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玉鉴赏 | 战国龙纹玉佩

龙佩A面

龙佩B面

龙佩透光观察图

战国龙纹玉佩

藏品规格:宽9.3cm,高5cm,厚0.5cm。

说明:此龙佩和田白玉琢制而成,镂雕,双面工。佩的主体分别雕琢四条相互缠绕的龙,在佩的左右两侧下部,各琢一条盘绕成“8”字形的小龙。此佩玉质温润细腻,通体包浆十分厚重,与阴线内外完全统一。局部有较重的黑色沁,通过绺裂进入玉肉内部,且黑色较重的部位伴有钙化现象已不再透光。

黑沁与龙眼部放大图

此处是龙首部位放大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受沁是比较严重的,黑褐色沁延着玉质的肌理沁入到内部。越是受沁严重的地方,对玉质影响越大。在龙角部位,此处受黑沁较重,突出于玉表的龙角已产生“地陷”。通过照片中受沁与未受沁的部位对比,可以看到受沁部位的玉表要比未受沁的部位粗糙得多,此处即是“沁门”。通过透光图可以看到沁色过渡由深到浅,由浓变淡,层次分明,过渡自然。还有一点要说明,从此佩的透光图观察,沁色因绺裂的走向,都是倾斜于玉表沁入玉肉。若是在玉器上有多条垂直于玉表的绺裂及沁色,那就要多注意了。

绺裂穿越阴线

从此图可以看到绺裂穿越阴线可以断定是工在前,入土受坑口环境影响在后。

龙眼部观察图一

从此放大图可以看到,龙的眼睛不足两毫米,如此之小的眼睛是用短的砣痕相连接而成,可见工艺的精湛。

龙眼部观察图二

从龙眼图一中突起的龙角部位和龙眼图二突起的龙鼻部位,观察发现已产生老残裂及自然老化。

龙眼部观察图三

阴线观察图一

阴线观察图二

从阴线观察图一和图二中,可以清晰看到阴线是以短砣痕相接而厉,转弯处可见清晰的“扫把尾”,砣痕的落砣、冲砣、起砣的痕迹明显,阴线宽窄、深浅不一。从阴线观察,符合古代正反转慢速砣具加工阴线的特征。

此佩用玉上乘,工艺精湛,纹饰繁缛,从形制和纹饰来看,应为战国时期的佩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战汉古玉赏析
战汉古玉赏析——饕餮纹双凤玉佩
战国曲身龙玉佩
浅谈如何观察馆藏古玉微观细节(二)
古代玉器中龙纹的演变(春秋)(三)
古玉界:春秋战汉玉龙如何鉴别区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