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明清玉器,最后的高峰!


中国的玉器雕刻,可溯源至新石器的早期,乃自石器宗教性崇拜发展而来。历代进一步拓展,品类逐渐增多,并成为中国代表性的文物。

战国 玉龙形坠(残) 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


Foreword

前言

古代最早的宗教礼器,殉葬陪葬用器至象征身分地位之瑞器,以及数量颇多的装饰玉、镶嵌玉、服饰玉等品类多元化,至汉代达于高峰。

东汉 四灵玉胜 上海博物馆藏

六朝的衰微至唐宋的再度发展,受到社会变化因素的影响,玉器已由玄秘崇高的地象征用器,逐步转向实用性而生活化玉器推进,尤其以鉴赏为主要目的,成为高层贵族及文人雅好玩赏的重要器品。

南宋 桃形玉饰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明代因为雕刻工艺飞跃性的进步,「玉作」更成为重要雕刻工艺的项目之一,由政府设立之「御用监」专门监督雕刻工艺部门,但除官方监制的作坊,玉器使用的普及化,已成为人们生活装饰品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品类。

明 御用监造玉海东青啄雁饰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长5.5cm,宽3.5cm,厚1.4cm

玉饰暗白色,月牙形,中间透雕一 海东青啄大雁头,迫其降落于水,下部有水波与苇叶纹。作品背面边柱上有阴线“大明宣德年制”、“御用监造”款识。

“御用监”是明代宫 廷内专司造办用品的机构,由此而知此物为明代宫廷督造的用品。传世的明代玉器中带有制造年款的非常少,而带有“御用监”款的作品仅此一件 ,因而非常珍贵。

因需求数量的日益增加,民间玉器雕刻业也随之繁盛,尤以苏州的玉器工艺最为发达,除专为皇室刻制的京师玉作坊外,苏州可说是南方玉雕的中心。所谓「良玉虽集京师,工巧首推苏郡」。

白玉乳钉匜   明    苏州博物馆

口径10厘米、底径3.3厘米、高6厘米。玉质洁白,口带长流,圈足外撇。杯身饰乳钉纹,以一透雕龙形为把。造型规整,工艺精湛,堪称仿古玉器的精品。

清代玉雕技艺更加精进,玉料因回部的平定,来源不绝;且因皇室贵族的喜爱与倡导,促进玉工技艺进一步的提升;政府造办处玉作部门,专门管理玉雕等相关工艺。

清中期 白玉婴戏杯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约至乾隆年间,因大小金川的平定,翡翠玉材的大量输入,激发玉雕技法用心的追求,形成此项工艺的再掀高潮,后世常以「乾隆工」代表精湛的玉雕工艺即为最佳佐证。

和阗白玉错金嵌宝石碗  清乾隆  清宫旧藏

高4.8厘米,口径14.1厘米,足径7厘米

明清以来,玉雕作品以观赏和装饰性器为主流,特别重视玉器的造形设计与镂刻、巧作等工艺,产生令人惊叹的绝世佳作,本文特从材质、雕工、艺术表现的风格等各方面大略探讨其工艺发展的脉络,以供同好参酌。


Jade carving in Ming dynasty

明代玉雕

宋元玉器的制作,受到皇室设置玉院的影响,偏向仿古玉器及生活装饰器类的雕制。一般而言,材质用料因为受到理学思想的审美观的影响,极重视材质质地的净洁无瑕,色彩特别喜好纯净的白玉。

宋至元 玉马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这种以「白」为贵的赏玉观念,一直延续至明代仍然保持没有太大的改变。玉器代表「白」的极致,就是所谓新疆和阗的「羊脂玉」为标准,即为「白如割肪」,洁白温润之视觉美感。

青玉生肖龙  明   故宫博物院

通高4.3厘米

根据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所记述有关玉料的采集情形如下:

「凡玉入中国,贵重用者尽出于阗葱岭。……其岭水发源名阿耨山,至葱岭分界两河,一曰白玉河,一曰缘玉河,……玉璞不藏深土,源泉峻急激映而生,……故国人沿河取玉者,多于秋间,明月夜望河候视,玉璞堆聚处,其月色倍明亮。」

