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舒圣祥:睡岗不公开是航空安全最大隐患

  7月8日,东航MU2528(三亚—武汉),在武汉进近阶段联系塔台时,因塔台管制员在岗位上睡着,多次呼叫无人应答,未能与塔台建立联系,后在进近管制员指挥下复飞,经进近指挥向塔台电话联系后,此过程复飞12分钟之久安全落地(8月19日《中国日报》)。

  所谓“复飞”,是民航专业术语,又称重飞,指的是飞机降落到即将触地着陆前,将机首拉起重新起飞的动作。对于乘客而言,在看得见机场时又突遭重新拉起,很多人都把这种经历称作“空中惊魂”,恐惧与担忧难免。而对飞行员而言,当然也一定希望安全着陆,谁也不想复飞,复飞说明出现了某种问题,因此也必然伴随一定危险性,历史上与复飞相关的空难事故并不鲜见。

  正因为如此,此番导致复飞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塔台管制员睡着了,着实让人无法接受。空中交通管理是民航安全服务的重要环节,塔台管制员的主要职责是负责500米高度以下、半径10公里范围内航空器的起飞、降落和地面滑行。他们的工作地点在高耸的塔台上,用雷达和目视等方法指挥飞机的滑行和起降,保证安全顺畅。想想看,如果塔台管制员都睡着了,飞机起降无人指挥会有多么危险。

  不可否认,塔台管制员的工作的确辛苦,大晚上值通宵夜班就更辛苦,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既然还在岗位上工作,就应该对乘客的生命安全负责,因为你们是飞机滑行、起降的“指挥棒”。当然,如果只是就事论事突出个人因素,可能并不公允。出现这种事情说明机场管理是存在严重漏洞的,比如,是否只有一个管制员在上岗,他睡着了整个机场就瘫痪?是否存在员工超强度工作的问题?员工睡岗仅是个人特殊原因,还是体力透支的普遍现象?

  塔台管制员睡岗无疑是性质比较严重的航空安全隐患,既然暴露出来就应直面应对。可是,这份民航明传电报急件上,“此件不公开”五个字特别显眼。只是希望民航局接下来的重要工作不是“查内鬼”,而是反思民航问题事件信息公开的严重不足。虽然今年的空难事故特别多,但在公众眼中坐飞机的安全系数仍然很高;管制员睡岗事件藏着掖着,只会伤害公众的信任。

  对虚惊一场的航班乘客而言,对于飞机突然复飞的原因理应享有知情权;否则,人们就不得不怀疑:还有多少复飞是因为塔台管制员睡着了?之所以曾经出现拦飞机之类的乘客过激维权事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航空公司信息公开工作做得很不好。凡是航班延误总要推给天气原因等不可抗力,让人分辨不出哪句是真哪句是假。现在看来,信息公开不足,不仅在航空公司层面存在,而且很可能是系统性的,在整个民航系统内部,动辄都是“此件不公开”。

  相比塔台管制员睡岗,“此件不公开”的外部监督乏力,或许是航空安全更大的安全隐患所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航班快速起飞满足乘客见母亲最后一面请求
五分钟带你认识民航空管
中国航空安全:从差生到表率
虹桥机场“10·11”事件惊魂示警A类跑道入侵事件有多严重?
MH370机长与德航副驾驶的惊人相似
飞行探秘——专业人士解答航空安全常识| 凤凰周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