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协同治理视角下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研究【摘要】
协同治理视角下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研究 ——以成都市为样本 作者:  马晓玲   完成日期:  2021年12月30日
【摘要】: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2014年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推动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成为全局性的民族工作内容。建设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现实回应了当前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民族关系调试的困境,而如何推动多民族社区治理现代化、促使城市提供更完善的公共服务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力保障,也就成为一个需要从学理层面进行探讨的重要命题。从协同治理的视角出发,研究民族互嵌式社区是城市多民族社区建设理论体系的有益补充,也是将协同治理理论运用至城市民族事务治理的过程。文章通过总结和归纳国内外学术界相关研究发现,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极有可能是未来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类型之一,其中关于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的理论内涵、如何开展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如何有效治理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等问题仍然值得学界深入研究,需要借助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提升研究质量。本文选题便是对此进行的一次学术尝试,主要借鉴马克思主义“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协同治理理论和共同体理论,采用文献查阅、问卷调查、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选择成都市作为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中的城市样本进行了专题研究。文章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包括研究的选题背景、理论与实际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理论基础及基本框架、拟解决的问题、可能的创新点、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是研究的逻辑起点,首先从学理层面梳理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的理论内涵,从社区民族构成、形成原因、民族关系结构、治理模式以及建设目标等五个方面归纳出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的理论内涵和基本特点;接着从协同治理理论的提出背景和主要观点入手,回顾了西方协同治理在我国理论本土化以及指导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历程;最后总结出协同治理理论与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之间的契合关系,即:协同治理理论为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协同治理是城市民族事务进行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重要方法、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与民族事务协同治理中的人本因素。第三部分对成都市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进行了实证和案例分析。在较为深入的调研和资料梳理基础上,整理和归纳了成都市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具体措施、共同特点及取得成果。其中,重点选取了三个社区作为现阶段成都市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典型个案,即:整合资源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洗面桥社区、“三社联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朝阳社区、以及发挥民族文化优势吸引民族精英参与社区治理的吉福社区,它们在城市民族互嵌式建设过程中各有特点,文章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值得借鉴的经验。第四部分在前述理论与实证研究基础上,首先借用国内学者的协同治理综合模型从协同治理的外部环境、动因、引擎、行为和结果等五个方面分析整理出成都市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过程中的协同机理,接着探讨了成都市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面临的困境,即:法治保障仍需完善健全,相互依赖的社区居民共同体尚未形成、各主体有效参与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公共服务不能满足差异需求以及社区建设效果评价体系欠缺。究其原因既是社会结构转型和城乡二元制度等宏观层面影响的结果;也有中观层面城市的治理理念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吸纳整合力度不够、城市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仍需持续推进、城市民族事务治理各主体有效参与和基层精细治理能力有待提升等原因;还有微观层面各民族之间差异仍将长期存在、社会组织专业化和社区工作者职业化能力仍需提高等原因。第五部分是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国内外经验借鉴,首先梳理国内同为副省级城市的广州市、沈阳市和武汉市在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中值得借鉴学习的做法;其次是来自新加坡城市治理和社区建设中促成族群融合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三方协同的经验启示;最后再次聚焦成都市民族互嵌式社区中的两种常见类型,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聚集形成和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形成的两类社区,选取搭建纵横网络嵌套治理结构的洗面桥社区,借由地方少数民族特色产业发展融入当地的青白江区唐家寺社区,对上述社区在治理结构创新、民族融入过程中的经验做法进行梳理总结。第六部分是对策建议部分。文章认为提升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品质,第一要持续推进城市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二要从空间、规则、经济和文化等多个维度构筑社区居民共同体;第三是要重点加强社区居民、社会组织两类主体参与社区建设的力度;第四是要从保障基本权益、识别差异化需求、增强供给能力、提升服务效能等四个方面着手,逐步满足各民族不同层级的公共服务需求;最后,在遵循效果评价的三个基本原则下,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成效的评价体系可分解为:社区环境、社区凝聚、社区认同、社区融入与社区赋权五个一级指标以及对应的25个二级指标,该指标体系仍有局限,需要在具体操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第七部分是文章的结语部分,包括协同治理视角下城市民族互嵌式社区建设的基本结论和未来展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少数民族研究:走出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集体行动的困境——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工程发展主要指标
四川省民政厅副厅长胡建林赴成都市调研城市社区疫情防控
“城市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专题
成都创新社区民族工作方法
城市政治: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新视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