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此精致的帽顶,梁庄王有6顶!
明人高濂在《遵生八笺·燕闲清赏笺》中对玉器的描述有这么一段话:“自唐宋以下,所制不一如笛、管、凤钗、…… 炉顶、帽顶、…… 梳背、玉冠、珥、绦环、刀把、猿、马、牛、羊、犬、猫、花朵种种玩物,碾法如刻,细如发丝,无毫末踰距,极尽工致”。
古代女子头上的装饰物种类繁多,也极为精美,而实际,古代男子的头顶亦有彰显身份的装饰品,今天一起聊聊帽顶那些事儿!

元代

这是一件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元代鹭鸶荷莲帽顶。

顶饰根据官员级别不同,材质也不同,金、宝石、银等,在这之中,以玉顶级别最高。

荷鹭纹帽顶

灵芝纹帽顶

明代

明梁庄王墓是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九个儿子朱瞻垍与魏妃的合葬墓,出土金器、玉器、瓷器等5300余件,出土文物各种镶嵌的宝石有700多颗,是中国已发掘明代亲王墓中等级最高的一次,随葬物品的丰富与精美仅次于明十三陵中的定陵。在明代梁庄王墓出土有六件帽顶。

金镶宝石帽顶

通高7.5cm,底径4.8cm

由金镶宝石莲花底座和蓝宝石顶饰组成,出土时存宝石10颗。座顶端“拴丝镶”一颗近200克拉的橄榄形无色蓝宝石,是目前考古发现最大的蓝宝石。

金镶蓝宝石帽顶

通高3.9cm,底径5.1cm

由金镶宝石覆莲底座和蓝宝石顶饰组成,出土时存宝石7颗。 

金累丝镶宝石帽顶

高3.4cm,底径5cm

覆莲形金花丝底座自上而下采用“花丝工艺”镂空成五层,共镶有宝石18颗。

金镶宝石白玉镂空龙穿牡丹帽顶

通高6.3厘米,底径5.9—6.6厘米,金质喇叭状底座口沿的后端装饰有2根短尾饰,覆莲瓣面上镶嵌宝石6颗,座顶是白玉透雕单龙穿牡丹饰,玉色柔和,多层镂空。 

金镶宝石白玉镂空云龙纹帽顶

这与金镶宝石白玉镂空龙穿牡丹帽顶很相似,要仔细观看哦:底座上少2根短尾饰,帽顶稍大点,通高7厘米,底径7—7.8厘米,冠顶由金质椭圆型喇叭状底座和白玉镂空龙纹顶饰组成,覆莲瓣面上镶嵌宝石7颗。座顶以“碗镶”法嵌玉顶饰。

明梁庄王墓帽顶

到了明初,此类大帽仍旧可见,明梁庄王墓出土了许多华丽的帽顶。在嘉靖七年定“燕居法服之志”,提出要恢复祖制,仿古玄冠,以乌纱帽之。
明以后,随着人们头顶多用束发之冠而不再用帽,于是把许多元代旧帽顶改为炉顶使用,至使许多元代帽顶与炉顶相混杂,难以区分。另外,明代还仿此样式制作炉顶,如明益宣王墓出土的那件白玉镂空鸳鸯戏莲纽,它与故宫旧藏的明代青玉兽面纹冲耳炉紫檀木盖上的鸳鸯衔莲盖钮形制基本相似,这也就是后世人们将此类玉纽都称为炉顶的原因。

帽顶改作炉顶

辽、金、元时期,人们习惯以玉器装饰帽顶,明以后风俗改变,不再以玉器饰帽顶,而改作为炉顶,鉴于此,后人统称这类装饰器为炉顶。

清代


当然,清朝的官帽上有不同的装饰物,因此,帽顶又兴起了。同时,炉顶也在宫廷与民间被广泛使用着。

金龙形帽顶 清

长6.5cm,宽3.4cm

帽顶椭圆形。镂空錾一龙纹,龙回首,口衔东珠一颗,四足立于云中,尾部高高翘起,身前及两侧各嵌东珠一颗。座及边沿均錾云纹。

金镶珠宝帽顶 清

高14.2cm,底径4.5cm

帽顶金质。所分三部分均累丝制成。上端为一朵花形顶托镶嵌大红宝石一,中部东珠之下是累丝四龙戏珠,再下端东珠之下圆形底座之上亦为四龙戏珠,底有螺旋圆托。

玉荷鹭纹炉顶 元

高5cm,底径4.3-4.7cm

清宫旧藏

炉顶玉质白色而局部为黑色,整体近似圆柱形,顶部略细,镂雕荷叶、芦草缠绕状,荷叶巨大而张开。一张荷叶上有黑色乌龟爬行,口吐烟云,其旁有荷花,荷、芦中可见5只鹭鸶隐现其间。器底部有一平板以示水面,其上有孔,可穿绳结系。
  
荷叶、水草、水鸟、龟等图案在宋、金玉器中非常流行。四川广汉南宋窖藏出土有龟巢荷叶带饰,北京丰台金代涡古沦墓出土有龟巢荷叶玉饰,与此作品应属同类题材。此类作品的使用地域广泛,流行时间长,对后世玉器有很大影响。

白玉镂雕蟠龙炉顶

青玉炙镂雕龙穿牡丹炉顶

从帽顶饰变成了“玉炉顶”,这些做工精巧的小玉器,在不同时期,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但工匠在这些玉器上的心力,一点都不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男子的身份象征 不忍废弃成了......
大明王朝的顶级金银器
明梁庄王墓---郑和时代的瑰宝
金冠玉带,看旧时贵族的奢侈装饰品
看文物,品历史
明·金镶宝石镂空云龙玉帽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