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针灸止痛的取穴经验和技巧
userphoto

2020.04.21

关注

疼痛是我们在生活体会和疾病过程中经常可以碰到的症状,临床上我们发现:针灸止痛具有简便、快捷、有效的特点,而又无毒副作用。中医认为,不管是何种疼痛,其实质不外乎“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两种,针灸都能起到很好的止痛效果。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取穴呢?


肌肉骨关节疼痛怎么办?

运动系统疼痛的,包括皮、脉、肉、筋、骨,多用手足三阳经。比如痛在身体前面的,多用手足阳明经的穴位,如合谷、三间、手三里、曲池穴、足三里、丰隆、条口、内庭等。痛在身体侧面的,可用手足少阳经上的穴位,如足临泣、悬钟、光明、阳陵泉、风市穴、中渚、外关、支沟、四渎等。痛在身体后面的,可用手足太阳经上的穴位,如申脉、昆仑、委中、合阳穴、后溪、腕骨、养老、小海等。


急性疼痛多用运动针刺法!

对于运动系统的急性疼痛,临床常以远端取穴为主,宜少针少穴,有时一针一穴足够,不行再逐一追加,用泻法。治疗急性痛,可以根据“上病取下,下病取上,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思路,在与疼痛部位相对应的健侧取穴,对应越准,止痛越好。另外在针刺过程中,在得气与行针后,应当要求患者适当活动患部肢体,这样可以取得更好的止痛效果。


五脏六腑疼痛怎么办?

痛在五脏的,用手足三阴经;痛在六腑的,用手足三阳经。比如肘膝关节以下的五腧穴、交会穴等,都具有很好的治疗内脏疼痛的功效。除此之外,背俞穴和夹脊穴也是治疗脏腑疼痛常用的穴位,当脏腑发生病变时,常常能在背俞穴上发现阳性反应点(区),如压痛点、皮下组织异常或皮肤导电量改变等。早在《灵枢·背腧》中就有类似的记载:“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找到这些阳性反应点,多针多穴,甚至一穴用多针(如傍针刺和齐刺),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


针灸止痛古已有之,上可溯源于《灵枢》《难经》,下可穷流及今人验方效穴。古法今方,汗牛充栋,灵兰探微,朣朦惑然。总而言之,首先分清表里,在躯壳为表,当参经络辨证思路,明确病在太阳、少阳、阳明之别,而相应取穴;在脏腑为里,则善于应用脊背穴,并注意阳性反应点或反应区的找寻。穴位布阵方面,急性痛症则远道布阵,穴少而精,慢性痛症则近道布阵,穴多而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维杰先生董氏奇穴及传统针灸研讨题(第九回至第十二回)
标幽赋原文语音版
【引用】董氏奇穴 --董氏特有针法+《学董氏奇穴》1
头痛手足针灸穴位
孟维礼中医世家针灸止痛十二法辑要
经脉篇之督脉(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