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这些重宝没有被盗卖海外?——浑源彝器激荡史

浑源彝器,中国春秋末期青铜器群。1923年在山西浑源被盗掘出土。出土的数量不详,部分器物流失他国。根据1936年《浑源彝器图》一书,共收录27件器物。这批青铜器工艺精巧,风格独特,但少铭文,器多壁薄,饰蟠螭纹、狩猎纹等。


1923年春,山西大同市浑源县李峪村村民高凤章在村南山坡的一处塌方内,无意中发现了柏木残件、金圈和青铜矢镞。消息不胫而走,村民闻讯争相私自挖掘兜售。由于没有条件进行科学的发掘和保护,致使许多器物在出土时就成了碎片。村民们不懂得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又害怕官家追缴查收,为了方便隐藏就随意的破坏、切割来卖给金属回收商。还有很多贵金属的器物也被砸碎、剪断和敲锤后卖给大同府的金银匠重新融化。官员富绅、土匪强盗、外国古董商得闻消息后,都纷纷加入了争夺宝物的行列,导致其流散情况也极为严重,估算被破坏的文物可达百分之七十左右。。


浑源彝器出土之际,正值中国军阀混战,重要文物大规模流失的时期。专门从事收集中国古代美术工艺品的法国古董商王涅克(Léon Wannieck)闻风而动,赶赴浑源收购。但当他到达李峪村时,却发现县政府已捷足先登,将这批铜器没收国有,并安排在当地图书馆展出。


法国古董商王涅克(Léon Wannieck)

在参观了展出的青铜器后,王涅克认定这是一批可以带来巨大利润的古董,遂暗中访求搜集被村民私藏的铜器二十余件,以低价购入并辗转运回欧洲。

1924年,这批浑源器在巴黎赛努奇博物馆的“李峪古青铜器”特展上惊艳亮相,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此后这批器物被王涅克陆续出手,星散于法、美、英、德、日等国博物馆,其中,法国吉美博物馆独得十五件精品,成为世界上收藏浑源器最多的博物馆。


法国吉美博物馆是世界上收藏浑源器最多的博物馆

巨大的成功和无数的赞美使王涅克欣喜若狂,于是,他与合伙人高疆(Grosjean)筹划以五万银元购买被当地衙门扣押的35件青铜器时,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结局:合约签署后,当地官员以赝品交付,以求蒙混过关。有着卓越鉴赏能力的王涅克虽然看破了骗局,但是迫于国民政府压力,只得不了了之。由此使浑源青铜器最精华的部分,也是日后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主要藏品并没有流失海外。不久之后,北平古董商祝续斋以及德国古董商也开始争购这批文物,均未能成功。

其后,浑源彝器处置董事会决定再次拍卖这批器物,最终于1932年以29万元的高价为著名古董商卢芹斋所得,并暂时存放于北京的大德通钱庄中,准备秘密偷运出国。当时的古物保管委员会得知消息后,立刻电告天津海关要严加防范,同时发函给中华文化基金董事会希望能拨款购买保存。


著名古董商卢芹斋

在北京城藏匿了十几年后,卢氏在上海的代理人、大古董商张雪庚趁战局动荡之际,谋划再次偷运出国。当时的上海市立博物馆获知消息后,火速派专员赶往海关配合查扣了十七箱贴上“仿古品”标签的文物。随着上海的解放以及上海军管会的高度警戒,终于让这“宇宙间奇诡可喜仅存之物”留在了大陆。1952年上海博物馆成立后,移交给博物馆收藏至今。当时查缴扣押的青铜器共有十二件,后来又将其中一件送交给了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


镶嵌红铜狩猎纹豆

器高20.7厘米,口径17.5厘米,重1.8公斤。盖面隆起较高,圆腹圜底,下置矮壮的柄,两侧设有一对环耳。器物的全部纹饰都是采用红铜镶嵌的技术,即在铸造青铜器时预先留出纹饰空间,利用红铜良好的延展性,填入后加以适当的槌打,使之与器表紧密地结合。


鸟兽龙纹壶

壶一高44.2厘米,口径16.5厘米,重6.82公斤;壶二高44.3厘米,口径16.6厘米,重6.05公斤。对壶的形制、纹饰相同。器口外侈、长颈略有内束,腹部圆鼓,曲线极为优美,富有很强的韵律感。高圈足外侈,有较高的台面,使得器型显得厚重敦实,增加了稳定性。


