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通用祭祀仪程(吳太常)

通用祭祀仪程(吳太常)

2011-02-25 22:37:59 来自: 端木行者(神農嘗百草孔聖遊列國唐僧取西經)

礼,仲春秋上丁,
天下学馆儒生,释奠
至圣先师。所以於春秋者,感时也;所以不四时者,优志也。所以用丁者,大明也;所以在上者,不疑也。今官方祭惟
诞辰,盖仿西法;制则更迭,不脱胡俗。处士正当沐浴而三谏,儒林岂可混屯而同流?奈官方难能入夏,以其经济然也。幸今春正逢周六,有我信仰正之!

为保证礼仪与冠服正规,需要各地有专门负责人,必须掌握礼仪(我们会稍后提供动画资料),和负责冠服徵订分发,行礼前提示斋期五日,负责训练礼仪,行礼时为通賛或纠仪官,行礼后负责向询问者解释礼仪意义。请大家报名、确定、宣誓。

通用祭祀仪程
明制,凡社稷、风云雷雨山川城隍、岳镇海渎、帝王陵庙,皆同释奠礼,州县皆然,则凡祭祀先贤、先烈,皆应仿此。释奠之义,乃是追摹先哲,故尽诚而已,无酬酢、祝嘏之幸,是祭祀中最为平正者。此仪程,为
大明正统元年礼部颁布,其具体载在李之藻先生《頖宫礼乐疏》中,礼乐皆全,各地可仿行之。鉴于民间设施不齐,仅罗列大纲,以供参考。
斋戒:民间行礼,以释奠
至圣先师为大,散斋三日致斋二日。其余小祀散斋二日致斋一日。若书院学堂开馆,拜师收徒结拜之礼,一日可也。礼,散斋在家,斋必变食,居必迁坐;致斋在斋宫。今不能别,但致斋日当更严格。
1、不食荤腥,不吸烟(一时做不到也要注意口中不得有烟味),不饮用、食用、使用任何带刺激性气味的东西。
2、不参与丧事。不去污秽的地方或做过度劳累的工作。
3、可食鱼肉但不可超过素菜,且肉必须新鲜。
4、可饮酒但不得稍醉,不得饮用口气大的烈性酒。
5、克制食色之思。不聼音乐。
6、三日必洗头,五日必沐浴。
7、确保饮食健康,不食用、饮用、使用来路不明之物。
8、如有病且有损威仪(如感冒腹泻抽搐),行礼不参礼,可观礼,不得耽误治疗。
若一时不能习惯(如烟瘾太大),可於散斋日递减,致斋日遵行,行礼前日必恪守。
人员:
献官:初献官、亚献官、终献官,如果有配位,设若干分献官。位置在南,面向神位。但如果场地南北窄,或者不敢直面,则立於东侧,不得立於西侧。献官是行礼的主体,必须注重礼容。按照周制,侍奉於尊者当趋进,是为堂下碎步跑,堂上脚后跟不离地趋,此是礼之本也。但明制似乎无此规定,盖是献官有所威仪,亦区别于执事也。今日行礼亦当庄重为要,宜从明。务要稳重而不失虔敬。
执事:引賛,为每一次献爵的献官设一位引賛(人不够可省略)。捧爵者,每坛位一位。捧帛者,每坛位一位(人不够可以捧爵者兼任)。读祝。司洗(献官洗完供巾)。司樽。乐生,舞生。位置以接近其工作为要。以上是协助行礼人员,他们的不为礼容,捧物则求稳,其他转移执事,应趋走,减少先哲等待时间。
古制除家礼妇人不参与,今日若执礼,则应从家礼例,女子立於西阶下,男子在东阶下。女子西阶下盥洗(男女不同巾栉),升自东阶。为女献官配女执事,若没有,则递送时应以盏盘,以免接触。
参礼者:古代祭祀只为致敬,程序中不需要人人各自为礼的。但今日行礼,参礼者多,则一律分男女立於南侧,男在东侧,女在西侧,随众官具礼即可。
观礼者,不作威仪要求,在参礼者之后。
框架:
从最简单情况说,必须完成:迎神(通过四拜)-献爵(三献,一献也可)-辞神(四拜)-饮福散胙。
仪程:
一、斋戒,读古人言行,以思其人。
二、就位。陈设完毕,献官、执事行四拜礼,盥洗,就位。执事焚香。如果有牲牢之献,瘗毛血。焚香是迎神於阳,瘗(埋也)毛血,是用阴物迎神於阴。先人以人死之后魄属阴,归于大地,而魂属阳,则无所不在,故祭祀於阴阳皆有所沟通。今天瘗毛血是无法做的,可以先在一旁土地上酹酒,或焚香后由初献官酹酒於香炉后茅沙中,达到意义。行礼必著履,履者礼也,饰足以行礼也。况古有舃,特为木底,以免潮湿害足也。饮酒礼,则曰有俎在,不敢脱屦,盖脱屦为宴乐也。

