将丝瓜洗净,去皮,切碎,文火水煎。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除臭。
  【应用】适用于口臭伴便秘者。
  【用法】每日1剂,分次代茶饮用。
  薄荷茶
  【配方】薄荷10克,绿茶2克。
  【制法】将上述2味,置于杯中,用沸水冲泡片刻,即成。
  【功效】辛凉解表、行滞消积。
  【应用】适用于口臭伴有食滞腹胀者。
  【用法】每日1剂,分次代茶饮用。
  藿香茶
  【配方】藿香15克。
  【制法】将藿香倒入砂锅,加适量清水,煎煮片刻。
  【功效】清除口臭。
  【应用】适用于口中黏腻、口臭颇重者。
  【用法】每日1剂,分次代茶饮用。
  竹叶茶
  【配方】鲜竹叶15克,绿茶9克。
  【制法】将上述2味,一起入砂锅水煎沸,凉后即成。
  【功效】清热解毒、辟秽除臭。
  【应用】适用于湿热、肝郁引起的口臭伴咽喉肿痛者。
  【用法】每日1剂,分次代茶饮用
    1、牛奶:吃大蒜后的口气难闻,喝一杯牛奶,大蒜臭味即可消除。
  2、柠檬:柠檬具有生津、止渴、祛暑的功效。可在一杯沸水里加入一些薄荷,同时加上一些新鲜柠檬汁饮用,可    去口臭。
  3、金橘:金橘对口臭伴胸闷食滞很有效,可取新鲜金橘5~6枚,洗净嚼服。本方还具有芳香通窍、顺气健脾的功效
  4、蜂蜜:蜂蜜具有润肠通腑、化消去腐的功效,对便秘引起的口臭颇有效。
  5、山楂:山楂性酸,味微甘平,有散瘀消积、清胃、除口酸臭的功效。
  6、茶叶:用浓茶漱口或口嚼茶叶可除口臭。进食大蒜、羊肉等食物后口气难闻,可用茶叶1小撮,分次置于口中,    慢嚼,待唾液化解茶叶后徐徐咽下,疗效颇佳。
6.效缓解口臭的食物
1咸鱼头豆腐汤

      咸鱼头味甘兼具清热作用,而豆腐性凉有清热解毒之效,对于口腔溃烂牙龈肿痛口臭及便秘等都甚有功效
  原料:咸鱼头1个豆腐数块生姜1片
  做法:洗净所有材料咸鱼头斩件稍煎后与生姜同放入煲内加入适量清水用猛火滚约半小时放入豆腐再滚20分钟便可
2生芦根粥
      专治因舌干或牙龈肿烂造成的口臭
  原料:芦根30克大米50克
  做法:芦根洗净后放入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15分钟隔渣留汁加入米煮成粥,每日1剂宜每早空腹服用,约5剂见效。 除了这些饮食疗法之外,清淡饮食也是关键,多吃含有丰富纤维素的食物有利于清洁口腔,还应适当食用具有清热化湿避秽除臭的食品,如甜瓜子为末口内含之;茴香作汤饮或生嚼;橘饼常嚼食;用苏子煮水漱口;乌梅脯含化等均有祛口臭作用。其实,口臭并不是什么难以治愈的顽疾,只要找对原因,选择不同食疗方法,就可以把口臭吃走。
3黄瓜粥
专治肝火盛或内湿引致的舌干口臭
  原料:黄瓜50克大米100克
  做法:黄瓜去皮切片与大米同煮粥随意服食
4海带可以消除口臭
  治疗口臭是可以从饮食下手的。近年研究发现,在海带中存在着高效的消除臭味的物质,其消臭的效果是现有口臭抑制物黄酮类化合物的3倍,因此,患有口臭的人常食海带有消除口臭作用。
5.. 柠檬。吃一小块柠檬,或者含一小片柠檬皮,特别是在餐馆,有很多的菜都有柠檬做配料, 如果没有,您可以要一杯冰水,通常上面都有一块柠檬. 至于其他时候,柠檬味硬糖也很好,都是不错的选择。

治胃热口臭,三天可除根

生白芍10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3天痊愈,再也不复发。

口臭方---郭士全

夏枯草30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石膏30克,山栀子12克,菊花10克,薄荷10克(后下),防风10克,甘草6克。

