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夏遗珍_青铜器20_ 毛公鼎

  时间:西周。材质:青铜。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出土。现藏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毛公鼎通高54厘米,腹深27.2厘米,口径47厘米,重34.5千克,由作器人毛公而得名。鼎为直耳,半球腹,足为兽蹄形,矮短而庄重有力,鼎的口沿还装饰有环带状的重环纹。整个造型浑厚凝重,饰纹简洁古雅朴素,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西周晚期的鼎由宗教转向世俗生活的代表作品。

  毛公鼎铭文拓片 

  毛公鼎最为著名的是腹部的32行499字铭文,是迄今为止西周青铜器上最长的铭文。 

  毛公鼎的铭文是一篇完整的册命书,主要可以分为五段。第一段记述了周宣王为励精图治的过程;第二段说宣王命毛公治理邦家内外;第三段说宣王给了毛公宣示王命之专权,着重申明未经毛公同意的王命,毛公可告诉臣工不予奉行;第四段告诫勉励毛公不要懈怠;第五段说毛公为感念周宣王的恩德铸造这个鼎以资纪念。这段铭文叙事完整,记载详实,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材料。

  毛公鼎铭文拓片 

  毛公鼎的铭文是比较成熟的西周金文书法风格,奇逸飞动,结体方长,整体显得气象浑穆,笔意圆劲茂隽。因而毛公鼎出土之后有不少书法家为之倾倒,清末著名书法家李瑞清就曾说:“毛公鼎为周代庙堂文字,其文有如《尚书》;学习书法不学毛公鼎,犹如儒生不读《尚书》。”

  台北故宫博物院 

  毛公鼎出土于清代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出土之后一直为私人收藏。1946年收藏人陈永仁将毛公鼎捐献给政府,次年毛公鼎由上海运往南京,收藏于当时的中央博物馆。1948年毛公鼎又随国民政府迁往台北,至今仍存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内。

  大盂鼎                             大克鼎  

  毛公鼎与大盂鼎、大克鼎一起被誉为晚清“海内青铜器三宝”,其中大盂鼎收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 

  大克鼎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谈谈商周及春秋战国青铜器欣赏(三)
千古一绝!海内三宝!青铜器全形拓三重器: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你也可以有!(附高清铭文)
台湾故宫珍宝多到让人咋舌(图文)
台北故宫博物馆文物欣赏(组图)
青铜重器~海内三宝
走进博物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