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紫禁城有九间房子,用“特殊”材料制成,想要修复困难重重!


紫禁城里有9999.5间房子,最漂亮,最豪华,装修最精美的是哪一间,答曰:倦勤斋。对于故宫生疏的游客不知道倦勤斋在故宫何处,经常逛故宫的人,也是大部分不晓得倦勤斋的来历,要说原因很简单,因为它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都不对外开放了。

故宫中不对外开放的宫殿建筑,一般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该建筑不太重要,不仅修缮需要费用,而且开放了也没人去,故此,得不偿失的事情,谁也不会做。第二个就是:文物价值太高,比如清朝皇帝礼佛的雨花阁、著名的三希堂等等。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雨花阁上面佛像众多,文物珍贵,不对外开放老百姓也可以理解;三希堂房间窄小,一次只能进7到8个人,想要开放,恐怕也难有开放的空间(估计要是不限制地进人,几年后,三希堂的地砖都会被踏平)那么倦勤斋为什么不对外开放?

答案有两个,一个简单,一个复杂。

我们先说复杂的原因。

倦勤斋的主人是乾隆皇帝,他晚年的时候,曾经住在这里,并用“耄期倦于勤” (意思是老了,已经厌倦了政事的辛劳)起名倦勤斋。这座共九间房子的建筑,在紫禁城的东北,宁寿宫花园(俗称“乾隆花园”)的北端。

乾隆辛劳了一辈子,他想在倦勤斋养老,故此,这九间房子用“嵌竹丝挂檐,镶玉透绣扇”等物装饰得美轮美奂,屋内屋外一派江南的景象。

因为倦勤斋装饰的工艺太复杂,以至于乾隆去世后,嘉庆、道光和光绪等皇帝也曾小住倦勤斋,甚至有的皇帝还将其当成了书房。但斋内的内装修始终没有变过,一是没有重新装修的昂贵费用,第二个也找不到乾隆盛世那样杰出的工匠。这就是倦勤斋很长时间不开放的(复杂)原因。

倦勤斋不开放的简单原因只有一句话:现代的工匠维修不了倦勤斋(倦勤斋如果以旧貌迎客),怕被游客笑话。

倦勤斋的装饰艺术究竟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高度,让现代的工匠们都望而却步?

小编只举一个例子,您就知道倦勤斋不修缮的原因了。

乾隆为了在斋内复现江南的美景,故此,在屋内使用了大量的竹雕,我们都知道竹子有生长迅速的优点,但却不是一种适合雕琢的好材料,因为一旦环境干燥,竹制品便非常容易开裂。

倦勤斋的竹制品经历了几百年的岁月,却一根头发丝的裂纹都没有,这是什么原因,秘密是工匠们使用了竹簧工艺。

竹簧工艺如果往复杂里说,能洋洋洒洒地写成一篇万字论文,为了节省时间,小编还是往通俗里讲,那就是去掉竹子外面的竹节和竹皮,然后在里面的竹黄上进行雕刻,雕刻好图案后,再将竹黄粘贴在木器的表面,倦勤斋的竹雕几百年不开裂,除了竹簧制作的精妙,里面的木胎用得全是非常珍贵的金丝楠木。

竹簧工艺是一种小众的工艺,因其将竹材里的竹簧翻转雕刻,故又有翻簧或反簧的称谓。虽然用其装饰物品,能够取得象牙黄般的典雅、古朴的效果,而且还可显示竹子般清高、孤傲的意境,可是制成的竹簧或文竹器,价值不菲,绝非一般人能承受得了,而大面积在室内用竹簧工艺进行装饰,除了官宦帝王,能够承受,平民百姓,绝对搞不起。

为了修复倦勤斋,在故宫博物院的委托下,一位何姓的竹艺大师开始钻研竹簧工艺,经过几百上千次的试验,他发现竹子太老太嫩都不成,竹簧处理得太薄太厚也不成。这种古老的工艺用一句现代的话概括,可以说是一种“标准”非常严的“规矩”活儿。

倦勤斋经过故宫博物院,以及工艺大师们的努力,终于修复如初,并在10年前开门迎客,虽然它没有金銮殿那样金碧辉煌,可是懂行的人都知道,它绝对是紫禁城最漂亮,最有内涵,格调最高的建筑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故宫有9999间明清时期老房子,为何其中有九间房子从不对外开放?
一眼千年,探寻故宫的“前世记忆”
第一届“亚太地区竹工艺大师”等荣誉称号评选结果出炉,宜宾四人上榜!
他6次进入故宫修文物,失传两百年的工艺被他用电饭煲恢复了
床沿板能华丽到什么程度?| 乾隆的奢华
【紫禁城的延伸】再现乾隆秘境-亦幻亦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