上方水煎,治口臭,口气,3剂愈,治口腔溃疡加白芨30克,木通6克,竹叶10克,7-10剂愈。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谢兆丰 泻脾除秽汤(口臭要方)

组成:生石膏40克,藿香20克,佩兰20克,防风10克,山栀10克,黄连3克,荷叶10克,白蔻仁5克,生甘草10克。

功能:清胃热,泻脾火,去秽浊,除口臭。

主治:口内出气臭秽,晨起尤甚,不可近人,伴口干口苦,大便干燥,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脉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煎2次,早晚分服;严重口臭者,每日煎服2剂。

加减运用:若肺痈吐脓血而口臭者,加鱼腥草20克,银花、金荞麦各15克,以清肺热;食滞口臭,可用枳实导滞丸,保和丸之类消食导滞;食韭蒜后口臭者,用连翘、茶叶各15克泡茶饮之;口舌生疮引起口臭者,加生地20克,木通6克,竹叶10片,生甘草10克,以导心火下行;牙龈肿痛溃烂口臭者,加生地30克,丹皮10克,升麻5克,以清胃火除口臭;便秘者,加生大黄10克,以通腑泄热。

注意:本方药量儿童酌减;服药期间,忌烟、酒、辣椒、葱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动火助邪。

口臭(河南名医 )

白寇仁适量。每次取一粒,放口中含嚼,每日3次。

口臭

 1 .祛躁方治口臭
       [方剂] 黄连、枸橘李、生甘草各5克,焦山植、钩藤各15克。后本方由药厂制成冲剂,定为名清爽冲剂(原方剂量分装2 袋)。
       [加减] 大致归纳为五个证型,分别用药:( l )肝火上亢型:用天麻钩藤饮加龙胆草;( 2 )胃火炽盛型:用罗谦甫加减泻白散出人;( 4 )湿浊中阻型:用平胃散加减;( 5 )肝脾气滞型:用金铃子散和戊已丸。
       [制用法] 以上五种类型辨证方药,每天l剂煎服;配合清爽冲剂,每服1包,每天2次。治疗10天为l疗程。
       [功效] 除口臭良药。
       [验证] 共治口臭1280例中,痊愈456例,基本控制767例,无效57例。总有效率95.55%。抽样调查300例,均经短期治疗,长期观察,l年以后,痊愈者105例,基本控制142例,无效53例,有效率达82.33% ,复发率13.67% :本组疗程,服药1个:疗程者997例,服药2 疗程者150例,服药3个疗程者76例,3个疗程以上者57例。
       2 .葛根木香等治口臭
       [方剂] 葛根30克,木香陈皮藿香白芷各12克,丁香5克。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每日l剂,分多次先含5分钟,吐出,再喝药1口。本方不宜久煎。有口腔溃疡者禁用。
       [验证] 用上药治疗口臭者30例,均获治愈。
       3 .大黄冰片治口臭
       [方剂] 大黄炭100克,冰片10克。
       [制用法] 将上药共研为细末,装瓶内密闭备用。用时,取此药粉适量刷牙漱口,每日早、晚各1次。
       [验证] 用本方治疗口臭患者12例,经用药3-7天后,口臭症状均消失。

口臭方:

