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酸枝: 红木原材料市场的下一匹黑马(图)
中国家协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主席、元亨利董事长 杨波

元亨利复制的典藏精品四出头官帽椅
元亨利文化艺术示范馆

  法制晚报讯 作为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主席团轮值主席,北京元亨利硬木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坦言:“未来三年,元亨利将用酸枝木类中的白酸枝制作明式家具。白酸枝之前大量用于明式家具,其花纹、色泽相当精美,很多行家会将其与黄花梨混淆。目前这个材料价格相对较低,且其制作的明式家具之美少有人知。当初卢氏黑黄檀的价格就比大红酸枝要高,可现在大红酸枝已经反超了,在未来3~5年,白酸枝的价格必然会超越微凹黄檀。”

  过去十多年间,杨波因精准把握了黄花梨、红酸枝这两种原材料,带领元亨利一跃发展成为业内领军企业。在下一波行情中,他又看准了白酸枝。杨波对红木原材料的敏锐触觉,已经得到过市场的验证。这一次,在众说纷纭的替代原材料中,他为何单单钟情白酸枝呢?

  一

  记者:杨总在过去的“黄金十年”中,对原材料的把握非常精准,先是敏感地瞄准了黄花梨,后又及时掌握了红酸枝。可以说,是对原材料的敏锐判断,成就了今天的“黄花梨教父”杨波。在您初次涉足黄花梨家具领域时,那时的原材料市场是怎样的?人们对黄花梨的认知处于什么样的阶段?

  杨波:在我初次涉足黄花梨家具领域时,很多人对黄花梨已经淡忘了,以为已经没有这个材料了。当我发现黄花梨时,一下子就被它的纹理、香味吸引住了,进而知道它是传统家具最高档次的用材,而且其自身传承很好。我就此迷恋上了黄花梨,从买料开料到制作,一发而不可收。加上它的稀缺性,前景被人看好,就把它当作了自己此生最应该追求的东西。

  记者:在黄花梨的价值尚未被大众广泛发掘之时,杨总是如何做出判断的?通常选择一种材料作为主打用材时,您考虑的原则有哪几条?

  杨波:做出判断主要依据两点:一是黄花梨乃历史文化传承之物,是皇室贵胄用过的上等物件;二是它的材质很美,又有很好的稳定性,这是别的木材不可比拟的。这两点加上稀缺性,是我做选择时依据的主要因素。作为企业来说,尽量选择那些存世量少的稀缺材质,这样附加值和收藏价值都会很高。

  记者:元亨利选择黄花梨的高端定位时,客户群体的接受程度如何?

  杨波:当时客户不是很多,被接受的过程也是一个引导过程。过去见过、听过或家里使用过,对黄花梨有认识的,接受得会快一些。其次是后来的客户,因为当时全国做黄花梨的厂子少,需要掰开揉碎地给他们讲黄花梨的历史传承,材质之美,木材的稳定性,国际上对它的认可等。再后来就是客户间的相互影响、传播。这么多年下来,一提起元亨利的名字大家都认可,跟最初开拓性的引导普及工作分不开。

  记者:据您了解,目前国内海南黄花梨、越南黄花梨的存量如何?在继续从事黄花梨家具制作经营的企业还有几家?黄花梨原材料目前的交易状态是怎样的,还能持续多久?

  杨波:这两种材料存世量都极少了,只有零星一部分料,能成批交易的极少,能大量制作黄花梨家具的企业也几乎没有了。只是在收藏家当中转来转去,有的家具残缺,他们在找料、找部件配齐。包括我们,近两年也没制作,销售的是原有库存—能交易的多为库存,还有过去客户以低价买的,拿出来通过我们这样的平台达成交易。

  记者:近年来,除了黄花梨仿古家具的收藏和经营,您还携巨资大胆进入了黄花梨老家具的收藏领域。不少近年来在拍场上出现的知名黄花梨家具,听说都被您纳入囊中。从老家具的收藏家身份看,您收藏老家具时,最看重的是哪方面?如此投入巨资收藏古董黄花梨家具,您的目的何在?是否在仿古黄花梨家具之外,还将继续建立一个黄花梨老家具的收藏王国?

  杨波:收藏老家具最看重的一是年份,二是韵味,这是两个最主要的因素。我投入巨资收藏最主要目的是为了传承,能有机会遇到一件老家具是件幸事,要珍惜这样的机缘,收藏之后可以成系列传承下去。比如可以通过仿制、出书、建博物馆,对家具文化传承尽自己一份力量。在博物馆这样的文化窗口展示给社会,让喜爱者来参观,看看祖先留下的经典,以此向前人致敬或膜拜。

  记者:在当前的价格下,涉足老家具的收藏,并要形成系列和规模,难度可想而知。您对黄花梨家具的终极收藏梦想是怎样的?

