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支部队仅25人成功突围,却让信仰火种燃遍琼州大地!
userphoto

2023.10.10 陕西

关注

1957年,著名雕塑家潘鹤感慨琼崖革命斗争的历史、红军战士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创作了雕塑作品《艰苦岁月》。

这尊雕像底部,刻有铭文:“献给孤岛奋战二十三年的勇士们”。

01

1928年底,琼崖苏维埃政府主席王文明带领部队来到海南中部定安县山区的母瑞山安营扎寨、开辟新根据地。面临物资紧缺的严峻局面,王文明亲自带领全体指战员一齐动手开展生产自救。

就在琼崖革命形势日趋好转之时,1930年1月17日,年仅36岁的王文明却因积劳成疾,倒在了这片热土上。

王文明去世后,冯白驹接任中共琼崖特委书记,领导琼崖人民继续进行革命斗争。

1930年4月中旬,中共琼崖特委在母瑞山召开中共琼崖第四次代表大会。根据会议决议,以琼崖工农红军独立团为基础,统一编组各县红军和赤卫队。

罗援

军事科学院原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

在母瑞山上正式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琼崖第一独立师,后正式定名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

这年夏秋之际,琼崖红军独立师师部随中共琼崖特委、琼崖苏维埃机关迁出母瑞山到达琼东四区根据地,以便更好地指导全琼革命。

02

1931年夏天,一位操着四川口音、气质与众不同的年轻人,化名“老李”住进海口得胜沙路的一间旅店。

这位隐姓埋名的年轻人本名李硕勋,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学生运动杰出领导人之一。

 
1931年7月,担任广东省委军委书记的李硕勋受命来到海南岛指导工作。

不幸的是,因叛徒出卖,李硕勋被抓进海口府城监狱。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给妻子赵君陶写下一封遗书:

余在琼已直认不讳,日内恐即将判决,余亦即将与你们长别。在前方,在后方,日死若干人,余亦其中之一耳。死后勿为我过悲,惟望善育吾儿。死后尸总会收的,绝不许来,千嘱万嘱。


写下绝笔的第二天,李硕勋在海口东校场英勇就义,年仅28岁。他是中国共产党在琼崖地区牺牲的职务最高的领导人。

03

1932年7月,广东省国民党反动当局派其警卫旅长陈汉光率3000多人渡琼,对琼崖红军和苏区进行第二次“围剿”。

面对国民党军的封锁,冯白驹决定中共琼崖特委、琼崖苏维埃政府和警卫连100多人留在母瑞山上继续与国民党军周旋,红军主力则由师长王文宇、政委冯国卿率领突出包围。

由于兵员、弹药得不到补充,突围部队很快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师政委冯国卿和许多优秀指战员壮烈牺牲。

1933年1月2日,师长王文宇不幸落入敌手。7月,王文宇在海口英勇就义。

王文宇牺牲后,琼崖国民党当局加紧“围剿”红军部队,中断了母瑞山上的红军和山下群众的联系。

冯白驹在《关于我参加革命过程的历史情况》中回忆:

“冬天季节,山上也非常寒冷,我们用香蕉叶做草席来睡,盖的也是香蕉叶,没有吃过一粒米,油、盐、肉等更不要说了。”

靠着信仰,红军战士们在母瑞山上坚持了8个月,挑战了人类生存的极限。

1933年4月,冯白驹利用国民党军长期封锁疲惫之际,带领部队昼伏夜行,终于回到了故乡,有着良好群众基础的琼山县长泰村。

跟随冯白驹最后走出母瑞山的只有25人但这次成功突围使琼崖的革命形势迎来柳暗花明。在长泰村,依靠群众的帮助,冯白驹同琼文县委取得了联系,短短三四个月,就恢复了9个乡的共产党组织。

1936年5月,琼崖红军游击队司令部成立。

冯白驹和战友们千辛万苦保留下来的信仰火种,最终燃遍了琼州大地,照亮了南国天空!

敬请收看今天(9月26)20:00

CCTV-4《国家记忆》
《二十三载的坚守》
《斗争


编审:王海涛 赵   斌
主编:潘羽嘉
导演:郭晓清
编辑:史佩仑 王亭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孤岛奋战二十三年】反“围剿”斗争失利 王文明率600余人开辟母瑞山革命根据地
海南岛上红旗飘——琼崖旗帜冯白驹屹立海南岛
最艰苦的三支红军队伍,与上级失去联系,遭受十倍敌人围剿
琼崖红军云龙改编旧址导游词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师长王文宇 浴血天涯酬壮志
第四节 拥政爱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