A.甘露饮 B.黄连 枳实 甘草 各5克 焦山楂 勾丁各15克。【A方尤效佳。】
  《验证病案》:关于口臭一症的治疗,临床上要分二个方面。一是龋齿造成的:一是肠胃积热造成的。这里指的是后者,胃肠积热一般都是用清胃散或玉女煎,但是临床上都达不到百分之百有效,但有一方可以做到,这就是甘露饮。忆2008年7月有一天,乐仁堂大药房附近空军家属院一少妇,朱玉娜女士经人介绍找到我,说别得毛病都没有,就是口臭,请开中药治疗一下。刻诊:三十一二岁,面色红润,能吃能喝,舌淡白胖大,苔厚腻,双关脉滑大,大便不干,小便不赤热,略有饭后微胀,余无它症。看到舌淡胖大厚腻加微胀,我先辨证为脾虚湿盛郁积化火,开出了平胃散加二陈汤加四君子汤,五付。一周后,朱女士再诊,说前五付药无效,仍然是晨起口臭,请尽快解决此症,天天口嚼口香糖也不是个办法,想参加个社交活动都不便。看到朱女士焦急的样子,我觉得先前辨证有误,应该舍舌取症,直接用口臭专方甘露饮。又是五付,一周后,朱女士喜形于色奔来告诉我,嘴不臭了,要求巩固。以后又吃了二十多付甘露饮,口臭彻底治愈。临床上我用此方治疗口臭甚多,大多三五付即效,有时也将上二方合用,效果亦可。但后方不如甘露饮效佳。此方乃从张步桃《小中药.大功效》书中学来,张步桃在书中说到:“我看过有五十年口臭的,服一次甘露饮就好了一半;很多口腔溃疡几十年的,服一次后症状就减缓一半”决非虚言。而且我还看到别的老中医用此方治疗口臭和口腔溃疡得心应手,因此医者不可不重视此方。
  治疗口腔溃疡我习惯用封髓丹和潜阳丹加验方更得心应手,此另文再谈。
  附甘露饮:生熟地 天麦冬 石斛 黄芩 茵陈 枳实 枇杷叶 甘草

口臭降浊汤

组方:黄连6g 半夏9g 批把叶12g 大腹皮9g 陈皮6g 甘草3g

用法:水煎两次,一日一剂
功效:清热祛湿 降浊和胃
主治:口臭
注意事项:禁食辛辣

方解:很多治疗口臭的方都是用藿香、丁香等芳香的药,想要用药物的香味来掩盖口腔发出的恶臭,实际上并没有明显的效果。其实口臭是因为胃肠有湿热,湿热熏蒸,浊气上逆于口中, 所以出现口臭。治疗当清其热,降其浊,方中:黄连专入胃肠,而能清热燥湿为君药,半夏、枇杷叶降气化浊共为臣药,大腹皮、陈皮理气化湿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凑清热燥湿,降浊合胃之效,为付济华医师专门为口臭所制。
病案摘要
曹思湘,男,39岁,诉口臭三年余。听朋友介绍,前来我科就诊。望诊:面色红赤,闻诊:口臭喷人,语声洪亮,切诊:右关脉滑数,右寸脉有上越之势,舌红,苔黄腻。诊为:胃肠湿热,浊气上逆。予本方三剂,二诊:口臭明显减轻,效不更方,又予本方三剂,痊愈。

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臭28例

  西药采用西沙比利2.5~5mg,每日1次或每日2次,反酸、呃逆、胃脘不适明显者可酌情加服胃炎干糖浆和洛赛克。
  中药采用山楂30g、神曲20g、麦芽10g,每日1剂水煎服。
  
治疗效果
  本组经治疗7~14天,全部获效,其中治愈15例,口臭、呃逆、胃脘不适等症状完全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另13例口臭基本消失,但在1年内又有复发。
  
体会
  中西医结合是改善胃肠道症状的有效方法,西沙比利是胃肠道动力药,胃炎干糖浆、洛赛克可抗酸、消炎、止痛,而中药山楂、神曲、麦芽能消食化积,诸药合用。对消化不良引起的口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 

重症口臭医案

【病例】某女,眉山市人,财务人员,42岁,性格开朗,乐观外向,谈吐大方,人脉较好,比较合群,颇具优越感,唯有口臭一证甚为苦恼,偶有尴尬局面,令人难堪。于2010年9月17日诊,自述:口臭严重,早上起来口苦,口臭在月经前后最严重,月经正常。手脚指尖发麻,手臂特别怕冷,流汗,喝水多但不觉得口渴,喜欢喝冷开水,大便结燥,吃辣椒后拉肚,吃饭可,睡眠可,唇乌,舌淡白。