又记云:「凡玉彼地缠头回或溯河舟,或驾橐驼,经庄浪入嘉裕而至于甘州,与肃州中国贩玉者,至此互市而得之,东入中华,卸萃燕京,玉工璞高下定价而后琢之。」

清乾隆 和田子料采玉图山子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除白玉外,青白玉、黄玉也曾普遍使用,只是「白」玉仍为品级之最。今日考古出土之明代玉器,最具代表性的应该以明定陵所出土。分析定陵「御用玉器」的特色,多少可以说明明代顶级玉器的情况。

明 嵌宝石镶玉佛字金簪 

北京定陵孝端皇后棺内出土

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特区办事处藏

出自定陵地宫孝端皇后棺内。形制相同,簪首饰一白玉佛字,下部连接白玉莲花形饰座,佛字中心镶嵌宝石一颗。一件嵌红宝石,一件嵌蓝宝石。

一九五六年北京定陵万历皇帝陵墓出土的玉器,有圭、碗、爵、耳杯等祭祀用器及带版、耳坠等服饰用玉,玉质是标准来自和阗所产的「籽玉」,洁白无疵的质地表示是上等的进贡玉料。

北京定陵出土

器面抛光莹润无比,部分器品琢刻极薄,透光可见其影,大部分的器面虽然光素,只有少数刻纹,但从优美的器形设计,或玉器表面经过再三精工琢磨所表现出的莹美光泽,表示明代玉工处理玉材的独特手法。

北京定陵出土

玉碗及盖所表现的精细镂刻功夫,及各种器型转折弯曲部分,所表现处理极硬的石材,呈现最柔美的弧度的精绝技法,可谓玉工积长年岁月所累积的技法经验的自然流露,实非一时努力可得。鉴赏界所得之结论,精炼为「明代要以神似,清代求其纤巧」一句话点出其特点。

明代出土的玉带版,数量较多,均可得到完整的组合。带版本身附着于系腰带,所以都以方、圆两种形制为主,亦有心形、桃形式样;纹饰的刻纹,大都采取浅浮雕或多层次镂雕。明代「舆服志」中,规定皇帝的常服、燕弁服均束玉带,且为九龙玉带;一般官服只有一品以上的公服可束玉带。

玉带  北京定陵出土

这种玉带版,大都采取减地浮雕或底部镂空衬纹的方式处理纹饰,许多只为光素的玉饰片,主要刻纹的主题,以龙、麒麟、人物、「寿」、「喜」字及花卉纹为主,边饰有云、海水、山石、万字等,其中尤以朱檀墓出土的带版最精美。

镶宝石金带饰&金玉带  明   山东博物馆

出土于山东邹城的明鲁荒王朱檀墓

其他明代极为常见的玉器为带钩,钩头部分雕龙或螭纹,尺寸一般较元代稍短。在文房摆饰玉器,曾发现花插、玉盒、笔洗等。花插有茶晶白梅巧作玉,传为明代雕玉名家陆子冈的作品,今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又见一件圆形白玉盖盒,圆盒上下布满浮雕水仙花叶,盒底有「嘉靖辛酉陆子冈制」篆书年款,造形、刻工精美无比,堪称为明代玉器中的绝品。

“子冈”款茶晶梅花花插   明   清宫旧藏

高11.4,口径4.2厘米,底径3.8厘米

传说陆子冈刻玉用极锐利的镔铁钢刀,细纹均为一刀刻下,不可犹疑。根据大仓府志记载:「凡玉器类砂碾,五十年前,州人有陆子冈者,用刀雕刻,遂擅绝。今所遗玉簪价,一枚价五六十金。子冈死,技亦不传。」他所制作水山簪「玲珑奇巧、花茎细如毫发。」徐渭有诗咏水仙簪云:「略有风情陈妙常,绝无烟火杜兰香,昆吾锋尽终难似,愁煞苏州陆子冈。」其工之细致卓绝,似名闻当世,不愧一代名家。

子冈款  玉簪

明代佩饰,以玉制作,花卉、动物、人物均有,凡其工艺均得神韵妙趣,生动自然,远比后来清代玉匠线条简洁流畅。常见的人物,除仙翁,戏剧人物之外,最常见的童子人物像。

上海西林塔地宫出土

明代玉雕童子,头部比例大都显得大,实与同时代青花纹饰常有见的戏图不谋而合,最大特征就是「大头童子」,有人认为这是中国人「重男」观念所致,但不可否认的这种造型从美学观念来分析,凡头部与身子比例为一比一造型的人物或动物,特别逗趣且有可爱的「卡通造型」之效果。

