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由于长期以来,我们深受传统教育思想与模式的束缚,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基本上演变成了教师的一言堂,一名成功的教师在学生眼中更像是一位成功的演说家,而学生得角色只是要一名合格的听众。教师通过演讲的方式把知识通过“填”的方式传送到学生大脑空白之处,学生很少能或者会真正的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学习也只是靠死记硬背或者死板硬套,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不能协调发展,所以我们培养的人才大多都缺少自主创新精神。在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当中,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是重中之重,许多教师也都在尝试着进行观念的转变,尝试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转而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堂变得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其主体作用。但是我们的学生早已习惯了教师教什么,我就学什么,教师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的教育方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不会主动地去学习,参与课堂。因此,我们教师常常有这样的感慨:为什么我想给学生“授之以渔”,学生却还是想让我“授之以鱼”,造成这种尴尬境地的原因很复杂,分析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1、基础教育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束缚。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地喊了多年,但不可否认,现阶段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试教育依然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2、教师也不能彻底从旧观念中摆脱出来。其主要表现是:教学目标单一,始终分数至上,从而忽视素质发展;教学任务单一,单纯传授知识,不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3、教师不能正确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4、学生未从小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现今中高考以分数论成败的政策,是造成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学校不敢轻易尝试,家长不允许进行尝试。而新的高考考试动向,又是要推动素质教育改革。因此,教育必须改革,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教师一定及时要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应当重新认识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更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把以教为中心,逐渐转变为以学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的主动地位。”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它需要通过课程来实施与实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为学生创设一种怎样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为21世纪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问题,成为了教育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在面对信息化社会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各级各类学校加大改革力度,特别是当前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更需要加速培养一批自主学习意识强,具有创新能力和良好学习品质的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一种能力,对学生的毕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作为一种手段,它是实现教育效率和效果的捷径。爱因斯坦说得好: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实践告诉我们,为学生搭建一个自我发展的舞台,让学生感受自主学习的快乐,我们的数学课堂就一定会充满活力。

三、研究目标及意义

1.研究目标

1 、优化教学目标,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2 、鼓励学生自尊、自信、自主、自强,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3 、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4 、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推进各学科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理论水平、科研水平。

2. 研究的意义

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我校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促进我校数学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

 四、研究的内容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探究。(1)结合数学史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联系数学实际应用事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2、注重学法,引导学生会学。(1)指导学生在预习时学会自学。(1)课前读一读(2)课前想一想(3)课前说一说(4)课前练一练3、在课堂学习方面,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指导学生学会质疑。⑴营造课堂民主氛围。⑵创设问题情境。(3)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引发学生质疑。(4)要鼓励学生善于动手实验。4;课后复习指导学生学会归纳、反思。5、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注意教法随机应变。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开发。(1)利用现有教学资源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资源的开发。

   五、研究方法与过程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探究。

   兴趣是学好数学的根本,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欢愉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从中体会到数学世界的博大精深。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下几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与探究意识。

   1、结合数学史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的联系一些数学发展方面故事,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例如上北师大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17章“勾股定理”时,可先引导学生学习勾股定理史话:中国是发现和研究勾股定理最古老的国家之一。中国古代数学家称直角三角形为勾股形,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另一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所以勾股定理也称为勾股弦定理。在公元前1000多年,据记载,商高(约公元前1120年)答周公曰故折矩,以为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既方之,外半其一矩,环而共盘,得成三四五。两矩共长二十有五,是谓积矩。因此,勾股定理在中国又称商高定理在公元前76世纪一中国学者陈子,曾经给出过任意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以日下为勾,日高为股,勾、股各乘并开方除之得斜至日。在陈子后一二百年,希腊的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了这个定理,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称勾股定理为毕达哥拉斯定理。为了庆祝这一定理的发现,毕达哥拉斯学派杀了一百头牛酬谢供奉神灵,因此这个定理又有人叫做百牛定理。让学生了解,条条大道通罗马的道理。

   2、联系数学实际应用事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例如上九年级数学§27.2“相似三角形”一节时,可向学生介绍下面一个故事: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前5世纪)描述了毕达哥拉斯的故乡、萨菲斯岛上的一条约建于公元前530年、用于从爱琴海引水的穿山隧道,设计者为工程师欧帕里诺斯(Eupalinos)。这个隧道后来被人遗忘,直到19世纪末,它才被考古工作者重新发现。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对隧道进行全面发掘,隧道全长1036米,宽1.6米,高1.8米。两个工程队从山的南北两侧同时往里挖掘,最后在山底某处会合。考古发现,会合处误差极小。当时人们挖隧道所用的标准方法是在挖掘过程中从山的表面向下挖若干通风井,以确定所抵达的位置,并校正挖掘的方向。然而,令考古学家惊讶的是,该隧道挖掘的过程中并未使用这一方法!人们不竟要问:欧帕里诺斯到底是用什么方法来确保两个工程队在彼此看不到的情况下沿同一条直线向里挖的呢?这时可向学生说明他采用的原理是三角形相似的判定与性质的应用,等学完这一节后,你们也可测一测我们学校教学楼的高度了。又如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活动:数学与建筑艺术的美妙结合——黄金矩形等等。这样通过引进数学应用事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能感到:学好数学,用处这么多大啊!

