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上篇)-关于建盏





目    录(上篇)

一、序言

二、黄金粉末掺入胎骨

三、黄金釉工艺

四、贴金箔工艺

五、描金工艺

下篇

一、南宋历史简述

二、程大昌《演繁露》卷十一

三、周密《武林旧事》卷二

四、“三金茶碗”鉴赏

五、结语



一、序言


宋代建窑中心窑场是在今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水吉镇后井村芦花坪一带,因宋代时属建州府建安县,故名建窑(历史上也称水吉窑),又称“乌泥窑”。


该窑始于晚唐盛于两宋,而衰于元,终于明代。五代晚期主要烧制青瓷与青白瓷,宋代始盛烧制黑釉瓷,闻名于世。有北宋“斗茶”与南宋“绣茶”之风盛行时,更是受到宋朝皇室的喜爱与推崇,以及文人墨客雅士的赞詠诗歌的作用下,十分兴旺发达。分布在建阳水吉镇中心附近有;水吉窑、延平茶洋窑、武夷山遇林亭窑。当时建窑最长的龙窑可达135多米、依山而建,堪称世上之最,每窑可烧近十万件建盏,又是何等壮观。尤其在北宋晚期至南宋中晚期,长达100多年的历程中,承担着供皇室御用茶碗的任务,又是何等光荣与神圣。

 

       

建窑是宋代八大窑(名)系之一,属南方著名四大窑系之首。在北宋中晚期始属贡窑(官搭民烧)性质。宋代建窑虽没列入“五大名窑”之列,但是,建窑有小部份顶级茶盏或茶碗,更胜于“五大名窑”的任何作品,这是历史的真实真相,不容置疑。建窑的这些小部分贡器,茶盏底部刻有“供卸”或“进盏”阴刻铭文,为宋代皇宫御用器皿的标志之一。但真正要达到御用茶碗(盏),还得靠窑火及“天意与神助”,才能达到贡瓷标准。


 

建窑特色产品为茶盏(碗),主要釉色为黑釉、按斑纹釉色分类,品种有兔毫,油滴,鹧鸪斑,普通曜变,红釉、茶叶末釉、柿红釉、桔黄釉、自然釉、杂色釉、兔毫加贴彩蝶与朱砂描鱼纹,多彩晕光曜变油滴、七彩晕光曜变加贴金箔及彩蝶、铬(银)蓝釉七彩晕光曜变彩斑(釉疹)等等茶盏(碗),釉色与斑纹十分丰富,多达二十多种。但是,黄金釉茶碗极为稀见的品种,黄金釉在宋代称为“大镀金”。茶碗(宋时茶碗刻字版为‘上敞下瓦’)。称为黄金釉茶碗也有二、三个品种,一种为纯内外黄金釉,有一种为绀黑釉曜变彩斑黄金油滴(或描点金彩)、另一种为黄金釉上加贴金箔及描金彩的茶碗。



黄金釉面上再用黄金装饰与贴金箔花样这类精美茶碗,更是世上罕见之器,属于顶级建盏,御用之物,十分稀珍。也是宋代建窑产品中的最高标准之一。



在现代人看来,古代烧制黑釉茶盏的窑口很多,如河南的段店窑、江西的吉州窑、四川的西坝窑等窑口。但唯有建窑将茶盏烧出了极致,从胎骨、器型、釉色、斑纹、釉面等方面都做到了与茶最紧密的对接。正是因为这些使建盏成为黑瓷的代表。使得原本平淡无奇的土与火结合的瓷碗,在建窑工匠们的艰辛付出与努力创新,更从黑釉盏到巧夺天工的黄金釉面上再贴金描彩,复窑烧成了精美而又极具特色及非常罕见的御用茶器,稀世珍宝,非宋代建窑莫属。



二、黄金粉末掺入胎骨


建窑主要产品是建盏(茶碗)。因胎土为水吉镇附近的红棕色瓷土含铁量较高,胎骨为厚重坚致,一般经高温烧制后呈黑褐色与黑色,质地粗糙但十分坚硬,古代有“铁胎”之称,宋代建盏外壁施釉不及底,圈足与底部均为露胎,露胎面积无标准,形状也不规整。但贡器御用的盏,都有修掉垂釉而成釉珠(釉泪),不触手感。修足也十分整洁规整,这是贡卸用盏的重要特征之一。