上海西林塔地宫出土

其他文房摆件、笔洗臂搁等等虽有传世品,但数量并不多,例如一九五六年江苏睢宁出土白玉笔筒(高8.5公分,口径9公分,底径6.5公分),上带「陆子冈」三字款,随玉料形状雕刻成形,利用外皮凹凸加以修饰,呈不规则的造形,器面刻螭纹和松柏花草。同时出土有另外一件玉觥,亦在器身琢刻三只螭纹,造型厚重平整,这是明代玉工的另外一种风格的呈现。

今日传世最多的玉牌,大都用青白玉或白玉雕刻而成。玉牌有方、圆二种形制,大都一面刻浅浮雕主题纹饰,一面刻一首诗句,表现画中意境。

双龙喜字纹玉牌 明    上海博物馆

例如正面刻山水泛舟人物的画面,背面刻诗句,另外有正面刻白梅数枝,背面刻「疏影横斜,暗香浮动」一句诗,书体有行书,亦有楷书,均遒劲有力。此类玉牌极受文人雅士喜爱,后世制作尤多,常见为仿「子冈」刻制的情况,真正「子冈牌」存世似不太多。

明 陆子冈二乔观书玉佩  常熟博物馆

长5.4厘米,宽4厘米,厚0.8厘米。呈白色半透明状。采用浅浮雕和单线阳刻相结合的手法,上方琢对称的夔龙纹,正面纹饰为二位妙龄少女,双髻宽袖,落带飘拂,凝神观书,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背面琢隶书:“国色人间少,乔家竟得双,共观黄石略,佳婿足安邦。”左下方有楷书“子冈”款。' '明 陆子冈二乔观书玉佩' 

总之明代玉刻有当代独特表现风格,著名玉工除陆子冈外,根据文献记载,「飞鸿堂印人传」中刻玉印者有王宏晋、吴士杰、李德光、仇垲、余国观等人,真正刻玉治玉的匠工仅知有林泉、江皜臣、王心鲁、尤某、林某等人,中国古代传统社会对于刻玉器者,仍以一般工匠视之,艺术家并未得到真正的尊重,令人惋惜。


Jade carving in Qing dynasty

清代玉雕

清代平定新疆回部,将其收入版图,并设立「官采」监督玉料采取事务。清初直至乾隆四十三年以前曾将密尔岱山封禁,并对和阗、莎车等地之采玉严加管制。

清乾隆 碧玉采玉图山子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中期以后渐渐驰禁,才有民间采玉,于是玉料数量更为增加;但新疆所产均以软玉为主,至大小金川平定,云南收入清版图,缅甸所产硬玉翡翠,经云南大量输入,增添清代玉材的来源。

翡翠福禄寿纹插屏   清   故宫博物院

高17.5厘米,宽13.4厘米,厚1.5厘米

更因乾隆皇帝爱玉成痴,大臣投其所好,要求各种奇巧之作,因此玉匠乃以各类玉石雕刻精巧摆件,常见的有水晶、玛瑙、绿松石、青金石、碧玺等各种材质均列入玉作产品,所以玉雕工艺的进步更为神速。玉匠相石巧作,因材设色,各显妙技,运用各种技法包括浅浮雕、深雕、多层雕刻、圆雕、高雕、镂雕等无不运用自如,巧夺天工。故清代玉雕再创中国雕刻工艺之高峰,其作品之丰、技法之妙、玉作之盛,可谓已超越历代。

红白玛瑙巧做双鱼龙花插   清   故宫博物院

通座高23厘米,最宽12.5厘米

清代玉雕的集中地,北方以京师,南方以苏州、扬州为最发达。玉器品类繁多,除服饰佩玉、服御器、及文房用品、摆件之外,皇室贵族将日常用品扩展至玉器制品,如家具中的镶嵌玉件、饮食器中之茶具(玉茶壶、玉杯、玉托盘)、食器(玉碗、玉盘)等,甚至还有玉屏风、玉灯笼、玉格等耗费材料又极费雕工的大型玉器出现。

