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收藏圈有这么一对夫妻,男的喜欢买纸,女的喜欢买布!

  刘益谦夫妇

  



苏轼《功甫帖》


  “我可以声明,我没有哪一件艺术品拿去抵押了,对于别人怎么说的,我也懒得回应。但我认为这完全是合法的,只是我现在不需要这样做。”刘益谦在《功甫帖》事件后,再次成为焦点,除了真假之争外,也伴随着一些人关于艺术品背后涉及金融的利益链条的猜想。面对这样的说法,刘益谦底气十足。刘益谦说过这样的话:“我从来没认为我一定要做第一。”但他也说过这样的话:“我不懂什么艺术,我的优势就是有资金。”于是,刘益谦和他的收藏王国就在一股子霸气和直接了当中开拔生长。刘益谦在拍场中的不变法则就是“只买最贵的”。于是,这几年几乎所有大型拍卖的海报拍品都被他拿下。比如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刷新中国瓷器拍卖纪录的同时,他也表示这只“神器”将在年底于龙美术馆展出。他的收藏理念是:收而不藏。


  藏家刘益谦


  刘益谦夫妇因在拍卖市场大手笔购买艺术品而进入公共视野。中国书画拍卖的多件亿万级别作品,都被他们拿下。


  几年前,刘益谦夫妇因为在拍场豪掷购买艺术品而进入公共视野。当时,书画的多件亿万级别作品,都被刘益谦拿下,从宋徽宗《写生珍禽图》(6171万元),陈逸飞《踱步》(4043万元),到宋人《瑞应图》(5824万元),清乾隆御制紫檀“水波云龙”宝座(8578万港元),再到1.6亿元砍下吴彬的《十八应真图》,齐白石《可惜无声》册页……与刘益谦共进退的王薇,则把战场开辟在油画和当代艺术领域,在市场不景气的那一段时间里,油画拍场里几乎是王薇一个人在战斗。夫妻俩在拍场风生水起的同时,也成了艺术圈的风头人物,这让他们筹备建设的龙美术馆一开始就成为艺术圈关注的热门话题。上海滩流行这样一句话:“毛毛”刘益谦是和中国台湾大收藏家林百里同档次的收藏家,个人收藏之巨大陆乃第一。最近又开始在圈内流行一句话:他的收藏抵得上一个博物馆的收藏。


  2009年一则颇具有流行色彩的报道是这样开头的,“来到刘益谦位于浦东的别墅家中,视野跨过保时捷Targa在内的四辆名车,就见满屋堆放着拍卖画册上才能看到的艺术珍品。这位穿着拖鞋、身着牛仔裤的‘法人股’大王慵懒地依靠在沙发中,烟不离手地叙谈起自己的投资收藏哲学。”当年他以8344万元的价格拿下起拍价为1200万元的“清乾隆青花海水红彩龙纹如意耳葫芦瓶”,刘益谦显然喜欢有人争的场面,竞价到5700万元时,他才第一次举牌,叫价5900万元,“越贵的东西越有人争,越有人争的东西越是好东西。”这是他投资艺术品的简单判断,与他在股票市场上的理念相去甚远。


  清宫廷皇家收藏著录《石渠宝笈》中记载的珍品,他有30多幅;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的作品,刘益谦有“三王”,并一直遗憾于“这么多年没在拍卖场上看见王时敏的珍品,否则就齐全。”当时客厅中挂的是刘益谦上世纪90年代末以200多万元买下的陈逸飞《提琴手》,夹道中、客厅边角堆满了各种油画、雕塑……



2011年,刘益谦送拍的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大老鹰)以4.255亿元的价格成交


  玩家刘益谦


  “我有20年的收藏经验,同时也有20多年参与市场经济的经验,所以我在区分一件艺术品的艺术性和价值的时候,我会将两种经验结合起来进行判断。”


  刘益谦说,自己买艺术品的初衷是收藏而不是投资。2011年,刘益谦送拍的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大老鹰)以4.255亿元的价格成交,创造中国艺术品单品纪录成交价。可随后又有消息称刘一直没拿到钱。刘益谦近日说,“我没卖过几件藏品,大家很关注的齐白石的大老鹰,至今也没收到钱,所以就艺术品投资来说,我是失败的。”