黄金釉茶盏(本器)胎内含有铁含量约为8%,黄金矿物粉末含量约为6%左右,瓷胎中掺入黄金粉末为胎骨在中国古陶瓷中唯一;只有建盏,也是真正的“金属陶瓷”之一,是现代仿制者不可能做得到“死敌”之一,只能望而叹之,也是世上最为奢侈的瓷器之一。


无论宋代“五大名窑”均不及建窑的“奢侈”,在我国古陶器历史长河中含金量最高的器物之一。这种奢侈与南宋皇朝偏安一偶有关,也说明南宋时期皇家的富有与奢侈程度。瓷胎土中掺入黄金矿物粉末,另一个原因是能起到器型规整及对釉面黄金釉发色能达到更加辉煌灿烂,主要是为起到黄金本色的作用。让人能感到釉色金光闪闪,非常炫眼似金子一样之效果。



黄金釉茶碗 若没在瓷胎中掺入黄金粉末,器物表面黄金釉色,在厚黄金釉的情况下,黄金釉发色发白光;在薄釉的情况下,黄金釉发色会变为灰暗现象,均会影响到黄金釉发色效果,故此才会有黄金粉末掺入胎骨之瓷,也是世上前无先例,后无继者,为最为贵重的瓷碗之一。



三、黄金釉工艺

      

 釉是生产瓷器主要的原料之一,最早的釉出现在商代陶器之上,即原始釉。到了东汉、三国时期制瓷工匠才比较成熟地掌握了烧制青釉瓷器的技巧,青釉的出现,是浙江越窑的功迹。使我国陶器与瓷器发生了根本上的区别,产生了瓷器。


 瓷器的   釉以云石、长石、黏土等为原料,是附着于陶瓷坯体表面的玻璃质薄层。我国继三国青釉之后,两晋的青釉以及隋唐的白、酱等釉色,宋代的红、黑、蓝釉等等色釉都相继出现。到宋代还出现了黄金釉色,黄金釉是在釉药之中掺加入黄金矿物,起化学成分作用下就出现的黄金釉色。



黄金是一种存世量稀少,非常珍贵的矿物原料,具有深黄色光泽的贵重金属。自古以来,人们经常使用它装饰各类器物表面,既可以增添美感,又显得富丽华贵,达到锦上添花的艺术与威严神圣之效果。因此,古人们在制瓷工艺中也有使用黄金原料磨成粉状,制成釉料装饰器物表面,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黄金釉。


黄金釉色是一种近似黄金的颜色,而是一种渐变的黄金色。

 


中国古代皇家陇断的颜(釉)色,自从唐、宋、元朝时期开始,金色釉只有皇家使用权力,大臣、将相与庶民不得使用。金色代表权力与荣华、辉煌、神圣;自从明清时期开始,黄颜(釉)色为皇族御用色,为皇家的权力与威严象征,是高贵的身份颜色,以“黄为贵”就是一例。


  黄金釉象征高贵、荣华、富有、辉煌、权力的作用,所以宋代皇室才用黄金釉制作建窑茶碗(“五大名窑”均无此等现象),代表着金钱和象征着财富以及皇家威严神圣。同时也彰显了该建盏(茶碗)的炫耀、奢侈、华丽的气质,辉煌着建窑的历史。



建窑制作的黄金釉 ,若没有得到南宋皇朝的指令,建窑是无能力与权力烧制这种单色釉,在南宋之前黄金釉是首创的釉色。无论从感观、手感、华丽等方面都不亚于北宋汝窑的任何作品,也是建窑中杰出的佳作之一。尽显宋代皇家威严与荣华,更体现了宋代建窑巨匠们的高超制瓷技艺。


