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超8成受访者:当前大学生逃课现象严重

  最近,有网友晒出了“读大学成本计算公式”,为大学生盘算起大学期间荒废一日要“亏”多少钱。有记者调查广州多所高校后发现,在广州上4年大学,一天的成本是65元左右。事实上,早在多年前,网络上就曾出现过用计算逃课“成本”的方法来警醒在校的大学生珍惜读书时间,不要荒废青春,如今这种方法依然流行,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当下的大学逃课现象的严重性。

  实事求是地讲,“逃课”对大学而言的确不是什么新鲜事,完全消除逃课现象也是种“理想化”的状态。前辈学人何兆武先生在《上学记》一书中曾说过:“我们那时候的学生可真是自由,喜欢的课可以随便去听,不喜欢的也可以不去……好多同学都不上他(姚从吾)的课,姚先生也从来不点名,到了学期末,我们把同学的笔记借来看看,应付考试……沈从文先生的中国小说史,那个课人数很少,大概只有六七个人听。”

  相信很多大学生在读何兆武教授这段回忆时,都是带着憧憬和幻想的,这样自由的学术氛围恐怕也只会在西南联大时出现过。但是,要说现在的大学生不自由,恐怕也并不完全成立。社会调查中心曾对2915人调查发现,84.7%的受访者坦言当前大学生逃课现象严重,在受访者中,31.1%的人是在校大学生,51.3%的人为已毕业大学生。

  然而,同样是逃课,性质恐怕还是有所不同。何兆武先生也说:“学生的素质当然也重要,联大学生水平的确不错,但更重要的还是学术的气氛。”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进入大众化时代,当下很多院校的学习风气、学术氛围、学生的素质水平并不理想,学生逃课之后也未必能够克制自己,真正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学习感兴趣的知识。另据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逃课选择上网玩游戏或聊天的占37%,选择在宿舍待着或闲逛的占22%,选择有急事或病情的占16%,选择其他的占25%。

  当然,计算逃课经济成本的做法还是很单一、感性,它忽略了时间成本以及学生的其他受益。首先,并非所有的课程内容、教师的讲课方式都有吸引力,一门课程总会有人感兴趣,也会有人不感兴趣,对那些坐在教室却什么也听不进去的学生而言,即使从不逃课,一天65元的听课成本也未必能保得住。其次,我们也并不能对当下的大学生完全持否定态度,对于那些逃课投入到做自己感到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比如图书馆自学、参加社团活动、兼职打工等,这些无形的受益也是无法比较和计算的。

  在本学期期末考试前,笔者所在的教学部开展了一系列的学生座谈会,结合这半年以来的课程教学,每位老师都收集到了所教班级的大一新生对任课教师和教学的意见。教师们有个共同的感觉是,新生们大都表达了希望“自由”的心声,原因是他们感觉学校管得太宽,限制太多,而据一些班长反映,班上的学生大多对“自由”也渴望至极,比如,希望学校不要强制规定大一新生上晚自习,也不应规定大一新生不可以带电脑等,相反,要给他们更多“自由”,否则,大学跟高中还有什么区别。

  笔者在班里每每问及逃课的学生都去干什么了,希望他们能将逃掉的时间充分利用,可是,现实往往总会“事与愿违”,宿舍睡觉、上网打游戏、追韩剧、逛淘宝、与同学吃喝还是占据了主要内容。

  所以,笔者对学生“自由”的诉求并不乐观,也持保留意见。在学风每况愈下的校园环境中,“自由”恐怕更多地被用作彻底放纵自己的借口了。

  计算逃课成本,总归治标不治本,前提是要视个人情况而定,即能不能用自律的准绳束缚住自己。当然,面对大学逃课成风的现象,除了教师需要反思教学方法之外,一些大学的宽松、放任式的管理模式也确实需要收一收了,“宽进严出”不能沦为纸上的理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一现象”屡见不鲜,老师坦言不提早解决,可能影响读研和就业
大学校园的5大堕落现象,大一新生需警惕!
热搜上“大一新生入学一幕”,穷困家庭的真实写照,你看到了吗?
82.3%的人感觉社会毁约现象普遍
每天花掉父母380元 大学成本账单触动学子心灵
不懂大学生逃课?教师该知道的真相在这里 | 热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