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慕课教育有四大优势,但无法替代大学教育

       (文/彭凯平)我对慕课(MOOC)的兴趣产生于两年前,是为了给《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一书写序,当时认真拜读了该著作(可汗学院在美国非常有名,我孩子的学校就使用了可汗学院的视频材料)。当时,我觉得这可能是教育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一种挑战和新的尝试。

因此,在阅读了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其正式姓名:威廉·亨利·盖茨三世 William Henry Gates III)对可汗教学方法的钦佩和支持后,我逐渐开始了解、接触和认识慕课教育。由于大规模网络在线技术的普及,人类教育真的有可能会发生一些新的变化,将能够让更多的人通过网络在线技术接触到名校著名教授的课程,使得人类的知识传播更加简捷、方便、有效和普惠。

后来又有机会参与到清华大学“慕课教育”的初期讨论,随即尝试着在慕课课堂上开设了《心理学概论》。没想到该课程创下了一个月3万多人注册的奇迹,成了2014年清华大学最受欢迎的慕课课程之一,并入选2014年MOOC学院十大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因此,我也算是与慕课有过零距离接触的学者。

但是,虽然慕课自有其魅力和优势,我还是认为尚不能够用革命(海啸或者是颠覆)这样的概念来描述慕课将会对教育产生的影响。我非常赞同清华大学谢维和副校长有关慕课的评价:慕课能够补充高等教育的不足,但它不可能取代人类的大学。尽管我们的教学方法必将受到慕课的支持、影响和改变,但是,大学本质性的教学活动和过程是不可能被慕课所取代的。

慕课教育的优势

我觉得慕课教育的正面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最大化地重新分配了人类的教育资源,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慕课通过现代化的网络在线技术,让很多边缘地区的孩子或者是一般学校的学生能够接受到最优秀的教育资源,聆听世界著名大学的教授授课,这样的机会恰恰是传统教育资源垄断的弊端之一。

正如我们经常传颂的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的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的教学和其他人的教学相比,必然有其独到之处,是其他人所不能替代的。这就像我们听梅兰芳唱京剧,他的韵味、他的魅力、他的气场和感受,与听别人唱京剧时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慕课把很多曾经“只闻其名,不见其形”的大学教授、名师和大师的授课课程呈现给全球的学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帮助普恵教育资源。

在我们中国有很多喜爱学习的成年人,分布在政府各部门、企业各单位、社会各个地方;特别是很多在职工作人员,通常没有时间去学校上课,而慕课正好可以让他/她们有机会去重新学习和体验,不断升华自己的心灵和知识储备,甚至实现终身学习。因此,可以说慕课是一项造福于社会的公益事业。

第二,慕课技术采用大规模的现代科学技术,通过视频的视觉形象、音乐互动,能够加深人类全通道的感受过程,帮助我们学习和记忆知识。

第三,慕课教学和学习过程非常好地体现因才施教、因人施教、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互动。

在慕课课堂,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度、要求、水平、兴趣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彻底改变人类几千年以来“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因此,这也是慕课比较受欢迎,具有挑战性的方面。

第四,慕课教学有可能彻底解放人类的高等教授,让教授们从简单的传播知识转变到研究和创造知识。

几年前,美国的大学教授们就讨论了:在未来,大学教授到底应该做什么事情?当前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网上在疯传“大学里的好教师越来越少了”。其实,这可能是一种未来大学职能改变的趋势。因为真正的人才,不是我们大学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大学的环境培养出来的。所以,将来的大学教授,不只是做我们通常所说的教书育人,而是会留出更多的时间从事原创性的知识发明、发现和传播工作。特别是守卫人类的文明,同时传递人类的理念、知识和理想。

从这方面来说,慕课可以让我们很多大学教授专心从事科学研究,而让一些受欢迎的慕课教授承担知识传播工作。因此,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教授,专注于科学研究工作,为人类贡献原创性的知识;而大学的教学任务,有可能是由非常优秀的、擅长教学工作的老师来完成,并通过慕课技术和网络技术,来实现大学资源的最佳、最优配置。

但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之外,大学如何调节、安排人员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也将是中国大学的人事改革必然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即三方面人才的匹配。

传统教育有慕课教育无法替代的优势

但是,传统教育也是有一些慕课教学所不能替代的方面。换句话说,慕课,其实还不可能完全替代人类的大学教育。主要是因为大学教育,需要更多自发的、随机的、灵性的、悟性的、感性的沟通和交流,而这是慕课视频教育所不能及的地方。我在录制慕课课程——《心理学概论》时就已经明显觉察这方面的问题。

第一,慕课教育需要教师花很多时间去注意自己的内容安排、设计、编辑和控制进度。而在课堂教学中,所有这些都会受到在场学生即刻反馈的影响,特别是有一些热点的话题、感兴趣的话题、时效性的话题,在课堂上就能够得到充分的讨论,真正把教学变成思想的过程。

第二,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接触,具有很多视频被动接触所不能替代的优势。一个眼神、一个举动、一颦一笑、当时的气场,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人类具身认知所关注的信息,都会帮助加深、强化我们学习的过程,这是具身认知独有的优势。

第三,教学过程也是一种思想的过程。学生在大学里学的不光是知识,更应该包括思想的过程、思想的方法。而这些思想形成的过程,在大学课堂上表现得非常淋漓尽致。因为当遇到一个挑战性的问题时,教授们如何去应对、分析、判断、回答,不只是体现了教授的学识和功力,更能够淋漓尽致地呈现教授们对这些问题的反应、思考、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因此,传统的优秀教授很多都是通过对话来实现,无论是孔子的《论语》,还是柏拉图的对话,都是人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思想互动而产生的结晶。而通过对话产生思想的方式,在慕课课堂上就很难实现,但这往往是优秀教授、学术大师们真正的魅力之所在。

美国有两位著名的教育学家Levi和Murnane,曾经对美国未来的劳动力市场所需要的技能进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首先,他们认为能够用计算机替代的技能,在将来都会变得不重要。比如简单的知识储备和知识搜索,完全可以通过百度、谷歌的搜索引擎来实现,而且比我们人类做的更好。因此,简单的知识记忆、存储、描述和再现,都将不重要的。目前我们的中小学甚至大学都还在强调知识的记忆,实际上己经落后于时代的要求。第二,简单的人类加工技能也不是特别重要了。现在一个数控机床的加工能力比我们中国八级钳工的能力还要强。因此,简单的动手能力也已经不是那么重要。

但是,计算机无法替代人类的是我们人类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现在还没有任何人工智能可以替代人类进行语言的沟通。iphone的Siri可以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但人类对话中间的一些灵性、感性、悟性,以及幽默的表达方式、委婉的表达方式、简洁的表达方式等方面,都不是计算机能够替代的,而这些也往往是人类语言的魅力之所在。还有人类无限的发散思维能力,是很多人工智能科学家感到神秘和伟大的地方,也是计算机所不能替代的。因为语言沟通、思维这都是需要人在面对面的互相活动,来得以学习、模仿、体会和传递,而这些偏偏不是慕课课程所能够突出的地方。

因此,虽然我非常感谢慕课对心理学课程的支持和帮助,也很高兴过去一年自己所教的慕课课程能获得大家的欢迎、支持和欣赏。但我还是认为,大学课堂仍然是我们教授最心仪的地方,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是我们培养人才最有效、最有趣、最有意义的方式和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慕课发展的三大问题
清华避孕套发放机常缺货
学什么才能不被计算机淘汰
ETalk100 | 慕课与大学教学改革
灵魂深处的洗礼---国培有感
真正的教育,是思维方式,获得幸福的能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