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影响的研究

卢永丰  

摘要:21世纪心理健康教育将全面落实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出发,谈了在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在体育教育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见解和探索,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新世纪培养合格人才。

关键词:体育教育 学生 心理健康   影响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成功与成才作用越来越重要。因为现代社会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谁要想在竞争中获胜,谁就必须有充分的自信心、顽强的意志力、超前的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创新能力等优秀心理素质。青少年学生在学校受教育阶段,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青少年学生要在这一阶段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必须不断地适应社会环境、家庭生活与学校教育,以及人际交往中给他们带来的种种心理压力,并使其变成前进的动力。青少年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实质上就是他们在不断地克服和适应内外心理压力情况下实现的。在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主观的原因,他们不能适应社会环境、家庭生活以及学校教育的变化,或者不能正确对待社会环境、家庭生活以及学校教育中的某些不良因素影响,就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从而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由于青少年学生心理品质形成的复杂性,决定了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不仅需要运用多种途径与形式,如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学科间的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与辅导等几个方面,而且需要将这些途径与形式有机构成一个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系统。体育和其他学科一样,都是正式的教学科目,是我国学科整体的一个部分,也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从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二年级的课程中都设有体育课,由此可见,体育学科既是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学校教育各个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同时还是各科教学中课时安排最长的一门学科课程。此外,体育教育也是学校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它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并对学生的智力发展、个性发展以及思想品德教育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亦即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发挥个人心境的最佳状态。第三届世界国际卫生大会(1946)认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综合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来看,大多强调了充分发挥个体的心理潜能以及个体内部心理协调与外部行为适应这两个方面。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具体地指是:(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具体说到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主要包括智力正常、心理特点符合年龄、完整的人格、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等等多个方面。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胸怀坦荡、举止大方、言行一致;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尊重他人,有礼貌,有修养;尊重别人的意见,但有自己的主见,不盲从,不轻信等。他们身心发展极为迅速,在精神上处在断奶期,在内心上想摆脱成年人的依赖,愿以独立的思考、独特的个性去拥有世界,渴望独立自主,他们精力旺盛,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很大,这给他们的心理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动力,但也带来了很大的困惑。

3  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体育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体育课程对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增强学生体质和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以及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学校体育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体育教育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对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对学生个体的社会化等五个方面都有极为深刻的影响。

3.1体育教育对学生智力发展的影响

智力也称智能,一般地认为,智力是指个体聪明程度。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学校智育工作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核心任务,这是由智力本身的特点和它们在现代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智力不仅是完成学习活动的必要条件,也是完成其他一切领域实践活动的根本保证。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到底起到什么作用呢?

20世纪8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这一理论为回答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理论依据。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体育教育主要培养学生身体——动觉智力。从多元智能理论对体育学科的启示来看,体育教育能有效培养学生动力尤其对学生身体——动觉智力的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身体——动觉智力在多元智力中所处的地位非常重要,它是人类存于这个世界并认识这个世界的所有智力活动的核心。人正是通过观察和模仿环境中他人的动作,通过与环境中的人或物的相互作用,通过改变环境中物体的位置和形状等身体动作方式来获得各种信息,并适应和改造周围的世界的。而体育教育对学生智力的促进作用也正是从这些认识与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

3.2 体育教育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影响

    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部分组成的。其中,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每种情绪都有不同的主观体验,他们代表了人们不同的感受,构成了情绪和情感的心理内容。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是以培养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情感教育对促进学生品德、认知的发展,维护学生良好的心境,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体育教育对学生情绪情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体育教育对情绪具有调节作用

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标志,也是人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体验。通过参加体育活动与体育比赛,可以合理宣泄不良情绪,消除心理紧张,放松身心,调节心理状态,从而维持学生的心理平衡,促进心理健康。

 3.2.2体育活动能有效地改善情绪状态,陶冶情操,培养学生个体的自信心。

体育活动能直接给学生带来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与不安,从而调控人的情绪,改善心理状况。

3.2.3体育锻炼能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合理形式的宣泄,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达到平衡,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从而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疲劳,预防或缓解某些心理疾病的产生。现代心理学、生理学和医学的研究都表明,情绪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直接的作用,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是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而人的不良情绪能瓦解人的正常行为。体育活动具有预防、缓解与改善某些心理疾病的功效。

 3.2.4体育教育能改善自我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并能陶冶学生的社会性情感与高尚的道德情操。实践证明,体育活动能够带来流畅的情绪情感体验,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向上的精神;同时,体育教育还有利于进行爱国教育,培养学生的高级社会情感。

3.2体育教育对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的影响

意志是指明确目的并选择手段以克服困难,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往往是通过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的,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反映。这个心理过程的发生发展与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是相统一的,它们是相互促进,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意志品质的关键,特别是中、小学阶段,更是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形成的最好时机。