    、注重学法,引导学生会学。

   素质教育旨在于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使学生发展自己的本能和创造潜力,让学生“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存”和“学会发展”。而课堂教学仍然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里,教师不单纯关注的是知识的传授,而更应在指导学生“会学”上下功夫,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指导。

   1、指导学生在预习时学会自学。

自主学习课改实验提出“先学后教”、“超前断后”,就是在教师还没有“教”之前,鼓励学生“先学”。“先学”是“后教”的基础,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先学”就显得极其重要了,我认为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点来突破

1)课前读一读预习时要认真,要逐字逐词逐句的阅读课本知识、导学案的重难点和学习目标,用笔把课本重点画出来,着重加以理解。遇到自己理解不了的问题,作出特殊记号,教师讲解时作为这堂课听课的重点。

2)课前想一想对照课前老师所发的导学案内容,对预习中感到困难的问题要先进行思考,可以用以前的旧知识看看能不能先解决,如果依然不能,可以标记下来课堂上认真听教师讲解或者与同学讨论,也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或借鉴互联网去解决。

 (3)课前说一说预习时对有的知识可能会感到认识模糊,那么可以与同学进行小组讨论,利用小组间的合作交流与探讨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样即增加了学生探知新课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提前弄懂要学知识。从而获得成就感。

4)课前练一练往往每课时的数学例题都很典型,预习时可以自己把例题做一遍,加深印象.。如果做题过程中出现错误,通过对照,要想想错在哪,为什么错,怎么改。如果仍找不到错误的原因,上课必须重点听,逐步领会。也可,提前对导学案中的习题尝试提前去做。

 2、在课堂学习方面,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指导学生学会质疑。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真正会提出问题的学生太少,学习不善于发现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疑问,就说明有去思考,有了思维活动,才能说明学习是有效的,那么课堂学习中,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自己提问题,学会质疑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营造课堂民主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课堂教学应该是民主平等的,因此,课堂提问并不单独体现在老师问学生这一单向活动形式上,更多的是体现在老师激疑、学生质疑、师生共同析疑这种多向活动形式上。在教学中,要多使用激励性、鼓励性话语,鼓励提倡学生大胆地讨论、质疑。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提问表现出极大热情,不能置之不理或做简单的结论性回答。譬如,当学生提出有价值或有代表性的问题后,可以用下列激励性语言:“问得好!”、“非常棒!”、“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会思考!”、“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们一起研究一下!”以及“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哪位同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等;对待思考得不正确的学生,要肯定其优点: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乐于思考。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很不错,你已经非常接近答案了”或者“你现在越来越积极思考了,老师相信你下次一定会表现得更好”等。不管学生提出什么问题和看法,教师都要耐心解答和引导。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学生才能大胆提出问题,出现奇思妙想,培养出问题意识,形成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

   2 创设问题情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导课过程中好的设问如同向湖中投石,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教师若能创造性驾驭教材,设计具有启发性、探索性和趣味性的疑难问题,开讲时就能创设悬念,适当置疑,学生就会激起求知欲望而“愿闻其详”。

例如,平时我们经常见到的一类游戏,主要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把你你所处的年份减去你的年龄,就可以知道你出生在那一年。实际上这是常识,那么老师提问时如果在加减某个数字,让他变得复杂,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思考的兴趣。

   3 提问要具有启发性,引发学生质疑。

 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一些诱导环境或者话题,向学生提出富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对学生形成智力的刺激,从而引导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发现问题,获取知识。例如有的教师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教学,就是通过不断设“疑”,令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思维来完成的。上课开始,教师在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图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能发现拼出的四边形中有什么特殊之处?学生脱口而出:是平行四边形。教师又提出问题:猜想一下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很自然会猜想回答:相对的边相等,相对的角相等,这样,学生就会提出疑问:“怎样证明猜想正确呢?”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教师由此引进新课内容。

教师只有通过不断设“疑”,引发学生思考,增强学生的问题兴趣,才能使学生有疑可思、有问可提。

4 要鼓励学生善于动手实验。

数学是一门系统的演绎科学,但在它形成的过程中又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一个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的产生,都经历实验、猜想、证明的过程,而猜想的过程就是向自己不断发问的过程。所以数学实验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比如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教学中,先让两个学生手拿完全相同的三角板进行拼接,让学生发现等角,等边,平行等概念。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学生会对知识的形成过程有较深的认识,学生通过数学实验手脑并用获得了直接的感性认识,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3、课后复习指导学生学会归纳、反思。

   一是指导学生对每节课后的总结与反思。二是指导学生对阶段性知识进行系统归纳。不管哪一种归纳反思,都应当指导学生相信自己、树立信心,对课堂学习进行认真地总结:上完一堂课,我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在解题方面学会了哪些数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探究?通过反思学习活动,使学生发现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提高自我总结、自我反馈、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能力。

 六、收获及成果

通过这一年来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慢慢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多数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部分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行为。当然,这样的结果与我们预期的还有很大差距,但是改变是要有一个过程的,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培养,终会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001教育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如何正确的用"发现学习"法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听课体会
18.1 勾股定理说课教案
勾股定理的教学探讨
勾股定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