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5大误区,都是医生的大实话!

他汀类药物是细胞内胆固醇合成限速酶的抑制剂,可以减少细胞内胆固醇的合成,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自1976年第一代他汀被研发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十三年的时光。现在,他汀类药物已经被广泛应用,成为临床上效果最明确的血脂调节药物之一。

但是,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很多患者并不能很好地控制血脂水平,常见的几种用药误区大大影响了他汀类药物的使用。

误区一:LDL-C不到3.12mmol/L就不需要服用他汀

很多人在体检的时候拿到自己的血脂化验单,发现LDL-C值没有超过3.12mmol/L,属于健康的范围,就不需要服用他汀。这种观念对健康的人群来说是正确的,但对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人群来说,3.12mmol/L已经属于很高的数值了,实际上,高血压人群应低于2.5mmol/L,而冠心病或心肌梗死患者应保持在1.8mmol/L以下。

他汀类药物不仅仅有调脂作用,还有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对于已有冠心病、高血压的人群,服用他汀类药物是很有必要的。另外,有代谢危险因素如代谢综合征的患者也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

误区二:病情好转就可以停药

他汀用药的一个常见误区就是“血脂正常就可以停药了”,还有很多高血脂合并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当冠心病心绞痛好转、糖尿病并发症好转时,就会放松警惕,停用他汀类药物。

但要知道血脂异常是一种代谢疾病,当服用药物控制住病情后,突然停药,胆固醇的合成还是会恢复,血脂会升高到服药前的水平,尤其是有冠心病、脑卒中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短期内不可能消除,贸然停药很容易导致稳定斑块转变为不稳定斑块,甚至破裂出血导致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

误区三:他汀类药物副作用大不敢用

他汀类药物最主要的副作用就是导致肝损伤,引起转氨酶升高,另外还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而我国又是肝炎大国,很多患者特别关注肝功能,可能有肝损伤的药物对患者来说犹如洪水猛兽。

但其实他汀的肝脏安全性是很好的,常规剂量(小剂量和中等剂量)长期应用他汀,真正肝酶升高的比例并不多。在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同时定期检查肝功能和肌酸磷酸激酶可有效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其药物应用获益要远大于其可能带来的风险,也就是说,为了健康考虑,该用的药还是要用的。

误区四:他汀什么时间吃都一样

很多患者对于他汀的用药时间常常听到很多种说法,有说睡前服的,有说晚餐时服的,还有说什么时间吃都行的,因此常常会犯迷糊,不知道这药到底该什么时候吃,有的人听说什么时间服都一样,索性就随便吃了。

其实上述几种说法都是对的,只是针对的药物不同。对于比较早的他汀类药物,如辛伐他汀、洛伐他汀,这类药物的半衰期短,并且属于亲脂性药物,因此在晚餐时服用最佳,这是因为午夜至凌晨2点是人体肝脏胆固醇合成最活跃的时段,在晚餐期间服用可以使夜间血药浓度达到最高峰,调脂效果最明显,并且在进餐时服用亲脂性药物能够帮助药物吸收,因此最好在晚餐时服用。

还有一类药物,半衰期也比较短,但亲脂性较小,比如普伐他汀、氟伐他汀,进餐不能帮助药物吸收,因此在睡前服能使血药浓度在夜间达到最高,效果最好。

最后一类就是比较新型的长效他汀药物了,代表药物有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这类他汀半衰期长,每日服药一次就可以长效发挥药效,因此只要固定一个时间服用就可以。并且,瑞舒伐他汀服药不受食物影响,因此餐前餐后服用都可以,而阿托伐他汀也属于亲脂性药物,最好在进餐时服用效果最好。

误区五:吃了他汀就不用控制饮食了

很多患者在服药后血脂得到了控制,就开始放开了吃,也不注意加强运动,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研究表明,生活方式改变具有明显的降脂效果,比如饮食控制、增强体力活动、减轻体重、戒烟限酒等。因此,在服药控制血脂的同时,也必须注重生活方式的改变,只有双管齐下,血脂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了解血脂吗? ——有关对血脂认识的几个误区
关于血脂的这几个误区你知道吗?
店员,快告知顾客别再这样调脂了!
药物降脂,这些误区勿入!
卒中患者血脂管理
血脂正常了,还要吃他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