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籽料”到底是如何形成的?谁才是籽料的妈妈!


 很多人都在玩籽料,但关于籽料的来源,很多人并不知道,应该说这在业内都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藏玉看到许多关于和田籽料形成的书籍或文章,和田籽料都昆仑山上的山料在地质变化中流入古河床经过亿万年河水的冲洗而成。巍巍昆仑,乃万山之祖,“玉出昆仑”无可非议,而且和田籽料后期,经过了水的冲刷洗礼,也非常正确。但关于籽料是否来源于山料这个问题,还有一些争议,下面藏玉把这些问题摆出来,山料是籽料的妈妈吗?籽料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籽料来源于山料?




现在有很多观点都在说,籽料是由山料因冰雪消融,经山体风化崩塌而顺水冲入湍急的河流中,再经数百公里河水的搬运冲刷,棱角随之被磨去,最后形成了现在的卵状籽料。这种说法的根据何在呢?根据有四:

  1、籽料出产在玉龙喀什河床中,水就是搬运琢磨玉石的天然工具。

  2、和田玉山料就产在玉龙喀什河源头的冰山上。

  3、玉龙喀什河源头山脚下的河床中,确有被水冲刷下来磨去部分棱角的山流水原料。

  4、山流水原料再经过200多公里的洪水冲刷琢磨,冲刷到玉龙喀什河平坦的和田市地段,沉积下来,自然就棱角全无,被磨成了卵石状的籽料了。




  山料不是籽的妈妈





  籽料来源于山料是最主流的“山料-籽料”母子学说。以上证据乍一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无可挑剔。但有有些观点认为以上论据尚不全面,只说到了它的表面,没有说到它的本质。现在很多观点证明,籽料不是由山料经洪水冲刷而成的,也就是说,籽料的原生矿不是山料,其本身就是与山料一样的另一种原生矿体。主要的依据有下面几点:



一、从石包玉来分析



  石包玉,只有和田籽料中才有,玉友都很熟悉,表层全是石头,但里面是玉,往往石包玉里面的玉,都很油润,以青白玉为多,很少羊脂白玉。如果和田籽料是山料形成,山料崩塌进入河床,经过水洗和沁色,形状由棱角分明到越来越圆润,经过亿万年的冲刷、撞击,留下了玉的精华——籽料,那为什么反过来还在外面留上一层石皮呢?“精华”还在包在石皮的里面呢?我们从切开的石包玉来分析,除个别地方串僵外,外层石皮的厚度大体均匀,“皮”与“肉”之间有一个混僵的过度层,很象是在一块完整、圆润的玉外面均匀地包了一层石头皮。玉比石头坚硬、润泽、光滑,比石头耐磨,如果是这样,多年的河水冲刷中,石头是保护不了里面的玉的,依此道理,形成“玉包石”倒存可能,但我们从没有见过外层全是玉,里面是石头的籽料,这就验证了“和田玉,君子玉,表里如一”的说法。





二、从僵石玉来分析



  带石僵的玉,叫僵石玉,肯定是和田籽料,此类籽料一部分是玉,一部分是石头,与石包玉不同的是,我们能从外观上看到玉,而且往往半节是石僵、半节为玉,我们常说伴骨的肉香,伴石的玉润。大自然就如此神奇,本是一块混浊的玉,因为一部分做出了牺牲,成了石僵,玉的部分非常润泽,而且带白僵的玉,玉质也非常白,一看到这样的玉,我们可以毫不考虑地断定这是籽料。而我们仔细看看玉与石僵的形状,带玉的一半,往往非常圆润,而且在水滴形的顶端,而带僵的一半,往往棱角分明,非常粗糙,而且在水滴形的底端,根据水冲洗的摩擦原理,应该是质量和密度、润度相对较差的石质部位才会被水先磨平、磨圆,润度、密度与硬度相对较大的玉质部位被水后磨平,而我们见到的僵石玉刚好相反,玉面坚韧圆润、石面粗糙多裂。



