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国玉玺为何失踪成谜?(穿越历史,众说纷纭)


历史上所说的传国玉玺,说是奉秦始皇之命用和氏璧改制而成,玺方四寸,五龙纽。后代帝王以得此玺为符应,当作国之重器,不过辗转传承千余年后,却销声匿迹不知所终,留下又一个难解之谜。


和氏璧改制的传国玺,又写下了怎样的历史呢?


首先是秦始皇自己没有如愿,他并没有得到寄托在玉玺上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不过五十岁就死在了出巡的途中。到秦子婴即位的第一年,刘邦大军陈灞上,子婴不得不跪下献出玉玺,强秦宣告灭亡。



传国玉玺印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到了西汉末年,时势动荡不安,幼主孺子婴将传国玺藏在太后居住的长乐宫。王莽篡权,吩咐他的兄弟王舜去讨要玉玺。太后怒骂一通之后,明知也保不住了,忿忿地将玉玺摔到地上。玉玺被摔破了一角,王莽令工匠用黄金补上,破玺也让他满心欢喜。很快王莽兵败被杀,禁卫军一校尉带着传国玺赶到宛城,献给了更始帝刘玄。不数年刘玄被赤眉军杀死,改立刘盆子。刘盆子兵败后,又将传国玺留给了光武帝刘秀。东汉末年时,宦官专权,袁绍领兵入宫诛杀,灵帝出逃,玉玺在战乱中失踪了。


汉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有兵士在城南一井中捞出一个投井的宫女,见宫女颈上系着一个小匣,匣中正是失踪的传国玺。孙坚秘藏玉玺于妻吴氏处,袁术拘吴氏夺玺。袁术死后,玉玺送至许昌,时曹操挟献帝而令诸侯,至此,传国玺得重归汉室。


传国玺在有汉一代400多年几经波折,到汉献帝被迫“禅让”,玉玺又改换了名姓。曹氏建魏,又让人在传国玺一旁加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篡政勾当欲盖弥彰。


半个世纪还不到,曹魏失势,司马炎称晋武帝,于是传国玺归晋。又过了不过半世纪,晋怀帝司马炽被俘,玉玺又归了前赵宫中。十九年后石勒灭前赵,玉玺为后赵所得,又在另一侧加刻“天命石氏”四字。几十年间,玉玺再传至冉魏,冉魏以传国玺求援,晋军以三百精骑南送玉玺至首都建康,传国玺重归司马氏。


传国玺经南朝宋、齐、梁、陈四代,隋一统后入玺宫中。隋炀帝杨广在江都被杀,萧后同太子带着传国玺逃往突厥。


李唐立国,没有传国玉玺的太宗李世民很是郁闷。唐军讨伐突厥,寻得萧后,传国玺归唐。唐末大乱,朱全忠废哀帝建后梁,夺得传国玺。十几年后,后梁灭国,传国玺归于后唐。又十数年,石敬塘攻洛阳,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在玄武楼自焚,传国玺从此没了踪影。


传北宋时有农夫耕田时发现传国玺,真假莫辨。待到金兵破汴梁,徽钦二帝被掠,农夫发现的“传国玺”也被金人掠走。



馆藏战汉玉璧


元代时,有人在大都卖宝,说是“传国玉玺”,相国伯颜购入府中。不过这位伯颜曾将收缴来的历代印玺磨平,分发王公大臣刻印,不知这传国玉玺是否也在其中。明朝开国,当上皇帝的朱元璋说有三件憾事,第一件就是“少传国之玺”。


明清两代时虽然传国玉玺一次次地被发现,不过是附会与仿造而已。现代又有和氏璧流传日本之说,也是很难取信了。


和氏璧、传国玺何在?这也许是一个永远不能开解的谜。



作者:佚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文物至今未找到?
三国时期孙坚得到的玉玺竟然是
三国淘宝(一):传国玉玺到底传了多少国多少代
战国和氏璧下落之谜:何时失传又流向何方?
消失在历史中的第一国宝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目前最有可能在什么地方,以什么形式保存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