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艺术市场】中国拍卖业该如何走出困境?

  中国拍卖业可以说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既充满发展的重大机遇,又面临不确定的危机与挑战。自2015年以来,中国艺术品拍卖业发展状况已经非常明朗,表现出明显复杂性的发展格局。

  一方面,艺术品拍卖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此前规模持续萎缩的发展态势,表现出鲜明顺延性;另一方面,这一年拍卖市场又暴露出诸多新状况,一些问题不断凸现,表现在:

  第一,经济发展大环境不稳定,艺术品市场规模下滑,市场信心分散动摇;

  第二,市场处于礼品市场向投资市场转型中,投资市场发育缓慢,拍卖规模持续萎缩的发展态势延续;

  第三,市场创新过程中投机意识严重,退出机制建设滞后,中国艺术品市场面临更多压力与风险;

  第四,拍卖企业面临投资市场规模提升、“互联网+”创新模式应用发展快、国际化竞争越来越激烈、收藏群体的年轻化趋势、拍卖资源的区域化聚集态势等新情况,积极转型的任务急、压力大;

  第五,拍品征集及交割困难依然存在,并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

  第六,综合服务及其手段滞后,特别是金融服务滞后明显;

  第七,对艺术品市场规律认知不足,把控能力弱,市场预期管理滞后,等等。这些都是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面临的重大挑战。

  事实上,中国艺术品拍卖业的分化早已经开始,分化趋势自去年开始又有新进展。表现在:

  首先,市场成交规模分化严重;使全国拍卖行“强者越强”,“弱者更弱”。2015年,很多中小型拍卖公司因客户与拍品匮乏而无法举办拍卖会,更有甚者,因无力为继,面临倒闭窘境。

  其次,地域分化有了新进展。表现在地域分化有了新变化与发展。一开始,拍卖区域分化的主要走向,是区域拍卖力量不断发育、发展与壮大,从而不断分食重点拍卖资源聚集区的份额及大的品牌企业的份额。而最新的区域分化进展则有所不同,主要趋向是重点区域品牌企业下沉并区域化,区域分化更多地开始表现为品牌对区域拍卖资源的聚合,这具体体现在:

  一,拍卖资源不断向经济中心地域和影响力大的品牌拍卖公司聚拢。拍卖资源的区域化聚集态势的方向:在2011年前后,拍卖资源的区域化主要表现为区域拍卖企业不断崛起与发展,拍卖企业区域格局发展多元化趋势明显。但进入调整期后,特别是2014年以来,拍卖资源的区域化主要表现为大的拍卖龙头企业与品牌,不断下沉,进一步区域化发展,也就是说,拍卖资源的区域化越来越聚集在品牌企业发展这一态势中。

  二,拍卖公司向外拓展。一些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拍卖公司,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纷纷通过设立分支机构的形式,积极地将触角拓展至地方性拍卖资源丰富的城市,从而实现品牌的区域化发展。

  面对问题与压力,虽然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有其特殊性,但总的来说,探索的脚步已在悄然进行,各大拍卖公司都在根据自身资源优势,选择与探索各具特色的转型之路。中国艺术品拍卖业,应积极强化以下六方面的发展战略取向:

  1、更多介入资本市场,主板与新三板会是主要阵地。独立上市与股权并购及购并是主要手段。

  第一,平台化+云服务+互联网+终端的整合过程中,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艺术资产化中间产品平台,推动艺术资源资产化及其消费业态不断丰富、不断向纵深发展;

  第二,围绕艺术产业企业上市(主板、创业板、新三板),或是以新三板为平台展开股权整合与并购业务,推动业态融合进程加快;

  第三,以P2P、艺术众筹为主体的互联网艺术金融及其产业正在起步,发展势头迅猛,都将推动中国艺术品拍卖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步伐。

  2、拍卖品类更趋细分、多元,并尽量在细分领域找到龙头板块做专场开发市场。当前艺术品拍卖市场中的艺术品,已在具体分类方面有了明显调整,如越来越多的拍卖专场的设置、针对不同收藏群体做出的艺术品分类等,都能反映出细分化这种趋势。并且,这种趋势将从两个方面做出进一步细化和区分:首先,针对市场行情,对重要艺术品和普通艺术品做出区分。

  3、在品牌区域化发展趋势下,经营能力进一步下沉。拍卖企业经营能力下沉态势已开始有所呈现,这种趋势与中国艺术品拍卖行业品牌区域化发展相一致。事实上,经营能力下沉更多指的是传统业务经营竞争力减退,这就要求传统型拍卖企业不断进行业务形态的改革、业务能力的提升,以及差异化业务的拓展。

  4、强化综合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手段,增强艺术金融业务能力与水平。在艺术品拍卖这种交易服务的过程中,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是其业态不断壮大与成熟的重要标志。客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在很多时候是多方面的,所以,我们强调艺术品拍卖业金融服务的综合性及金融产品多元化。也只有不断丰富金融产品与服务手段,才能不断增加对客户的黏着力,不断拓展拍卖业务,提升市场规模与占有率。在这个过程中,才能不断增强艺术品拍卖企业的品牌影响力。

  5、强化“互联网+”的应用,发展基于“平台+互联网”机制基础上的互联网综合交易服务平台,如艺拍全球的出现及艺典中国的发展等。新的平台建构,既是互联网机制的要求,也是艺术品产业机制的要求,更是艺术品拍卖业规模化、常态化、专业化等内在系统发展的需求。

  6、广泛参与国际化进程与竞争。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国际化进程进展,国内买家在国际拍场上频繁“出手”,中国本土艺术品拍卖机构参与国际化竞争程度逐渐加深等,要求中国本土拍卖机构除了能够积极发掘优势资源、有针对性培育客户外,更要重视基于拍卖服务国际化的衔接与完善,培育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品牌的国际化影响,提升国际竞争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艺术品拍卖业在转型:从自律到标准
艺术品市场需要寻找新动力
拍卖在艺术品金融化中的角色分析
改革开放40年看文化产业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与反思
赵音:期盼拍卖的“中国时代”
2015年国内拍卖企业120家盈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