三、从籽料的外形来分析



  我们见到的籽料中,水滴形、瓜子形的最多,还有牌形的、疙瘩形的也不在少数,但很少见到圆柱形的,也从没有见过圆球形、椭圆形的籽料。如果单从水冲洗的原理来分析,籽料的每个面在河床中被水冲刷的机率是相等的,应该是圆球形的籽料最多才对。我们见到的鹅卵石中,球形、椭圆形、圆牌形的石头最多,很少有水滴形和瓜子形的。



四、从籽料的外皮来分析



  我们见到的和田籽料,因为各种成分的差异,成形了各种不同的皮色,对于沁皮料的形成,符合山料变籽料的逻辑。但是石皮呢?有很多籽料上面,往往留下了一点石僵皮,这种皮,尽管皮色是二上,我们都能认定这是籽料。如果是山料崩塌进入河床,形成了籽料,玉上皮色可以解释,那为什么玉会变成石头呢?玉的稳定性和坚韧程度比石头要好,而且玉的主要成份是透闪石,主要元素为碳,而石头的主要元素是钙和硅,从常理中理解,碳元素就是核反应也法转变成钙和硅的。所以山料进入河床后,再怎么神秘变化,也很难变成石、更难沾染上石皮。



五、从籽料的颜色分析



  和田籽料有黄、青、白、墨、碧,这五种基本的色调,每一块颜色都是由这五个基本的色调来的。而玉龙喀什河源头的山料只有白玉和青玉,那么黄、墨、碧三种从哪里来的?难道河水的冲刷可以改变玉石的原料吗?



六、籽料的分布特点



  从籽料质地、颜色、皮壳在河流中的分布状况看,颜色、质地、形状、性能、甚至皮色大体相同的玉料基本产出在同一段河流中,混淆存在的很少,各个河段或产玉区出产的籽料都有其不同的特点,这与山料的产出分矿坑的原理基本是一致的。如果是高山雪水融化冲下来不可能有如此较为清晰的产状分布。

  籽料的分布与产出特点也是不同的,比如20公里这一段有山料,再下面没有玉石,到200公里往和田方向走,这二三十公里河流里面出的籽料就带有白皮,再往下走两百多公里,两百二三十公里,这一段河里面是光白籽,没有皮。再往下面走10公里左右地方出的,这个红皮和前面的红皮又有点不一样。这个皮质有一点麻皮色,当中这个料还带一点青花,这种籽料一定出在这个地方,一看就知道是在那个地方。



七、独特的阳起石成分



  根据李家欣教授2014年10月在“国际宝玉石高层论坛”的会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论和田玉》一文中,他说“经监测,籽料中矿物成份中含有阳起石矿物,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境内所产出的山料、山流水玉石中均未发现阳起石成份”。有位教授讲的,籽料里面以透山石为主,但是含有阳起石成份,而山料和山流水都没有阳起石成份,这个观点如果是化验得出的这样的结果,就更证明了籽料不是山上水冲下来的。




  火山喷发的几个依据




  目前比较有依据的新的说法认为,籽料是源于火山喷发形成的,该流派认为籽料就是亿万年前火山爆发形成的,这种卵状的原生矿体存留在海底,后经地壳变迁,造山运动,新疆这块土地由大海变成了陆地,籽料也随之浮出水面,形成了现在这种状况。



一、从籽料外形来分析



  现在见到的籽料,以水滴形占多数,这就符合岩浆在火山喷发后自由落体的原理,为什么越小的籽料越好,因为籽料越小越圆润,籽料越小,意味着在火山喷发时喷得越高、越远,可能在下落过程中就冷却变硬,所以水滴的“锥”态保持得很好。但从大一点的籽料外形来看,虽然也是水滴形,但总会有一个面要圆润饱满一些,如同乌龟的背部,另一个面要相对平整一些,如同乌龟的腹部,这是含透闪石成份的高温熔岩下落过程没有来得及冷却凝固,落到了地面,就如一个糍巴重重地掉地上,所以着地面是要平一些,而朝天面相对圆一些、鼓一些,这是籽料的又一大特征。

