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 计算机概述
1 计算机概述
  • 世界上第一台 电子数字式计算机于 1946年日在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正式投入运行,它的名称叫 ENIAC(埃尼阿克 ),是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 (The Electronic Numberical Intergrator and Computer)的缩写。它使用了 17468个真空电子管,耗电 174千瓦,占地 170平方米,重达 30吨, 每秒钟可进行 5000次加法运算
    • 被西方人誉为“计算机之父”的美籍匈牙利科学家、 数学家 冯 · 诺依曼 于 1945 年发表了一个全新的 " 存储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 "— EDVAC 。 EDVAC 方案提出了著名的“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理论:

      (1) 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在存储程序的计算机中,数据和指令都是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从存储器存储的内容来看两者并无区别.都是由0和1组成的代码序列,只是各自约定的含义不同而已。计算机在读取指令时,把从计算机读到的信息看作是指令;而在读取数据时,把从计算机读到的信息看作是操作数。数据和指令在软件编制中就已加以区分,所以正常情况下两者不会产生混乱。有时我们也把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数据和指令统称为数据,因为程序信息本身也可以作为被处理的对象,进行加工处理,例如对照程序进行编译,就是将源程序当作被加工处理的对象。

      (2) 采用存储程序方式
         这是冯·诺依曼思想的核心内容。如前所述,它意味着事先编制程序,事先将程序(包含指令和数据)存入主存储器中,计算机在运行程序时就能自动地、连续地从存储器中依次取出指令且执行。这是计算机能高速自动运行的基础。计算机的工作体现为执行程序,计算机功能的扩展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为所存储程序的扩展。计算机的许多具体工作方式也是由此派生的。
         冯·诺依曼机的这种工作方式,可称为控制流(指令流)驱动方式。即按照指令的执行序列,依次读取指令,然后根据指令所含的控制信息,调用数据进行处理。因此在执行程序的过程中,始终以控制信息流为驱动工作的因素,而数据信息流则是被动地被调用处理。为了控制指令序列的执行顺序,设置一个程序(指令)计数器PC(Program Counter),让它存放当前指令所在的存储单元的地址。如果程序现在是顺序执行的,每取出一条指令后PC内容加l,指示下一条指令该从何处取得。如果程序将转移到某处,就将转移的目标地址送入PC,以便按新地址读取后继指令。所以,PC就像一个指针,一直指示着程序的执行进程,也就是指示控制流的形成。虽然程序与数据都采用二进制代码,仍可按照PC的内容作为地址读取指令,再按照指令给出的操作数地址去读取数据。由于多数情况下程序是顺序执行的,所以大多数指令需要依次地紧挨着存放,除了个别即将使用的数据可以紧挨着指令存放外、一般将指令和数据分别存放在该程序区的不同区域内。

      (3) 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系统,并规定了这五部分的基本功能。

        上述这些概念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思想,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计算机仍沿用这一体制,即冯·诺依曼型计算机体制。

    •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

    发展阶段

    发展时间

    组成元件特征

    第一代

    ( 1946-1957)

    电子管

    第二代

    ( 1958-1964)

    晶体管

    第三代

    ( 1965-1971)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

    ( 1972-...)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 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巨型化、 微型化、 多媒体化、 网络化、 智能化
    • 计算机的特点:
      1. 运算速度快:最快可以达到上万亿次 /s。
      2. 精确度高:微型机可达到十几位有效数字。
      3. 存储功能(有记忆功能):能存储程序和数据。
      4. 能进行逻辑运算
      5. 在程序的控制下能自动工作
    • 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1 、科学计算: 密码破译,天气预报,地质勘探,卫星轨道计算
        2 、数据(信息)处理:数据库管理,企业信息管理,统计汇总、办公自动化
        3 、自动控制:机器人以及各种自动化装备,温度调节,阀门控制
        4 、计算机辅助设计/分析/制造/教学: 机械CAD,建筑CAD,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5 、智能模拟:人工智能、专家系统、自学习
        6 、电子商务:
        7 、休闲娱乐 :
    • 计算机分类:
      1、按规模分: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
      2、按用途分:专用机、通用机
        3、按处理方式分: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以及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
        4、照其工作模式分:服务器、工作站
    •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技术指标

      1. 字长
      字长是计算机运算部件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字长愈长,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就愈强
      早期的微型计算机的字长为 16位,如: 80286等。
      现在的微型计算机的字长为 32位,如 80386, 80486, PIV等。
      对于数据,字长愈长,运算精度愈高;对于指令,字长愈长,则功能愈强,而寻址的存储空间也愈大。

      2. 速度
      不同配置的微型计算机按相同的算法执行相同的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可能是不同的,这和微型计算机的速度有关。
      微型计算机的速度指标可以用主频和运算速度来评价。
      主频也称时钟频率,是指 CPU工作时的频率。主频是衡量微型机运行速度的主要参数,主频越高,执行一条指令的时间就越短,因而速度就愈快。
      主频一般以兆赫兹( MHz)为单位。目前的微机的主频在 500MHz左右,高的可达 1000MHz左右,甚至更高。
      运算速度是以每秒百万指令数( MIPS)为单位。这个指标较主频更能直观的反映微型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速度是一个综合指标,影响微型计算机速度的因素还有许多,如存储器的存取时间系统总线的时钟频率等。

      3. 存储系统容量
      存储系统主要包括主存储器(也称内存)和辅助存储器(也称外存)。内存储器容量是指为计算机系统所配置的内存总字节数, CPU可直接访问的大部分存储空间。

      存储容量以字节( B)为单位,一个字节由 8位二进制位组成。大部分都用 KB, MB, GB, TB等表示,具体换算公式为:


      目前,软件系统的体积越来越大,对存储空间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复杂的软件,要有足够大的硬盘空间才能装得下,要有足够大的内存空间才能运行。

      4. 系统可靠性
      计算机的可靠性以平均无故障时间( MTBF)表示:

      其中: Ti:第 i次无故障时间; N:故障总次数。
      MTBF愈大,系统性能愈好。

      5. 系统可维护性
      计算机的可维护性以平均修复时间( MTTR)表示:

      其中: Ti:第 i次故障修复时间 ;
      M:修复总次数。
      MTTR愈大,系统性能愈好。

      6. 性价比
      性价比是用来衡量计算机产品优劣的概括性指标。
      性:指性能,代表计算机的使用价值,它包括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存储器容量、存取周期。通道信息流量速率、输入输出设备的配置和计算机的可靠性。
      价:指价格,代表计算机的售价。
      性价比愈大,表明计算机系统愈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国计算机基础知识统一考试复习要点 鄢朝智老师的网校Office 最专业的教师、学生、家长...
    2018年专升本计算机必背资料(一)
    2015年4月统考计算机选择题复习(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程序员应该了解的计算机知识(一)
    计算机工作原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