  比起其他一些资本玩家的名流状,刘益谦骨子里仍保持着他的草根性。而他直率的话语,也往往招人话柄。比如,“不要轻易相信人,能骗你的人肯定是你相信的人,联系过多没什么好处。”“我不放弃每一个创富的机会”……


  艺术品拍卖市场,刘益谦鼎鼎有名。“有这么一对夫妻,男的喜欢买纸,女的喜欢买布。”这便指的是刘益谦及其夫人王薇。此前,刘益谦热衷于收藏中国书画,而王薇则喜欢购买布面油画。


  在王薇看来,“老公显然是太聪明了”。现年48岁的刘益谦,从没受过任何专业金融培训,也拒绝承认自己钻研过股票知识,却从未错过中国证券市场的任何一次暴富机会。发迹之前的他,初中肄业,做过皮包生意,开过出租车。


  在刘益谦身上,几乎可以找到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整个轨迹。王薇记得很清楚,刘益谦掘的第一桶金是买卖国库券、认购证。改革开放后的第一轮通胀刚刚泛起时,年息10.98%的3年期国库券打到6.5折、7折都很难卖出去,刘益谦就此发了一笔。1990年初,他又以每股100元的价格买入“豫园商城”,到了1992年,以每股1万元的价格卖出……



  直率刘益谦


  刘益谦的发迹之路尽管不能复制,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勇气和时运带给他很大的帮助。


  至今,刘益谦还记得20年前,他第一次踏入生疏的拍卖行之时,就买了两件艺术作品。“那时上海有一个中国书画拍卖,我在里面就认识两个人的名字,一个叫胡适,一个叫李可染。我记得买下那件李可染的画,当时只花了7万元。”现如今,李可染的国画,动辄都需要几千万元人民币一幅,而胡适同等体量同时期的字帖,在2011年秋拍上也达到底价1500万元。


  有趣的是,在2007年房产市场火爆的时候,刘益谦也投资成立了一个房地产公司,不过却时常苦于拿不到地。“信息太不对称了,我有资金,却不知道该去哪里拿地。”他说。于是,刘益谦花了几亿元干脆把他们别墅小区内的好几套豪宅别墅和商业地产拿下。


  刘益谦在艺术拍卖圈的直白和不顾事体的言辞曾惹恼了不少人。“真实是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候、任何人面前不装。”这是挚友给他的评语。


大家看看刘益谦这些年来拍卖来的顶级藏品






郑和真迹“大明楷书御制佛经”


2015年3月,苏富比纽约拍卖现场,郑和真迹“大明楷书御制佛经”估价为10-15万美元,场内以10万美元起拍,最终被上海任性藏家刘益谦以1230万美元落槌价收入囊中,高出最高估价8倍之多,也成为2015年第一件破亿元成交的中国艺术品。


“大明楷书御制佛经”为拍场内唯一一件郑和真迹。在2015年3月12日曾缔造出超过2.78亿人民币神话的永乐唐卡交接仪式上,龙美术馆(西岸馆)就发布了2016年将推出以永乐唐卡为核心展品的大展,届时永乐唐卡将回到中国,上海,以保税形式展出。


 这件源自明代永乐年间的佛经为郑和真迹,来自重要日本藏家,在开拍前估价仅为10万到15万美元,起拍价也仅设定在10万美元,但是拍卖一开始便有15位买家参与竞投,激烈程度可想而知。随着竞拍变得越来越胶着,最终的竞投在四位来自亚洲和美国的买家之间展开。31分钟后,此件明代佛经以1230万美元落槌,加佣金后的成交价达到1402.6万美元,由纽约苏富比古代中国绘画部总监张荣德电话委托竞得,电话另一头的真正买家则为上海藏家刘益谦。


