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寻台北故宫的明永乐青花瓷器

探寻台北故宫的明永乐青花瓷器

—一个收藏家的旅程笔记

陈逸民 陈莺

到台湾,台北故宫是必去的所在。这不单是团队游客的安排,也是自由行游客的向往。201611月跟随旅游团队参观过故宫,2019518这天,我们自由行的一伙,又去台北故宫参观。说来也巧,同行的都是瓷器爱好者,恰逢故宫临时开设一个“明代早期瓷器展”,我们恭逢其盛,兴致勃勃地从头到尾一个不拉地看完这个难得一见的展览。

参观过台北故宫的人都知道那里陈列着三大国宝:毛公鼎、翠玉白菜和肉形石,其实这是台北故宫的媚俗之举,除了毛公鼎外,把翠玉白菜和肉形石列为中华民族的国宝,实在是愧对祖宗,它们无论是学术价值还是文化价值,都不能和真正的国宝相提并论。由于刻意的宣传和特殊的陈列,这三件单独展示的展品中,翠玉白菜和肉形石的展厅绝对是人头耸动,排着长队,而毛公鼎的展厅往往不需排队,随意拍照欣赏。

1 毛公鼎

2 毛公鼎铭文

这件毛公鼎通高54厘米,重不到35千克,鼎内刻有近五百字铭文,是研究西周时期历史的宝贵资料。你可以细细观赏,一一拍摄,鼎的全部、细节和铭文都会告诉你它的国宝级的价值(12)。

我们最期盼的是要感受明代早期瓷器的特展,展览的正式名称是《适于心-明代永乐皇帝的瓷器》,展品中虽然有永乐时期著名的甜白釉瓷器,但主要是永乐的青花瓷器(34)。在展出的100件左右的瓷器中,有青瓷4件,白瓷和青白瓷5件,黄釉1件,其余都是永乐宣德时期或者清代仿制的青花瓷器。

3 永乐瓷器展

4 展出的介绍

台北故宫没有元代青花瓷器的展出,也许台北故宫从来没有收藏过元代青花瓷器。在民国时期,元代没有青花瓷器,是作为“史之定论”,被诸如一些公认的鉴定大师们捧为真理,因而元代青花瓷器没有出现在台北故宫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对于元代青花瓷器的研究,无论从器型学、青花绘画特征、青花发色特征还是文化内涵的探讨,对于台北故宫的学者们来说,没有实物的上手,恐怕不能突破学术瓶颈,从而达到一个足以傲视各国元代青花瓷器学者们的高度。这样的遗憾,台北故宫的学者们一定会设法弥补,或者是征集或者是接受捐赠,会迈开这一步吗?

而这个《适于心-明代永乐皇帝的瓷器》展览,把重点放在青花瓷器上,也许这是台北故宫的学者们一块敲门砖,用来打开“苏来麻尼”(旧称“苏麻离青”)料研究的尝试。众所周知,元代青花瓷器所用的钴料,是和明代早期永乐时期的钴料基本一致,都采用古代波斯的高铁低锰的钴料,研究永乐时期的青花,对于研究元代青花瓷器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苏来麻尼”(旧称“苏麻离青”)料,又恰恰是是打开元代青花瓷器的钥匙。这次台北故宫的《适于心-明代永乐皇帝的瓷器》展览,重在青花瓷器,又在展出时特别强调永乐时期青花所用的钴料(5),以旧称“苏麻离青为饰”为标题,对参观的观众加以说明,强调了苏料的产地、发色特征和使用的年限。我们全文录下,以便在欣赏下面的展品时能够体会台北故宫的良苦用心。

5 展出对于苏料的说明

全文如下:“‘苏麻离青’是一种外来钴料,以此绘画的青花瓷器,发色浓艳,带有渗青铁锈斑点,纹饰有时还会因流釉关系略显模糊。永乐青花因此有别于稍早洪武时期(1368-1398)青料的灰蓝,以及稍晚成化时期(1465-1487)青料的清朗色调,形成独特鲜明的风格。”这里,把苏料作为学习明永乐时期青花的突破口,从而带动学习和研究元代青花瓷器,是我们应该领会的学习途径。为什么洪武时期青花的发色和前面元代后面的永乐不同呢?这可能和洪武时期的战乱有关,永乐和宣德时期的七下西洋,不管是否寻找失踪的建文,它的副作用就是带回了青花所需的波斯钴料。而成化以后,明代因倭寇之乱的闭关锁国,或者是国产钴料的发现,进口钴料的放弃,使青花的发色和永乐宣德时期不相一致。