交龙纹鼎

高18.9厘米,口径17.5厘米,重2.5公斤


镶嵌绿松石错红铜卷龙纹鼎

器高17.5厘米,口横13厘米,口纵15.3厘米,重1.41公斤。浅平的盖面上立有三个鹿首,用绿松石镶嵌双目,胸脯微微抬起,神情专注地凝视着远方,设计者将这种草原精灵的神态刻画得   淋漓尽致。在盖顶上设有套环,可以提携。腹呈椭圆形,两侧设有环耳,浅腹圜底,下置细长的蹄足。鹿首和细蹄足的设计,使得该鼎显得非常精巧别致,清新自然的气息扑面而来。在盖面和腹部装饰有两排用红铜丝勾勒的龙纹,特别是用精细的绿松石作为龙目,极具传神效果,使人不由得想起了画龙点睛的典故。这件器物具有燕国青铜文化的特征,为典型的燕式鼎。


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 牺尊

牺尊之名,典出《诗经·鲁颂·闷宫》:“白牡骍刚,牺尊将将。”古代以牛、羊、豕为祭祀时用的牲口,牛的使用是规格最高的。宋人在研究青铜器定名时,就把这种动物造型的酒器称为牺尊。这件器物是以牛为原形设计的青铜容器,在青铜艺术史上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没有可以相比较的其他器物。该器高33.7厘米,全长58.7厘米,重10.76公斤。设计者利用了牛的强壮、体型巨大等特点,充分表现出青铜器作为贵族祭祀、宴享时的庄重和肃穆。器形端庄厚重,却又不失精巧。最有趣的是在牛的背上有三个小穴,中穴是可以容酒的釜形器,能取出。牛腹中空,两旁的空穴是相通的。这个设计不仅是当作盛酒器,更兼有温酒的功能。即中穴的釜形器盛放鬯酒,牛颈和后背上的空穴可以向腹内注入热水来温酒。美中不足的是牛尾残缺,三个小穴原本有盖,几经波折后也被遗失。据传盖子至今仍在法国的私人收藏家手中。完璧未能归赵,不免让人扼腕叹息。



少虞剑 吉美博物馆藏

剑脊双面有错金铭文共20字,露出面为:“吉日壬午 乍为元用 玄镠”,文献载另面“铺吕 朕余名之 谓之少虡”。


四虎豆 上海博物馆/大都会美术馆藏

这两件器物都由李峪村出土,造型、纹饰完全相同,一件藏于上海博物馆,另一件现藏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藏的这件器物高26.4厘米,口径18.6厘米,重2.38公斤。器盖扣合呈扁球形,盖顶设圈形的大捉手,可以盛物。腹部较深,下接圆柱形的高柄。颈部装饰有三角云雷纹,盖缘和器腹装饰有交龙纹,器盖各饰一周卷龙纹。在柄部的底座还饰有蟠龙纹,纹饰非常精致。最为有趣的是在腹外壁分别设四只作攀爬状的猛虎,虎头抬起用嘴衔住口沿,试图向器内窥视张望,一幅跃跃欲试行将跳入争食的场景被表现得惟妙惟肖。此豆在移交上海博物馆时,柄部以下残缺。正是通过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藏品,按图索骥得以修复完整。


嵌赤铜鸟兽纹铜壶

高32厘米。此器器盖及器颈各有两个带环铜耳,壶颈用赤铜嵌出两行鸟形花纹;壶的上腹亦用赤铜嵌饰两行兽形图案。与该器同时出土的还有鼎、敦、盘、簋、匜、牺尊及剑、戈、车马具等。春秋末年浑源属北方民族建立的代国,所出青铜容器制作工艺精巧;造型和花纹独具风格,铜器嵌赤铜为饰的亦见于燕、蔡等国。战国初期代国为赵所灭。

典藏拍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来了,牺尊将将,上海博物馆集盛酒、温酒为一体的春秋瑰宝
浑源彝器 晋地遗风——记上海博物馆藏李峪村出土青铜器
十九件你必须膜拜的青铜尊 | 之十五 | 浑源?牺尊
图说宝鸡青铜器纹饰
牺尊的秘密!独一无二的青铜国宝
山西出土的三把青铜名剑之一:干将今安在,少虡何煌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