碧玉竹节式砚    清   故宫博物院

长9.9厘米,宽5.7厘米,厚1厘米

清代流行玉山子,小型玉山子高约二十至三十公分,视玉璞大小就其形加工雕制,有山水人物、达摩面壁、仕女庭园、草虫花卉等各类题材,以浮雕作品及深雕作品较多。

青玉村庄农庆山子   清    故宫博物院

另外则以玉版形式制作插屏,插屏均有雕刻极为精巧木座配合,这种插屏主要分成长形、方形、椭圆及圆形等不同形状。插屏一面用浮雕表现主题纹饰,另一面有时保持光素,也有镌刻诗文或题款的情形;画面有纯粹采用浅雕技法表现纹饰或画面,也有在阴刻线条轮廓之后,用填金方式呈现主题内容,显得十分富丽堂皇。

清乾隆 镶玉婴戏插屏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巨形玉山子,大都为皇宫摆设而雕制,至今最为有名的巨作有「大禹治水玉山子」、「秋山行旅玉山子」、「会昌九老玉山子」等;此类玉山子都用山产大块玉石为料,重量约达一吨至两吨,从玉料产地运送抵达玉作雕制地区,需耗时二~三年,雕刻内容均由如意馆草拟,上呈皇帝亲自御批定稿,再发下制成草图,由玉工精心雕制完成。

会昌九老图玉山   清乾隆   故宫博物院

通座高145厘米,最大周长245厘米,重832kg

以闻名于世的「大禹治水玉山子」为例,玉料为新疆和阗密勒岱山所产的山产青玉,重达万斤以上,经由舟车并役人畜挽拽运输,和阗至京师约一万一千多里的路程,虽经年累月拉运,仍需为时三年始达京师。

清 大禹治水图玉山(局部)  故宫博物院

据清宫档案记载,当时先画图纸草样四张呈览乾隆帝,发交贾铨照图示在玉上临书雕刻图样,再发扬州交由两淮盐政图明阿成监督完成。据统计此件巨作所费工时达十五万工作日,如由人独立雕制,约须费四百余年始可雕制完成,所需费用高达白银一万五千余两,这只是指其雕制时间及经费,并不包括开采及运输费用在内,如此耗时费材的玉器作品,只能在绝对专制的权力体制下始能达成,可谓中国玉雕工艺的一项创举之作。

乾隆时期正逢清朝极盛之太平盛世,玉雕既为皇帝所喜爱,全国良工巧匠莫不全力以赴,从事雕制绝世之作,故后世以有「乾隆工」的赞誉表示绝妙佳作。从目前传世上有「乾隆年制」铭款的作品加以分析,玉器不分大小形制,代表一种精绝细致的绝佳雕工,一般即所谓「乾隆工」称之,其主要特征,约可分为下列数项:

青玉兰亭修禊山子  清乾隆   故宫博物院

高11.6厘米  宽31.5厘米  厚7.8厘米

(一)精与细:玉器上的所有雕刻线条,莫不一丝不苟,条条分明,同时力道与刀法一脉贯穿,肯定而有力的呈现方式,没有任何不连续或犹疑的刀工痕迹。

(二)多层次:乾隆工的浅浮雕,凡所有凸起之弧面,均圆润光滑,抚之不留手,每个细节或底部,均能一一照顾到,在进行多层雕刻时,一层一层均顺着玉石肌理向内镌刻,比例准确,每条线条均交待清楚。如以器面刻花繁缛的雕花玉盒为例,其层次感与明代剔红雕漆盒的层次刀法有异曲同工之趣,最令人赞赏之处,乃是每层之器面及雕刻纹饰均能刀刀着力,构图纹饰更是清晰分明。

(三)薄而巧:清代好的玉工,处理玉材的工夫,可谓神乎其技,尤其如碗等之类的玉作,受到「痕都斯坦玉」作的技法之影响,要求薄作,可以将玉处理得其薄如纸,其雕刻纹饰如对着光线,透明可见指头,乾隆时期处理莹薄透明的技法,开启我国玉雕新技法之门。而巧则指其专擅度量玉材,因材施工,随形制器,视色巧制,其巧作玉之妙绝,实超越任何时期,将玉雕艺术表现达于极致。

青玉鱼樵图屏   清   故宫博物院

通高17. 8厘米,屏长17. 7厘米,宽12. 7厘米

清代玉工特别擅长巧作玉技法,其相玉及用色之卓绝高超远超过明代以前,因此形制、呈色及功能性之考量,均能配合的浑然天成,能唯妙唯肖的将雕制的作品突显出最美好的质感或量感。以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之「翠玉白菜」为例,堪称玉器巧作艺术技法之范例。

