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歷史文化古跡——山西大同渾源栗毓美墓【圖文】
 
          清河东河道总督栗毓美墓在山西省浑源县城东门外。晋赠太子太保,谥号恭勤,石兽、碑文并存,今人称“栗家坟”。
 
栗毓美墓文保碑
 
 
        陵园的大门--南启门,砖券拱门楼,门前东西两侧两座碑亭,亭内高达5米多的汉白玉巨碑左碑刻神道,右碑勒圣旨。
        墓主人栗毓美,山西浑源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任河东河道总督,主管中原治黄,创造"以砖代埔"治法,成效显著。终因积劳成疾,卒于任上。墓地约1万平方米,前后布设大门、牌坊、享殿、石像生、墓冢等,门前还有御祭碑、神道碑,建筑肃穆壮观,布局严谨对称;尤其是丰富多彩的汉白玉石刻,更是清陵石刻中的精品和瑰宝,是一座气势恢宏的清代墓陵。
 
栗毓美墓神道 石像生
 
         栗毓美(1778--1840),字含辉,号朴园,又号萁山,山西浑源人。清河东河道总督,是一位实心实力,勇于革新的治河专家,对中国古代水利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
 
栗毓美墓神道 石像生
 
        栗毓美一生最大的功绩是治理黄河。清道光年间,黄河流经河南境内泛滥成灾,引起朝廷重视。栗毓美被委任河东河道总督,主持治理黄河事宜。在治黄当中,栗毓美注重调查研究,经常乘小船沿河道巡视、考察,并深入群众了解治黄的症结及经验。后来他在实践中因地制宜,创造了以砖代埽的治黄经验。以往河南一带堤坝一直沿用埽(即用杂草和沙子装入麻袋筑坝),栗毓美经过探索发现用砖筑坝"排远溜势,水维顿缓,效果比埽要好,且可节省大量资金。于是用两年时间,先后抛筑砖坝六十余道。此办法起初引起朝廷大臣的非议,他据理力争,并详细陈述了砖代埽的利弊。时值黄河泛滥,实践证明砖代埽是成功的,赢得了道光皇帝的首肯和支持。后来,他在治黄中大力推广这一成功经验,并写出一部专著《砖工记》,为中国水利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栗毓美墓
 
         《栗恭勤公年谱》记载:"公任五年,河不为患"。栗毓美一生勤奋,事必躬亲,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深得皇帝的厚爱和群众的尊敬。后积劳成疾,死于任上,当他的灵柩从河南北上运往山西时,沿途群众挥泪相送,千里不绝。许多官吏亦皆闻之流涕。他去世后,甚获殊荣。皇帝追封为太子太保,赐"恭勤",道光皇帝还作了祭文和碑文,并赐祭葬。这便是现存浑源县城内由皇家敕建的栗毓美墓。这座全部用巨型汉白玉构件雕刻的规模可观的陵墓,成为流传后世的珍贵文物。著名爱国大臣林则徐为他撰写了墓志铭。在河南,人们修建了祠庙,拜他做大王(河神),浑源人尊称为栗大人。
 
祭室内的栗毓美雕像
       
       史料载栗毓美在视察河情途中卒于任上,当地民间传说,栗大人因黄河上涨,先扔鞋子,后殉河而死,以身报国。在浑源县内,在墓内埋有银人之说。
 
 
        栗毓美墓建有砖券拱门楼,门顶正中有四个苍劲的砖雕大字:栗氏佳域,这就是陵园的大门——南启门。
 
 
栗毓美墓
 
        穿过天启门进入前院,迎面是一座冰清玉洁的汉白玉雕栏石桥,名延泽桥。桥畔,松柏斗翠,群芳争艳。步过延泽桥,巍峨壮观的汉白玉牌坊使人肃然起敬。麒磷兽栩栩如生,石敦鼓雕花逼真。石坊三门,左门上书崇祀名宦,右门上书崇祀乡贤,中门顶端有一小碑亭,上书谕赐祭奠,亭下横额上雕:宫太保河东道河总督栗恭勤公茔,左右石楹刻对联一副:伟绩著宣防传列名臣,瑶阙星辉分昂毕;巍阶尊保傅神安永宅,玉华云气护松楸。这副挽联表达了皇帝朝臣对栗公的尊崇和缅怀。
 