西藏十一至十二世纪铜瑜伽士坐像


2015年3月17日晚,纽约佳士得2015春季亚洲艺术周“锦瑟华年——安思远私人珍藏”夜场在纽约洛克菲勒中心举槌。一件西藏十一至十二世纪铜瑜伽士坐像(或为帕当巴桑结尊者)是刘益谦很早关注的作品。雕塑的估价为100万至150万美元,最终以486.9万美元成交。这件编号为“8”的拍品最终被刘益谦拿下,创下西藏雕塑拍卖的世界纪录,高出事先最低估价约5倍。



清乾隆御制青玉交龙钮“大观堂宝”玺


2015年3月,刘益谦除了在首场安思远专场购入了如西藏11、12世纪铜瑜伽士坐像和明17世纪黄花梨画案等多件拍品外,他在此次纽约亚洲周期间还购入了其他作品:在3月17日纽约苏富比“铭昭令德”首个呈现各式铭物鉴品的专场上,以445万美元成交的清乾隆时期的御制青玉交龙钮“大观堂宝”玺和87.4万美元成交的商代甲骨刻辞,都被刘益谦收于囊中。



苏轼《功甫帖》


2013年中秋,刘益谦以822.9万美元拍下苏轼《功甫帖》。《功甫帖》以822.9万美元成交,摘得全场头筹。《功甫帖》分两行书有9字“苏轼谨奉别功甫奉议”,为苏轼奉别友人郭功甫时所写的手札,字数虽少,却极富神采,历代鉴藏家均对《功甫帖》评价甚高。



入库交接仪式现场,刘益谦查看鸡缸杯




一张“刘益谦用鸡缸杯喝茶”的图片


交接仪式现场 


2014年4月8日,刘益谦以2.81亿港元在香港苏富比拍得口径只有8.2厘米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后,圈内外热议纷纷,他本人也登上了社交圈话题榜,电商网站上还出现各种价格不等的“刘益谦同款鸡缸杯”。7月18日,在香港完成鸡缸杯交接后,有些激动的刘益谦随手往鸡缸杯里倒了点茶,随即,一张“刘益谦用鸡缸杯喝茶”的图片传遍了网络,网友们吐槽此举为“土豪行为”;又因为鸡缸杯为酒器,而刘益谦一时兴起以它品茗,不少人说他“没文化”



红色革命狂热分子



提到王薇大多人会联想到收藏界的这对传奇伉俪——王薇和刘益谦。与丈夫刘益谦不同,王薇极度偏爱1949年以来的红色经典作品,并在红色收藏之路上一发不可收拾。



2003年,王薇为了装修浦东的新房子,在嘉德拍卖会上拍下了吴冠中20世纪70年代创作的《爱晚亭》、张洪祥的《艰苦岁月》,有了自己收藏史上的第一件红色经典作品。


—张洪祥●艰苦岁月

2007年,王薇的红色经典系列藏品超过100多件,2009年,王薇为自己的藏品组织展览,起名为“革命的时代”;

2012年“革命的时代:延安以来的主题创作展”再次亮相;


—毛主席视察上钢三厂

2014年9月,“革命的时代:新中国建立65周年纪念特展”在夫妇二人的龙美术馆(浦东馆)开幕,集中展示夫妻二人自2003年起收藏的红色经典作品,涵盖油画、版画、雕塑等形式的200余件作品,包括靳尚谊的《毛主席视察上钢三厂》、黎冰鸿的《南昌起义》等。


—黎冰鸿●南昌起义

从“红色经典”藏品起步,王薇开始了向“红色时期”两端延展的购买步伐:从红色前期往前追溯民国老油画,从“红色后期”向后补充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现当代艺术。她对红色藏品的执着追寻、挖掘,弥补了国家收藏的不足。




版权声明:济南时报 作者:谢礼恒+古玩元素网整理,如涉及到版权问题及时联系我们,152019218034000897882 电话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回复,同行转载请署名古玩元素网和谢礼恒,否则一律投诉到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独家】刘益谦太太王薇:从富太到龙美术馆馆长
收藏“大鳄”刘益谦花10亿买一幅裸女图
上海新富豪刘益谦 一年4亿用于收藏
2.8亿鸡缸杯曾经流拍多少次,你们知道吗?
女性收藏能顶半边天
私人美术馆富豪的新战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