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语言文字
 
    现代中国境内有
56个民族,使用的语言却至少有80多种,根据语言之间有无亲缘关系及亲缘关系的远近可以将它们归属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和印欧语系。语系是有共同来源的诸语言的总称,语系之下依据语言的亲疏程度再细分为语族、语群、语支、语言、方言、土语等不同层次,比如:藏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北部语群藏语支,维吾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

在中国的各民族中,汉族人口占绝大多数,分布最广,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水平相对较高,因此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关系始终制约着各民族语言关系,汉语也成为跨民族、跨地区的国家级通用语。汉语分布遍及全国各地,有许多地域变体――方言,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北方话、吴语、赣语、客家话、湘语、闽语、粤语。为了使汉语成为一个统一的、普及的、具有明确规范的高度规范的语言,建国后规定普通话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它现在不仅是汉民族的共同语,也是中华民族的通用语,为加强各民族交流,促进中华民族的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不仅是一个多语种的国家,还是一个多文种的国家。不仅汉字有很古老的历史,而且除汉族之外的其它民族有不少在较早的时候也已开始使用文字。如:佉卢字在公元前就已传入我国,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粟特文有23世纪的铭文;焉耆-龟兹文有5世纪时的文献;藏文、突厥文、于阗文、回鹘文、西夏文、女真字、八思巴字、傣文等已有一千多年或近千年的历史;创制较晚的满文也有近四百年的历史了。总的来说,历史上曾使用过而现在已不再使用的少数民族文字有qu卢字、焉耆-龟兹文、粟特文、于阗文、回鹘文、西夏文、察合台文、突厥文、契丹大字、契丹小字、女真大字、女真小字、八思巴字、哥巴文、方块壮字、尔苏沙巴文、水书等;一直使用至今的少数民族文字有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傣文。锡伯文、彝文、朝鲜文等,这些文字也都有悠久的历史。

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24个民族有代表自己语言的文字。由于有的少数民族使用一种以上的文字,如蒙古族、景颇族、傈僳族各使用两种文字,傣族、苗族各使用四种文字,因此24个少数民族现在使用的文字有30多种。其中,壮、布依、侗、白、哈尼、黎、佤、纳西、苗、瑶、土、等10多种少数民族文字是新中国成立后新创的,全都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在现行的少数民族文字中,除了彝文是表意文字,其它文字均为拼音文字,但它们的字母来源并不一致:有的属于拉丁字母,如新创文字和拉祜文;有的属于古印度字母,如藏文;有的属于叙利亚字母,如蒙古文、锡伯文、傣文;有的属于斯拉夫字母,如俄罗斯文;还有的是独创的字母,如朝鲜文。

无论是历史上曾使用过的民族文字还是现行的民族文字,都为记载各民族的生产生活经验,保存各民族历史文化,促进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对于一个多民族国家来说,只有民族文字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种全民族的通用文字以利于民族间的交流和全民族的统一。汉族在各民族中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它的数千年的丰厚的历史文化一直由汉字承载,汉字又具有表意的性质特点,所以从古到今,汉字一直被作为中华民族的通用文字。

最后我们谈一下我国多民族的语言文字政策。汉语、汉字虽然被规定为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文字,但是它们并没有凌驾于其它民族语言文字之上的特权,中国的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坚持语文平等,即宪法中规定的“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语言是民族特征之一,民族语言问题是民族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多民族国家里,语言平等是民族平等的一个重要标志。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规政策以保障各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合法权利,并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民族语文工作的顺利进行,比如:开展大规模的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并为一些少数民族创制、改革文字;不断扩大民族自治机关使用民族语言文字的自治权;在民族地区的学校,凡有本民族通用语言文字的地方,大都实行双语教学;在中央和各民族地区,广泛建立民族文字的出版、翻译机构,建立民族语言广播电台、电视台;大力培养少数民族语文人才。这些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和措施对于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也仍是今后民族语文工作的方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
中国56个民族,主要语言和方言分布:你的家乡说的是什么话?
“汉语”、“中文”、“普通话”有什么区别?
汉语——一个贴错了的标签
世界语言文字知识知多少
我们是壮家儿女,我们一起来学壮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