  杨波:我认为其难度不是说价格问题,而是很难再遇到、收到好东西了。好东西在藏家手中,他们不同于商贩,他们富有而且确实喜欢,很难拿出来转让。近年来你很少在拍卖场合见到价值高的好物件,再收藏起来难上加难。收藏的最高梦想是尽得天下美器,示于世人,传之后世。

  记者:在老家具收藏圈中,藏家对材质的看法如何,“型材艺韵”中,材质占第几位?黄花梨家具是否依然是藏家们的首选?

  杨波:收藏圈一直较看重材质,所谓闻香识女人,看材认年份。“型材艺韵”中,材质起码占第二位吧。以明代具有文化艺术价值的黄花梨家具为首选,如果是民国家具,再好也达不到明代的历史文化价值。

  三

  记者:您是从何时开始预判到红酸枝将走上黄花梨的稀缺之路?当时做出了哪些反应?

  杨波:我记得2005年在接受新浪采访时首次对媒体讲,通过多年制作实践我们发现红酸枝很好,性价比高,十年后会步黄花梨后尘。2011年和2012年,我又大声呼吁业内重视并珍惜红酸枝,告诫大家再不下手就难有机会了。2013年初我说真的来不及了,等6约份公约一出来,大家都慌了……

  记者:从去年CITES公约发布后,红酸枝的应声上涨也带来了行业内对替代材种的无限猜想。在各种声音中,有一股声音尤为强烈,那就是以您为首的支持白酸枝的声音。您支持白酸枝的理由有哪些?

  杨波:首先看中了白酸枝的历史传承,这跟当初看中黄花梨、红酸枝是同样道理。收藏界人士,还有修复老家具的前辈们都发现,在明清老家具中有白酸枝的身影。其次是它材质好,纹理色泽漂亮,接近黄花梨,材料稳定性强,手感也不错,行家预言它将来是能够替代黄花梨的唯一选择。喜欢黄花梨的发烧友能从白酸枝上重圆旧梦。其三是稀缺性,存量不到花酸枝的10%,物稀则必贵。

  记者:黄花梨资源自明清以来就十分稀缺,特别是海南黄花梨在2005年左右就几近绝迹。那么像元亨利这样以黄花梨作为主要用材的传统家具企业,在过去几年间是如何应对这种材料紧缺的困境的?

  杨波:没法说应对,只能说利用有限的资源尽量释放其收藏价值吧。近两年是按根来购买,买时就估摸这根料能做出什么来,真正惜木如金,尽量把明代黄花梨的不可替代的韵味突显出来。

  记者:近年来,因原料价格不断攀升等因素,使得大批游资将目光转向收益颇丰的红木原材料的投资上,更多游资的参与,或进一步炒高原材料价格,对家具企业的生产成本形成一定的压力。对此,你认为业内企业该如何应对游资的威胁?

  杨波:其实,某种程度上游资进来不是坏事。这让我想到过去老家具的流失,其实我们不妨感谢国外收藏家和资金的进入,没有他们收藏保护,我们现在很难见到那些老家具。虽然我们要付出经济代价,也应该感谢人家。现在游资进来同理,无非他们从中赚取了利润,企业多花点钱买料,制作成本高点,但有他们抓紧时机拿出钱把世上仅有的良材树木收来,为行业发展储备了资源。客观来看,他们也是行业发展的有功之臣。

  记者:今天红木资源的匮乏,对传统红木企业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但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就您认为,传统家具产业在未来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对此您有怎么样的期待或展望?

  杨波:大浪淘沙已经发生好几波了。这让聪明的企业从中吸取教训,在材料稀缺背景下珍惜每一根木头,尽力制作出高品质的能传承经典价值的作品来,真正承担起企业责任。对产品收藏价值的要求,会把一些粗制滥造的企业筛选下去。


  传统产业需要通过充实文化内涵来繁荣发展,来不断上到新台阶。我期待大家都在文化传承上下工夫,让这个产业真正能戴得起文化的桂冠,成为民族文化发展中的一支中坚力量。蔡之岳/文

  供图/北京元亨利硬木家具有限公司

  元亨利文化艺术示范馆参观

  地址:

  北京通州宋庄镇佰富苑工业区

  电话:010-69599999

  电子邮箱:

  bjyhlgdym@163.com

  网址:www.rosewood.c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花梨教父杨波:一双慧眼如何练就
剖析行业大势指导红木收藏
目前市场上,海南黄花梨原料已经“一木难求”,每斤价格上万元
探访中国红木第一品牌元亨利,听杨波讲述黄花梨传奇,巧遇杨彦、火风、黑珍珠
红酸枝可将是第二个黄花梨
红木家具跑赢所有投资品!谁是下一个500倍“神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