【处方】熟附片20  干姜20  生姜30  砂仁20  白蔻仁15  丹参15  麻黄5  细辛5  桂枝20  怀牛膝15  甘草10  杜仲10(单位:克)
【二诊】上方吃一剂后手板冒汗,手臂没有那么怕冷了,口臭,口渴比以前有所加重,其余症状没有什么明显变化,嘱上方续服2剂。
【三诊】手脚指尖已不麻,手脚心有点发热,早上感觉有点热,口苦,口臭好些,舌淡白,唇红。上方去麻黄,细辛,桂枝,加白芍30克,龟板克10(先熬),黄柏20克。
【四诊】一剂后诸症减轻,熟附片改为50克(先熬1.5h),其余不变。
   服药2剂,于国庆节后诸症俱除而停药,随访一年余身体健康。
【说明】口臭一证常由肠胃热重而引起,用药清肠胃热即可。口苦一证常由肝胆热重引起,用药清肝利胆即可。然而本案重症口臭,口苦及其兼症却是阳气虚弱,阴寒上僭引起,用药以四逆汤加味治之。幸而患者信心坚定,不然一剂药后,见口臭,口苦症状加重认为药与病反就更换医生不来了,那就就功亏一篑了。有好医生,还得有好患者!

大黄冰片散,口臭不再嫌

配方:大黄炭100克、冰片10克。 
用法:将二味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取药粉少许刷牙漱口,每日早晚各一次。 
案例:张松园,男,25岁,患口臭病,经用上方一周,口臭果然消失了。 
口臭不算大毛病,患上也叫人头痛,验方刷牙连漱口,一周叫人口气 清。

双黄连去口臭,让信心加倍

黄连5克,用开水(约100毫升),加白糖20克搅匀以抵消黄连的苦味。泡好以后,把黄连水分成两份。早晚各饮1份。
    《本草纲目》记载:黄连不但能清泻本脏之心火,还能治疗肝胆之实火虚火,能治上、中、下三焦之火,能治气分、血分之火,湿热、食积之火。该偏方正是利用了黄连清热泻火、燥湿解毒的功效。
    按我教的方法,女孩用偏方才两周,就告诉我口臭消失了。开始大大方方地谈恋爱了。

平胃散加减治口臭

【处方】陈皮15g  厚朴15g  苍术12g  甘草10g  草果6g  炒菜菔子30g  生姜6g  霍香10g 
【用法】
 水煎服  日三次。
【主治】口甜 口臭 胃胀 纳呆 乏力 便溏,关键是舌质淡苔白腻,脉不定,关滑、濡、沉均常见。
【加减】脾虚加太子参  
                便干加大黄  
                呕哕加半夏  
               寒加干姜  
               热加黄连
【说明】此方为平胃散加减组成,我在临床上运用多年,几近百用百效。其辨证抓住两点,一是舌腻;二是腹胀。其余随证加减,三副药即见效。
【验证】陈某  男  46岁,慢性胃炎多年,刻诊:口臭,纳呆,腹胀,屁臭,便溏,乏力,偶有哕呕,舌胖大色淡,苔白厚腻,脉弦滑大,迫切要求解决腹胀。辨证脾胃湿热,处方:陈皮15g  厚朴15g  苍术12g  半夏15g  草果6g  炒菜菔子30g  黄连30g  霍香10g  甘草6g  干姜10g  三剂  水煎服  日三次。
三日后复诊,厚腻苔基本退净,腹胀略减,口中清爽,效不更方,再续五剂,诸症消失,后以香砂养胃丸善后,又服一月,未见复发。

益智桂辛二陈汤治口臭

和贵章教授的益智桂辛二陈汤,由芳香化浊、消食化痰、驱秽之品组成:陈皮桂枝、益智仁、半夏茯苓细辛甘草。水煎服,早晚各一服,每次200毫升。

临证加减:若食滞内热加枳实鸡内金大黄等;嗜食肥甘、湿热积滞加葛花(亦可加煨葛根)、砂仁、猪苓、茯苓、炒青皮、草果仁等;胆胃积热上逆加鸡骨草、十大功劳叶、槟榔、黄连、焦三仙;若肝胃不和加柴胡、醋香附、紫苏梗、广木香、炒萝卜子;脾胃不调加人参(或太子参、党参酌情选用)、焦白术枳壳、焦山楂、炒青皮;气滞血瘀加梭罗子、三棱、莪术、玫瑰花;胃肠积滞、大便秘结加芦荟、厚朴、肉苁蓉、紫草等。