「利用翠玉原有天然色彩之翠绿色和白色,将整块玉雕成一颗白菜,白色部份雕成菜叶的茎部,绿色部份雕成叶部,越接近叶外缘部份,玉的绿色越为深浓,并在白菜叶上最浓绿的部份,雕一只螳螂,整颗菜叶脉条理分明,昆虫须毛毕现,实为清代巧作中的精品。」

其它巧作佳品,在许多私人收藏家或世界博物馆典藏品中,亦在少数。除巧作玉器外,清代玉佩饰等小件作品数量之多,形制品类之繁多,亦冠绝古今,不论男女几乎人均一珮,这种小品佩饰,大都采用白玉的籽玉,玉质极佳,但体积小,清代玉工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艺,尽情发展潜能,大都包括三大类别:

白玉兽面纹匜    清   故宫博物院

高16.4厘米,长25.5厘米,宽8厘米

(1)肖生器:各种动物造型及童子等人物造形,动物包括十二生肖及生活周遭喜爱的动物均可雕制,尤其是吉祥寓意的造型,如马上封猴、三羊开泰、太平有象、合欢、年年有余等题材最为常见。

白玉卧羊   清   故宫博物院

高5.8厘米,长10.2厘米

(2)植物花叶纹:圆雕植物形制有莲花叶、桃、瓜、茎荚、灵芝、荸荠、葫芦、苦瓜、葡葡、花卉等均有。片状佩饰则以镂刻或浅浮雕构图呈现主纹饰,双钱、盘长、绳索、如意云头、云纹、波纹、乳丁纹等。

白玉莲花纹盒   清   故宫博物院

通高10厘米,口径11.1厘米

清代玉器尚包括数量不少的仿青铜器造型及纹饰之供器及陈设品,包括香炉、鼎、觚、觥、甗、豆、爵、瓶、香薰等器式,其选取之玉质、设计的纹饰、雕工均为上乘佳作。

青玉盖炉   清   故宫博物院

高12厘米,宽13.8厘米,厚5.8厘米

综观清一代玉器作品,从宫延玉到民间玉作,从大至数吨的巨作到不及方寸的小品,因为累积历代先民处理玉石的良好经验及工艺技法,对于玉材的扩大运用,表现清代玉器精于纤细线条处理,器面抛光纯熟,巧作玉设计奇妙等特色。

翠雕人物山景山子    清      故宫博物院

高16.1厘米,长24.7厘米,宽10.5厘米


尤其在玉山子、插屏及玉牌上,纹饰取材所涵盖内容之广泛,深及明清小说、元明戏曲、民俗版画、民间传说等种种范围,尤其宫廷玉作,内容有时选自宫中收藏名画,即使是草图亦出于当代名家之手,因此构图或意境均能表现独特的艺术风格,流露着深刻的文化意涵,这是清代玉雕至今仍被人们珍藏喜爱的原因。


Conclusion

结论

中国玉器雕刻工艺源远流长,至明清开拓着一种清新生活化的艺术面貌,普及深入于各个层面的社会及人们生活中;脱离长远古代的神秘玄奇之礼器、法器、祭器的神权功能性色彩,转化成为一般人装饰书斋、搭配服饰的实用性玉雕。

清 三螭纹玉觚 上海博物馆

但那种潜存于中华子民,以「白玉」的纯净,象征崇高的美德观念;或佩带玉器可以护身避邪的思想,似乎仍然根深蒂固的存在人们的心中深处。

清 玉透雕花片 广东省博物馆藏

这些潜伏于内的崇玉情怀,以一种装饰性艺术的形式,将这独特的中华文化符码,透过明清一些并未留名史册的先民玉工,以他们的血汗与精神,将其化为视觉美感呈现之最大可能。这些绝美、令人爱不释手的作品,为今日倥偬的生活步调,留存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圳珠宝网
故宫博物院(013)清乾隆玉雕
一帖穿越看馆藏历代玉器!
明清玉器特征之:清代
香港邦瀚斯
深圳精品拍卖丨凝沚——诸家雅蓄中国古董珍玩之清代宫廷玉雕选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