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故事:维系宗族关系的“血脉大厦”(高清)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强,血缘关系、家庭伦理在中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这在历朝历代中都有体现,但遗留至今的最直观体现,恐怕要数维系宗族关系的民居建筑了。本期《中国故事》将向大家介绍中国天南海北的宗族式民居,以不同地貌、不同自然环境下所形成的民居建筑形态为视角,生动的阐释其背后所蕴含的宗族观念及宗族生活状态。

  宗族,是指同一父系的人们群居,是一个血缘群体。他们有着共同的土地财产,有着共同的宗庙,祭祀着同一个祖宗,甚至还有共同的墓地等。宗族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很早就出现并活跃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  

四合院

  四合院是宗族制度下民居中的典型代表,可以说其他地区的聚族类民居,都是在四合院的布局下发展衍生而成的。老北京四合院、晋商大院等都是最有代表性的四合院建筑,四四方方的一个院落,几件大瓦房有序的排列其中,一家几代人老老少少都住在里面。如今的城市中高楼林立,唯有稀少的四合院传达着最地道的市井人家味儿。

 依照中国人的礼教伦常观念,在四合院里居住,一定是要有规有矩的。主要体现在长幼有序、内外有别、尊卑上下方面。

四合院鸟瞰图

首先,是居中为尊,因此居于中轴线上的屋子(正房)要住着最尊贵的人,而屋子也一定是全宅中尺度最大的、工料最好的、装饰最精美的。

乔家大院

其次是左为上,即东侧(中国建筑的方位是按照人面朝南坐时设立的)。所以东厢房要比西厢房的地位略高一些,面积也要略大一些。

老北京四合院

在居住分配方面,主人住在正房,儿孙住在厢房,长子住东厢房,妇女住在内院、后罩房或后楼等远离大门的地方。仆人则必须住在外院或跨院房中,男客一般不请入内宅,成年男仆也不准进入内院。

鸟笼是老北京四合院里常见的“配物”

徽州大院

  徽州民居,从俯视的角度看,以天井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好似俄罗斯套娃般,形成院落相套的格局,这也是徽州人“聚族而居”的显著特点。随着时间推移和人口增长,各院落单元还可以拆分,扩展和完善,体现了徽人崇尚几代同堂、几房同堂的习俗。

徽州民居

天井是徽派建筑中的特色之一,也是徽州人宗族观念的代表特征。徽州人常说:“家有天井一方,子子孙孙兴旺。”徽州民居往往在进门之后便是天井,天井就是徽州大院中间的一个天然“天窗”,由四面屋顶、屋檐围成。因为所有的屋顶都是向院内倾斜的,下雨的时候,雨水会从“四角的天空”飞流而下,这就是有名的“四水归堂”说法。“四水归堂”寓意“肥水不外流”,反映了徽州人单门独户,一心聚财的心理。

徽州民居平面图

天井

徽州民居内祠堂

客家围屋

  客家围屋是反应客家人宗族文化的特色民居。围屋内包含家、祠、堡,住在围内的居民,都是某一个姓氏共同祖先的后裔,围内人相见,互以宗亲长幼相称。因此,围屋维持着极强的“血缘性”,保存着较为完好的“宗族文化”。

围屋部落

 每一座围屋都有一个不可缺少的室内公共空间,这便是“祖堂”(或“祠堂”),祖堂是围屋居民的圣殿,必位于中轴线上,这是人们举行重要礼仪活动的公共场所,也是维持宗族血缘关系的纽带,每年都要定时在此举行隆重的敬宗祭祖活动。围内实行族长管理,统一管理围内诸如交通、卫生、排水、纠纷等事宜。围民们平时各为家政,祭祖行礼时,便是一个大家庭;遇到外敌入侵,则整个围民又是一个统一的战斗集体。

围屋内祠堂

  围屋的日常管理非常严格,这一点在许多围屋的族谱上均有所反映。即便是有血缘关系,也仍会发生“生齿日繁、萃处稠密”的现象,如占有公用场地等。因此,许多大围都立有公约,以此促进围民们和平共处。

客家人在围屋内进行祭祀活动

  当然,为了维系和光大宗族,围屋除了有庄严肃穆的一面外,还有亲情融融的一面。如,每座围屋一般都设有“围门厅”,这是围民们最爱聚集和休闲的地方。 

客家围屋

围屋大门上的牌匾体现了“宗族”观念

 此外为了满足围民们信仰的需要,围屋内还设有“社官庙”,把“土地伯公”请进了围屋。社官庙一般设在围门内侧,每月的初一、十五,围内居民都要在这里祭祀“土地伯公”。即使在长困久围时,也不忘向神明祈祷保佑平安之事。

围屋内的井

浙江民居

  浙江民居主要以村落为单位,体现同宗血缘的氏族聚集。以宗祠为核心,向四周扩散屋宅建筑,并通过长而厚重的围墙,将一姓之家、一族之有团团围合在一起。对外则成为划分宗族的地理和心理界线,“风化教人,人心而已,而合族神主”。对内则严格遵循“长幼有序,内外有别,卑不逾尊,疏不逾戚”的原则,造成“闺门穆穆,兄弟怡怡,戾者以平,争者以让”的家居氛围。浦江的郑宅所谓的“九世同居,千人共食”非常典型地反映了宗法社会的礼乐秩序和纲常伦理。

浙江

浙江民居

  浙江民居中的“三纲五常”思想也很严重,尤其重视“男女有别”的准则。富家大户,人口众多,主管、佣人、雇工一应俱全。大宅的正厅后侧设有高墙,女人深居后楼。平时家中女子外出,须有男人陪伴,只有少数几个重要节日如春节、演戏时,女人才能外出观赏。生活所需均由佣人送入。佣人入内,需走边门及后门,不得走正门。

浙江民居内部

悠闲的浙江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徽民居:白墙黑瓦马头墙
客家围屋,东方的古罗马城堡,历经沧桑可安好?
最美的民居09
惠州崇林世居客家民居“活化”设计
中国五大特色民居建筑分别有什么特点?
泉州南安闽南风格现代四合院项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