病例:许某,女, 47岁。口腔臭味半年余,近期加重,并伴有不欲饮食,食后腹胀,舌苔黄滑而腻,舌体胖边有齿痕,色淡红,脉沉。证属脾失健运,胃中食滞。治以健脾和胃,消导除秽。方以益智桂辛二陈汤加味治之:益智仁10克,桂枝10克,细辛3克,陈皮3克,半夏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藿香30克,焦白术18克,枳实15克,大黄5克,焦三仙各10克。3剂,水煎服,早晚各一服,每次200毫升。复诊时,口腔臭味消失,食欲增加,腹胀轻减。诊其舌苔薄黄,边有齿痕。原方加炒莱菔子30克,广木香9克,黄芩9克。再进3剂,一周后症状消失。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

一、对付脓性口臭,只有消除臭源,才能彻底解决。脓性口臭,顾名思义,是由鼻炎、副鼻窦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肺结核空洞、运气管扩张、食道憩室等疾病引起。这些病灶易腐败、化脓,形成溃疡,引起口臭,治疗此类口臭,只有消除感染病源,才能消除此类口臭。

    二、腐败性口臭,多因口腔不洁引起,如早晚不刷牙,饭后不漱口,蓄积在牙槽沟内的牙垢寒在牙缝里,龋洞内的食物碎渣被细菌分解而导致口臭。对付此类口臭,最好的办法就是勤刷牙,饭后多漱口。

    三、食物性口臭。进食生大蒜、生葱、韭菜等食物后,在唾液的作用下,可发出该种食物浓重的特性味道。要快速解决此类口臭,可在食用后嚼几枚黑枣,或选用藿香10克,水煎,随时含漱。

    四、嗜好性口臭。长期吸烟饮酒者,口腔中的食物残渣能与酒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作用,产生类似烟酒的难闻味道。消除此类口臭,可以含漱食醋几分钟,吐出后用清水漱口,或是刷牙之后,取过气化氢适量,加水稀释后含于口内,弯腰低头,避免咽下,稍等片刻吐出,再用清水漱口几次也可有效去除,但若再吸烟喝酒,依然会有烟酒臭味。

    五、代谢紊乱造成的烂水果口臭。糖尿病人由于代谢紊乱,易产生丙酮,口中就会出现烂水果似的臭气,也叫丙酮臭味儿,若要消除此类口臭,必须积极治疗糖尿病。

    六、消化不良导致的口臭。此类口臭多会出现在儿童中,由于胃肠功能障碍引起消化不良,进而导致口臭,常在打嗝时散发出酸臭味儿,如果出现此类口臭,可服用助消化的大山楂丸或是健胃消食片之类的助消化类药,也可以饮用新鲜的菜叶汁,早晚各一杯,坚持两周,也可见效。

    七、口臭伴有体重减轻、发热或关节酸痛的患者,要考虑是否患有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肝功能衰竭、锌缺乏及癌症等。老年人若是出现持续性口臭,伴有喉部疼痛、声音嘶哑、咳嗽、咯血或是上腹部隐痛、腹胀呀之类的症状,必须及时到医院检查,以排除严重疾病的可能,以免延误诊断及治疗。

    当然,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身体素质,会减少口臭的发生,也能保持清新的口气。

口 臭

冯某,女,75岁。口臭已久(自己并不感觉),兼有上腹部不舒或胀,足略肿,足掌骨痛,左手脉略滑数。辨证:脾胃蕴热,拟用泻黄散加味治之。
处方:防风20克,合香15克,生石膏30克,炙枇杷叶30克,炒栀子12克,炒瓜蒌仁20克,黄连12克,夏枯草25克,枳壳12克,蒲公英20克,炙甘草10克。
复诊:服上方2剂后,自觉效果较好,其女儿也说她的口臭比以前好些了。大便次数增加,但是正常,腹胀减轻,小腿也没有那么胀了。目前自觉有点气短,下矢气甚臭,舌边略红,苔白,脉数。
拟方:将前方加桑皮20克,寸冬20克,,减少原方中黄连与栀子的用量为各10克,以资巩固。