三、迎神。奏乐。乐属阳,也是迎神於阳。所以乐奏半时,神其来格,乃行四拜礼迎神。四拜: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
四、奠帛、初献礼。奏乐。引賛引献官诣盥洗所。然后诣酒樽所,此时司樽为所有捧爵者斟酒,捧爵者及捧帛者立刻到神位前东侧朝北立,配位在神位南,朝北立。初献官诣神位前,跪奠帛,奠爵,俯伏兴,平身。然后到读祝位,读祝在献官左侧,乐止,众官皆跪,读祝,读毕继续奏乐,众官俯伏兴,平身。然后如果有配位则行分献礼,如果只有一个配位,则献官行礼。如果多个配位(这样配位应为偶数),那麽献官向前两个或四个(按照具体情况)配位奠帛奠爵,当献官想最后一个他负责的配位行礼时,其他各有分献官一起奠帛奠爵,与献官同时完成。礼毕复位。如果献官只负责主位,则在主位面前拱立,待分献完成一同复位。帛用素帛,是古人行礼的信物。献爵而不侑食,因为我们只是示敬。食物早已陈列,但并不进献食物,因为饮食属於宴乐,而对师长只是敬意。注意进出门时,只有捧主神位的器物的执事是从中门出入,其他人皆从东门出入。因为东侧是主人(先哲)所走的路,弟子不敢自称宾客於先师抗礼,如果是在现实中,是要随主人身后走东侧的。那麽事死如事生,也要走东侧。但执先哲器物者走中门,盖重先哲之物也。乐是礼的一部分,所以是在奏乐同时行礼。古代没有单独奏乐的。礼仪当中皆立,唯读祝需跪聼。读祝也不需话筒,且面向东方或神位,读与先哲聼,非读与大众。盖古之教化多端,自有社学书院传达。祭祀则唯礼之所在,不必作秀也。注意上下台阶要聚足:上下台堦先迈外侧脚,上下一级,两脚并拢,还是外侧迈出。但执事不必。
三、亚献,由亚献官献爵如上,但不献帛。
四、终献,由终献官献爵如上。
五、饮福受胙。奏乐。初献官到位,跪饮福酒,受福胙,俯伏兴,平身。复位。执事捧胙出,众官再拜:鞠躬,拜兴拜兴,平身。礼尚往来,所以弟子一起分享酒蔬,其乐也融融。
六、撤馔。执事象徵性移动一下酒爵。盖弟子服其劳也。
七、辞神。奏乐,四拜。以上事死如事生,一如现实中迎宾、献酒、共餐、送宾。
八、望瘗。通过焚祝文、焚帛,上达於天。如果用的是纸制牌位,则亦当焚烧。今日若不能举火,则封存。
九、礼成,散胙。凡与祭者,皆受福胙,也是恩礼广博也。古代的家族祭祀一般以宴会告终,盖於先人同时也。所以祭以示敬,宴以尽欢,正是礼之用,和为贵。显是先王一张一弛之道。至於散胙,以示无论亲疏,依次受福,只有次序之先后,并无礼遇之厚薄,此先人之泛爱众也。
冠服:
民间推荐献官、执事用玄端、深衣,舞乐生用深衣或襴衫,观礼者汉服。盖深衣,礼服之微者,行礼燕居,古今上下所通用也。明礼舞乐生虽用红衣(尚色也),但亦以深衣为正,则深衣行礼舞雩,未悖明制。玄端周制为亦燕居祭祀,上下通用,到明朝复兴,嘉靖年间为品官所用,明末则放任民间,成为儒服。
然今礼乐为齑粉,还是推荐民间使用官方祭服,盖虽或僭越,而礼乐得存。倘过多拘束,反而难以传达华夏威仪。得失相权,今日当先存留礼乐,一展衣冠纯正,一令殊俗慕仰。待他日圣天子出,民间有此谙熟之士,衣冠之雅,亦不难节之跻之,以至於道。
至於民间或冠服失考,或仪程缺憾,然礼意存焉,正当儒林扶之正之。
变通:
如果人少,献官可免去执事,可合并分献,可由三献改为一献。只说几种情况:
1、书院若参与者不多,可以先师一位,历代先贤共一位,设一通賛,一执事,三献官。由献官献先师,然后分献历代先贤之位。人再少则初献官自己读祝,再少则取掉执事,献官自己执酒盏,再少则改一献,再少则初献官自己唱賛。但不可去掉配位。
2、男少女多。可以女士参礼,按照1减少执事人员。或者女士执礼为献官,但男士应负责初献。
3、在文庙行礼,若牌位不全,当自制,可分立四配(各设位或只分东配、西配)、东哲、西哲、东庑、西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的祭祀文化
传统公祭仪式
钦定大清会典卷四十六 ~ 钦定大清会典卷五十
祭孔程序及礼仪
邵阳地区举祭礼仪
璧山文庙的迁址与祭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