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湖南出土史前人陶像和鸟形陶塑 距今4000余年

        最近长沙举行的2016湖南考古汇报会上,湖南史前文化考古成为会议最大热点。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长郭伟民称,湖南澧阳平原和环洞庭湖地区依然是揭示史前湖湘历史面貌的关键区域,本年度沅江赤山岛旧石器遗址以及华容县车轱山遗址、常德唐林遗址、澧县孙家岗遗址等的考古工作极大丰富了我们对该区域史前文化,尤其是石家河时期考古学文化面貌的认识。

 

       据悉,2016年湖南文物考古共调查勘探了300多万平方米面积,发现文物达1万余件。

长沙等三地“挖”出4500年前史前湖南历史

 

       考古学上的石家河文化,指的是距今约4600─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铜石并用时代。在历史学的划分中,这一时期属“传说”中尧舜禹征三苗的时期,因考古遗迹发现于湖北省天门市石河镇而得名。

      2016年度,湖南省和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者分别在澧县孙家岗遗址、常德唐林遗址及宁乡罗家冲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有大量石家河文化的典型器物。


澧县孙家岗出土的石家河文化陶塑人像

      澧县孙家岗出土的陶塑人像,常德西洞庭管理区内的唐林遗址出土的大量陶塑鸟雀和一只陶猪,宁乡罗家冲遗址出土的陶猪及八角星纹陶纺轮,这三大考古遗址发掘出土的文物标本,均引起文物工作者的极大兴趣。三处考遗址均被文物专家认定为属于石家河文化,距今有4500-4200年历史。


常德唐林出土的石家河文化鸟形陶塑

       常德唐林遗址出土的大量陶塑鸟雀图片的展示,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关注。因明年农历新春为鸡年,记者特意询问该考古项目负责人王良智,本次出土的众多鸟雀陶塑,是否证明在4500年前的西洞庭管理区就已饲养家禽,比如鸡。王良智向记者表示,这些鸟雀并不能确认就是家禽,这些陶塑鸟雀器物的用途当为祭祀用品。但王良智也告知记者,史前鸟雀陶塑大批量集中出现,这在湖南尚属首次。此外,西洞庭管理区,此前名为西洞庭农场,这里居民均为现代移民,他们一直认为自己是西洞庭管理区的最早居民,通过此次考古发掘,这里的人们认识到:其实早在距今4600-4200年前,西洞庭管理区这片土地就已出现过灿烂的文化。

 

赤山岛文物可证旧石器时代原始人在此的迁徙路线

 

         益阳沅江赤山岛因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也吸足了考古专家们的眼光。李意愿是负责赤山岛旧石器时代遗址勘探和发掘的考古工作者。李意愿称,在沅江赤山岛前期发掘过程的调查中,他发现赤山岛所在区域旧石器地点数量丰富,分布面积大,但每一处旧石器地点的石制品数量却非常有限。发掘面积600平方米的枫树嘴遗址出土500多件旧石器,发掘面积400多平方米的虎须山遗址出土200多件,杨腊丘遗址更是只有20余件。这些遗址和遗物的分布特点显示出早期人类在沅江赤山岛生存的特定适应性策略,体现了河流、湖盆环境下的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的栖居形态特征,估计当年生活在益阳沅江赤山岛的先民采取的是一种环状的频繁迁居移动策略。


沅江赤山岛杨腊丘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现场

        在传说故事中,沅江赤山岛,是西施与范蠡泛舟归隐之地。这里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发掘,当然会让此地的文化历史更显厚重。

        在汇报会上,分布在湘江支流靳江流域内的文物考古发掘也引起了长沙专家的普遍兴趣。宁乡县大屯营镇狮北村汉代墓群以及洋湖湿地公园宜家工地汉代战士墓群,均分布在靳江流域范围之内(本报此前均有详细报道),因此,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何赞认为,靳江流域的汉代墓葬群的分布,可能与汉代长沙河西生活的家族群落的分布存在某种关联。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长何旭红认为,2017年,应当对靳江全流域的墓葬分布进行调查和研究。

 

 (文章来源:《长沙晚报》2017年1月9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贵州河谷中的文明密码丨考古清水江
内蒙古赤峰:史前陶人出土考古价值巨大
王苹:辽西地区史前人像造型特征与功能探析
它在兴隆沟出土,被称为中华祖神,可是不少网友发现它像一位明星
蚌埠双墩遗址——解开世界上“最古老的微笑”之谜
多学科 多角度 推进蚌埠双墩陶塑人头像及淮河古代文明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