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塔下村:高山水乡土楼群探幽 【十一旅游新花样】

  

  

  

  

  从南靖田螺坑土楼群往云水谣的路上,我们专程到素有“高山水乡”的塔下村参观,这个溪流如带,绿树如烟,山环水绕的谷地里的著名侨村,是首批中国景观村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山村位于南靖县书洋镇,西与永定县相接,南与平和县毗邻。四面环山,茶林遍布,一弯精灵般清澈闪亮的溪水从山坳中穿过。沿溪两岸,47座形态各异的土楼依山而建,高大雄浑,气势恢宏,方形、圆形、围裙形、曲尺形,造型各异,形成了一处蔚为壮观的土楼群落,堪称全国之最。小溪上,一座座石板拱桥静静横跨。石板桥旁,凉亭点缀其中……这“小桥流水人家”,犹如一幅写意山水画,故被喻为“闽南周庄”。

  

  

  

  

  

  塔下村没有塔。明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塔下村的开基始祖华太婆从原住地——马头背踏下山来到这儿,繁衍生息。客家话里,“踏下”与“塔下”谐音,多年后,张氏子孙为了纪念先人,把此地叫做“塔下”。

  

  

  

  塔下村的土楼沿河而建,并非常均匀地分布在两岸,土楼形态丰富,有常见的方形、圆形土楼,还有围裙形、曲尺形土楼,最独特的 是还有浙杭水乡模式单院式土木、砖木结构的吊角楼,形成大楼带小楼、高低错落布局的奇妙景观。

  

  

  

  有水才有灵性,塔下村便是如此,不大的一个村子中间,一条小溪悠悠地流淌着。空幽的小山谷,建筑与水的完美结合,塔下村是一个客家人的村落,全村姓张,早年不少人“下南洋”,主要目的地是泰国和缅甸。事业有成后,回乡铺路搭桥,光耀门楣,因 此不大的塔下村却有5座形态各异的桥。进村的3公里的柏油路,也是华侨捐建的。和粗旷的土楼相比,塔下的建筑则要显得柔媚得多。长满青苔的石阶,细细木版 盖成的小楼,穿行错落老屋中的幽幽小道。让人不禁怀疑,时空是否已经错乱?

  

  

  

  登上一座山头,可以看到方圆1平方公里的塔下村全景。一条清亮的小溪穿村而过,两旁是47座乌瓦黄墙的土楼,围裙形、曲尺状,形态各异,方圆不一。

  

  

  踏访福建南靖塔下村,不能错过参观最具特色的张氏祖祠——德远堂。这座设计精致、古朴典雅的宗祠,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2006年,德远堂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祠堂坐北朝南,前有庭院和围墙。堂内雕龙画凤,木石装饰富丽堂皇,别有一番味道。堂前正中有一口半月形的池塘,池塘边耸立着23根雕龙石刻(俗称石龙旗杆),如一片石林,高耸入云、庄严肃穆。

  

  

  

  据考证,德远堂的“石笔”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多、最完好的一处石龙旗杆群,这是闽西南客家人重视文明教化及传统文化思想的历史见证物,成为一道稀世罕见的文化景观,身临其境,一股浓浓的客家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2007年,塔下以村古、景秀、水美、民朴入选首届“中国景观村落”,渐为人所知。以往,这个藏身于南靖县书洋镇的村子虽被前来考察的学者惊呼为“闽南周庄”,但崎岖的山路让它更像一个世外桃源,美得安安静静、自自在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景观奇妙--塔下村(旅游览胜)
客家土楼,最美塔下村!
中国建筑史的奇观——田螺坑的“四菜一汤”
【原创|游记散文】万发金:《冬日里,一路春意的跋涉》⑨南靖土楼,民居建筑的奇葩
从永定到南靖,看遍福建特色土楼,谁才是最美头牌?
这里的土楼,号称是皖南最后一片净土,网友:人少景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