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米芾最惊美的120个字,太险太美了!
看到“瑚”字,有没有想尖叫的感觉?
斑驳字迹,信手“涂写”的神韵。在《珊瑚帖》中,字态极为奇异超迈,随意而书,神韵自然,神采更趋飞扬,形式感也更具意趣。
米字中,平捺十分伸展,从不少字中能看到如此奔放意韵。下面我们接着到著名的《苕溪诗卷》,作为米芾代表作,用笔中锋直下,浓纤兼出,落笔迅疾,纵横恣肆。
尤其运锋,正、侧、藏、露变化丰富,点画波折过渡连贯,提按起伏自然超逸,毫无雕琢之痕。
看到“时”字的钩划,这就是最典型的米芾味!
米芾行笔要求在变化中达到统一,把裹与藏、肥与瘦、疏与密、简与繁等对立因素融合起来,也就是“骨筋、皮肉、脂泽、风神俱全,犹如一佳士也”。我们看到上面的“半”和“夏”字的横划骨和肉的体现:
米芾对书法用笔有独到体会。要求“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大概姜夔所记的“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也是此意。
其结体舒畅,中宫微敛,保持了重心的平衡。
从米芾的手迹来看,“刷”这一个字正将米字的神采活脱脱地表现出来,无怪乎苏东坡说:“米书超逸入神。”又说“海岳平生篆、隶、真、行、草书,风樯阵马。
米字代表性的“捺点”,很传神。
不难看出,米芾用笔豪放稳健,结字宽绰疏朗。其书体潇洒奔放,又合于法度。比如看到下面的《戏成诗帖》:
米芾结构奇俊,大字亦不例外,比如大字帖《研山铭》如下:
此帖沉顿雄快,跌宕多姿,结字自由放达,不受前人法则的制约,抒发天趣,为米芾大字作品中罕见珍品。
米芾的用笔,善于在正侧、偃仰、向背、转折、顿挫中形成飘逸超迈的气势。尤以尺牍真性情,代表作如下方《致伯修老兄尺牍》:
从《致伯修老兄尺牍》单字“透”“纸”“老”等字,足见米字沉著痛快的风味:
看到米芾,起笔往往颇重,到中间稍轻,遇到转折时提笔侧锋直转而下。《张季明帖》非常明显:
“深”足够险吧?
我们看到,米芾的捺笔变化也很多,下笔的着重点有时在起笔,有时在落笔,有时却在一笔的中间,对于较长的横画还有一波三折,如《值雨帖》的“数”:
米字的勾也富有特色,如下面《值雨帖》的“雨”字:
董其昌说:“米字为宋朝第一,毕竟出于东坡之上。即米颠书自率更得之,晚年一变,有冰寒于水之奇。”明里自谦而实点到精要之处。。说到“冰寒之奇”我们就要看到《多景楼诗册》:
米芾书法,单字险奇,而在同一幅作品中,单字与单字的对比与气势搭配,也十分抢眼,我们下面就以“四字”组合的形式,给大家展示。首先看到“中华第一美帖”之《蜀素贴》单字:
《蜀素帖》被誉为第一美帖,虽书于乌丝栏内,但气势丝毫不受局限,看到选字,率意放纵,用笔俊迈,笔势飞动,提按转折挑,曲尽变化。
险美米字,配以绢本字迹的味道,十分惹人喜爱。下面我们继续欣赏。
《陈揽帖》:
《丹阳帖》隐现了二王味道:
再看《虹县诗卷》:
米芾行笔轻重缓急,节奏感极强,用墨则干湿浓淡,浑然一体,得天成之趣。
米芾的书法中常有侧倾的体势,欲左先右,欲扬先抑,都是为了增加跌宕跳跃的风姿、骏快飞扬的神气。看到下方《惠柑帖》:
再看《晋纸帖》
下面是《箧中帖》,出于天真自然,绝不矫揉造作:
不少米字,在运笔上刚劲强健,具奔腾之势,筋雄骨毅,变化无穷。在结字上,自由放达,倾侧之中含稳重,因而端庄之中婀娜多姿。看到《叔晦帖》:
再看到著名的《德枕帖》,用笔十分老辣,笔锋犀利,结字取巧,非常挺拔有力,精神俊朗:
最后我们再看到《贺筹帖》:
在米芾的笔下,长画纵横,舒展自如,富抑扬起伏变化。通篇字体微向左倾,多攲侧之势,于险劲中求平夷。这就是米芾的美妙。这些,就是米芾最惊美的120个字!太险,太美,太爱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写好这些字,你的书法立马活了!
米芾最美的字都在这,那般气势太险太美!
米芾·宋四家尺牍《竹前槐后诗帖》(单字)4
米芾的字太美太险绝,让人怦然心动!
八面出锋、沉着痛快——米芾《苕溪诗》单字高清放大
八面出锋、沉着痛快——米芾《苕溪诗》单字高清放大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