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诸葛亮令人震惊的读书论

                         

                                   (诸葛亮画像)

 

   诸葛亮在我们中国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在三国故事中,他知天文明地理,足智多谋,几乎无所不能,那么诸葛亮对于读书是怎么看待的呢?他的看法也肯定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在《三国演艺》第43回中,诸葛亮舌战群儒,间接的谈到了他对读书的看法,我当时看到此处,深感震惊,也暗暗反省自己,我是不是这样的读书人,诸葛亮的话如当头棒喝,让我经常在生活中想到我们读了这么多年的书,怎样才能做一个好的读书人?

    原文如下:

   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且请问孔明治何经典?”孔明视之,乃严酸也。孔明曰:“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兴邦立事?且古耕莘伊尹,钓渭子牙,张良、陈平之流。邓禹、耿弇之辈,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审其生平治何经典。岂亦效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乎?”严峻低头丧气而不能对。

    忽又一人大声曰:“公好为大言,未必真有实学,恐适为儒者所笑耳。”孔明视其人,乃汝阳程德枢也。孔明答曰:“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且如杨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阁而死,此所谓小人之儒也;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程德枢不能对。众人见孔明对答如流,尽皆失色。

 

               

                                       (影视剧中诸葛亮)

 

   现代文如下(注:源于张国良《评话三国》)
  突然,有人站起身来说:“众位大夫,列位先生,孔明皆是强词夺理,非为正论,大家不必再言了。”  “请问先生,何谓经,何谓典?”
  孔明只用了八个字,把自古以来专写无益或坏文章的人,统统都骂在里面,说道:“寻章摘句,世之腐儒。”----你们这班人,自己做不出好文章,专在别人的文章上来采新猎奇,攫为己有,这种读书人,败坏了学风,一无真才实学。真正有学问的人,你们不是不知道,我来讲几位出来给你们听听,也好让你们谦虚些,收敛些。

   孔明接着说道:“古耕伊尹,渭水河子牙,还有张良、韩信、耿龠、邓禹之辈,皆有匡扶社稷之能,安邦定国之才,一生皆是文章,非咬文嚼字。”----这些人物难道不会做文章吗?老实说,这些人满腔锦绣文章,世所罕见。外来侵犯,他们胸有成竹,自有退兵之计;保疆卫国,他们文韬武略,各具扭转乾坤之策。这就是文章。而且是绝妙的文章。不过,他们从不夸耀自已。哪象你们这些人,太平年间自以为是个读书人,咬文嚼字。逢到乱世年代,一点都派不上用场。文章再好,也无济于事。


  “乃是读书无用耶!”----读了这么多的书,用了这么大的功,结果一点都没有用,这不是白读了吗?读了书无法用,还不如不读的好。

   众大夫听得这句话,以为孔明失言,顿时活跃起来,争先恐后要扳他的错头,一时间杂乱无章。“读书无用?请问先生的才学从哪里而来的?读书无用,先生的知识从何处而来?”

   其中一个叫程德枢的文人,要想卷土重来,训斥孔明。因此,走到先生面前:“先生,我看你好为大言,恐被儒者所笑耳。”(你孔明专说大话,恐怕天下的读书人都要耻笑。)
  诸葛亮想,我不想再与你们纠缠不清。不料你们倒不愿休战,甚至穷追猛打,那末,我就叫你们输得一文不值。你们喜欢咬文嚼宇,扳错头,我就讲得缜密些。你们自以为读书人,我偏骂你们读书人:“听了。读书有二种。”
  东吴文人们想,该书还要分种类,从未听说过。不知道怎么个分法?


  “君子与小人之别。君子读书,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涉及当时,名留后世。此乃是君子读书。”
  大丈夫读了书,一生走正路,深明大义。即使当时受点冤枉,甚至遇难,只要问心无愧。或许奸人操纵大权,一时难辨是非。但相信今后必定会澄清事实,水落石出。此乃是君子。
  “小人读书,惟务雕虫,专工翰墨,一生作赋,依葫画瓢,皓首穷经,不求甚解。笔下有千言万语,胸中无一计一策。此谓之小人读书。”
  懒小人读书,刻刻画画。年轻的时候做点赋赞,弄弄笔墨。读了书,该做些什么都不知道,一点都不考虑。待到头发根根白,还在读书,文章确实读得滚瓜烂熟。可是有什么用呢?国难当头,明哲保身。这种书读到老,糊涂到死。反不及武夫壮士,兵临城池,冲锋陷阵。 象你们这班腐儒朽才不乏人在,再讲一个人给你们听听

  “扬雄文章有名,反助王莽,投阁而死,日赋万篇,亦何取者?”
  东汉扬雄的文章,字宇金石,句句珠玑,为人师表。可是读了书连忠奸都分不清,投主王莽,结果落得个跳楼而死的下场。虽然他一日能够做出万篇锦绣文章,可他得到的是什么呢?只得被世人所唾骂。倒不如我等文人,能够助主创立江山,干些于国于民有益的大事,倒可以名标青史。


  众文人听到孔明这一连串的雄辩,大多数已叹服了:他确实是博古通今,见识高深;引经据典,挥洒自如。我等望尘莫及。

                     

                                      (汉张良拾履图)

   我熟悉三国故事是从小看张国良老先生的《评话三国》开始的,前不久又重看了一遍,看到这个地方,深深觉得诸葛亮的言论正确,如张良、韩信、耿龠、邓禹等人,也是文人,但并无传世名作,然而在国家危难之时,他们挺身而出,出谋划策,扭转乾坤,保疆卫国,璀璨一生,即是锦绣文章,这叫君子读书的用途,这样的读书的确不是寻常读书用以作词天赋,舞文弄墨所能比,真是让人感叹万分,愿今生以此为戒,做一个有用的读书人。

 

更多三国文章欢迎点击探讨:诸葛亮的北伐是导致蜀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吗?(一)

                         诸葛亮的北伐是导致蜀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吗?(二)

                         诸葛亮的北伐是导致蜀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吗(三)

                         性格决定命运---刘备的故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是三国造神孔明,还是诸葛成就了三国?
孔明灯是诸葛亮发明的没错,但不是祈福,而是另有大计谋
趣说三国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7
赵云那么英雄了得,为何生的两个儿子那么没出息?
曹操与刘备人物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