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何接纳性语言如此有力量?
cseedu(←长按复制)

教育使命,点滴随行。



托马斯·戈登(Dr. Thomas Gordon)

本文共2064字,阅读约需3.5分钟



当一个人能够真正地接纳他人,并且将这种接纳表现出来时,他就拥有了成为一名有效帮助者的能力。按照对方的本相接纳他,是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关系中,对方可以成长发展,发生建设性的改变,学会解决问题,朝着健康的心理方向前进,变得更加有成效且富有创造力,并且实现他最大的潜力。


这是生活中一个最简单但美好的悖论:当一个人感觉到被另一个人真正接纳时,他将开始思考自己如何改变,如何成长,如何变得不一样,如何变成自己能够达到的样子。


接纳犹如肥沃的土壤,让一粒细小的种子长成一朵花。土壤只是使种子变成了花,它释放了种子成长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全来自种子本身。青少年就像这粒种子,发展的能力完全来自于自身。接纳就像土壤,它只是帮助青少年实现自身潜能。


为什么成年人的接纳对儿童和青少年有如此重大的积极影响呢?这一点常常无法被人们理解。大多数父母和教师基于自身从小所受的教育相信,如果你接纳一个孩子,他就会一直是那个样子。帮助他变得更好的最好方法就是告诉他,现在他有什么地方是你不能接受的。


因此,大部分成年人严重依赖不接纳的语言,他们认为不接纳的语言是帮助青少年的最好办法。大多数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土壤充满了大量评价、判断、批评、说教、教诲、警告和命令,这些都传递着不接纳学生本我的信息。


下面这段话来自于一个13岁女孩,这个女孩刚刚开始反叛大人的价值与标准。


“他们总是告诉我,我有多么糟糕,我的观点有多愚蠢,我多么不可靠,那么索性就做更多他们不喜欢的事。如果他们认为我糟糕愚蠢,那好,我倒不如顺他们的话坏到底、笨到底吧!”


有一句古谚语:“经常对孩子说她有多么差劲,这个孩子一准会变坏。”日复一日,成年人说孩子是什么样子,孩子就变成什么样子。


接纳性语言打开了孩子们的心扉,使他们不受约束分享自己的感受与问题。专业心理治疗师和顾问已经表明接纳具有怎样的有力效果。那些最成功的心理治疗师和咨询顾问,能传达给求助者这样的信息:他是被真正接纳的。


之所以常听到人们说,在他们与咨询顾问交谈时,会觉得自己完全不受对方的判断,可以随心所欲地把自己最糟糕的地方吐露出来。他们觉得不管自己怎么说,不管自己有什么感受,顾问都会接纳他们。人们通过咨询及治疗所产生的成长和转变,接纳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反之,这些心理专家告诉我们,不接纳的语言封闭了人们的心扉,使他们产生防卫,拘谨不适,害怕谈话,也不敢自省。心理治疗师能够促进求助者的改变、成长,他们之所以成功做到这一点,部分原因是他们与求助者的关系中没有不接纳,他们能够使用接纳性语言,并且能让求助者真实感受到他是被接纳的。


在我们的教师效能训练中,在培训老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显然也能学会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技巧,从而大大降低课堂上使用不接纳的语言的频率。


当老师学会通过语言表现内心对学生的接受,那就如同掌握了一个效果惊人的工具。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接受并喜欢自己,产生自我价值感,可以有力地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发挥其与生俱来的潜在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摆脱依赖心理,朝着独立和自我指导的方向转变,能帮学生学会独自解决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亦能给学生力量,使其积极地应对儿童与青春期常见的失望和痛苦。


接纳他人的“本我”,实际是一种爱的行为。感觉自己被接纳,便是感觉到被爱。心理学近年来才开始认识到了“感觉被爱”的惊人力量:它可促进身心成长,对于修复身心的伤害,可能是最具疗效的一种力量。


要做到接纳需要特殊的技巧。大部分人认为接纳只是一种被动的事物——一种静态的心理,一种内在的态度和感情。接纳确实是源于内心。但是,要想成为影响他人的有效力量,必须积极地将接纳传达或展现出来。一个人永远无法肯定自己是否被他人接纳了,除非他看到了这种接纳以某种方式呈现出来了。


谈话可以有治疗的作用,可以促进建设性的改变,但前提必须是那种正确的谈话。


老师与学生如何谈话,决定了他们是否对学生有帮助。高效能老师就像高效能心理咨询师一样,必须学会如何表达接纳,必须学习一些特别的沟通技巧。


教师效能训练课上的老师有时会问,“像我这样的非专业人士去学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技巧,可能吗?”如果在多年以前,我们会回答“不可能”。但是,过去超过35年的培训经历说明,大多数教师是有可能学会如何有效帮助学生的。现在,我们认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顾问,并不在于他的心理学知识或者是对人类的理性理解,而主要在于学习如何以建设性的方式与人交谈。


心理学家将以上这种交谈称为“治疗性沟通”,因为这类信息对人有治疗或健康的效果,这样的沟通使人感觉更好,鼓励人们说出来,帮助他们表达内心感受,培养了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与自尊,减少了威胁感或恐惧感,促进成长和建设性的改变。


其他方式的谈话没有治疗作用,或是具有破坏力。它们倾向于让人感觉被评判,或是感到内疚,它们限制了真实情感的表达,增长了无价值感或低自尊感,使人强烈地维护他的“本我”,无益于成长和建设性的改变。


只有极少数教师天生就拥有这种治疗性沟通的技巧,大多数教师首先必须摒弃具有破坏性的沟通方式,然后学习更具建设性的沟通技巧。


(摘自《T.E.T.教师效能训练:一个已被证明能让所有年龄学生做到最好的培训项目》(30周年纪念版)

【美】托马斯·戈登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





教育使命

点滴随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师生心理沟通
师语九忌
职业修炼:高效沟通的三大技巧 - 职场人生 - 食品论坛 关注食品安全,探讨食品技术 - ...
浅谈在新课堂中如何用运评价语言
赏识教育可以无限激发学生的内动力_为您服务教育网
与学生沟通的技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