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买理财产品 别被“只赚不赔”忽悠
据中登公司数据显示,目前共有多达21只基金同时在售;而各商业银行今年1月份就发行产品1287款,与去年1月相比增加了772款。除此之外,随着国际黄金、白银价格飙升,国内投资黄金T+D、白银T+D、纸黄金等产品也同样销售火爆。
在大量理财产品上市的同时,理财产品的问题也随之增多。南京投资者于女士累计投入180万元买入6只渣打银行QDII理财产品,到2010年11月产品赎回到账时,已经亏损80万元。另外一位投资者沈女士投入3万美金买入,到期时账面缩水41%。除理财产品巨亏之外,被销售人员忽悠、部分超短期理财产品将收益隐形摊薄等问题,屡屡曝出。
目前,居民投资理财的意愿仍在不断增强。数据显示,3月第一周,新增基金开户数再度走高,达到10.9962万户,创下自去年12月以来的新高。
专家就此认为,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应以平常心来看待理财产品的盈亏。与股市一样,银行理财产品、基金等也是一种投资方式,既然是投资,必然有赔有赚。在购买最少五万元的理财产品时,应该仔细研究理财产品的性质、结构等相关内容后再下手,不要盲目听取销售人员的介绍。有的投资者认为,既然理财产品由专业的人士来研发和管理,不应该出现亏损。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也是不足取的。
其实,让投资者难以接受的,并不仅仅是亏损,而是理财产品的不透明。从产品设计、销售宣传、资金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不透明因素。
购买过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无不被字数很小、密密麻麻的说明书搞得晕头转向。说明书内大量的专业术语和计算公式,即便有耐心看完,也不一定看得懂。不同的产品,说明书的内容不同。仅就银行理财产品而言,有保本固定收益型、保本浮动收益型、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等,每一种类型都有不同的规定,每一个产品投资标的都不同,而对于收益分配,每一家银行也有不同的规定等等。
按说,解释清楚这些内容,是卖方的义务。但销售人员在考核指标的压力下,向投资者宣传介绍产品时,往往只强调收益率,忽视风险的提示。另外,一些销售人员还会通过宣传产品销售火爆、晚一会产品可能卖光的心理暗示,使投资者赶紧下决定。还有一些销售人员,将保险产品与银行理财产品混淆销售。因此,有关方面亟待加强对销售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的管理和培训。
有些银行的部分理财产品的设计极其复杂,尤其是挂钩海外市场的理财产品,即便是专业金融背景出身的投资者也难以百分之百理解其本质。但是,无论市场波动导致产品升值或缩水,其利好总是倾向于银行。由于银行与投资者在信息层面的不对称,投资者无法真正掌握理财产品价值的真实变动。
理财产品募集的庞大资金,究竟是由谁来管理和运作,管理人的资质情况又如何?这也是一个投资者完全不清楚的问题。近日,基金行业内曝出数亿元规模的基金,只由刚出校门的80后基金经理管理操作。根据Wind资讯的统计数据,在已披露出生年月的基金经理中,有15人属于“80后”。这些80后的基金经理,只有数字模拟的经验,并没有实战投资经验,面临突发情况时,很难及时有效地对基金进行管理。
买理财产品 别被“只赚不赔”忽悠
据中登公司数据显示,目前共有多达21只基金同时在售;而各商业银行今年1月份就发行产品1287款,与去年1月相比增加了772款。除此之外,随着国际黄金、白银价格飙升,国内投资黄金T+D、白银T+D、纸黄金等产品也同样销售火爆。
在大量理财产品上市的同时,理财产品的问题也随之增多。南京投资者于女士累计投入180万元买入6只渣打银行QDII理财产品,到2010年11月产品赎回到账时,已经亏损80万元。另外一位投资者沈女士投入3万美金买入,到期时账面缩水41%。除理财产品巨亏之外,被销售人员忽悠、部分超短期理财产品将收益隐形摊薄等问题,屡屡曝出。
目前,居民投资理财的意愿仍在不断增强。数据显示,3月第一周,新增基金开户数再度走高,达到10.9962万户,创下自去年12月以来的新高。
专家就此认为,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应以平常心来看待理财产品的盈亏。与股市一样,银行理财产品、基金等也是一种投资方式,既然是投资,必然有赔有赚。在购买最少五万元的理财产品时,应该仔细研究理财产品的性质、结构等相关内容后再下手,不要盲目听取销售人员的介绍。有的投资者认为,既然理财产品由专业的人士来研发和管理,不应该出现亏损。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也是不足取的。
其实,让投资者难以接受的,并不仅仅是亏损,而是理财产品的不透明。从产品设计、销售宣传、资金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不透明因素。
购买过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无不被字数很小、密密麻麻的说明书搞得晕头转向。说明书内大量的专业术语和计算公式,即便有耐心看完,也不一定看得懂。不同的产品,说明书的内容不同。仅就银行理财产品而言,有保本固定收益型、保本浮动收益型、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等,每一种类型都有不同的规定,每一个产品投资标的都不同,而对于收益分配,每一家银行也有不同的规定等等。
按说,解释清楚这些内容,是卖方的义务。但销售人员在考核指标的压力下,向投资者宣传介绍产品时,往往只强调收益率,忽视风险的提示。另外,一些销售人员还会通过宣传产品销售火爆、晚一会产品可能卖光的心理暗示,使投资者赶紧下决定。还有一些销售人员,将保险产品与银行理财产品混淆销售。因此,有关方面亟待加强对销售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的管理和培训。
有些银行的部分理财产品的设计极其复杂,尤其是挂钩海外市场的理财产品,即便是专业金融背景出身的投资者也难以百分之百理解其本质。但是,无论市场波动导致产品升值或缩水,其利好总是倾向于银行。由于银行与投资者在信息层面的不对称,投资者无法真正掌握理财产品价值的真实变动。
理财产品募集的庞大资金,究竟是由谁来管理和运作,管理人的资质情况又如何?这也是一个投资者完全不清楚的问题。近日,基金行业内曝出数亿元规模的基金,只由刚出校门的80后基金经理管理操作。根据Wind资讯的统计数据,在已披露出生年月的基金经理中,有15人属于“80后”。这些80后的基金经理,只有数字模拟的经验,并没有实战投资经验,面临突发情况时,很难及时有效地对基金进行管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银行理财并非只赚不赔 六大关键词看懂说明书
一个理财达人的心得:什么方式稳赚不赔
银行理财品购买之前先扫盲
由5万元调整为1万元 多家银行下调理财产品门槛
资管新规之后,现在银行货币基金理财还能持有吗?
【理财】银行理财市场再添利好!你买对产品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