四、贴金箔工艺


我国古代祖先们,常使用“镀金”与“贴金”等工艺方法来装饰器物表面,以达到金碧辉煌之效果。



如唐代诗人李绅在《答章孝标》中载:“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说明唐宋时期流行“镀金”工艺,“镀”的本意是:使一种金属附着在别的金属器物表面之上,如现代的电镀工艺,是物理变化作用下而成。可是在宋代无此技术,只能在其表面附上真金,称为“镀金”。


由于“镀金”与描金工艺耗金量都较大,让人们难以接受,只有皇家才不惜一切成本,利用黄金显示尊贵辉煌。但在唐宋时期工匠们发挥智慧,利用黄金具有良好的延伸与可塑性特点,发明了金箔制作与贴金工艺,即为“金箔贴金”。


纹饰画面显的金碧辉煌,贴金工艺在我国流传已久,贴金专用材料主要包含有金、银、铜、铝箔等工艺。传统贴真金装饰技法是将金箔用竹钳子夹起,贴在有黏性的底子上,一般贴于佛像、皮革、瓷器、各种器物以及建筑物表面作装饰用。贴金的底子,用鱼鳔胶水遍刷一层,这是唐宋时期的传统方法。一般在瓷器上用大蒜液,再经过铺金、扫金等程序,让金箔纹饰牢牢地粘贴于釉表面之上,压融为一体。唐代贴金已普遍使用,在北宋早中期时期因黄金竭泛,素有销禁令。如《宋史》中< 仁宗记>载:“康定元年(公元 1040 年)八月戊戌,禁以金箔饰佛像”。



在宋元瓷器中金箔贴金技术都有出现,北宋晚期开始盛行,各大名窑均有出现,元代更是习为以常之工艺。在1954年河北保定窑藏出土的元代蓝釉贴金彩缠枝莲纹匜,就是景德镇窑贴金彩(金箔)其中一件。


在明代的《天工开物》中记载:“凡色在于金,为人间华美贵重,故人工成箔而后施之……。”是以证明其工艺在我国之悠久历史。以黄金釉为地,上加贴金箔纹饰,是属“金上加金”工艺,是炫耀奢华、权力的象征。



五、描金工艺


描金又称泥金:是一种汉族传统工艺,美术技艺,描金是金彩装饰方法之一,描金是用本金(金粉)或亮金(金水)在瓷器表面上描饰纹样或其它装饰使用。本金的使用技法较亮金操作要困难。而且由于含金量高只有御用或御窑瓷器,才使用于高级别的器物,一般的瓷器都采用亮金(金水)工艺。本金具有立体逼真与生动效果,而亮金只有装饰效果。金粉(水)与器物结合比贴金箔紧密牢固,不易脱落。



釉上彩绘瓷在我国历史久远。北齐武平六年的范粹墓就曾出土过相当精美的白釉绿彩器。北宋中晚期,如汝窑、定窑、建窑、官窑、钧窑等窑口作品中均有出现釉上描(或点)金彩工艺。但在“黄金釉面上加描金”工艺,是在南宋时代始尹,元代御瓷稀有继之。明清时代也都是在其它釉色上描金彩绘进行装饰,得到很大发展与广泛使用。



在我国古代,除了御用瓷器外,稀见描金彩瓷器。对于宋代皇家他们而言,制作复杂、工艺考究、在实用基础上突出装饰效果才是符合他们身份与品位的首选。在各种各样的装饰效果中,真金的运用最被人们所惊叹,那曾经是皇家的符号,也是富足的象征。时至今日,各种文化的互相冲击与融合仍改变不了人们对真金白银的追求,描金的工艺仍享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魅力。



在黄金釉面上,再以金箔与描金彩同时使用在一茶碗之上,这种繁复精美纹饰,来装饰同一器物表面,只有宋代皇家如此奢侈、只有建窑的茶碗有此殊荣。

 

       陈香龙作于温州2017年9月初


元青花文化圈

收藏者的微信杂志,

学瓷人的良师益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明清官窑瓷器中的"金彩"_
元代沥粉贴金瓷器的起源与特点初探
明清官窑瓷器中的“金彩”,熠熠生辉
​首次宋代金彩瓷器展—— “ 厦门博物馆”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下篇)-建盏的那些事
史上最为繁缛和精美的寿诞茶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