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徽省——中国瓷器窑口

 


  1寿州窑

  


  在今安徽省淮南市,唐属寿州,故名。共发现隋唐窑址六处,是唐代著名的黄釉瓷产地之一。

  


  其产品特征和鉴定要领是:

  


  隋代产品1隋代烧青瓷,胎质坚硬,胎体较厚,胎色青灰;断面较粗,有大小不等的气孔和铁质斑点。2釉色青中带黄或带绿,光泽很好。器物一般只施半釉,釉面常有小开片。3装饰方法有印花、划花、贴花三种。划花有莲瓣纹、单弦纹、复弦纹、波浪纹等;贴花仅见卷草纹。图案的组成常采用带状或团花状。4器形主要有四系瓶、高足盘、小口罐等。

  


  (2)唐代产品1胎体比较厚重,胎色白中泛黄。2釉色以黄为主,釉面光润,开小片纹,表层有透明的玻璃质感。大多施用化妆土,但釉与化妆土结合不牢,有剥落现象。3采用3足支钉或托珠叠烧,碗、盘内心和底足留有3个支钉或托珠痕。4器形有碗、盏、杯、钵、注子、枕、玩具等。器多数平底,有的底心微凹。碗、盏一类器足的边棱用刀削去。注子有多角形短流,枕为小长方形,都具有典型唐代风格。

  


  2萧窑

  

  箫窑四系花卉纹罐

  


  在今安徽萧县白土镇,故名。创烧于唐代,而终于金。唐代烧黄、白、黑釉瓷器,入宋以后主要烧白瓷。

  

  其产品特征和鉴定要领是:

  

  (1)唐代产品1胎体厚重,胎质不纯,呈焦黄色,胎体内杂有不少白、黑或红褐色微粒。2黄釉瓷产品釉色黄中闪绿,流釉处成墨绿色,积釉处有小开片。3萧窑与寿州窑相距较近,深受寿州窑影响,产品工艺特征与寿州窑基本相似.

  

  酱釉窑变执壶

  


  (2)宋、金代产品1胎色有灰白和焦黄两种。胎质有精粗之分,灰白者精,焦黄者粗。2以白瓷为主,釉色白,釉薄处灰暗无光,釉厚处呈牙黄色,并透出乳白色亮光。此外,还兼烧黄釉、黑釉、白釉黑花等品种。3采用3足支钉或托珠叠烧,故碗、盘等器内心和底足留有支钉或托珠痕,一般3个。4器形除碗盘外,还有枕、双耳罐、小件瓷塑动物等。

  

  3繁昌窑

  


  在今安徽繁昌县,故名。烧瓷于宋代,专烧青白瓷。其产品特征和鉴定要领是:

  

  (1)胎较薄,胎色白中闪青,釉面光润。

  


  (2)碗盘类器物施釉一般近底部,外壁旋削痕明显,底足可分三类;1平底内凹。2圈足平切。圈足壁斜切。

  


  (3)产品中以注子和注碗配套的温酒器最富特色。

  


  (4)器物大多无纹饰,碗内心饰团花纹较多见。

  


  (5)采用垫饼垫烧,器物足内无釉。

  

  4淮南窑

  


  因在安徽省淮南市而称名。是一处隋代的青瓷窑场。烧制的器物有四系瓶、高足盘、小口罐等。胎质坚硬、细腻、击之音脆。胎壁较厚、断面较粗、有大小不等的气孔和铁质斑点。青色釉为透明玻璃质、光泽好。釉层厚薄不均,釉厚处色浓,釉薄处色淡,有的釉色青中带绿,有的青中带黄,器物一般只施半釉。釉面常有小开片,积釉处往往产生一种紫翠色的窑变釉。瓶和罐上有装饰纹样,方法有印花、划花、贴花三种。划花有单弦纹、复弦纹、弧纹、波浪纹、莲瓣纹等。贴花只见卷草纹一种。

  

  5泗州窑

  


  在泗州境内(今安徽泗县),故名。始烧于宋代。以烧白瓷著名。最早见于南宋周辉《清波杂志》,渭泗州窑在泗县附近,所烧瓷器也属定窑系。窑址迄今尚未发现。

  

  6宿州窑

  


  在宿州境内(今安徽宿县),故名。始烧于宋代,以烧白瓷为主。南宋周辉《清波杂志》:“辉出疆时见虏中所用定器,色莹净可爱,近年所用乃宿、泗近处所出,非真也,”可知宿州白瓷有定窑作风;明清两代文献著录宿州窑者多来源于此。窑址迄今尚未发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湖南、安徽窑口
瓷器鉴定秘诀之七-一篇文章带你看懂隋唐隋唐五代瓷器
宋朝十大名窑
古瓷鉴定要掌握哪些要领?
安徽省蒋氏来源!
安徽省唯一以“镇”为名的县,刘邦、项羽在此大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