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孟浩然客居他乡写下一首诗,只有一个愁字,却句句是愁

孟浩然所处的时代,诗人辈出、人才涌动。“学而优则仕”古代人寒窗苦读数十年,为的就是能够入仕做官。无论是恃才傲物的李白,还是忧国忧民的杜甫,都免不了为求功名,奔赴长安,一展抱负。但是孟浩然却不同于他人,他早年的梦想就是山水田园,不屑于做官。没有想到,人到中年,因为生活所迫,他又萌生出仕的念头,可惜时运不济,仕途不顺,困顿失意,之后便不媚世俗,隐于家乡鹿门山。

孟浩然的诗歌,多写山水田园,闲适隐逸,诗风清淡自然,远离功利和尘嚣。虽有羁旅愁思,亦属寻常之事。孟浩然虽然钟情山水,但是又总是经不起凡尘诱惑,放不下功名之心,于是他的一生有了许多羁旅生涯。唐玄宗开元十八年孟浩然离乡赴洛阳,再漫游吴越,借以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在途中写了一首抒发羁旅之思的五言绝句,虽只有一个愁字,却句句是愁,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首诗是诗人漫游吴越之时所作,抒发的是他旅途的愁思。诗人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第一句交代了写诗的背景,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也为下面写景抒情作了铺垫。此时天色已晚,之所以会“愁”,主要是因为“日暮”。日暮江烟,迷离之境,让他心生过客清愁。

最后两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看似是寻常的写景,却实际上在抒情。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旷野无垠,苍茫寥廓,遥远的天空,低过了近岸的枯树。中天的明月,落于澄澈的江水中,与舟中人如此相近。

“江清月近人”,这画面展示的是清澈平静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诗人;可那画面背后却是诗人的愁心已经随着江水流入思潮翻腾的海洋。舟泊江岸,夜幕洗去白日粉尘,本该安静休憩,缓解旅途的疲劳。奈何见众鸟归林,行人返家,独他舟泊江,怎能不生怅然之思?

一个寻常清冷的秋夜,细微的景物,经诗人的笔描摹,瞬间风韵天成,淡而有味。他即景会心,毫无雕饰,妙趣自得,看似笔落山水,实则寄寓内心情思。回首前半生,寄情山水,未有功成,本有心求取功名,奈何仕途失意。如今夜泊江边,想着自己,更添惆怅。这空旷的山野,唯月近人,茫然四顾,心神恍惚。

秋天本来就容易引发人的愁绪,这首诗虽写的是风景,却抒发的诗人的愁思,虽只有一个愁字,却句句是愁,旷野的树、江上的月、无处不体现出诗人的愁来。孟浩然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近,他寂寞的愁心也能寻得慰藉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幸福与孤独为伴,快乐只在年少
孟浩然一首绝美古诗,短短4句,风韵天成,惊艳世人
孟浩然漫游吴越,写下一首绝美诗作,被誉为唐人写景典范
孟浩然触景生情写首诗,年年入选课本,杜甫仿其中名句高下立判
孟浩然三首千古绝诗脍炙人口,最后一首家喻户晓
悦听: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