下面的旅程就是观赏这个展览的青花瓷器。

6 永乐青花梅瓶

7 上博元青花梅瓶

8 苏料特征

9 上博元青花梅瓶苏料特征

6是这次故宫展出的永乐青花梅瓶,它和上博展出的元青花梅瓶(7)相比,都是唇口、溜肩、腹以下略收,器型上的不同之处是永乐时是直颈,而元代是梯形:从绘画来看,永乐梅瓶的肩上是三阶开光,还保留着元代的绘画风格,而元代常用的近底部的倒置蕉叶纹已经不见,所以,永乐的绘画是有传承又有变化。而比较一致的是青花的发色(89),因为同样采用苏料,它们的晕散、串珠和铁斑等特征基本一致。因此,把永乐时期的青花发色特征作为突破口,不仅能对采用苏料烧制的明代早期瓷器的鉴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也能对元青花的认知有所帮助。

10 台北故宫展出的青花瓷器的呈色特征

11、12、13、14 台北故宫展出的青花瓷器的呈色特征

事物的规律只有能够重复的情况下才真正可靠。苏料青花的晕散、串珠、铁斑、下凹、锡斑和天坑(参见《元代青花瓷器的呈色奥秘》),在永乐瓷器上很容易地找到(1011121314),仔细观察这些特征,把它们的形状、色差、出现的范围和相互之间的牵连,一一牢记在心,也许对明代永乐瓷器的认识会有一个突飞猛进。当然,绝不能单凭一点肯定或者否定来判断瓷器的真伪,没有那一个天才一秒钟或者看照片就能判断瓷器的真伪,这样的认识十个有十个都是谎言。

光看图是不行的,看图,可以提高认识增强悟性,但真正的判断,还是需要实物的上手和反复揣摩。

15、16、17 永乐青花瓷器

18、19 永乐青花瓷器

让我们继续青花瓷器的旅行,在这个展览中,不仅展示了用苏料烧制的永乐、宣德瓷器,也展示了清代乾隆年间仿制的苏料瓷器(15161718192021),它们的一同亮相,为参观者了解我国瓷器的发展历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途径。苏料的烧制,时间不长,但对苏料青花的研究和追捧时间也不长,元青花瓷器鬼谷子大罐的天价上拍,刺激了元青花的研究,它所引起的对苏料瓷器的研究恐怕很长一段时间都可以成为学者们敏感的课题。

20 宣德青花瓷器

21 乾隆仿品

但学术必竟是学术,它容不得金钱的诱惑和腐蚀,当在元青花只有300件的喧嚣中,被天价迷惑的芸芸众生围绕在发财痴迷中时,台北故宫以扎实的展示,为苏料的研究打开了一个可以信赖的窗口,认真浏览这些永乐年间的瓷器,反复领会苏料特征,对于元青花只有300件的喧嚣,无疑是当头一棒!

也许,但苏料的全面认识和研究,可以为14世纪和15世纪之际的中国瓷器的研究,塑造一把钥匙,从而为这个年代瓷器的研究奠定一个扎实的研究。

在台北故宫观赏了用苏料烧制的明代永乐年间的青花瓷器,但愿有一天,也能在那几看到也是用苏料烧制的元代青花瓷器!

这是游览台北故宫《适于心-明代永乐皇帝的瓷器》后的暇想,这是实地的游览,也是心房的旅程,但愿它不仅仅是一个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明代瓷器:赏珍品中的精品
莲子碗
台北故宫藏明代青花瓷赏析
永乐青花鹦鹉枇杷纹大盘
青花瓷器的原料及其发色——苏麻离青
苏料青花残片,请懂青花的老师掌眼,(伪专家勿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