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半月谈|不用高考 直升本科———“中国第一班”办班20年观察


半月谈记者 谢云挺

“由于没有高考升学压力,学校给直升班学生设计了独特的课程体系。”如今成为浙江省宁波市骨干教师的滕晓丹回忆20年前在直升班读书的这段经历说,3年直升班的高中学习生活,让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全面的训练和提升。

模拟联合国活动剪影

2000年,经教育部同意、浙江省教育厅批准,浙江师范大学附中(又称金华二中)诞生了我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面向社会招生的高校(本科)直升班,直升班学生毕业后无需参加高考,可直接升入浙江师范大学本科专业就读。

半月谈记者调查了解到,这些年来,浙师大附中按照每年一个班最多50名的要求,已面向全省招生20届909人。在已走上工作岗位的700多名学生中,有九成从事教育事业,其中七成在中小学任教。直升班20年办班的实践,开阔了师范人才培养的新视野,为当前推进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带来启示。

浙江省首届高中生生涯规划大赛特等奖

1

“不一样的体验”

浙江省教坛新秀滕晓丹是直升班首届毕业生,现任职于宁波效实中学。“记得当时全省有四五百名初中应届毕业生报考浙师大附中直升班。”滕晓丹回忆说,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全省初中应届毕业生均可自愿报名,学校根据各地学生的中考成绩划线预选,然后再组织考试(语文、数学、英语)和面试(基本素质、语言能力、相貌仪表)择优录取。

2020.10.29,高三直升班“教师素养与技能”课程(童志斌执教),陈雨欣同学进行高一数学模拟上课

“进入直升班后,发现上学的感觉和普通高中生完全不一样。”滕晓丹说,“虽然必修课还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但老师把演讲、辩论、讨论等形式引入课堂,让我们主动参与,不是像普高生紧紧围绕高考而学习。”如今,滕晓丹已成为宁波市骨干教师,还获得过部级“优课”教学大赛评比全国一等奖。

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浙师大附中直升班的3年课程,是在全面完成教育部规定的必修课基础上,按照“铸师魂、炼师能”的特定目标,强化胜任未来教育教学工作的综合素质培养。因此,直升班学生与普通高中生的教学区别有“三多”。

一是上课交流互动多。在发挥教师指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实行课堂互动讨论式的教学改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二是课外知识讲座多。由于没有高考升学的压力,直升班从高二开始,每周安排一至二个下午,邀请浙师大各学科的老师和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来班里做报告和讲座,不仅开阔学生眼界、扩展知识面,而且将德行与心性的滋养贯穿其中。

三是素质训练机会多。学校除开足必修课外,开设校级选修课、活动课程、大学先修课程,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直升班3年约有1/3时间用于素质能力训练。比如,开设书法声乐、演讲与口才、教师素养基础、舞蹈与形体、新媒体技术、心理辅导、普通话、教师礼仪课程等。

直升班受到社会关注和好评,全省报考直升班的应届初中毕业生逐年增多,报考者从最初的400多人,上升到今年的5000多人。

2010级直升班毕业汇报演出

2

创建师范培养新模式

浙江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坚认为,对招收培养未来教师的师范类大学来说,中学阶段生源的综合素质尤为重要。浙师大附中“直升班”免高考探索,引导学生把耗费在“考”上的时间转移到“学”上去,转移到创新意识培养和综合素质锻炼上,对培养优质师范生源和未来优秀教师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我们主要围绕知识主线、能力主线和素质主线展开探索。”浙师大附中(金华二中)校长何通海说,这三条主线以培养学生“要学”“爱学”“会学”为出发点,改变“以考定教”的课程体系,构建直升班课程体系。

比如,实行选修必修有机整合,必修强调文理兼容,将教师素养学习内容纳入必修课程。还设计研究性学习课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三年级学段,直升班学生可以参照《浙江师范大学本科教学计划》中的通识课程开课表,提前浏览大学老师授课,以认清自己今后的专业方向。

半月谈记者注意到,浙师大附中由直升班课改先行,以点及面,在全校建立起分层分类的选课走班模式和以“导师引领,多轨并进”的育人机制,有效激发了全校学生的学习热情。

直升班学生参加衢州纪念孔子诞辰祭典活动

3

直升班能否复制

浙师大(本科)直升班是“中国第一班”,浙师大组织的“师范大学直升班培养模式及跟踪研究”课题报告显示,直升班有两大突出表现:一是毕业生综合素质明显高于高考入学的高校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普遍受到用人单位欢迎。二是愿意投身教育事业者多,有90%从事教育工作(其中担任教师者占70%,在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咨询机构供职者占20%)。

“有好的教师才能够教出好的学生,而好的教师需要较高的综合素质,这是师范培养的内在要求。”教育问题专家、浙江全能教育研究院院长王晓燕说,浙师大附中直升班的成功实践开阔了师范人才培养的视野,为师范院校输送优质生源和保障更多毕业生走上教师岗位提供了源头活水。

王晓燕说,目前,我国高素质优秀教师培养的质量与速度,还难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不仅优秀高中生毕业后报考师范院校的比例较低,而且有相当多师范院校学生毕业后并没有走上教育教学岗位。“直升班的新路径有着启发借鉴意义。从全国看,在师范大学中选择一些有条件、有意愿的学校,批准设立直升班,有利于推进教师教育振兴。”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创新教师培养形态,突出教师教育特色,重点培养教育硕士,适度培养教育博士,造就学科知识扎实、专业能力突出、教育情怀深厚的高素质复合型教师。对此,浙江大学教授余潇枫认为,在高水平综合大学中,借鉴浙师大的高中与大学学段贯通的3+4直升班模式,符合中央精神,值得尝试。

他表示,直升班模式是创新教师培养形态、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教师的好思路。“甚至可尝试开设高本硕连读的3+4+3直升班模式,进一步延长教师教育培养链,增加教师实训时间,提升优秀教师培养成效。”

(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7年新疆师大附中初三直升高中班欢迎您
成外,实外,嘉祥,西川,师大一中,天七,博骏,成都这10所小升初私立学校,究竟该怎么选?
从教16年的华中师大一附中首届十大魅力教师管璇的教育秘诀
新高考大家谈 | 走班制教学新样态下普通高中办学策略调整
师资微展示 | 身边榜样,前行力量 —— 教书育人大师兄陆建隆
成都天府新区四大私立如何抉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