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最美的100传世书法」王氏家风漏泄殆尽——《姨母帖》

王氏家风漏泄殆尽——《姨母帖》


《姨母帖》为王羲之所书,是《万岁通天帖》之一。《万岁通天帖》又名《王氏一门书翰》、《王氏宝章集》,收录了王氏家族28人的书法作品。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697),王方庆进献其先祖王羲之及后人书法真迹,武则天命人临摹后将原本还赐王家,《万岁通天帖》也由此得名。此帖的真迹早已遗失,存的皆为摹本。摹拓帖迹非常精妙,传达出了原墨迹的神与貌,连原迹纸边破损之处也一一勾出。董其昌曾称此《姨母帖》“奕奕生动,并其用墨之意一一备具,王氏家风漏泄殆尽”。


作品标签:

东晋·纸本摹本

26.3厘米 横53.8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姨母帖》


书法鉴赏

该帖有姨母二字,故称《姨母帖》。帖中所指的姨母,可能是王羲之少年时的书法老师卫夫人卫铄。卫铄工于书,尤善隶,师承钟繇,又曾教育少时的王羲之学习书法。晋钟繇得见卫铄书法后赞颂说:“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若树,穆若清风。”当王羲之接到姨母去世的消息后,心中悲痛之情难以抑制,于是提笔醮墨写下一封饱含悲情的书信。这种哀痛的心情不仅展现在字里行间,亦流露于笔迹勾画弯转之中。

《姨母帖》是王羲之早年的作品,无论是笔势还是字形,都保留了当时崇尚奇诞怪放、错落参差的风格。“一”、“十三”、“惨”诸字,取势横向,一目了然;第一个“羲”字第三、四两长横的起笔,尤其是第二个“首”字长横起笔,蚕头十分明显;第二个“羲”字戈勾以隶书斜捺式出现,末端稍按即收,残留隶脚;“母”字的横折弯勾以横折撇形式出现,撇的隶意亦很浓;此外,横画与竖画较平直,倾侧度不大。《姨母帖》接近早期行书,与魏晋简牍墨迹多有相似之处,是王羲之书法未成熟前的行书。

艺趣故事

王羲之出身于东晋时期权势很大的贵族家庭,父亲王导曾任丞相之职。王羲之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不骄奢淫逸,痴好书法,勤学苦练,有着良好的品德与高洁的情操,颇具东晋一代名士之风。如今人人熟知“东床”是对女婿的称呼,这一词,便是来源于王羲之生活中发生的一个故事。

东晋大将军郗鉴意欲与王家结为秦晋之好,于是派门客给丞相王导送去一封信,希望王丞相在他的儿子中挑选一个给自己做女婿。郗鉴有权有势,王、郗两家结亲,按当时严格的门阀观念来看,绝对是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王丞相自然乐意,心里也很看重。但让哪位儿子娶郗家女儿呢?王丞相一时也犯了难。王家儿郎心里都明白这是一桩关系自身前途、地位、财富的重要婚姻,也都非常希望能做郗大将军的女婿。最终,王丞相没有做任何决定,而是对郗鉴派来的门客说:“我的儿子都住在东厢房,你自己去看看吧。”门客依王丞相的指示前往东厢房。王家儿郎听说后,纷纷收拾仪容,希望能够雀屏中选,每一位都矜持万分地正襟危坐。因为紧张与重视,言谈举止也都较平日显得不自然。只有王羲之根本不把这当一回事,独自一人盘坐在东边的床上,旁若无人地坦着腹吃饼,对于郗鉴选婿这件事似乎是毫不放在心上。门客在东厢房看了一圈,回到郗府后,向郗鉴如实报告了所看到的事情。郗鉴听后当场不禁拍手叫道:“坐在东边床上坦腹吃饼的少年,正是我要找的好女婿啊!”郗鉴之女嫁给王羲之后,二人恩爱和美,千年来传为佳话。至此,“东床”也成了女婿的代名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圣家的那些事儿:王献之在兰亭诗会上做了什么?
百川论道 | 卫夫人
东床袒腹:自信是一种无法替代的美
古代为什么把女婿称为“东床”?
王羲之教子习书法
东床的由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