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文读懂PMI

Ph迪

CFA 特许金融分析师资格证持证人

#深挖宏观系列长文之一

0、前言

PMI数据被广泛地应用经济预测和市场领域。但其实包括行业专家在内的诸多人士在使用PMI的时候都出现了些许差错,本文旨在“从0开始”展现正确打开PMI的方式。

1、什么是PMI?

PMI,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中文译为采购经理人指数。

以中采制造业PMI为例,采购经理根据自己企业的经营情况,每月22-25号填报一张问卷,涵盖采购、生产、订单、流通、就业等多方面情况。

把3000多家企业的问卷收集上来进行汇总统计之后,统计局官网会在每月月底上午9点公布当月的PMI。

一般而言,统计局会在每月月底9点整公布PMI,不论周末节假日

2、为什么PMI十分重要?

一句话和三个词形容PMI。

一句话:PMI指数是宏观经济领域绝佳的先导指标。

从历史数据上看,PMI的变化方向与工业增加值环比的变化方向基本保持一致!(但是幅度并不一致,后文会讲原因)

PMI指数是经济增长的前瞻性指标

三个词:高质、及时、全面。

第一,高质。

PMI调查问题十分容易理解,采购经理只需要在每月的22-25日在网上回答14个小问题。

绝大多数问题是“比大小”,如本月生产、订单、采购等情况与上月相比是变好还是变差。

制造业PMI调查问卷样表

第二,及时。

PMI指数在当月月底公布,而其他常用宏观及金融数据一般在隔月的10号以后陆续公布,所以PMI指数是最早能够大体上判断经济运行状况的先导指标。

附:T月主要数据公布时点:

T月月底:PMI(统计局)

T+1月上旬:物价(CPI、PPI,统计局)、进出口(海关总署)、金融数据(M2、社融,央行)、外汇储备(外管局)

T+1月中旬:主要经济数据(工业生产、社会消费品零售、投资、调查失业率,统计局)

T+1月下旬:工业经济效益(工业企业利润、库存,统计局)、财政收支情况(财政部)

第三,全面。

PMI指数涵盖采购、生产、订单、流通、就业等多方面情况,可以全面覆盖宏观经济的各个方面,其中生产指数可以用来模拟总供给情况(可以用以预测工业增加值)、订单指数可以用来模拟总需求情况,价格指数可以用来预测物价变化(与PPI和PPIRM有很好的相关性)。

同时具备高质、及时、全面三个优秀品质,PMI经常作为量化对冲基金设定的主要指标。

量化对冲基金经常把PMI作为重要的交易指标

3、PMI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制造业PMI调查一共可以获得13个单项指标,我们平常说的制造业PMI指数由其中五大指标进行加权合成。

PMI综合指数由五大指标合成

为了使得横向可比,国际通用的PMI指数均是取以上5大指标及相应的权重作计算。

实际上,我国制造业PMI调查一共可以获得13个单项指标,包括:

制造业PMI调查一共可以获得13个单项指标,综合指数由其中五大指标进行加权合成

知识点:供应商配送时间是逆向指数,指标在设计的时候是说配送时间越长、配送的越慢,旨在说明当时订单情况良好,物流来不及发货,因此配送越慢反而代表经济更好。后文会举例说明,为什么有时候这个指标会失灵。

那么每个单项指标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采取的是扩散指数方法(Expansion Rate)

扩散指数,听着很玄乎,实际上就是扩张率,也就是即期(T月)相比于上期(T-1月)扩张的样本个数,以生产指数为例:

若本月生产比上月多,则取1;

本月生产与上月持平,则取0.5。

本月生产低于上月,则取0。

再加上 “减少”选项的样本占比* 0

如果100家企业,60家企业生产扩张,40家生产萎缩,那么PMI生产指数 = 60*100% = 60

30家企业生产扩张,40家持平,30家萎缩,那么PMI生产指数 = 30 * 100% + 40 * 50% = 50。

PMI指数以50为临界点,PMI>50则处于扩张区间,<50处于收缩区间

PMI大概衡量了,有百分之多少的企业比上月的情况更好。因此PMI指数以50为临界点,PMI>50则处于扩张区间,<50处于收缩区间。

也就是说,PMI只衡量了大概有百分之多少的企业比上月更好,并不能衡量企业比上个月好了多少。因此PMI更多用来衡量经济运行的方向,而不能直接表明经济改善或恶化的幅度。这也就解释了上文PMI与工业增加值环比变化方向一致,但幅度不一致的问题。

极端情况下,PMI有可能与经济运行的情况不符合。举例说明,一共有100家汽车企业参与PMI调查,其中一家本月生产量上升100万台,剩下99家企业生产量各下降了1万台,从工业生产统计来说产量上升了1万台,而PMI却会特别糟糕。但从经济基本面联动、产业上下游耦合以及大数定理的统计规律等角度出发,上述情况很难出现。

知识点:每家企业无论规模大小,所填的调查问卷的权重是一样的。这个也有可能导致PMI与经济运行情况不符合

4、谁在统计PMI?

