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海外藏家眼里:宋瓷是藏品 清瓷是商品

收藏虽无捷径,但给您一点点建议或参考,也许可让您少走些弯道!






欧洲藏家眼里:宋瓷是藏品,清瓷是商品


       主持人:今年北京春拍季刚开始,一件“清乾隆茶叶末釉如意耳出戟橄榄瓶”在嘉德以1265万元成交,另一件单色釉佳构“清乾隆仿汝釉弦纹瓶”以943万元成交,坚定了业内不少藏家对明清官窑单色釉器的信心。彩瓷为什么卖不过单色釉?特别是在国际市场上,外国很多顶级藏家就疯狂追求汝窑、定窑等为代表的单色釉瓷器。

  楼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明白,中国历史上有两种文化:一种是雅文化,一种是俗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到宋代已经发展到顶峰,儒与道都已经到登峰造极的地步,起主导作用的明显是雅文化,全面影响着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们都讲求顺应自然,提倡淡泊。五大民窑“柴汝官哥定”在设计、制作过程中,注重自然,注重内涵的表现是重中之重,都是单色釉,追求的是“天然去雕饰”,完全靠形体和釉色以及整体的温润含蓄来表现内在美、含蓄美。



  以定窑为例,虽然定窑也有印花和刻花的,但后来考证发现,北宋宫廷使用带款的定窑瓷器都是单色的,而印花和刻花的都没有款。所以之前我们一般认为,印花带款的定窑瓷器都是南宋的。后来在浙江杭州南宋皇城遗址也曾发现大量北宋定窑白釉瓷器,这是当年南宋高宗赵构在河南信阳康王府中所用的瓷器,南渡时带往杭州的,当中就有不少印花的定窑瓷器,可见印花的定窑瓷器北宋晚期就已经出现了。

  北宋皇宫使用的定窑是单色釉器,而康王府中所用的定窑瓷器是印花器,可见两者的文化内涵已经出现了变化。在研究中国古陶瓷的问题上,对文化内涵的把握被很多人忽略了。但我个人认为,无论是哪种文物的研究,一定不能与当时的历史、文化大环境割裂开来。任何一种器物的产生肯定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才出现的,掌握了这一点,研究就会得心应手了。比如现在评价北宋瓷器,就不能用现在人的观念去评价。


  比如现在很多人喜欢康熙五彩,以前在陶瓷收藏界还有一句话:家里没有一件康熙五彩的瓷器,就不能算是真正的收藏家。但康熙五彩是不是真的那么好?如果回到康熙那个年代我们就知道,当时中国景德镇对康熙五彩其实是不屑一顾的,把它称为“客货”,一般都是有订单才做的。

  张海文:宋瓷之美,美在简单、含蓄、谦卑、轻柔的文艺态度。在困顿中浪漫,在缺憾中赞美,于山川小景、人物花鸟中轻叩生命的价值。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影响了两宋艺术,使其呈现出理性克制之美。颜色、形状、质感的单纯素朴,是宋代的美学特征。白墙黑瓦、原木本色、单色釉瓷、水墨淡彩,极简、不炫技,却表现精湛,形成了影响至今的雅致风尚。

  其实现在国内一些有文化的收藏家,在走遍了名川大山、国内外的博物馆之后,审美已经进入了另一个境界,他们返璞归真后发现,单色釉才是最好的。像广彩那样画得很满且繁缛,那是迎合外销瓷洛可可装饰风格的需要,在元朝以前中国是没有艳丽的釉上彩瓷的。

  而且你别看单色釉青青白白的好像很简单,但其实要得到一件无瑕的瓷器,背后不知道砸掉了多少有黑点、有瑕疵的东西。而以前烧制的广彩瓷胎上有很多“铁屎”,但只要画上几层,什么“铁屎”都看不出来了。一比较大家就会知道,单色釉的烧制难度更高,代表的是中国古代陶瓷的巅峰,所以价格更高并不奇怪。国内收藏界现在对明清瓷器的追捧,一方面是审美还没跟得上,另一方面跟高古瓷器不能上拍的文物政策也有关系,国家限制了流通,自然约束了升值的幅度,所以一些以投资为目的的人就不会选择购买高古瓷器。



