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歷史文化古跡——吉林柳河罗通山城【圖文】
 
        罗通山位于吉林省柳河县东北25公里罗通山中部主峰上,为高句丽绝奴部建于公元248年到291年,即中原的魏晋时期,是一处重要的战略性城堡。相传罗通扫北攻占此山,故名罗通山。
 
 
        山城依山傍势,由紧密相连的东西两城组成,中间共用一段城墙相连。城垣为土石混筑结构,充分利用了自然山势。东西两城共有5门,形制略同,都是用石材砌筑成半圆形内瓮门。西城东北角、西北角有角楼台基。城内陆势平缓开阔,有演兵场点将台、兵营、烽火台、蓄水池、三清观、神清主瓮门等遗址。
 
 
         西域周长3 737米,平面呈不规则四边形。除西墙南段和南墙东段以悬崖绝壁为自然城垣之外,其余部分则随山势起伏以石块垒砌。四角都有峰顶。有城门址两处,南北各一。南门位于南墙西端近城角处,北门位于北墙西部。城内尚存台基和蓄水池遗址。台基西有一较大开阔地,曾出土大量铁甲片,应是演兵场遗址。蓄水池平面呈椭圆形,东西长约50米,南北宽约30米。城内南北有两处较大盆地,盆地中各有一泉。北泉水流细小,南泉水流旺盛,向东约50米流入蓄水池之中。东域构筑简单,城垣多以自然山脊为壁,只有低凹处垒砌短墙,形制不规则。
 
 
        东城周长3 475米。有城门址3处,南墙2处,北墙1处。城南部盆地中有一泉,水流向西北约300米,消失在洼地中。城内遗物丰富,主要有陶罐、陶器盖、铁镞、玉环、玉板指、鎏金带扣、鎏金花饰、瓷片和海贝币、铜贝币及双翼铜镞等。东西两城属于同一时期遗存。
 
 
        1950年冬天,罗通山脚下一个猎户徐国发在追一只獾子时,发现一处山洞。当他爬到洞内20米深处,发现一个土堆,土堆里埋着人的骨骼、古时打仗用的铁叶拼成的铠甲、皮靴镶嵌的铜钉、铁剑、箭头等,在平躺的骨骼左侧还有用皮条装的铜印,皮条已经腐烂。
 
 
         1960年高占一老人用7个月的工资200元钱换得此印。据了解,北宋时期,罗通山城的金人入侵中原,在平定县发生战争,胜利后掠得此印。由于印上有"平定"两字,一位领兵的将军非常喜欢,便随身携带。后来,这个将军死后被士兵葬在30米深的山洞里。(今天人们将该山洞取名为将军洞)。经过有关专家证实,高老得到的铜印,就是山西平定县丢失千年的官印。2003年2月,高老无偿将古印捐献给了平定县。
 
 
        相传,清末民初,当地有许多人曾见到歪斜的罗通墓碑,字迹还能辨识。1958年夏天,有蔡姓农民看到倒伏在地的墓碑,"故唐××(这两字被青苔掩盖)罗通将军之冢"等字样还能看清。上世纪70年代,蔡姓农民山上开荒种田时,还看到罗通碑半埋在土里。而今这块碑早已深埋地下,虽经多次搜寻,也没有见到踪迹。
 
 
         罗通山西城的古战场盆地中,有一老井。相传这口老井也叫罗通井,当时罗通扫北攻入西城,与敌人鏖战时,将士饥渴,难寻水源。一老兵进言,“两山夹一嘴,必定有泉水。两山夹一沟,准有泉水流”。按此计挖掘,果出清泉。老井井深10多米,井水清澈见底,井壁成六边形,石榆木围做的井帮,经过千年浸泡,早已成了木化石。
    据疏浚这口老井时打捞上来的陶罐、铁锚、古钱等文物推断,这是汉代修造的老井,唐宋一直沿用,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有专家预言,如果保护得当,还可饮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这口井水源充沛,当夏季来临时,井水常从井口溢出。可供几百人饮用,当井水见底时,不到10多分钟,就恢复了原来的水平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罗通山一游2020.6
咏名城——柳河县罗通山(一)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罗通山城
罗通山城
柳河全域旅游之大美罗通山
家乡的罗通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