我国主流的PMI指数有中采PMI和财新PMI。

·中采PMI:又称“官方PMI”,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采)与统计局从2005年开始共同发布。

知识点:中采负责数据收集和统计工作,统计局对数据进行季调、校对,统计局公布的PMI指数是进过季节调整的,中采细分行业的PMI数据未经过季调。

·财新PMI:前身“汇丰PMI”,由财新传媒与著名市场调查机构IHS Markit公司共同发布。其实主要是Markit公司做的,以前是汇丰冠名,现在由财新冠名。

全球大部分的PMI指数都是Markit公司(马基特经济研究工作)统计公布的

我国主流的PMI指数:中采PMI指数、财新PMI指数

知识点:中采制造业PMI企业样本选取按照PPS(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的抽样方法,以制造业行业大类为层,行业样本量按其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分配,层内样本使用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成比例的概率抽取。

由于样本不同,中采PMI与财新PMI走势有时候也会出现背离。

财新PMI与中采PMI走势会出现背离

财新PMI官网有时候也会引用中采PMI的数据。

财新PMI样本多为东部沿海的出口型企业,因此经常会当做衡量进出口情况的先导指标。

财新PMI对进出口增速有显著领先关系

5、非制造业PMI是什么?

除了制造业PMI之外,中采每月公布非制造业PMI指数,包括建筑业和服务业。

知识点:2004年建立了制造业PMI调查制度,2005年开始全国范围的调查,同年7月起开始对外发布月度数据;2007年开始全国范围内非制造业的PMI调查,次年1月份开始对外发布月度数据。

海外PMI一般分为制造业PMI和服务业PMI(财新PMI也是这两类),而中采是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PMI,非制造业PMI里面又细分为服务业和建筑业,其中服务业权重约为85%,建筑业权重约为15%。

非制造业PMI指数又称为非制造业PMI商务活动指数

6、PMI数据如何使用?

6.1 生产指数代表供给端表现,新订单指数代表需求端表现。

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占到PMI权重的55%,基本决定了PMI的变化方向。

两者没有明显的领先关系,一般是同向变化,需求的波动略小于供给,因为生产的季节性更强。

知识点:虽然中采PMI公布的是季调之后的数据,但数据仍然会呈现一定季节性特征。如春节前后,生产指数会出现明显下降。

6.2 产出缺口指数:“新订单指数 - 生产指数”

我们用 “新订单指数 - 生产指数”来模拟产出缺口。新订单代表需求,生产代表供给,需求大于供给的部分可以看做产出缺口。供小于需,则价格上升,供大于需,则价格下降。

“新订单-生产”可看做产出缺口,与PPI环比有一定同步性

但是PMI不同分项在过去几年的调查中出现了一些结构性特征,因此有时候我们不能只比较绝对数值,更应该关注数值的边际变化。以上述产出缺口为例,过去几年的调查数据,PMI新订单指数的平均值是显著低于PMI生产值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供应持续大于需求、供应过剩、价格一直下跌。

例如,1月新订单是52、生产是53,2月新订单是53.5、生产是54。虽然2月生产指数的绝对数额是大于新订单指数的,但是订单的边际变化量更大,对于经济的启示应该是需求复苏力度更强,带动价格上涨。

6.3 内需和外需

一般我们用新出口订单指数代表外需,用采购指数和进口指数代表内需,或者用“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的变化来表征内需。

新出口订单表征外需,进口表征外需

案例分析:疫情之后,大家普遍担心外需较差、国内出口企业承压,但出口表现却持续超预期。实际上,4月份以来PMI新出口订单持续改善,新出口订单和订单指数的GAP不断收窄,已经提示了出口景气度不断提升的实事实。

PMI提示出口超预期

6.4 价格指数

价格指数非常好用,好用到被很多机构用来预测PPI。

出厂价格指数与PPI环比

原材料价格指数与PPIRM环比

6.5 库存周期判断

库存周期是宏观经济中最短的一个周期,又被称为“基钦周期”。在宏观经济学崇尚自由放任主义之时,基钦周期十分显著。当政策干预较多时,库存周期的显著性有所走弱,单从1、2个的PMI库存指数去判断是比较容易出错的,要连续观察至少一个季度以上,并结合多项指标进行cross check。