口 臭例一

    李某,男,42岁。主诉:口臭2年。

    2年前始自觉口中有臭味,伴有胃中泛酸,一年四季不变。经用药对症治疗,无明显疗效。舌质红苔白,脉弦。诊断:口臭。

    辨证:饮食劳倦,郁怒伤肝,致使脾胃蕴热,火邪上蒸,而成口臭。治法:清胃泻火,健脾利湿。方用清胃散合左金丸加减。

    处方:当归15克,生地黄30克,牡丹皮15克,升麻l0克,黄连10克,吴茱萸10克,海螵蛸15克,生石膏30克。水煎服。

    药后症除。

    例二

    韩某,男,33岁。主诉:口中异味3年。

    3年前始自觉口中有臭味,伴有晨起口吐黏液,一年四季不变,经用药对症治疗,无明显疗效。舌质红苔白,脉弦。诊断:口臭。    

    辨证:饮食劳倦,郁怒伤肝,致使脾胃蕴热,火邪上蒸,而成口臭。治法:清胃泻火,健脾利湿。方用清胃散加减。

    处方:当归15克,生地黄30克,牡丹皮15克,升麻l0克,黄连10克,山楂、麦芽、神曲各10克,鸡内金15克,生石膏30克。水煎服。

    服药后症状明显减轻,再服症消。

    【附方】

    清胃散见鼻衄

    左金丸(《丹溪心法》)组成:黄连、吴茱萸。功能:清肝泻火,降逆止呕。主治:肝火犯胃,症见胁肋胀痛,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脘痞暖气,舌红苔黄,脉弦数。

特效专方------湿盛胃浊特效方

主症:口甜  口臭  胃胀  纳呆  乏力  便溏,关键是舌质淡苔白腻,脉不定,关滑、濡、沉均常见。

主方:陈皮15g  厚朴15g  苍术12g  甘草10g  草果6g  炒菜菔子30g  生姜6g  霍香10g  水煎服  日三次。

脾虚加太子参  便干加大黄  呕哕加半夏  寒加干姜  热加黄连。

此方为平胃散加减组成,我在临床上运用多年,几近百用百效。其辨证抓住两点,一是舌腻;二是腹胀。其余随证加减,三副药即见效。下举一例示之:

陈某    46岁,慢性胃炎多年,刻诊:口臭,纳呆,腹胀,屁臭,便溏,乏力,偶有哕呕,舌胖大色淡,苔白厚腻,脉弦滑大,迫切要求解决腹胀。辨证脾胃湿热,处方:

陈皮15g  厚朴15g  苍术12g  半夏15g  草果6g  炒菜菔子30g  黄连30g  霍香10g  甘草6g  干姜10g  三剂  水煎服  日三次。

三日后复诊,厚腻苔基本退净,腹胀略减,口中清爽,效不更方,再续五剂,诸症消失,后以香砂养胃丸善后,又服一月,未见复发。

古道瘦马(王幸福)写于2011·9·24

口 臭---付济华

 很多治疗口臭的方都是用藿香、丁香等芳香的药,想要用药物的香味来掩盖口腔发出的恶臭,实际上并没有明显的效果。其实口臭是因为胃肠有湿热,湿热熏蒸,浊气上逆于口中, 所以出现口臭。治疗当清其热,降其浊。

口臭降浊汤
       组方:黄连6g 半夏9g 批把叶12g 大腹皮9g 陈皮6g 甘草3g
       用法:水煎两次,一日一剂
       功效:清热祛湿 降浊和胃
       主治:口臭
       注意事项:禁食辛辣
       方中:黄连专入胃肠,而能清热燥湿为君药,半夏、枇杷叶降气化浊共为臣药,大腹皮、陈皮理气化湿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本药方为付济华中医师原创首发,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诸药合用共凑清热燥湿,降浊合胃之效,为付济华医师专门为口臭所制。
病案摘要:
       曹思湘,男,39岁,诉口臭三年余。听朋友介绍,前来我科就诊。望诊:面色红赤,闻诊:口臭喷人,语声洪亮,切诊:右关脉滑数,右寸脉有上越之势,舌红,苔黄腻。诊为:胃肠湿热,浊气上逆。予本方三剂,二诊:口臭明显减轻,效不更方,又予本方三剂,痊愈。122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口臭中药妙方
治口臭单方验方
口臭效验良方
治疗口臭民间偏方大全
泻黄散(口臭)(脾经伏火)(胃火.皮肤病)(肖春宏老师)
口臭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