  因为很多有关籽料真假辨别方法的文章中没有说到这一点,有些人造籽料的制造者们往往过于追求完美或是在滚料时图个方便,而忽略了这一特点。还有些牌形籽料,因为熔岩下落过程温度较高,几乎呈液态,一落地,就被摔成薄薄的牌形籽料,这种籽料很多,很合适佩戴,比较贴近人体,这种料形最佳。还有个别的疙瘩形籽料,因为岩浆着地后,地面不平,所以出现了不同规则的料形。但我们从没有见过长条形、圆球形的籽料,因为岩浆自由落体到最后要与地面撞击,无法成形。



二、再从石包玉及僵石玉来分析



  活动在地下的熔岩中,有岩石的成分,有透闪石的成分,当火山喷发时,相同成分的元素,优先汇聚到了一起,而且透闪石与岩石的熔点有差别,岩浆在下落过程中,透闪石先凝固,而岩石紧接着就凝固了,刚好岩石把透闪石包裹住了,就形成了神秘的石包玉。其实,因为石包玉形成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所以真正的石包玉并不太多,赌十次至少输九次,就是成功的那次一般都是青白玉或青玉,有时还有很多杂质和墨点,极少见到羊脂玉,通常说的羊脂玉很少有皮,这也验证了“好玉不留皮”的说法。

  还有,我们所说的僵石玉,也同样是这样形成的,在同一滴岩浆中,含透闪的成分凝固到了一块、含岩石的成分凝固到了另一块,或因岩石没有足够多,或是岩浆自由落体时受力不一样,所以形成了一半是僵、一半是玉的僵石玉,这种玉非常多,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只是僵多僵少的问题。在后来河床中的运动过程,和大家以前所认同的没有什么两样了,把一些棱角分明的地方打磨掉,有些还没有来得及磨砺得很光滑就被有缘人拾起,有些僵石玉在地下埋藏多年,石僵上面又沁上了颜色,所以呈现出了今天所见到的多姿多彩的和田玉。




三、从籽料的源头分析



  如果大家认可以上观点,我们再来追寻玉的源头。籽料,大家都知道产自两条河,白色籽料,产自玉龙喀什河,也叫白玉河,青玉、墨玉产自喀拉喀什河,也叫墨玉河。我们通常所说的这两条河,严格意义上来讲,是这两条河流域,这两条河的古河床上,也可以挖到籽料,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老坑料”。当然最好的玉,是现在的河床上找到的,而且是这两条河中下游的。我们很多玉友到过这两条玉河,领略到了和田玉的“疯狂”,其实,在这两条河的源头,确实有两个死火山口,是否还有更多的火山口,需更多的兴趣爱好者们做具体研究和考证。也许,美丽的和田玉,就是从这里喷薄而出后奔腾直下,形成了今天所见到的和田籽玉。所以,和田籽料就是熔岩在瞬间喷发后定格的永恒,玉质结构呈纤维交织状,造就了和田玉的坚韧,这是与俄罗斯籽料、中国及世界任何一个地域的玉石所不同的,和田籽料才会有如此独特的价值和艺术魅力。

  上面就是关于籽料成形的一些观点,藏玉认同籽料不是来自山料的观点,籽料不是由山料经水冲刷而来,山料不是妈妈,籽料亦不是儿子,它们同样都是同一种矿藏中两个互不相干的原生矿体。不过不管籽料是如何形成的,它们都是经过上千万年的自然变化冲刷磨砺而成的,每一块籽料都来之不易。

  最后,让我们远离雾霾,珍惜自然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和田玉(软玉)知识小全
你该知道的和田玉碧玉全解
加拿大碧玉,最好的软玉(转)
广西出产能媲美新疆和田玉的“墨玉”?小心,这种无结构料子可能根本不是和田玉!
新疆和田玉透好还是不透好?和玉大叔教你判断和田玉白度的方法有哪些
玛纳斯碧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