栗毓美墓
  
         牌坊南,华表玉立左右;牌坊北,左建溢法碑,右建谕祭碑,碑亭庄重肃穆;紧靠东西围墙,各有五间配房,为祭祀者休息洗濯之所。前院与后园,以一辅墙相融。墙张两翼,上开三门:两侧垂花角门,石径通幽;中间是森严的二门过殿,面宽三间,进深两间,一对雄狮威武守立。朱门双开,是一条砖铺的宽阔甬道,对称道旁分列着石羊、石虎、石马各一对,石刻文武人像各二对,纹褶分明,肌骨匀称,形体巨大,情态逼真。特别是石马,昂首前视,气势磅礴,灵动威武。
 
栗毓美墓
 
        甬道尽头,是一座三室三阶的祭亭,名永怀亭,全部用汉白玉砌筑,连亭内的供桌椅凳之类也不例外,冰雕玉砌,银装素裹,香烟缭绕,望之肃然。永怀亭北面约20米,就是巨大的墓丘。按照当时清王朝的规定,台高二尺五寸,左右两阶,阶五级,坟高一丈六尺,全部用汉白玉围砌。
        墓内有室,室内有碑,碑上志铭为著名民族英雄、当时两广总督林则徐撰写。林则徐与栗毓美素有交往,志同道合,十分敬重栗的品德,他在2000多字的墓志中,对栗毓美的生平业绩详加介绍,由衷赞叹,寄托了对这位贤达的无限哀思。
 
栗毓美墓
 
    墓旁稍北,左右距墓台各15米,分立两块石碑;左为后土,右刻阡记。右碑图文并茂,备载陵墓建设、缘由、结构布局及其墓葬规则,是研究清代墓葬和清陵建筑的珍贵资料,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保存价值。
    道光皇帝御赐祭文:朕维河流顺轨,皇防重匡济之才,海若安澜,疏沦仰怀柔之绩,既殊勋庸。栗毓美秉资明干,植品端方,始小试于中州,垒膺荐剡,爱剖符于南豫,屡著循声,符丹纶紫悖之重申,历翠板红薇而叠晋宏,材茂焕久,邀特达之知水利,夙谙聿重修防之任,娴泄滞通渠之法,安流策导源陂之功,九州底绩风清竹箭,消雪浪于荡平地,固沧桑速云舻之转运,嘉,睿川之力,倚任维殷。兹考绩三年,殊恩载沛方冀永资,夫臂画岂意遂?悼夫论徂类已胥蠲,恤典籍褒夫盖。封彩霞、吴氏为一品夫人。特赐官衔,灵其不昧尚克钦承。
 
栗毓美墓
 
    林则徐祭文:公终日立泥淖中,砖甫出水势尚动摇,即率先屹立坝头,随时与厅员营弁请求治策,于二三将生未生,无不预谋抵御,然其深意,不惟节省经费己也,将以埽二所节之费,移而培大堤固,则漫溢之患可永除。宣房万福所以,为国家计者,甚至奈何?未竟其施,而殉也。河标黄运,兵专事椿损,城守兵虽习弱,技艺时势亦非所闲,公惟济宁地县,曹衮宵小时窥发,操防末可忽,田增演,三才速战诸阵势,躬自教练。文设义学五所,令兵丁子弟读书。二月十七日巡工至郑州胡家屯多食,感奇疾旬厥,卒年六十有三。闽海林则徐顿首拜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浑源栗毓美墓
浑源栗毓美墓
自驾秋游晋北(三十九)栗毓美墓·浑源文庙
栗毓美任东河总督
治河能臣栗毓美
九曲黄河永奔腾——黄河博物馆藏品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