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辽代独有的一种特殊玉器——玉臂鞲

辽代玉臂鞲

长7.3厘米、宽3厘米;扣绊长2厘米、宽1.5厘米

法库县大孤家子乡李贝堡村辽墓

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上图是一件非常典型的玉臂鞲,是辽代狩猎时,放鹰者将臂鞲置于手臂上,以防止被鹰抓伤用的。

玉臂鞲几乎是辽代特有的特殊的玉器。由于存世少,故识得玉臂鞲的人较少。

从行状上说,臂鞲呈瓦片状,又带有些许圆弧,因此早期的考古发掘报告中,因考古人员不知道其用途所在,故都将其定名为“瓦状玉饰件”。

辽人甚喜驯鹰,以鹰猎捕动物。鹰栖于主人手臂上时,由于鹰爪力而锐,易伤其主,于是辽人就发明了硬度远高于皮革的玉臂鞲,以作臂上护具。

鞲,读作gōu。

《说文解字》:'鞲,臂衣也'。

鞲最早用皮革制作。

唐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有诗句“逸骥初翻步,鞲鹰暂脱羁。”,写鹰脱鞲而去的情景。

辽代臂鞲多为玉石质、金属质。

玉臂鞲

长9、宽3.4、厚0.35厘米

辽陈国公主墓出土

辽陈国公主墓也出过一件玉臂鞲。

此玉臂鞲为白玉质,泛灰,表面磨光。椭圆形片状,正面略弧,背凹。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椭圆形长孔,孔内各系金链两条。

值得一提的是,玉臂鞲挖掘时正置于驸马的左臂之上。据此,专家认为,北方草原民族素有“架鹰”的传统。他们手戴护臂,将驯服后的鹰置于护臂之上,策马奔腾于原野,一旦发现飞禽走兽,即抛出猎鹰,凶猛的猎鹰如离弦之箭,能迅速敏捷地捕获猎物。

不过,由于材质特殊,湖南省博物馆研究员郑曙斌曾认为,玉臂鞲可能为契丹贵族的珍贵饰物,应用于重要仪式,而非日常穿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辽国有种宝贝名叫“锦臂鞲”,由于一个原因,已不知道长啥模样了
马未都说收藏·玉器篇?第七章?马背民族?春水秋山
辽代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出土文物欣赏
《玉臂韛果真是用来架鹰吗?》•苏迅•
【最好臂鞲】没有之一
辽金玉器凸显草原民族风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