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设计(第2课时)
天津市宝坻区周良街道初级中学 张淑仿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可以通过实验等手段解决这些问题。

2.学习集气瓶的使用,会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能归纳说出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

3.初步学会书写探究活动报告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使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中的化学,学习探究方法,感受实验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述能力,以及实验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小组实验,观察记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严谨认真、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逐步体会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激发进一步学好化学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以及准确表述探究结论的能力。

2学会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

三、教学难点

1.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2对实验现象的准确表述及总结。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仪、集气瓶、玻璃片、水槽、塑料吸管、澄清石灰水、火柴、细木条、滴管、盛满氧气的集气瓶若干、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若干。

学生准备:塑料吸管、玻璃杯、玻璃片。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

3分钟)

引导提问“呼吸”是生命现象的特征之一。人时刻都要呼吸,那么大家是否想过我们呼出的是什么,吸入的又是什么呢?

学生积极回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吸入的是空气。

由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新课大家认为的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呢?如何来验证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问题: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究竟有什么不同。

【板书】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并非很深奥,让学生学会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提出有意义的问题。

新课讲授

40分钟)

提问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一样吗?你能具体描述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吗?

【板书】提出问题

学生大胆猜测:

A两者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同

B两者的氧气含量不同

C两者的水蒸气含量不同

D……

提出问题,大胆猜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提问】同学们做出这种猜想,有依据吗?

【讲解】同学们用已有知识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这种猜想是有依据的,是科学的猜想,而不是胡乱猜想。科学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猜想科学,探究才有意义,否则探究就没有意义。

【板书】科学猜想

用生物和自然知识进行解释。

了解猜想应是有依据的,而不能是胡乱猜测。

提问】做出猜想之后,下一步我们应该做什么?

【板书】设计实验

学生回答:设计实验。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学习化学的方法。

引导帮助这是我们在初中化学中第一次接触到实验设计,所以今天由老师和大家一起完成。为了帮助大家能够顺利得出正确结论,我们先来学习一下这些知识。

积极思考有关的实验设计,能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告诉学生师生一起完成设计,以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实验教师演示,学生当助手:

1.向一瓶氧气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2.向一瓶氧气中伸入燃着的细木条。

3.向一瓶空气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4.向一瓶二氧化碳中伸入燃着的木条。

5.向一瓶二氧化碳中倾倒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

对学生的回答表示充分的肯定,投影背景知识和探究范例。

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总结:

A.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可以支持燃着的细木条燃烧,燃烧越,说明氧气相对含量越多。

B.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C.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总结能力。

【提问】方案设计好之后,接下来应该做什么?

【板书】进行实验

回答:进行实验。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学习化学的方法。

过渡】上节课后要求大家预习并练习步骤二的操作。大家用什么替代品进行的练习?操作是否成功?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大家能否帮忙解决?

学生积极回答:盆子、饮料管、玻璃杯、塑料瓶、玻璃片、瓶盖等等。并讨论实验操作中的问题。

学会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

教师强调】集气瓶中盛满水、先盖住小部分再平推、倒立在水槽后不要松手、缓缓吹气、不要倒吸、水下盖盖儿、拿出正放。

学生认真聆听、体会。

强调实验操作规范,提高学生的规范操作能力。

过渡实验前我们先一起梳理整个实验过程。

【投影引导】

布置任务按照设计的实验逐步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实验时,注意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投影引导实验

学生观看、思考、理解。

学生逐步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完成投影练习。

学生亲身经历一次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提问通过实验过程收集证据,我们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你能依据实验总结一下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结果吗?

投影总结

思考总结后回答。

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投影练习】

根据所学,完成练习。

及时巩固。

反思与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认识和收获?

学生各抒己见,进行反思,概括所得。

养成课后及时评价与反思的习惯。

课堂小结

2分钟)

这节课我们通过认真的实验,细致的探究,知道了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比吸入的空气中多,而氧气含量减少。希望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发扬这种严谨、认真的探究精神。

 

2015-09-07  人教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化学上学期实验教学计划
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课时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1
第一单元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doc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二课时
初中化学-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暑假学化学 |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