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那些事儿(长篇连载)八
读者朋友,当你觉得我写的文章越来越不精彩时,最好有个宽容态度哦。就像一个饼子并不全部都是合你口味一样,遇到不合胃口的地方,可以吐下不吃,但不能全部丢掉。

我的母亲用她编织草席的经验教我说,初织一张草席,不一定好看,也不能等到保证能做得好看才动手织,边织边想边修正。母亲的话对我的写作也有指导意义。先写,写不好也要写,写多了写久了,应该就写出感觉写出精品了。所以,你们得鼓励我哦。

费话少谈,还得回到《我的那些事儿》来。我今天正要构思新的章节时,一位初中同学就给我发来信息,说我昨天写的校园住宿生写漏了一件大事,并提醒了我。我才猛然想起这件重要大事,是和我的职位有关,也和我初一班主任有关。

我当时编在初一(4)班,陈黄四老师担任班主任,真巧,也是个语文老师。他是龙门镇人,家属还在农村。那时应该是三十多岁吧,住在一个单间里,很狭窄。没有配置卫生间和厨房,纯粹是个卧室。连重点中学的教师居住环境这么差,可见当时的经济落后程度。

陈老师经常到我们宿舍和我们谈话,询问我们家庭情况,关心我们的生活。他对教过的学生差不多都能记住名字,这点我是自愧弗如。真的,在聚会时,他还能把三、四十多个学生的名字和过去的情况如数家珍地讲述出来,令我们万分激动和感动。

我记得陈老师还拿自己的钱买礼物,奖励学习成绩佳和思想表现好的学生。我获得陈黄四老师奖两次,一次是一本书,是关于语文基础知识的书,绿色封面。一次是有他亲笔签名的笔记本,可惜现在找不到了。不过他对我以后从事教育工作的影响极深。我当班主任时对学生也会表示某种激励:或是生日给学生送小礼品,或是对成绩优秀学生进行物质表彰,或是春节将临时给学生发放红包。

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陈黄四老师叫我当生活委员。这一当就是十年。也许有人感到奇怪,初中不就三年吗?是的,但我在以后所有学校读书中都是班中生活委员。这不是选举制,也不是世袭制,但我不知道这叫什么制,或许可以称为经验制。

我个子那么小,力气也不大。要知道,当年的生活委员,可是个苦力活。每个星期日晚上得提着桶去收集大米,另外把同学们交的二分钱加工费,往学校饭堂送去。然后换来粥票分发给同学,以便每天早上买粥当早餐用。聚会时,我问陈老师叫当生活委员的原因,他说,或许是看你年龄大一点,人看起来还像老实人。

是的,我看起来像老实人,实际上我不全是。下面就来谈谈不老实的这件事。

有一次,我这个生活委员轮流把粥分到每个同学饭盒中后,还发现桶中还剩下一些。我就把剩下的给关系比较好的同学多添一点。这让在远处的副班长阿芳知道了,也跑过来,可惜慢了一步,已经分完了。阿芳就跟我理论,说什么会这样。我说:“怎么啦,你想分多一点,那你来分。”阿芳说这不公平。争辨了几句,牛脾气的他和我扭在一起。胜负结果大家都能猜测出来吧:我这个生活委员被摔到粥桶里。当时那个满身沾着米粥的狼狈相,所有在场的人忍俊不禁。这事轰动全校,班主任陈黄四老师当然站在我这边,狠狠地批评了他。从此,学校不再叫生活委员代劳分粥了。一句口头禅就在学校在同学中传开了:你再蛮横,就把你摔到粥桶里。

这件事可以看出:饥饿是多么可怕,既可以让品学兼优的人斤斤计较,做出可笑的事情;也让人无法时时兼顾公平。

我们升上初二时,班主任换成吴雅老师了。吴老师个子不高,有一米六多一点。但为人特别慈祥,说话慢条斯理。他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做人要厚道,要讲义气。他说的金瓜花饮酒心常在的故事我还牢牢记得。

说是一个人家里很穷,买不起酒肉,每天都是清菜淡饭地过活。有一天,一个三十多岁落难的秀才路过他家,想喝一口酒。他呢,为了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还是把家中唯一值钱的棉衣典当了,打回了一壶酒。这才发现,没有下酒的肉菜。于是,他就当菜园里摘回几颗金瓜花,用盐水泡煮来招待客人。后来这位秀才中了状元,专程来到他住地,把他接去享受美好生活,好生回报了他。


有一件事,我深深地伤害了吴老师,那就是造反。当然,我不是造吴老师的反,是造初二语文某老师的反。

我那位语文老师文学才华相传不错,听说也有几篇作品发现在市县级报刊上。改革开放开始时,文学青年是很受人推崇的,县文联经常请他去做讲座,他亦因此沾沾自喜。当时,应该是新中国文学开始繁荣昌盛的时候。受到影响,我开始对他也是崇拜极了。经常找机会向他请教,请他传授写作方法技巧。

可是事后的发展令我失望。我似乎觉得社会对他的评价有些夸大其词了。他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至少我没看出没学到吧。后来,他经常叫我到他家帮他批改作业或作文,而他又不是在忙碌着备课或做什么,而是躺在椅子里听歌曲。我的反感开始了,然后就疏远了他。反感到最严重的程度是连他的作业都不完成,课都不上。

我向吴老师反映过,吴老师说我不能这样,他毕竟是老师。还说就算不喜欢他,你怎么连语文课都不上呢?语文和你也过不去吗?

我现在都不知道当时的勇气从何而来?听不进去吴老师的批评,依然如故。后来那个语文老师知道我专门逃他的课,气得暴跳如雷。终于他控制不了自己,专门在教室门外候着,见到我进教室上别的老师的课,立马气冲冲地把我扯出来,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拖着我到学校办公室去评理。

人生第一次造反,以我的失败告终。学校最后既批评了我,也批评了吴老师。吴老师不久就调出了学校,到市档案部门工作了。不知道这件事和我有没有关系,我至今不敢问。

还有初三年级拾物想昧昧不过,被催交还受表扬,以及毕业前报考时,黄康彪老师劝我改填志愿的事,有待下节分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谁为读书负责?
小学部班干部职责及分工安排表
班级量化考核细则
暧昧(25)
回忆拜师那些事儿(一)
30号00:00解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