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番石榴

番石榴,拉丁文名:Psidium guajava Linn.桃金娘科、番石榴属乔木,高达13米;树皮平滑,灰色,片状剥落;嫩枝有棱,被毛。叶片革质,长圆形至椭圆形,先端急尖或钝,基部近于圆形,上面稍粗糙,下面有毛,常下陷,网脉明显;萼管钟形,有毛,萼帽近圆形,不规则裂开;白色;子房下位,与萼合生,花柱与雄蕊同长。浆果球形、卵圆形或梨形,顶端有宿存萼片,果肉白色及黄色,胎座肥大,肉质,淡红色;种子多数。 图片取自中国植物图库

基本信息

  • 中文学名:番石榴
  • 中文别名:芭乐,鸡屎果,拔子,喇叭番石榴
  • 二名法:Psidium guajava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 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桃金娘目(Myrtales)
  • 科:桃金娘科(Myrtaceae)
  • 亚科:桃金娘亚科
  • 族:桃金娘族
  • 属:槟榔属
  • 种:番石榴(Psidium)
  • 分布:原产美洲热带,16~17世纪传播至世界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如北美洲、大洋洲、新西兰、太平洋诸岛、印度尼西亚、印度、马来西亚、北非、越南等。约17世纪末传入我国。现台湾、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省均有栽培,有的地方已逸为野生果树。
  • 拉丁学名:Psidium guajava Linn.
  • 分布区域:原产美洲热带,现中国台湾、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均有栽培。

形态特征

正在加载番石榴

乔木,高达13米;

树皮平滑,灰色,片状剥落;嫩枝有棱,被毛。叶片革质,长圆形至椭圆形,长6~12厘米,宽3.5~6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基部近于圆形,上面稍粗糙,下面有毛,侧脉12~15对,常下陷,网脉明显;叶柄长5毫米。花单生或2~3朵排成聚伞花序;萼管钟形,长5毫米,有毛,萼帽近圆形,长7~8毫米,不规则裂开;花瓣长1~1.4厘米,白色;雄蕊长6~9毫米;子房下位,与萼合生,花柱与雄蕊同长。浆果球形、卵圆形或梨形,长3~8厘米,顶端有宿存萼片,果肉白色及黄色,胎座肥大,肉质,淡红色;种子多数。

生长习性

正在加载番石榴

生于荒地或低丘陵上;

适宜热带气候,怕霜冻,一般温度-1℃~-2℃时

,幼树即会冻死。适宜生长温度夏季平均温度需在15℃以上。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粘壤土栽培生长较好。

生长最适温度23~28℃,最低月平均温度15.5℃以上才有利于生长。年降雨量以1000~2000mm为宜。耐旱亦耐湿,喜光,阳光充足,结果早、品质好。对土壤水分要求不严,土壤pH值4.5~8.0均能种植。

简介

正在加载番石榴

番石榴为热带、亚热带水果,原产美洲,现在华南地区及四川盆地均有载培,因其闻上去有一股臭味,故又名鸡屎果,但吃起来却全然没有那股臭味,香甜可口。台湾称为“芭乐”或“拔仔”。

成熟的番石榴为浅绿色,果皮脆薄,食用时一般不用削皮,果肉厚,清甜脆爽。其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C等营养物质及磷、钙、镁等微量元素,是非常好的保健食品。

桃金娘科(Myrtaceae)番石榴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适应性很强的热带果树。原产美洲热带地区,中南美洲各国生产最多,16世纪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传入菲律宾后引进中国,主要在广东、台湾种植,福建、广西、云南也有栽培。树高可达5米,主干不甚直立,树皮绿褐色、光滑。叶对生,革质长椭圆形或长卵形,背面有茸毛。花两性,白色,单生或2~3朵聚生于叶腋。浆果卵形,梨形或球形,成熟时淡黄或粉红色,味略酸而有特殊香味。种子小而多。在中国4~5月开花,7~8月果实成熟;8~9月又有少量开花,能2次结果。自然界常由鸟类传播,种子繁殖;生产上用实生播种或扦插、压条、嫁接繁殖均可。中国以高枝压条繁殖为主。定植株行距4×5米。施肥以果后肥为重点。冬季培土并剪去过密枝条,春后注意防治天牛为害树干。耐寒力较差,幼树在-1~-2℃、结果树在-4℃下即冻死。果实富含维生素C,除少量鲜食外,多加工成果粉、果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番石榴(芭乐果)
桃金娘科:番石榴 Psidium guajava
这水果叫鸡屎果,成熟后香味十足,福建台湾广西等南方人特别喜欢
番石榴叶
番石榴叶[番石榴叶]
番石榴(桃金娘科 番石榴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