库存周期分为四个阶段:主动去库-被动去库-主动补库-被动补库。

库存指数有两个,一个产成品库存,一个是原材料库存。我们平常说的补库存和去库存一般指的是产成品库存,产成品库存指数上升则为补库,下降则为去库。原材料库存是厂商对于经营形势的判断,如果预期未来的需求很好,厂商会加大对原材料的采购,所以原材料库存指数的变化可以代表“主动”和“被动”。

举例说明:若产成品库存上升,且原材料库存上升的比产成品库存更快,则形成了主动补库特征。

原材料库存指数与产成品库存指数

6.6 经济新动能指数

一般把“新订单-产成品库存”成为经济新动能指数,也可以辅助判断库存周期。

举例说明,若新订单指数回升,而产成品库存下降,即需求回升而企业来不及生产,这就是典型的被动去库(经济复苏初期)特征。

经济新动能指数 = 新订单指数 - 产成品库存

还可以结合生产指数和采购指数来判断库存周期。e.g.生产指数或采购指数下降,而产成品库存上升,即生产已放缓但不及需求放缓的速度,则形成了被动补库的特征。

6.7 从业人员指数

从业人员指数对于我国就业情况也有较强的指示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处于产业结构转型时期(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提升),因此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长期处于收缩区间,过去几年的中枢一直稳定在48~49之间。我们也不能因为看到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处于收缩区间,就觉得就业在持续恶化,更加应该关注数据的边际变化。

举例说明,如果T月从业人员指数为48.5,T+1月为49。虽然49仍然是收缩区间,但环比上月大幅改善,这一定是改善而不是恶化。

从业人员指数对调查失业率有良好的指示作用

说到这儿,我们不妨站在填表人的角度去思考,为什么环比变化更加重要。尤其对于制造业而言,每个月的生产计划、采购计划、人员招聘计划基本上都是定好的,所以每个月在填问卷的时候,如果没发生特别显著的变化,上个月怎么填,我这个月还怎么填。

7、如何从PMI环比推同比?

正如PMI问卷描述的那样,PMI是跟上个月情况进行比较,因此是环比数据。而由于我国经济数据季节性超强的原因,我国习惯使用同比数据进行研判分析,所以研究工作中,很多人还是喜欢把PMI转化成同比。

转换方式有两种:

1、以荣枯线50作为基准。

PMI同比,即PMI (t) / PMI (t - 12) = PMI (t) / PMI (t - 1) * PMI (t - 1) / PMI (t - 2) * ……* PMI (t - 11) / PMI (t - 12) 。

以50为基准的话,51即为环比上月增长1%,即 51-50,或 2%= (51-50)/50。过去12月环比连乘即为同比。

这种方式比较容易理解,但潜在一个问题,50到底是不是PMI的中枢。以从业人员指数为例,上文提到了,高于49已经是不错的表现了。而生产指数的历史中枢也往往是大于50的,中枢一旦选择失误会出现很大的误差。

举个例子,如果过去12个月PMI都是50.5,我们以50为基准,每个月环比增长0.5%,那转换之后,就是同比增长6.2%,但如果中枢是51的话,同比就变成-5.8%了。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2、12个月的移动平均MA12。

上面的方法里的问题可以通过移动平均的方式来解决。

我们知道 1+名义GDP增速% = (1+ 实际GDP增速%) * (1+平减指数%),

但实际上我们经常 使用加减法代替 名义GDP增速% = 实际GDP增速% +平减指数%。

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忽略了高阶项,即

(1+X1)(1+X2)=1+X1+X2+ o(X)

刚才的环比连乘可以简化为

1+ PMI 同比 = (1+ PMI (t)环比)*(1+ PMI (t-1)环比)*(1+ PMI (t-2)环比)*……*(1+ PMI (t-11)环比)

≈ 1+ PMI (t)环比 + PMI (t-1)环比 + PMI (t-2)环比 + ……+ PMI (t-11)环比

即 PMI 同比 ≈ 过去12个月的 PMI (t)环比的平均值

通过这样的方式 可以省略中枢的问题。无论是50还是51,都会被加法结合律消灭掉。

MA12作为PMI同比的替代指标

这个方式同样存在一个问题,我们忽略了太多高阶项。如果指标一直在50上下徘徊还好,像疫情之后砸出这么一个大坑,忽略高阶项会极大地影响估计的准确性。

先写这么多。后面再补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月PMI反季节上升,经济企稳回升动能进一步增强
“PMI”新低
PMI
【 财经观察 专栏版】8月PMI为何大幅跳水?2014-08-23 第1249期
PMI企稳动力不足 稳增长需政策托底|指数|百分点
中国PMI指数的指标体系框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