    体育与意志培养关系密切。早在1917年,毛泽东同志就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明确指出“体育之效,在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情感,因而强意志。”可见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意志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而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的名言,更是指出了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除了身体素质教育外,体育还可以进行心理品质教育。

    研究发现,体育活动与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体育可以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积极进取的精神,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体育活动常常意味着竞争,意味着达到某一级水平,而在竞争与达到目标过程中则要求学生付出努力与汗水。体育活动的激烈与艰辛,使参与者必须承受一定的心理负荷和心理压力,能磨练人的意志,因此,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

3.4 体育教育对学生个性品质发展的影响

所谓个性教育从心理学角度解释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各项比较重要的和相当持久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一般包括性格、气质、能力等内容,个性教育就是对人的一切内在品质的教育,塑造完美的个体。体育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3.4.1体育教育中蕴涵着丰富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

体育活动本身的内在精华包括:参与的意识、交际的能力、生活的态度、竞争的意识、合作的精神、真善美的价值观等等,学生个体在投入到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就已开始接受体育内在精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改变和塑造着自己的个性。

3.4.2 体育教育集体性的特点有利于塑造学生的个性

学生通过参加各类型的体育活动,与他人交往,可以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并能发现他人良好的人格品质,抑制自己不良的人格品质,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中获得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自信,从而及时调整人格结构,塑造积极健康人格。

3.4.3体育教学有利于从学生个体入手,进行个体教育

体育教育的内容与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竞争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之一,体育运动的各种游戏与竞赛活动给学生提供了竞争的机会,从而激发起学生的竞争欲望,使学生去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目标。此外体育活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及人际交往能力,并能初步培养学生的法规意识。

3.5 体育教育的学生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个体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它是指由生物的人变成社会的人的过程。人的社会化对个体对社会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不论是作为内容还是作为手段,体育教育都是不可缺少的,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5.1体育教导基本生活

人是本能比较缺乏的动物,刚出生的人在生理上几乎完全不能自理,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差,连最简单的坐、立、行都不会,因此,人的基本生活技能都是靠后天学习获得的。体育教育是人们获得基本生活技能的重要途径。

3.5.2体育教导社会规范

社会为了维护自己的生存和发展,都有管理自己社会成员的行为和知道成员工作的章程,以作为理想的活动准则或社会规范。体育活动是一个有章可循的、有一定约束力的社会活动,参加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理解社会规范的意义和重要性。

3.5.3体育活动可以体验不同的社会角色

一个人要符合社会的要求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就必须学会接受适当的社会角色。而各种体育活动的场合,则有机会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和“做什么、怎么做”的社会意义,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基础,从而体验出人的主观努力可以改变社会地位这一重要道理。

4  体育教育中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措施

4.1 改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

改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这是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基础。以往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权威;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意见,甚至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探讨教学知识。针对上述不平等的现象,应改善师生关系。

4.2积极挖掘体育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

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蕴涵着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在优化教法过程中,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的新陈代谢,提高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勇敢、坚毅、果断、坚韧不拨、奋发进取、开拓竞争、吃苦耐劳等良好的心理素质。

4.3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做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体育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动态平衡。由于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教学环境的干扰性,教材的难易性和组织教法的多变性,以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无不影响着体育教学,教师应及时总结,肯定和表扬富有创意的动作。在游戏或比赛时让学生自己担任裁判工作;在新授课时让学生讲述动作要领、尝试练习等;在复习课时让学生进行练习,学会观察,学会比较,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在主动学习中巩固正确动作定型,做学习的主人。

4.4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分析学习失败的原因,帮助学生建立成功的学习情感,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功体会,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如果你拒绝了失败,实际上你就拒绝了成功”。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效果的差别显而易见。学习心理的研究表明:凡是伴随着使人满意、愉快情感体验的学习活动,其活动常常受到强化;而不满意的情感体验则使活动受到抑制。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表扬和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解除不良的情绪干扰,让那些能力有限、素质较弱的学生也能完成动作,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练习的成功往往是兴趣的催化剂。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注意和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成功的满足,诱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体育教育中师生心理是处在动态之中,体育教学的实践性、紧张性、竞争性、公开性、协同性和集体性等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师生心理是复杂的、多变的,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应明察秋毫,审时度势,利用教学艺术,因人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生理心理需求,促进他们运动能力的提高,调节他们的情绪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磨练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的合作、竞争的精神,完善他们的个性,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

[2]邵伟德《体育教学心理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1

[3]漆昌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模式及特点》.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3).

[4]周登嵩《学校体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1月版.

[5]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月版.

[6]祝蓓里,季浏《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5月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复习题
体育与心理健康
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家长如何确定青少年心理健康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论科学运用体育游戏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