  楼钢:对单色釉和彩瓷的鉴赏,就像对和田玉和翡翠的鉴赏,体现的就是文化差异。和田玉在中国有着历史非常悠久的玉文化,到清代中晚期宫廷中出现了很多翡翠,慈禧太后就很喜欢翡翠。但按照我们现在对翡翠的审美来看,当年宫廷用的翡翠都是很差的,“种”不好,颜色也不好。因为当年清朝是以玉文化的审美来选择翡翠的,玉文化首先讲究含蓄,最好的羊脂白玉就是温润不透的,所以按照这样的标准选出来的翡翠,恰恰就是最差的翡翠。

  主持人:所以评估一件东西的好坏应该回归本源,从本质去挖掘其内涵。

  楼钢:对,观念的差异直接导致了评估的差异。中国很多收藏家、投资者,这方面的观念都是缺失的。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文革”期间出现了断层,后来大家重拾文化,很多人又引入了外国的观念来套中国的传统文化,这就出现了两个文化观念的不一致,肯定没法获得正确的价值评估。



  主持人:所以也说明了,拿彩瓷与单色釉相比是没得比的。彩瓷出现的时间比单色釉要迟很多,无论是历史价值还是文化内涵,跟单色釉都没得比。

  楼钢:现在一件光绪年间的瓷器都能卖出天价,恰恰说明中国人的文化底蕴需要提升。而国外收藏家是将中国明清的瓷器当做商品,把宋代以前的瓷器当做收藏品,表现出国外资深藏家正确的价值评判。

  在欧洲有多少宋代的瓷器会流出市场?基本上很少看到,除非是他们的经济真的出现了危机。而被他们视为商品的明清瓷器,买卖多少他们都是不在意的。现在海外回流的宋瓷,基本上都是从日本回流的,早在2012年我去日本访问的时候,一些日本的收藏家就已经表示“顶不住了,要卖东西了”。但他们卖宋瓷也像挤牙膏一样,时不时才流一件出来。不像明清的瓷器,那是一批又一批地出现在市场上。

  我认识一位英国的古董商,他光是明代末期到清代的瓷器,堆积在香港仓库里就有6000件,专门针对中国市场,而且价格可以卖得很便宜。但偏偏就是中国的市场,自己把明清的瓷器价格给推高了。




为什么当代的瓷器做不过宋代的?

  主持人: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有这么一个疑问:为什么现在陶瓷的烧制技术这么高了,艺术也在进步,但大家都还是觉得宋瓷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两件新旧瓷器放在一起,撇开历史的附加值,很多人都会觉得当代的瓷器不如宋代的,这是为什么?

  楼钢:这个问题我们业内也经常讨论。首先是审美的定位,一件古陶瓷的价值有多高,这是要综合其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来评价的。在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方面,古陶瓷具有现代陶瓷无法比拟的优势,唯一就是艺术价值上可以比个高低。可能现代的瓷器在工艺、艺术表现方法上比以前的更进一步。但我觉得,有很多技术,现代的工艺还比不过古代的。



  古代瓷器都是手工制作的,比如北宋景德镇湖田窑的刻花,它的胎非常薄,只有一毫米,在这么薄的胎上,北宋的工匠还能用刻刀去刻花,刀工细腻、纹饰流畅,最重要的是没有刻穿。这样的工艺,现在的工艺美术大师我想没人能手工刻得出来。而且当年的工匠一天要刻几十件、上百件。现代人太依赖现代科技了,科技越发达,手工就越退化。

  另外,宋瓷的伟大之处还在于它的文化内涵。举个例子,古代建窑瓷器现在的拍卖价格都非常高,当代有很多人还原建窑油滴盏。但我发现,很多大师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它的表现方式上,把建窑油滴盏做得很靓丽,但这恰恰忽略了其文化内涵。宋代的主流文化是雅文化,对艺术品的要求是要自然纯朴,不能有人为后加的因素,而且要内敛不张扬。但当代做出来的东西都很张扬,就是用俗文化的观念去做雅文化的器。为什么很多工艺美术大师仿古代瓷器总是仿得不到位,就是因为忽略了它的文化内涵。



(文章摘自:网站 本刊作了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代高温单色釉瓷器
瓷器百科丨宋代高温单色釉瓷器,异彩纷呈,美轮美奂!
单色釉:返璞归真的简约美学
中国陶瓷艺术史最高境界—单色釉,带你看懂中国陶瓷 
《鉴藏阁资讯》中华传承走近藏宝图 走近文化渊源瓷器“下”
藏友藏品汇集(129-定窑刻花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