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彼得·林奇:投资语境中的无招胜有招

来源 | 本文整理自《战胜华尔街》作者 | 彼得·林奇由于麦哲伦基金(彼得.林奇所管理的基金名称)是一只资本增值基金,于是我就有权购买任何投资品种,包括各种各样的国内股票、国外股票,甚至是债券。如此广泛的投资选择余地,对于我这种“像猎犬一样”到处搜索好股票的投资风格简直是如鱼得水。我并不把自己限制于成长型基金经理那样的投资风格。当所有成长型股票被过分高估时(这样的事情每隔几年就会发生一次),成长型基金经理就不得不继续购买股价已经明显过高的成长股,否则他的基金就不能保持成长投资这种风格了。他只能瘸子里面挑将军,在一大堆股价过高十分危险的成长股里挑选相对最好的了。而我却根本没有这样的烦恼,我可以随意挑选我想投资的任何股票,比如说,我发现成长股过高,我就可以不理成长股,而去寻找被低估的周期股。其实所有这些解释可以简单归纳为一句话:只要是证券市场上交易的股票,麦哲伦基金都可以购买。在选股上,灵活性很关键。因为股市上总是能找到一些价值被低估的公司股票。在我管理麦哲伦基金早期,赚钱最多的两只股票都是大型石油公司:美国优尼科(Unocal)石油公司和皇家荷兰石油公司。你可能会以为一只规模仅有2000万美元的小基金会集中投资于小盘成长股,而不太会投资于那些盘子很大的大型石油公司。但我发现皇家荷兰石油公司业绩正在大幅好转,而华尔街显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于是我就趁低买入了这只反转型股票。大家都普遍认为麦哲伦基金的成功是因为大部分投资于成长股,但我其实从未将一半以上的资金投资于成长股。许多基金经理人在投资态度上总是防守,防守再防守——先是买入股票,然后一旦这些股票表现不好时,不愿割肉,于是继续持有,并想方设法找出各种新的借口给自己持有这些烂股票辩护(华尔街的许多基金经理把很大一部分精力仍然用在想方设法给自己业绩不好找借口上)。而我在投资上总是进攻,进攻,再进攻——不断地寻找价值低估更厉害、赚钱机会更大的股票,来替换掉我手中现有的赚钱机会相对较小的股票。大部分情况下我突然改变投资方向,并不是由于投资策略发生重大转变,而是我在拜访上市公司过程中,发现一些新的好公司股票,比我手里持有的股票更加让我喜欢。我可能两家公司都喜欢,都想持有,但在基金规模还比较小的时候,我可没有那么多资金来满足这样的奢望。我就得先卖掉旧股票,才能有钱去买进新股票,而我总是不断想要买进一些新的好股票,于是我就不得不持续地卖出那些老股票。似乎每一天我都会发现一些新的好股票,这些新的好股票看起来比昨天我持有的那些老股票发展前景更加激动人心。反思我过去的投资,我发现许多股票过去我只持有了几个月,其实应该持有更长一些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所有股票都要无条件忠诚长期持有,而是说对于那些投资者吸引力变得越来越大的公司,要一直坚决长期持有,而不应该短期持有后就过早卖出。那些我过早卖出而后悔万分的公司包括:阿尔伯逊公司(Albertson),一只超级成长股,后来上涨了300多倍;玩具反斗城公司,也是一只超级成长股;还有联邦快递公司,我在5美元时买进,而过了不久它涨到10美元时就赶紧抛出了,但是两年后眼睁睁看着它涨到了70美元。这种抛掉好公司股票买进差公司股票的事,对我来说,简直是家常便饭、司空见惯,因此我常常自嘲这样做是“拔掉鲜花浇灌杂草”。这句话甚至已经成了我的 一句名言。


作者:头条号 / 格上私募圈
链接:http://toutiao.com/i6291935520880591362/
来源:头条号(今日头条旗下创作平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美岑:巴菲特和彼得林奇如何赢在1970s?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中的投资精要
彼得林奇13条选股原则及避而不买的股票
标竿价投: 「彼得·林奇」于我有益的8个投资指导(完整篇) 彼得·林奇在出任麦哲伦基金(Magell...
2018年我推荐的投资类书籍
富达基金公司和传奇人物彼得·林奇—猎诚财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